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嗝老师电影剧情「详解」

2022-03-19 22:36 作者:汕尾读书会 围观:

《嗝嗝老师》:乖巧与叛逆,一场爱的较量与救赎

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法·彭沙尔

文/吕馥旬

最近连续看了两部教育电影,其中一部《嗝嗝老师》,让我印象颇深,其中打动到我的情节有两点:

一是患有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嗝嗝老师不畏求职艰难,放弃父亲为她找好的“好工作”,扛下无数失败的面试结果,终于找到一份她所热爱的教育工作;

二是一群被所有老师放弃的孩子,在嗝嗝老师的爱和教育下,终于唤醒9F班每个孩子心中“假睡”的善良和激发出他们的潜能,原本“叛逆”的孩子,变得乖巧懂事又上进,并从此健康、快乐的成长。

《嗝嗝老师》:乖巧与叛逆,一场爱的较量与救赎

《嗝嗝老师》豆瓣评分7.5

孩子们的乖巧与叛逆,最关键的因素究竟是取决于什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乖巧懂事?这几乎是所有家长和教育者永远关注的话题。

本文我将就孩子的乖巧与叛逆,探讨一场爱的较量与救赎。

01

有些孩子的叛逆是因为缺爱,而其缺爱的本质在于内心的匮乏感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陈海贤在他的《幸福课》一书中说过:“匮乏无处不在。……深处匮乏的人,总是想要逃离匮乏,还会加剧匮乏。于是,他们常常陷入了这样的循环:匮乏——摆脱匮乏的痛苦和焦虑——无效的逃离——匮乏的维持和加剧。”缺爱的虽然是一个很广的词,但是很多时候,缺爱的本质在于内心的匮乏感。

缺爱对我们内心的影响是复杂、难以预料、多方面,且难以控制的。缺爱的人总会想各种方法逃离、摆脱内心的匮乏感。

可是,这并不容易,他们努力摆脱内心因匮乏感而产生的痛苦和焦虑,最后却发现内心的匮乏感越发严重。

有些孩子叛逆就是因为太过缺爱,所以为了摆脱内心的那种强烈的匮乏感,以各种叛逆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关注,渴望能够因此得到爱。可是,大部分家长和老师们看不懂孩子这种,叛逆行为背后对爱和关注的需求,只当作孩子顽劣,甚至用打骂的方式回馈给孩子们。

《嗝嗝老师》:乖巧与叛逆,一场爱的较量与救赎

9F班那帮孩子们的自尊和信心被无情碾压

电影《嗝嗝老师》里,9F班的14个学生的叛逆,都是学校贫富阶级分层的氛围造成的。

所有老师把圣诺特克斯中学9F班的14个学生,当作是全年级最调皮、已经没办法拯救的顽劣学生,却从未有人想过,这些学生的叛逆和捣蛋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对这些孩子带有偏见的老师,都被这些“无可救药的顽劣学生”捉弄,并都被吓跑了。

可实际上,这些所谓“无可救药的顽劣学生”原本也是乖巧的学生,让他们变得叛逆的原因,是因为9F班的14个学生都来自贫民窟。

除了他们,圣诺特克斯中学其他学生全都是富家子弟,本来这种贫富差别就已经让9F班的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那些富家子弟还看不起他们,这让9F班的这14个学生感觉到阶层分级的不公平对待。

《嗝嗝老师》:乖巧与叛逆,一场爱的较量与救赎

“那些人,就不是做学生的料”这样的话,像锋利的刀锋,无情的刺向9F班那帮孩子们的心

于是,他们的内心深处渐渐的产生匮乏感,心理极度缺爱,为了打破这种现象,他们也尝试去努力融入其他同学的氛围中,可一点用处都没有。

由于他们再怎么努力还是被看低、被排斥,他们开始叛逆,捣蛋、捉弄老师,成为学校最顽劣的学生。慢慢的,他们疯狂的证明其他同学和老师们不爱9F班学生而陷入无限循环的焦虑,真把自己当成“无可救药的顽劣学生”。

02

孩子的乖巧与叛逆,是一场爱的较量

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缺爱心理是一种内心缺乏“安全基地”的心理状态,内心是由不安全依恋派生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内部工作模式”的核心特征是不安全感和无价值感。不安全感影响个案的情绪稳定和个体能力成长,无价值感让个案在社交关系和亲密关系中缺乏被爱的信心和爱人的能力。

拥有缺爱心理的人,心里的不安全感和无价值感使得他们觉得自己不该被爱,更以为自己也失去了爱人的能力。

孩子的乖巧与叛逆,无形之中把主动权交给了旁人手中,一场爱的较量决定着孩子对乖巧与叛逆的选择。

《嗝嗝老师》:乖巧与叛逆,一场爱的较量与救赎

他们只是一群孩子,能懂什么?他们的叛逆只是因为缺爱而感到焦虑,是他们的心在“哭泣”

很明显,电影《嗝嗝老师》里的9F班的孩子们,把主动权交给了学校的老师和其他同学们,他们对9F班孩子的不认同感,衍生出9F班孩子们内心的不安全感、无价值感,加上不管怎么努力都没办法让他们改观,9F班的孩子们内心增加了一种匮乏感……结果,缺爱心理一方胜出,9F班的孩子们选择叛逆的方式进行了最后的挣扎。

可谁知,这种鱼死网破的行为,是一种另类的拼命追求爱的行为,却让9F班的孩子们一直在爱与被爱的焦虑中反复徘徊。

一次次“闹腾”下来,不仅没治标,更没治本,9F班的孩子们跟学校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关系降至了冰点。

有人认为:“缺爱是心病之源,有爱是幸福之本。”

心里缺爱容易成了病,心中有爱才有机会收获幸福。有时是缺爱的一方赢了,而有时是有爱的一方完满全胜。前者与后者,胜出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嗝嗝老师》:乖巧与叛逆,一场爱的较量与救赎

少女伊西亚在母亲的支持和母亲营造的“有爱”的成长环境下,一步步实现音乐梦想

另一部印度电影《神秘巨星》的主角少女伊西亚,她从小就不受她的父亲待见,甚至经常被她的父亲拳打脚踢,虽然她天生拥有着一副好嗓子,但是她知道父亲是绝对不会支持她的音乐梦想的。

这样艰难的成长环境,伊西亚并没有成为缺爱的孩子,因为她的母亲给了她足够的母爱,弥补了那缺失的父爱。

就算她的父亲再怎么阻挠,由于伊西亚的母亲给了她最大程度的自由、成全、支持和爱,使她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音乐梦想,最后,她发表在网上的音乐作品被观众们喜爱,在夏克提和好朋友钦腾的帮助下,她开始慢慢的靠近梦想,并相信总有一天她会真的成为音乐巨星。

伊西亚的父亲给了她不愉快的童年,好在她的母亲和好朋友们给她的爱,支撑着她,她才不会以叛逆的方式去鱼死网破。

一场爱的较量,每天都在上演,孩子的乖巧与叛逆,就看哪一方胜出。

03

孩子的乖巧与叛逆,需要一场爱的救赎

有时,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很多都源于缺爱。

就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说的:“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的五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第三层次社交需求,也叫情感与归属需要。

这也就是人一旦缺爱,就会出现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的原因,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被爱。

《嗝嗝老师》:乖巧与叛逆,一场爱的较量与救赎

应该给每个孩子,每一颗心足够的爱。

缺爱是心理层面的问题。

· 虽说它不是看医生吃点药就能痊愈的,但是它具有可愈性。

· 虽说它没有生离死别那般可怕,但有时却比生离死别还可怕。

缺爱,会带来消极情绪,它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能力,使大脑处于混沌状态,很多人会因此做些不可理喻的事情。

我曾在《善解童贞4:孩子的爱情》这本书见过这句话:“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不懂孩子的成年人。”

圣诺特克斯中学校长为9F班换了很多个老师,都没办法将这14个孩子们从缺爱的漩涡里救出来,不是这些老师不会教,是他们看不懂这些孩子叛逆行为的背后,是满目沧桑,渴望被爱的心。

也许在这些老师手中出过无数个佼佼者,但是他们却不懂孩子叛逆的真正原因,所以不管他们曾经有多优秀,只要不懂孩子的心,就教育不好孩子们。

《嗝嗝老师》:乖巧与叛逆,一场爱的较量与救赎

有个会爱学生、懂得如何表现爱、给予孩子相应的关怀与尊重的老师,是每一个学生的幸福,“爱”会成为信念

试想一下,假如所有的老师都能像嗝嗝老师一样,给予学生们足够的爱和关怀,给他们最基本的尊重和公平待遇,他们是否就都能被爱治愈、获得爱的救赎?学生们是否从此也不会再用叛逆的方式,去抗议这世间的不公平?

孩子的乖巧与叛逆,往往只缺一场爱的救赎。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缺爱心理承受着各种各样的苦难和挫折?究竟怎样做,才能摆脱缺爱心理对我们的消极影响?

答案是用“爱”去治愈内心。

首次提出“缺爱心理”和“缺爱型抑郁”这两个心理学概念的光之泉老师,告诉了我们治疗缺爱心理的方法中,其中就有一样,就是靠爱拯救心灵。

光之泉老师说:“每个人内心都有爱的种子,但缺爱者内心的爱被压抑了。缺爱,让爱的能量被堵住了。”

因此,想要治愈缺爱的人,就要把爱的能量疏通起来,才能让人们都感受到爱的能量。只有“爱”,才能拯救人们的心灵。

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满足他们最基本的被爱需求,这些爱的能量会成为他们的信念,爱带给他们的幸福感,可以使他们在爱的熏陶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嗝嗝老师》:乖巧与叛逆,一场爱的较量与救赎

爱——信念——快乐——成长——幸福——顽强、坚定

总结:

电影《嗝嗝老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给孩子营造一个有爱的家庭和环境,是每个成年人该有的责任。

大家都明白,成年人的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容易,他们常常承受着压力,他们会笑,也会丧;他们会坚强,也会脆弱;他们的世界会出现阳光,也会偶尔只剩黑暗。

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们拥有自我治愈的能力,可孩子们没有,他们需要一个有爱的童年,让他们在爱的能量促使下健康成长。爱,不仅会在他们的内心扎根发芽,成为他们的坚定信念,还会心智逐渐成熟的同时,不怕未来荆棘满途,顽强前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