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冒充者电影剧情解析「详解」

2022-03-15 07:30 作者:庆余年二更新中 围观:

前些年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关于拐卖的新闻,这类事件的性质是非常恶劣的。

有的孩子已经被找了回来,成功送回到亲生父母身边,有的孩子可能之前仍杳无音讯。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孩子在小时候丢了,经过很多年,等孩子再回来时,父母是否还能够成功认出他们的孩子来?

《冒充者》为什么能成功?人类情感有何弱势,还是另有真相?

有一件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

94年的时候一名叫做尼古拉斯的13岁男孩突然离奇失踪了,家人找了好久也不见踪影。3年以后,西班牙警方接到了一对夫妇的报警,说是发现一位无家可归的男孩。警方把这个男孩带到了警局。之后尼古拉斯的亲生父母就接到了警方的电话,说他们找到了失踪的尼古拉斯,然后他的姐姐去西班牙,把这个男孩儿领到了家里面。如果这件事情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的话,那么就是这个可怜的男孩在失踪了三年以后,终于回到了家里面,成功与家人团聚。但是事件哪有这么简单,而且这件事恐怖得令人寒毛直立。

这个案件被拍成了纪录片叫做《冒充者》。从这个名字我们也大致可以猜的出来,后来找到的叫做尼古拉斯的人,并不是真正失踪的男孩,但是中间又发生了什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冒充者》为什么能成功?人类情感有何弱势,还是另有真相?

这个男孩儿被西班牙警方带回去以后,一开始一言不发。因为警察要搜集他的信息,后来他就撒谎说自己是个美国人,因为和家里面闹了矛盾,离家出走。然后又支开警方偷偷给美国警方打了电话,询问了有关失踪人口的信息。之后就开始了冒充别人身份的历程。这个事件的主人公在纪录片中说,他觉得自己有了新身份以后,特别爽,简直就是重生。他从美国警方那里要来了,尼古拉斯的照片和个人信息,但是却发现这个男孩和他长得一点都不一样。尼古拉斯是黄头发,身上有纹身,眼睛颜色也不一样。他感到绝望,准备偷偷溜走,结果这个时候却被逮了回来,并且接到了尼古拉斯姐姐的电话,说她要亲自来接她弟弟回家。

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把头发染成了金黄色,身上照着照片弄了纹身。后来还编造了一套非常惹人同情又异常残酷的谎言。但是他和真人最大的差别在哪儿呢?真相是他并不是十六七岁的少年,而是已经二十多岁了,并且有明显的发育痕迹,况且尼古拉斯只失踪了三年,一个人在三年之中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变化。

《冒充者》为什么能成功?人类情感有何弱势,还是另有真相?

但是这个事件最诡异的地方就在于尼古拉斯的姐姐和母亲完全接受了他,一点都没有怀疑他的真实身份。他还告诉自己的家人,说自己和其他一些少年被一些军官绑架起来了,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要被转往另一个地方,并且改变头发和眼珠的颜色,因为经历了这么残酷的事情,所以他变得面目全非,并且不爱说话。这个冒充者接受采访时还说到,她的姐姐一直在询问她各种事,好像并不是为了验证是不是自己的亲弟弟,而是故意说给他听尼古拉斯的各种经历。但是这个事件真的是疑点太多了,后来就有一位私人侦探介入调查这件事儿。他们发现不仅是外貌上的差异,就连他的口音也不标准。因为接受了13年母语的教育,之后无论这个人发生了什么,他的口语都是不会变化的。

然后这个“尼古拉斯”就被警方带走。被带到警局以后,他告诉警方是尼古拉斯的母亲杀害了自己的儿子。他的母亲在接受采访中说,自己的儿子虽然很顽皮,性情暴躁,经常与他们吵架,但是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这种事儿的。

《冒充者》为什么能成功?人类情感有何弱势,还是另有真相?

而且自己爱儿心切,他们一家人这么多年来都没有放弃寻找,所以当听说儿子找回来时,就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个假冒的尼古拉斯。之后侦探就去她家的后院寻找是否有失踪的尼古拉斯的尸体,并没有找到。还调查了尼古拉斯的哥哥,一位举止诡异,对尼古拉斯的生死存亡毫不关心的男子,但是在事情没调查出来之前,这个人也死了。所以最后失踪的尼古拉斯到底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那么这个冒牌者,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你可能会大吃一惊,他是被国际刑警组织通缉的要犯,多年来他在不同的国家作案,假扮成可怜的弱小无助的青少年,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和对孩子的关爱,骗取他们的信任。当被发现时,就转身离开,继续到另一个地方作案。最后这个冒牌者的身份被公告天下,后来他也拥有了一个家庭,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

《冒充者》为什么能成功?人类情感有何弱势,还是另有真相?

但是看完以后我们不禁在想,尼古拉斯的家人的行为为什么那么奇怪?

看起来完全不是一个人的冒牌者,为什么会被他们毫无顾忌的接受,真的是因为爱和焦虑吗?还有真正的失踪了的男孩到底在哪里,如果他的家人一早就发现这个冒牌者是假的,为什么不继续去寻找真正的男孩而去接受这个冒牌者呢?还有最细思极恐的就是,人和人的长相差异那么大,性格经历也完完全全不同,这个冒牌者又为什么能冒充那么多人,骗取好多人的信任呢?也就是说,我们人世间最纯粹的母爱也有一定的盲目性,有被他人利用的可能性,明知是假的还要去接受,但是万一带回来的是个魔鬼呢?还有冒充者一次又一次的作案动机就是源于他缺乏爱的不幸的童年,也让我们反思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这些种种,都是这个未解之谜带给我们的思考。

最后还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人世间少一点这样的悲惨事儿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