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死魂灵电影剧情「详解」

2022-03-14 19:38 作者:真相红 围观:

这是一个“高智商”的骗子,还有一群自认为无比精明的小丑,当他们相遇的时候,出于一个共同的目的,一起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狂欢。这场狂欢有一个共同的底色就是对金钱的贪婪。在这个以金钱为终极目的的世界里,对金钱的欲望成为所有人生活的目的和动力。更可怕的是,当时的现实就是这个样子。

一个骗子和一群小丑的自我狂欢,分析果戈理《死魂灵》的故事世界

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里的乞乞科夫是一个局外人,又是一个亲历者。它是作为故事发展的线索出现的,而且还是一个直接参与者。一定程度上讲,乞乞科夫和那些地主们一样,都是小丑,只不过那些人都还有自己的农场,自己的庄园,而乞乞科夫什么都没有,他在这个故事里的所有表演,都是以坑蒙拐骗为手段,实现空手套白狼的暴富美梦。

他是一个更加可恶的人物形象,如果没有他,这些人又没有办法一个个登上小说里金钱世界的舞台,进行丑态百出的表演。

叔本华说过,如果这个世界是一个意志的世界,那么就是一个痛苦的世界,因为意志代表着欲望,而人的欲望总是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这只能带来无尽的痛苦。《死魂灵》描绘的世界恰好就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世界,或者说是一个只有金钱欲望的世界。按照叔本华的观点,这个世界是痛苦的,可是小说里的人们,都围绕在金钱周围,对金钱的贪婪成为他们在生命里,自始至终的唯一追求,却不知道自己人生痛苦的根源。

一个骗子和一群小丑的自我狂欢,分析果戈理《死魂灵》的故事世界

这是一群痛苦的活着,却不知道,或者说是不愿意知道其中原因的可怜人。他们对金钱的贪婪,使他们没有意识到,要跳出这个他们自己各自为自己画地为牢的生活圈。这种贪婪蒙蔽了他们的双眼,麻痹了他们的心智,深陷其中,又毫无察觉。

在乞乞科夫的带领下,一个个粉墨登场,开始自己的拙劣表演,这些小丑们的表演都是真诚的,都是非常真实的。恰好能够非常现实地把俄国当时的各种社会丑态,特别是地主阶层的寄生属性尽情的呈现出来。

这场由一个完全不亚于江湖骗子的乞乞科夫和一群自以为是的地主联袂奉献的狂欢,首先需要骗子出场。乞乞科夫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狂欢中,面对的不是街头的普通民众,而是拥有财富和农奴的地主,他的出场必须要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的包装。无论是身份,还是思想都需要包装。讽刺的是,这样的包装在小说里,并不显得多余,因为这样刻意的包装越是精细,越是用心,就越能够把狂欢中的每一个人的虚伪和荒唐揭露得更加彻底。

乞乞科夫自我包装的方式就是给自己披上一件有权势的外衣,而获得这层外衣的途径就是逐个拜访市里的各个权贵,然后获得他们的邀请,自己就算是和这些人一样了,即便没有权势,至少也拥有了和权贵们交往的资本,哪怕只是他自以为是。

一个骗子和一群小丑的自我狂欢,分析果戈理《死魂灵》的故事世界

更神奇的是,这个来到市里时,丝毫没有引起人们关注的地方小地主,住在一个普通的旅馆里,他能够和权贵们交往,靠的全是三寸不烂之舌,核心技能就是毫无底线地曲意逢迎和拍马屁的本事。

在跟这些权贵人物谈的时候,我们的乞乞科夫先生很巧妙地夸奖了一个人。他恍若无意地向省长提及进入他治下省份仿佛就是进入了天堂,笔直的大路四通八平摊得像铺着天鹅绒,又说,那些擅长挑选贤官员的政府首脑是理应受到大力赞扬的。在拜警察局局长时他说了一些有关岗警的讨好的话。

而在同副省长和民政厅长谈话时,虽然他知道们不过是五品官,却故意说错了两次,称呼们“大人”,这令这两位官员非常高兴。

之后就开始了买卖死魂灵的肮脏之旅,也开始地主们各具特色的表演。乞乞科夫是这一切的诉说者,亲历者和见证者。

一个骗子和一群小丑的自我狂欢,分析果戈理《死魂灵》的故事世界

第一个登场的是玛尼洛夫,在小说里所有的地主中,他是最温文尔雅,讨人喜爱的地主,虽然都是他装出来的。这种“装”成了他生活的必需品。花园建造成英国式的,孩子的名字取自希腊语。把乞乞科夫的到来说成是就像春天到了,像是遇到了一个佳节一样值得欢庆。

互相拥抱,接吻, 很有劲, 很热烈,至于后来门牙都疼了一整天。。。。。。。他用两只手捏住了乞乞科夫的手, 约有十五分钟之久。

既绅士又热情的玛尼洛夫,让每一个初次和他接触的人都倍感亲切,但都局限在几分钟之内,因为他的热情都是伪装的,真实的玛尼洛夫是一个毫无热情的人,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农场,从来没有行动。一个椅子四年了还没有完工,一本书两年了还停留在原处。

他的书房里总放着一本书, 在第十四页间总夹着一条书签;这本书,他还是两年以前看起的。

他是一个极度拖延症患者,凡事都停留在想想而已,最后都成了空想。幻想儿子是外交官,幻想自己得到赏赐。这种妄想症表面上看是懒惰导致的,实际上是内心的寄生心态造成的。

第二个地主科罗皤契加和玛尼洛夫相比,更加务实,也更加自私,乞乞科夫第一次到她家里时,不知道来访者身份的科罗皤契加,竟然一点儿东西都不愿意拿出来招待客人。她对金钱的坚持和固执,加上地处偏远,长期与世隔绝,使她在贪婪的同时,变得固步自封,愚钝不堪。在小说里,她被果戈理描绘成最愚钝的地主形象。

一个骗子和一群小丑的自我狂欢,分析果戈理《死魂灵》的故事世界

她最后同意卖死魂灵,一是乞乞科夫诅咒她会被魔鬼盯上,而她害怕魔鬼。二是她内心对金钱没有节制的欲望,导致她最终破例和乞乞科夫交易死魂灵。这是一个把自己紧紧套在金钱牢笼里的地主。

和这两个地主相比,罗士特来夫是一个另类,这家伙不是一个嗜钱如命的守财奴,而是一个花天酒地,肆意挥霍的赌徒,还是一个奇葩,输光了所有的钱,还向别人炫耀,到处惹事,肆意散播谣言。不止这些,他性格里最大的特点是随时随地厚颜无耻地撒谎。

乞乞科夫,你应该害羞,你一定自己明白,你没有比我再好的朋友了。。。。。。如果你问我,“你的亲爷和乞乞科夫两个里,你爱谁呀?”那我就回答说:“乞乞科夫!”

不劳而获,大肆挥霍的罗士特来夫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社会资源的浪费者。其实是毫无道德底线的无赖和流氓行径。这完全是一个没有任何道德可言,人性完全丧失的多余人。

梭巴开维支除了贪婪,又多了一个特性,就是带有野蛮的残忍和冷酷无情。

农奴不过是苍蝇,不是人。

他拿半片羊脊放在盘子里,吃了下去,连骨头也嚼一通,直到一点也不剩。

泼留希金则集中把这些人的缺点集中到一起,不但吝啬而且贪得无厌;不但贪婪而且凶狠毒辣,他的贪婪和吝啬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一个骗子和一群小丑的自我狂欢,分析果戈理《死魂灵》的故事世界

他省钱的种种行为达到了一毛不拔的程度,拒绝任何社交活动,把扣子送给外孙当玩具,每天在路上看到旧鞋底,破衣服,一个钉子,甚至是瓦片都要捡回家。

可是这样真的能省钱吗?酒过期之后,爬满了苍蝇也不舍得喝,粮食和草堆腐烂变成了肥料,还不舍得处理。

他的干草和谷子腐烂了,粮堆和草堆都变成真正的肥料,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去劈下来。麻布、呢绒以及手织布匹都化成飞灰。

这些人的生命是和金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金钱,没有了财富,他们就没有了生命力。他们和乞乞科夫关于死魂灵的交易,没有一个是真的不愿意,之所以迟疑都是担心怕吃亏,都想借此机会狠狠捞一大笔钱。在这些人心里,金钱就是他们的主人,他们成了被金钱奴役和支配的奴隶。

总结:

这场狂欢就是一场荒唐的闹剧,可是剧中的人们都在或用心,或非常认真的表演。让这场闹剧变得非常真实,真实得几乎成了俄国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就像赫尔岑所说的,“这是用绝妙的笔写成的病历”,把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俄国社会里的各种病症,准确又具体地呈现出来。而这些所有人物,无一例外都非常不幸福的悲剧命运,抛开时代因素,都是金钱欲望惹的祸。他们把金钱视为自己的全部,而这样的世界,注定是充满了痛苦和悲剧的世界。

参考文献:

(俄)果戈理著,许庆道译:《死魂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德)叔本华著,景天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年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