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蔚蓝深海电影剧情的英语「梳理」

2022-03-15 20:28 作者:熹履 围观:

01

看过一段关于感情的表达,以漫画的形式描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半个圆,或者大半个,或者小半个,但总是缺失一块。

圆不停地去找寻缺失的那一块。找到一块组合在一起试一试是否是个圆满的圆。共同前进的过程中才知道合成的这个圆是否合适。觉得差不多的就待在了一起,觉得不合适的,就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直到找到觉得圆满的那一半。

当两块圆组成一个完整的圆,才会真正自然、欢快地前行。

如果两个圆块不契合,组合起来也未必比一块圆好,甚至还可能会变形,有时可能是一块半圆对另一块圆的吞噬,使一块圆完全失去了原貌。

当这两块非常不合适时,就会有各种问题的出现。

《蔚蓝深海》:每一个扑火的飞蛾,都曾走过一段无光的路

我想海丝特和威廉就是这样的情况,威廉不是她的那块圆,所以她试图寻找自己身上掉落的那一块拼图。

电影《蔚蓝深海》的故事讲述的是1950年左右发生在伦敦的一段感情故事,海丝特是一位伦敦上流社会的妇人,她有外人看来很体面的婚姻:她的丈夫威廉是一名法官,但两人在年龄上存在很大差距,丈夫像一位老头,看起来很爱她,却什么都没法给她。

《蔚蓝深海》:每一个扑火的飞蛾,都曾走过一段无光的路

蕾切尔·薇姿饰演的海丝特

所以,当挺拔俊朗的弗莱迪站在她面前时,她突然有了一种希望,救赎她如死水般生活的希望。两个人快速走到了一起。

《蔚蓝深海》:每一个扑火的飞蛾,都曾走过一段无光的路

汤姆·希德勒斯顿饰演的弗莱迪

丈夫威廉知晓后劝海丝特回家,不要贪恋那瞬间的情欲。海丝特说她缺的并不是情欲,而是自然。

为什么说她缺的是自然呢?

我们来看,海丝特和威廉不能睡在同一张床上,而这一要求是威廉的妈妈提出的。

婚后就连房事都要管的妈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控制的机会,而一个怎么睡都要遵从母亲意志的男人自然也无法成为妻子想要依靠的男人。

《蔚蓝深海》:每一个扑火的飞蛾,都曾走过一段无光的路

海丝特与丈夫威廉

海丝特在没有孩子,没有性,在令人窒息的婚姻中找不到一点点趣味。她又没有工作,除了负责年轻貌美,塑造一个看起来还挺幸福的外壳外,似乎也没有什么价值了。

海丝特决心已定,她离开了家,租了一套房子,和弗莱迪住到了一起。

《蔚蓝深海》:每一个扑火的飞蛾,都曾走过一段无光的路

但几个月后,初见的美好碎裂。弗莱迪无意中发现了海丝特留给他的一封遗书。

海丝特曾经在弗莱迪离开时意图自杀,原因是出于愤怒、憎恨和羞耻,幸亏房东发现的及时,才没有造成悲剧。

海丝特的自杀让弗莱迪恼羞成怒,他没有问她为什么愤怒,为什么憎恨和羞耻,也没有抚慰她,没有问她这件事的经过,转身就跑去了他们常去的小酒馆。在海丝特的乞求下,弗莱迪才原谅了海丝特。

威廉和弗莱迪,这两个男人,一个是别人眼中鼎鼎有名的法官,一个是战争中的英雄,但在感情中或者无条件遵从权威(母亲),或者只会逃避责任。

所以,即使弗莱迪回到海丝特身边,两人的种种不合适还是不断凸显。

一起看展览,弗莱迪并不懂艺术,他也不想去懂,他对着海丝特大吵,涉及房租时,弗莱迪没有工作,也就没有收入,只能靠海丝特领配给解决房租,而且,他也开始不回家……

《蔚蓝深海》:每一个扑火的飞蛾,都曾走过一段无光的路

海丝特的丈夫威廉企图挽留她,明明知道不会有结果,海丝特还是选择留在弗莱迪身边。

海丝特靠一己之力维持着这一场不会有结果的感情。

威廉给了她平淡的同时,也带来了压抑,弗莱迪给了她激情的同时,又带来了动荡。

在两人关系组成的圆中,哪一段都不圆满。

《蔚蓝深海》:每一个扑火的飞蛾,都曾走过一段无光的路

02

电影还将这段恋情放在了战争的背景下。

我们来看下,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950年左右的伦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一段时间,但人们仍未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

弗莱迪是不列颠空战的飞行员。

弗莱迪说,参加不列颠之战,让他既兴奋又恐惧,而海丝特也给了他一样的感觉。这就注定了弗莱迪无法忍受长期平淡的生活。

《蔚蓝深海》:每一个扑火的飞蛾,都曾走过一段无光的路

“他的生命在1940年就停止了。”

从与海丝特的关系来看,弗莱迪已经成为了一个空心人。

“零减零还是零”。

他所有的生活停留在了那场战争,战争的本质就是轰炸和逃跑,在战争中的人,要么死亡,要么疯狂。在弗莱迪,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模式。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了近十年,但弗莱迪却一直处在对那场战争的描述和回忆中,那是他的荣誉,也是他无法治愈的伤。这块伤让他没有能力遗忘过去,也没有能力开启一段新的生活和延续一段感情。

这就是战争对人的异化。

《蔚蓝深海》:每一个扑火的飞蛾,都曾走过一段无光的路

03

在这里,我想提一下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我们的父辈》,战争对人的异化,可以说在这部电影中更加深刻。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乌克兰辅警带走了一群犹太人,人群中有一位不到十岁的小姑娘,看到这一情景的弗里德同情心泛滥,向辅警求情,希望他能放过小姑娘,乌克兰辅警嘴上答应着,并给了小姑娘一块糖,在小姑娘开心地转身离开,辅警转手就给她一枪。

这让弗里德意识到,在战争中,人是怎样的被扭曲和异化的。

所以,在婚姻中感觉不到价值和希望的海丝特想从弗莱迪身上找到一个新的自我,她把想要救赎人生的希望押在了这段感情和弗莱迪的身上,偏偏弗莱迪是一个爱无能的人。

她卑微,乞求,也只能从失望到绝望。

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这样的一段感情,海丝特明明知道弗莱迪是没有能力去爱的人,她还要紧紧抓住不放呢?

如果说,战争异化了弗莱迪,海丝特在压抑的婚姻中也同样被慢慢异化。在这样的生活中,年纪轻轻的她没有了活力。

所以,只要有一点阳光和自由,哪怕是一点点缝隙,她都要拼命去靠近。因为,她感觉做了自己。

但当她和弗莱迪还在热恋中就选择自杀时就已经交代他们的关系并没有给她带来安全感。这个缺爱的女人,虽然意识到,这似乎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她仍然想选择继续下去。海丝特无法回归家庭,新欢弗莱迪也开始厌倦这段关系。

事实证明,两个人仅仅相爱是无法走到最后的。

房东说了一句话,或许给出了真爱的样子:

“当他尿床时,帮他擦屁股换床单,维持他的尊严。这样两人才能走下去。

自杀,没有人值得。"

《蔚蓝深海》:每一个扑火的飞蛾,都曾走过一段无光的路

最终,弗莱迪这个走不出战争的男人离开了海丝特。这是弗莱迪做得最正确的事情,一切都结束了。

这个故事以死开始,终以生结局。

这一次,海丝特没有失控,她冷静地和他分手。弗莱迪拿着行李箱走了,海丝特拉开了窗帘,外面的世界依旧,孩子在嬉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