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火线英雄电影剧情「解析」

2022-03-16 07:52 作者:纪实人文频道 围观:

深夜12点,尖锐的警铃声瞬间打碎了梦境。

纪录片导演刘跃和夜班摄制团队从床上弹起,闪电般地冲下寝室楼,火速汇入消防员奔跑的洪流里。

消防队里,警铃就是命令,集合时间以秒来计。深夜60秒,白天45秒。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白天,记者的眼前。伴着警铃爆响,田园、周婧两位女导演似离弦的箭一般冲出会议室,一路穿越消防队训练场,钻进红色应急车,风驰电掣奔赴警情一线。

很长一段时间了,4K系列纪录片《火线救援》拍摄组始终处于这种连续跨昼夜的工作状态中。

他们冲到消防第一线,用镜头见证战士们如何载着数吨泡沫和水穿过火浪,毫不犹豫地闯入火场腹地,在生死时刻放射出动人心魄的能量。他们潜入消防行业纵深,用画面记录下每一场警情背后的百态民生、冷暖人情。

他们来自SMG纪录片中心郭静工作室,是火线救援逆行者背后的逆行者。

无眠之夜

有段时间,刘跃的脑子里全是火。

“流淌火像浪头一样打过来,热浪吞噬了空气中的氧气,使人无法呼吸。消防员们从消防车上鱼贯而下,手持水枪、泡沫枪向火浪冲锋,一分一秒地跟火魔死磕;还有徒步奔跑的人群,他们像潮水一般朝自己奔涌而来……”这些不断闪回、入侵情绪的记忆,会随时出现在脑海里。

警情的到来,充满不可预期。《火线救援》团队组成两支小分队,分别蹲守在宜昌消防救援站和虹口消防救援站里,与消防员们同吃同住,坚持“逢警必跟”,无论白天黑夜。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晚上睡觉时,他们不敢脱衣服脱鞋,总是和衣而卧,警铃一鸣,便会惊醒,披上战斗服就往外狂奔,唯恐错过警情。

有一回,录音师赵景岩在寝室里回放声音素材。声音里警铃响起,刘跃和庞琛习惯性地冲出寝室,结果一到楼下,发现消防车在库、消防员没集合,这才惊觉自己被素材“骗”了。

连续跨昼夜的对抗中,人的精神高度紧绷,大都很难快速入睡。黄山、黄白寒、常无忌、黄日华、周圣乐在消防站已驻扎数月有余,对此深有感触。一旦碰到晚上出警后归来,他们根本无法入睡,“即使是睡着了也会从梦中惊醒”。

在消防队里,不是所有的警铃声,都指向火警。除了灭火救援外,消防员还要参与大量的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行动。

赵景岩在实战中练就了“顺风耳”,他能够迅速辨别火警铃声和其他警铃的细微差异。火警铃声会有急促背景音乐,伴上尖锐口号声“1234”“1234”,那象征着车库里的四辆消防车,一旦火灾警情发生,四辆车便会集体出动。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火场上,没有标语口号,全是死拼。去年五月的一场大火,是导演田园心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她曾亲眼目睹,火场里遍地火浪,浓烟四处翻滚。消防车队如箭一般地扎进火海,消防员们在大火与浓烟中一寸一寸前进、死死顶住火势,与火魔展开拉锯战。火浪灼人时刻,后方的消防队员不断用泡沫枪往冲在最前面的打火者身上打水……一场水与火的鏖战后,火魔终于被降伏了。

激战后的火场,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各色水龙、扭曲变形的黝黑管道。消防员的隔热作战服和战靴上满是黑灰,每个人都是满脸乌黑、浑身湿透,背上的氧气罐都被烤焦、变形了。

那一张张被火烤得黑红透亮的年轻脸庞,深深印在了《火线救援》摄制团队的心里。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总导演郭静表示,都说消防员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火线救援》就将用最贴身的方式跟随消防员们出入最危急的现场,用镜头记录这群与时间赛跑的英雄。我们将用美剧的叙事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紧张激烈的警情之外,更有饱含情感的人性故事。通过8集45分钟的纪实连续剧,我们将对“英雄”两字作出新的解释。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冷暖人情

《火线救援》导演组里,有几位年轻的母亲。

总导演郭静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导演周婧的儿子一岁半,导演田园有一个刚满四岁的可爱女儿。

消防队出于安全考虑,不留宿女性夜间值班。几位女导演不得不5点出门工作、晚上11点回家。蹲守式工作状态,常常让她们年幼的孩子产生“困惑”。有一次,田园的女儿仰着头、天真地问:“妈妈,您是不是改行去消防队里工作了呀?”

然而,女性独有的细腻、柔软与洞察力,在充满刚毅力量的《火线救援》里,又是独特的、不可或缺的。哪怕再寻常的救助小事,她们也总能从中敏锐捕捉到背后的冷暖人情。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直抵周婧内心柔软处的,是一个消防员爸爸的故事。某天,虹口消防救援站接到警铃,到现场后发现是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孩,脚不慎卡在旋转门与地板的缝隙里,疼得哇哇大哭。

负责营救的消防员,一边俯下身子、轻拍孩子后背,一边柔声安抚孩子情绪:“宝贝乖,不哭不哭,马上就好了哦。”

事后,那位消防员告诉周婧,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他想起了自己家里的幼子,数月未见,也不知他有没有长高了一些。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直戳田园泪腺的,是一位独居老人与壁虎的故事。那是一位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老伴早年过世,女儿已出嫁。某日,一只小壁虎的不请自来,让老人慌了神,赶紧拨打119求助。消防员抵达后,一边轻声宽慰老人、和她聊天,一边将壁虎放归草丛里。

在那一刻,消防员的出现,仿佛成为一个承载情绪的温暖树洞,让都市独居老人触摸到了孤独的出口。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在119热线的召唤中,消防员们不分黑白昼夜地穿梭于城市的街头巷里,密集而广阔地与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打交道。

尽管多数时候,消防员与很多人的交集只有一个照面,但这些“一面之缘”背后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火线救援》把这些故事拼接起来,足以让观众从中一探百态人生。

都是兄弟

《火线救援》拍摄团队,已经连续两年春节没有回家了。

消防队里,越到节假日,救援任务越吃紧。去年除夕,短短两个小时,宜昌消防救援站响了四次警铃。跨年夜值守的消防员们,连战斗服都来不及脱下,就马上奔波去下一个点。

而每一次出警,这群纪录片人永远在现场。

为了多视角记录消防员的工作状态,他们除了“逢警必跟”之外,还在消防车内部、队长和指挥员头盔、消防员战斗服上设置了多个Gopro机位,这台重量和大小不过一块手表的运动相机,以第一视角还原警情现场最真实的情况、记录下消防员最勇敢的面貌。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此外,导演们还保持着每天边拍边记的习惯,他们在印象笔记里随时记录下工作笔记,并在工作群里每日分享工作进程。

数月的同吃同住、朝夕相处,让刘跃、冯铁彬、黄山、赵景岩、黄白寒、常无忌、黄日华、庞琛和消防员们处成了“哥们儿”。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宜昌消防救援站里,他们根据特勤班、战斗班、司通班等班级名称,依葫芦画瓢,自封为“摄影1班”,每日打扫内勤,积极健身锻炼,以半军事化的管理规范要求自己。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而在另一厢的虹口消防救援站里,田园和周婧也成为了消防员们心中的“贴心大姐姐”。

大姐姐眼中的消防弟弟们,有勇毅无畏的一面,也有活泼率真的一面。有的弟弟马上就要回老家结婚,有的已经抱上了娃,有的学起了吉他,他们中还有正在备考中国消防大学的“学霸”,为了让他们“逢考必过”,两位女导演还在业余时间里承担起了辅导文化课的重任。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在宜昌消防救援站的大门口,在虹口消防救援站的宣传栏,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有力寄语,在最醒目处熠熠生辉。

探班 |《火线救援》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烈火英雄?

险情面前,“第一时间”“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是消防队员最有力的号令。

纪录片《火线救援》的主创团队,将在消防救援站里继续蹲守和记录。他们将用最贴身的方式跟随消防员们出入最危急的现场,用镜头仰望消防勇士们与烈火搏击的力量,感知决策者运筹帷幄的勇气和担当,对“英雄”两个字作出新解释,为上海纪录片的创作高地珍存下火线逆行者的精神财富。

文| 黄艳如

摄影 | 沈文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