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人参娃娃电影剧情「介绍」

2022-03-15 11:25 作者:煮茶听史 围观:

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动画电影——《人参娃娃》,故事取材于东北民间传说,是经典的剪纸造型美术动画片:

小虎子是个小长工,住在北方山村里,整日为财主胡扒皮干活,经常被打骂,受到非人的剥削。

小小年纪却承担了夜挑十大缸水的重活,小虎子心有不甘,挑了一夜也不能完成。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口渴讨水的小娃娃。

1961年电影里,长白山1000岁的“小娃娃”,背后故事隐秘而感动

小娃娃身穿红色肚兜,长得白白胖胖灵气十足,扎着冲天辫,说话清脆,机灵可爱。得到帮助的小娃娃知恩图报,与小虎子互称兄弟。

又一天夜里,小虎子再次被打,还好由小娃娃接引到秘密森林,得到一大株人参用于还债。

胡扒皮拿到人参,已猜到七八分。贪心的他妄图逼小虎子交代人参娃娃的来历,早就打好了抓住娃娃的算盘。

机智的小虎子趁夜色遮掩,跑去提醒小娃娃。不料胡扒皮借机跟踪,想抓住人参娃娃。小虎子、人参娃娃合力与胡扒皮搏斗。

1961年电影里,长白山1000岁的“小娃娃”,背后故事隐秘而感动

争斗中,小虎子挂在悬崖命悬一线,胡扒皮狞笑着举起石头。人参娃娃救人心切,闪现胡扒皮面前,被抓住后一路飞到另一侧悬崖边,钻入土中。

胡扒皮急切地挖掘,与石块一起跌落悬崖,把自己亲手埋葬。故事的结局很圆满,小虎子与人参娃娃自由快乐地生活下去。

故事里的小娃娃正是人参娃娃,红色发饰像极了人参顶上的红色浆果,白胖的身形也与长白参相似。外表虽然是小孩子,但已有一副高龄,在传说里至少是千年的人参。

1961年电影里,长白山1000岁的“小娃娃”,背后故事隐秘而感动

在东北长白山等地,流传着类似的人参娃娃的传说。北方其他地方的一些老人也熟悉这些故事,并且特别推崇长白山野山参,对其产地很执着。这是为什么呢?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

中国地大物博,单说吃辣,湖南香辣,重庆麻辣,成都辣得含蓄,江西辣得直爽。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一个辣味里,已能吃出百样风土人情。

不管哪地是什么辣,吃饭只讲究轻口重口,能吃多少心里有数,自己管好嘴巴,就不会酿成大错。

1961年电影里,长白山1000岁的“小娃娃”,背后故事隐秘而感动

同样入口的中药材,就要被严苛甄选,不能随意,因为药性药力关乎生死。

李时珍写:“性从地变,质与物迁”。即是说,同样的药材品种,长在不同地域就有不同的性状功能。这就点出了“道地”的重要性。

每一味药都有其最佳生长环境,说到人参与东北长白山的关系,后者特殊的天然环境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长白山阴冷潮湿,土壤深厚,在历史上,这里的人参没有被采摘一空,所以仍是野山参的合适发育地。

在长白山上,采参人遵循着祖辈流传下的规矩,举行仪式后深入山林。一路上草木幽深,野山参的红顶就躲藏在茂密的植被里。

1961年电影里,长白山1000岁的“小娃娃”,背后故事隐秘而感动

寻到旧标记,做下新标记,采参人默默做事并不多言,这也是采参的必要守则,似乎怕惊到具有灵性的人参。

挖人参须用鹿骨,讲究耐心细致,务必要人参块茎完整、根须无损,才是上好品相,也无愧于山参在森林中生长的年月。

对于流传甚广的人参娃娃传说,我们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象征。在长白山树荫下,采参人、人参、大山在某个瞬间自然相通。回首望去,漫长蜿蜒的山路潜入云深不知处,历代采参人的足迹仿佛变得清晰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