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过年电影剧情图解「详细介绍」

2022-03-15 14:08 作者:连环画PP 围观: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 [扫尘] [吃灶糖]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过赶年]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正月初一:[拜年][开门炮仗][占岁][贴画鸡][聚财]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初一是扫帚生日,所以忌动扫帚,否则会扫走好运,引来“扫帚星”。另外,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正月初二:[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据说,赤狗是口怒之神,遇到就容易引起口角争执,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会比较在意,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而如果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但是,“赤狗日”的观念在现代人眼中也逐渐淡化了,越来越多年轻人还是照常出门游玩。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正月初五:[祭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娘在这日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正月初七:[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这日还有不行刑的风俗。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正月初八:[谷日][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贺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旧时民间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转载」中国人过年的老习俗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偷菜节][巴乌节]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立春风俗:[东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本文摘自:老杜的博客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