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夺命心跳电影剧情「解说」

2022-03-21 07:45 作者:毒舌电影 围观: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今天,Sir要说一部很感人的新片。

它可不是虚假狗血的悲情故事,而是很真实的现实难题。

好在这道题,和大多数人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但一旦有关联,那真不是小事。

它说的是,捐献器官——

《修复生命》

Réparer les vivants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这样的电影,难得出现。

为什么?

因为终于有一部电影,不抓马、不煽情、不赚眼泪、不夺眼球地讲述世界最神奇的手术之一,心脏移植。

想想,你上一次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心脏移植是什么时候?恐怕不是肥皂韩剧偶像剧,就是乱开脑洞的恐怖片吧……

比如。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我人生的春天》《夏日香气》《会有天使替我爱你》

再比如。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夺命心跳》《好心作怪》《泄密的心》

还是别比如了。。。倒胃口。

《修复生命》不是这样。

它选择生活化的叙事,最大程度地“去戏剧性”,求真又克制。

但也不要误会。

它不是枯燥的生活记录或者医疗科学的研究,反而,通过充满关怀的捕捉和提炼……

它提炼出了一种,人类在厄运与痛苦面前才会激发的,生命的张力。

又感动,又深刻。

不信,来看——

心脏移植,一定和两颗心有关。

一颗是鲜活的好心脏,一颗是濒死的病心脏。

好心脏,来自17岁的少年西蒙。

这年纪,真是让人羡慕。

身体蓬勃疯长,青春热情地燃烧,更别说,还……正陷入热恋。

西蒙喜欢漏夜去偷欢——悄悄爬进女友房间,做一些难以描述的事。

也喜欢趁天还没亮,就和女友吻别,帅气滴从窗户一跃而下。

还喜欢骑自行车,在无人的街头,下坡飞驰。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你年轻过,你懂。

接着,他还爱去大海边冲浪。

还是天不亮,三个疯少年就抱着冲浪板,迫不及待往海里闯。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西蒙太爱冲浪了,不要命的那种爱。

越急的浪,他越往里冲,生猛得像条大鱼。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这么玩,身手好可能不要紧。

但这么玩以后还要开车回家,那就要紧了。

回家的路上,西蒙坐在车中间,他很困,靠着同伴就睡了。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车祸就是这样发生的……

两个朋友轻伤、骨折。

唯独西蒙没系安全带,头部重创,大量失血,陷入昏迷……

可惜啊,一送到医院,医生就宣布脑死亡。

唯有心脏完好无损。

另一颗心脏,来自单身母亲,克莱尔。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她没有西蒙玩得那么疯,可她的生活,也有自己的安静味道——

她是音乐家,还有两个可爱的儿子。

日子本来不错,可惜她身患退行性心脏病,绝症。

治疗没用,药物无效,生活能力一天天地退化,到最后不能自理:

不能长时间走路,不能上楼,连把伞都举不动……

她成了废人。而且,随时可能死去。

在医生几番劝说下,为了儿子为了自己,她终于同意做心脏移植。

然后就是等待,等一颗健康的心脏。

两个痛苦的故事?

不,往下才更痛苦。

医生在告诉西蒙父母噩耗后,紧接着,就提了一个残酷的问题:

你愿意捐献你儿子的心脏吗?

别怪医生太直接。

医生不得不问,还不得不抓紧时间问——捐献器官的最佳时间很快就会错过。

母亲(艾玛纽尔·塞尼耶 饰,罗曼波兰斯基老婆)的表情,是这样的。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心痛、纠结、绝望……

可虽然百般不忍,西蒙父母还是决定了:除了眼睛,他们愿意捐献西蒙的器官。

当然,他们并不知会捐给谁。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下面发生的事你一定猜得到——

器官调配中心随机将西蒙的心脏,配给了克莱尔。

接下来,等待克莱尔和西蒙的,就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手术。

必须一提,《修复生命》对心脏移植手术的详尽展示,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令人震惊。

预警,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请做好心理准备——

3!

2!

1!

医生切开西蒙的胸腔,他的心脏还在稳健地跳动。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心脏被取出来,装进一个有药水的瓶子,再盖上冰袋,由专业人员争分夺秒地送往克莱尔的手术室。

这是西蒙的心脏缝合进克莱尔身体后,从急促的跳动转为稳健的跳动。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它适应了。

手术成功了。

手术过程长达10分钟,但完整来看,庄严、科学的意味,明显多于不适。

为什么要把手术拍这么细?

在Sir看来,与其说它是手术,倒不如说——

它是一次传递生命、传递情感的重要仪式。

手术中,有两个对比强烈的细节:

一边是克莱尔准备进手术室,医生催促她脱衣服。她偏要等两个儿子赶来见一面。

医生让她别闹,她回答:

跟我的儿子告别,是胡闹吗?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明明是“迎接新生”,但更是一种“告别的预备”。

另一边,西蒙的心脏将要被取出,必须争分夺秒,但主治医生却要求,所有人在此刻停下来。

他走到床头,给西蒙戴上耳机,脱下口罩,对他轻声说:

西蒙 你的父母此刻与你同在

你的妹妹璐璐 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马梅奶奶也是

朱丽叶爱你 是她给你选了这段声音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耳机里放的是海浪声,他最喜欢的海浪声。

天。哪怕冷静克制如Sir,也被这样的医生深深感动了。

这个无关手术的小动作,却饱含了最体贴的临终关怀:

明明人已经死去,却好像仍在人间。

西蒙的心,自此活在克莱尔的身体里。

故事讲到这,《修复生命》的魅力才真正显现:

它才不是要简单地呼唤世界和平和大爱。

它用一次牵扯两个家庭、揪心般的手术,反映了陌生的生命间,熟悉的缘分。还有平凡的生命之间,奇妙的相互作用力。

其实,《修复生命》这个片名就别有寓意——

修复的是心,而“心”,有两层意味,除了是心脏,它还代表着人类的情感。

西蒙的事故和克莱尔的绝症,是不可逆转的。

但,即使在这种不可逆转的悲伤笼罩下,生命仍然有机会,被慢慢修复——

事故之前,西蒙的父母感情已经崩溃,开始分居。

但事故后,他们开始体谅对方,相互依靠,彼此分担。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而克莱尔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并没有放弃生活。

她撑着病体,兴致勃勃地化妆、戴耳环。走不动路,就恳求大堂保安抱她上楼梯……

做这些,只是为了去听一次,同性前任的演唱会。

演出结束后,她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苦恼,而这种坦诚,此前她从未尝试过。

接着,她们接吻了。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这种修复生命的光芒,还微弱地照亮了身边的人——

医院的护士在目睹西蒙事故后,她拿起手机,给某个人输入了三个字:

“我爱你。”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不,本片对生命的理解,还不止于此。

Sir很喜欢片中的大海,因为它带给观众不止一种印象。

人类看大海,总是有一种生命力与危险交错的直觉。

电影中的大海,至少出现四次,再配上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的钢琴配乐,更是让人久久沉浸其中——

大海,是生。

第一次大海出现,是西蒙和朋友冲浪,他被巨浪打到水下,看着激流上的人影,一脸惊叹。

这是对渺小生命在自然中奋力表现的惊叹。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大海,也是死。

冲浪完的少年开车盯着路面,却看到汹涌袭来的大浪,然后,车祸发生。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大海,就像芸芸众生。

第三次大海出现,波浪散去后,是街上涌动的人潮。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大海,好像也包容了所有生命的记忆。

第四次,为西蒙做完手术的医生,骑着摩托经过大海,忍不住回头,望向海面。

他可能是想起了那个喜欢海浪的少年?

也可能是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活着的意义?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你自己体会。

这是今晚,Sir为每个内心安静的观众,推荐的一部并不娱乐的好片——

用爱感动观众,却不止于小情小爱。

提醒人尊重生命,却不止于贪生惧死。

深度好片,就应该像这样的大海。

儿子脑死亡,心脏完好可以捐献,你是他父母,你捐不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看巴士有

编辑助理:娜塔莉波特大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