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三个世界法国电影剧情「分析」

2022-03-14 19:31 作者:在影视的边缘行走 围观:

1956年放映的法国电影《巴黎圣母院》有原著(雨果的名字一出来,震撼全场)垫底——把这部家喻户晓的小说搬上银幕,无疑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一般来说,看这样的电影都是一口气看完,不会频繁换台。

这部电影被公认是最接近原著的一版,连篇章结构都相同。镜头语言非常考究、严谨,场景还原和演员表演都堪称完美,唯有结尾的改编略显仓促,但瑕不掩瑜,总体上看,还是法国人拍法国名著最原汁原味。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巴黎是一个浪漫风靡的城市,法国大文豪雨果以他的浪漫主义手法给我们展现了欧洲中世纪法国的一面。作为一幢建筑,巴黎圣母院安静地躺在塞纳河畔,直到2019年4月15日,一场突发大火,让上帝带走了人类拥有近800年历史的这座大教堂。

得知巴黎圣母院被焚,很多人不敢相信——因为太崇敬,认为他们是永恒的,所以不敢相信他们会消失。而这部由法国和意大利合作拍摄很早的电影,在没有电脑特技的1956年,只能采用美术布景的方式,构造中世纪的环境,那电影画面看上去就像一出色彩浓郁的舞台剧,充满了古典色彩的艺术感。其中美与丑,真与假,正义与邪恶,上帝与人间,以及巴黎圣母院还未焚毁前的最初模样……那是属于一个时代的纯真记忆。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和小说原著一样,影片也是以作者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钟楼的一块墙石上,发现了有人用手指刻下“命运”这个希腊字母作为开头,配乐很棒,名著的沉重感扑面而来,很有中世纪的感觉。

神父刻在墙上的字什么意思?这个沧桑神秘的开头,和壮丽悲情的结尾遥相呼应,令观众很受触动。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女主艾丝美拉达——听名字就已经浪漫主义到不行。天使脸庞,魔鬼身材,领着宠物山羊,懂歌舞通艺术,充满了激越而出的青春生命力!

女主的颜值很不错,只是太过成熟了(扮演者吉娜·罗洛布里吉达,当年已29岁),她和我看书时候的想像是不一样的,我的感觉应该是很童颜的——毕竟书中的艾丝美拉达才十六岁,应该是年轻一点的阿佳妮那样的。吉娜·罗洛布里吉达扮演的这个角色身上有叶塞尼亚的影子,带着吉卜赛人的性感狂放,比那些病态的美人有张力多了,但她没有让我感受到原著中的澄澈和纯真之感。

只有那一身红裙,确实很称身材,就像在场的所有人都被那团红色吸引一样,看完电影之后,那团跳跃的红色不停在我眼前重放,经久不灭。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男主卡西莫多就有点低成本了,简直就是个身手敏捷的毁容版人猿泰山。身旁站着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副主教克洛德——克洛德万年不变的黑色长袍在灰暗的基调中更显著地被强调出来。人物关系在第一场就开始融合,这点比原著干净利落。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表现真善美与假恶丑相互残酷搏斗的电影,人性复杂且矛盾重重。相较于男女主角的善良,副主教的人物形象更有深度和悲剧色彩。无论在电影还是书中,他都是被刻画得最出色的一个人物形象,同时也是我最喜爱的一个形象。尽管他一直是以一个反面角色出现的—— 不知这算不算我的品味独具。

电影似乎在戏谑地突出他内心的卑鄙与险恶,以及最终悲惨结局的铺陈。包括他和艾丝美拉达的服饰对照,堪称《巴黎圣母院》中的红与黑,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如果我们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个36岁便当上了圣母院副主教的性格不是用阴险卑鄙,道貌岸然这几个词就能概括的。这个角色很丰富——长期的神学研究和化学试验,使他神经衰弱,神神叨叨,风姿绰约的吉卜赛女郎艾丝美拉达更是让他疯狂,让他崇拜,让他渴求,却又不得亲近;神父的痛苦挣扎,“可怕”这个词算是用对了——她毁了我——她轻快地舞步一跳,我的戏就送终了。

在宗教的面具下苟且,又常常感时伤怀,叹息这不公平的世界,在圣母院的高墙上刻下文字——就是这么一个拧巴的人。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生性忧郁的他只要一出现,场景总是很阴郁。

克洛德第一次试图绑架埃及女郎的夜晚充分展现了中世纪巴黎街道的美妙——如同小径分叉的花园。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电影对白具有鲜明的古典戏剧风格,语言深刻而有诗意。这为看惯了通俗浅白的现代电影的我们带来了一股浓郁的古典艺术风情。

痛苦?在人间我只有痛苦,这是别人的节日,不是我的!把她抓来!……活该她倒霉!我倒霉!她舞跳得这样动人难道是我的错?!她那么美难道是我的错?!她使人发狂难道是我的错?!去!

这是长期忍受无以言状的痛苦煎熬,极端的心理疾病达到爆发的临界点——一贯用阴沉冷静的学识把自己包裹起来的副主教,遇见了艾丝美拉达,瞬间就被粉碎了——“活该她倒霉!我倒霉!”配音邱岳峰将神父藏在深处的岩浆肆无忌惮地溅了出来,浑身绽开了裂缝,眼看就要瘫下去。

五星给邱岳峰!

我总觉得这个形象是雨果特别想表达完整的一个形象,会不会是在说他自己?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却经常会遇见副主教这样的人。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艾斯美拉达当然没有被抢走,当弗比斯在巡逻中偶然救了她后,她就把爱情献给了他——这种一见倾心式的爱情代表了女孩子正常的选择——白马骑士英雄救美,姑娘都吃这一套。

同时,也正因为纯洁无邪,热情天真的艾斯美拉达以为世人都像她一样真心实意地待人,所以才会对弗比斯的爱情充满憧憬和渴望——到处打抱不平,也很坚贞自强的艾斯美拉达,可惜情商不高,纯情女偏偏倾情于花花公子。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艾斯美拉达的善良在《巴黎圣母院》里表现得很突出——其他人的心肠简直像铁石做的一样。格兰古瓦要被绞死时,没有一个女人愿意要他,同时还要戏弄他。

反观艾斯美拉达,挺身而出,牺牲自己的名誉解救格兰古瓦,很了不起了。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卡西莫多因绑架罪被鞭打时,明明只是举手之劳,却硬是没人肯给他一口水喝。在这样的情况下,艾斯美拉达还是给他喝了水,确实太难得——她明知卡西莫多是一个想绑架她的坏蛋。

这也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吧,卡西莫多的世界因为这一罐水而从此不同。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但是艾斯美拉达的世界却不会因为这个敲钟人而发生改变——她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纨绔子弟弗比斯。回想开头,她在广场上跳舞时唱的一句歌词:“我不爱任何人,我的心属于我自己。”可惜她没有贯彻到底。

当艾斯美拉达热烈地为弗比斯奉上心灵,后者更看重的是她实实在在冒着热气的胸脯——“我就喜欢这样的,有点野。”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雨果所处的十九世纪是浪漫主义的兴起,对禁欲主义的鞭挞,它并不反对宗教,而是批判宗教斗篷下的虚伪。从这个角度说,《巴黎圣母院》可供研究的地方真是太多了。

——不屑爱,不敢爱,不能爱,不会爱,这么多的“不”,往往熬出很深很深的爱。如果这么多的“不”又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么他就和这位副主教先生有的一拼了。

当窗内的青年男女搂作一团亲热,他们像火苗燎着副主教的眼睛和心,万箭攒心的副主教趴在台阶上,似乎连抬头的力气也没有了,被压抑的情欲真能害死人。副主教的扮演者阿兰.居尼,将人物的表演倾向于戏剧化,却也不失经典,这个角色的精彩就表现在——他是禁欲,却自有一种禁欲不得的魅力。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杀人逃脱的副主教道貌岸然地回到了法庭上,他是那么沉稳,甚至温文尔雅起来:“这个女人也许并没有罪。”

他原本不想她死,其实从一开始,他也是没有把她往死路上逼的。可是他犹犹豫豫,眉头紧锁,露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却始终没有把真相告诉大家。这更加表现了他的自私——怕承担责任而隐瞒真相的苟且。

然而可怜的艾斯美拉达偏偏这个时候爱得昏了头:“他,怎么样了?”

神父当然在一瞬之间知道了那个“他”不是“他”,自己喜欢的女人心里一直爱着叨念着甚至生死不顾地去爱着另一个男人,副主教立刻愤怒了。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我得不到的,谁也得不到。

这是嫉妒心作祟的结果。副主教显得很小人——可是你不觉得这就是我们这些俗人的命运吗?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卡西莫多将艾斯美拉达抢进圣母院避难这一幕,是真正的英雄救美。

他将她高举头顶,在钟楼的塔顶上第三次出现,在那里他骄傲地把救下的姑娘炫耀给全城人看。他响亮的声音狂热地重复三遍:“圣地!圣地!圣地!”

这声音,人们很少听见,他自己从未听见,响彻云霄。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一个如此丑陋的人去保护一个如此不幸的人,真是一件感人肺腑的事。卡西莫多救下一个死刑犯,两个受自然,社会虐待的极端不幸的人,会合在一起。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但是艾斯美拉达是看中样貌的,她不可能对可怜的敲钟人的丑相感到习惯,他实在太丑了。

印象最深的是卡西莫多的两句话:

当我高兴的时候,我笑;当我笑的时候,我丑。

我长得丑不要紧,被扔石头无所谓,但让你害怕我感到很难过!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这个时候,我们的副主教在干嘛呢?

这个时候的神父,赶到了他刺杀卫队长的那一晚的现场,他要忏悔。

当小酒店老板推开那扇门板,她(包括我)看到了那个让人永生难忘的目光,那是副主教近乎疯狂的目光,充斥着无比的悲伤和绝望。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在这里,配音者邱岳峰爆发了他那最令人迷乱的魅力,完全没有助跑,没有过渡,陡地一声呐喊,从最深地方窜到了最尖利的顶端:

“那我的灵魂呢?我的呢!上帝!我的呢!”

与其说,副主教是向着天庭,不如说是冲着地狱的深渊咆哮:“你把别人杀了,别人的灵魂得到安息了,你的灵魂呢?得承受天谴!”

角色沉积于心灵深处的哀伤,精神近乎崩溃的人撕开了身上所有的伪装,对于这部以对话台词见长的电影,副主教的这几句台词记忆最为深刻。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三人对峙的这场戏,看着滑稽,其实令人心酸。一个是救命之恩的养父,一个是至高无上的心爱的人,卡西莫多必须做出抉择。

在这里更能看出,副主教是个可怜的人,他只敢躲在阴影里嫉妒,先是嫉妒卫队长,后来是嫉妒卡西莫多。

在遭到养子的反目之后,副主教只剩下一条路:他在心里反复宣布那个致命的判决,谁也得不着她!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感谢敲钟人再次出手相救,艾斯美拉达为撞钟人跳了一次舞。但是艾斯美拉达是永远不会将卡西莫多作为伴侣考虑的——纵然卡西莫多的“心灵美”已成为后世的楷模,她也只会觉得这个丑陋的人是一个好人,美丑注定是不会同行的。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看这俩人在一起,纯粹美与丑的对比。雨果这个美丑对照也太狠了。当然,美与丑有时候是掺杂着感情色彩的。随着剧情的推进,丑不那么吓人,美似乎也没有更惊艳了。外表丑陋的人,也可以拥有美丽的内心,也可以追求美好的事物。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卡西莫多在巴黎圣母院的天台,攀来爬去,为艾斯美拉达采摘鲜花——只为了采撷一朵小花,因为那样她会笑,她会为他而笑,哪怕就那么一次。

为了爱人冒险寻花,为他担心而感动!也许,爱情,真的是越简单,越美好。

到后来我有点相信心灵美的力量了,甚至看到最后觉得他一点也不丑。他只是很可怜很简单很善良很天真,像一个自卑的孩子守护着他世界里唯一美好的东西——即使他守护的这个人并不爱自己。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敲钟人的爱让人盲目,让人看不见,听不见。然而越是盲目,就越是顽强,自身最无道理的时候,正是无比坚固的时候。这话适用于沉浸在爱河中的卡西莫多,同样也适用于身心俱焚的艾斯美拉达。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心灵里的一切俱已坍塌,然而感情还生存着——就像树木,会自己生长,深深扎根于我们整个生命,尽管心已经枯竭,爱情却继续在心上郁郁葱葱。

正因为她纯洁无邪地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所以会至死爱着弗比斯,丝毫没有怀疑他会欺骗和背叛自己,还幻想他还会再来搭救自己——她让卡西莫多赶快去找卫队长上来,好像一个沉船落水的人向远方地平线上驶过的船舶发出求救的信号。其纯真迫切,令人心痛欲裂。

这就能感觉出来,作者雨果和电影的初衷一致:他们都颂扬美,但是对纯洁的爱情都是悲观的。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卡西莫多一心要捍卫自己的“爱情”,希望和吉普赛女郎永远生活在狭小的钟楼里,永远守护她。

但是艾斯美拉达不想这样。她的爱在弗比斯身上!艾斯美拉达的心愿,我想如果拍出来的话,也一定是要和弗比斯在另一个狭小的地方永远地生活在一起吧。

然而残酷的是,艾斯美拉达心仪的弗比斯根本不想再见到她,他要选个富家女,过上流生活,毕竟,艾斯美拉达只是个街头艺人,又是个避难的死囚犯。

现实好像就是这样的。花心的卫队长其实才最正常——他的爱情选择很理性。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就这样,艾斯美拉达的纯真爱情理想在无情无义的贵族公子的轻视中飘摇;近在眼前,却得不到,副主教对艾斯美拉达的嫉妒表现为风中絮般的癫狂、恶鬼般的邪恶;卡西莫多的爱,则葬送给身份相貌的宿命之中。

这一切都表现出了生命或者爱情内在的残酷,阿兰.居尼扮演得恰到好处。真是老戏骨,这种人性被真实地表达出来了。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真男人卡西莫多的不离不弃,终难让艾斯美拉达逃离这样一个悲剧:她最终被国王的卫队乱箭射死。

这是否说明:真善美从来都很少,丑恶是必须的?

艾斯美拉达最后的遗言:“生活……多美!”令人感慨万分。在邪恶的时代保持一颗爱自己,爱他人的心。这是多么珍贵,然而善良却总是被邪恶吃掉。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如今看来,电影就象一个寓言,美丽的艾斯美拉达就象艺术珍品——巴黎圣母院,获得人人的爱恋,但却没有人懂得如何去爱她,呵护她,守候她,最终却摧毁了她。

卡西莫多在圣母院高楼上,对着下面被拖走的艾斯美拉达的尸体,那撕心裂肺的惨叫,让人心碎。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一连串冲击性很强,戏剧性很强的场面给我们以扣人心弦的震撼,而引发剧情发展的个中微妙更令人沉思,艾斯美拉达被拖走后,这对养父子同时陷入死寂一般的沉默。

但这是很恐怖的一刹那,卡西莫多可怕的复仇的面孔显示他的内心在哭泣。

面对害死自己至爱之人的大恩人,卡西莫多在经历一场肝胆俱裂的斗争。晴天霹雳即将发生。但在这之前,一切却默默不语。

这一瞬间,电影将这部浪漫主义著作里,人物之间和自身内心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如书中所描写的,卡西莫多“后退一步,向副主教身上猛扑上去,巨大的手掌将他推下俯视的深渊。”

副主教最后这次没有忏悔自己的罪行,但也没有反抗自己的死亡——结尾这一幕,他更像是心甘情愿被扔下去的感觉——美丑善恶同归于尽!

从这样的高度摔下去,不大可能垂直降落,副主教的身体好像飞翔一样悠然坠落。

这个自我压抑,自我折磨了一辈子的人,除了接受毁灭,怎么可能会有第二种结局?!

“啊!我所爱过的一切!”这是卡西莫多最后的呼号。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你如果被人杀死,我也死”——世界上最有分量的承诺也莫过于此了。然而实践这个诺言的人,只有卡西莫多。

聊聊《巴黎圣母院》这部电影:三个主人公给我们演绎了爱之残酷

尘归尘,土归土……

影片的结局具有惊世骇俗的美学价值,异常凄美。

许多年后,人们发现了两具紧紧搂在一起的骷髅,当人们想要把他们分开时,他们却立刻化成了灰尘,被风吹散了。

生不能为比翼,死亦可为连理。当我们想象尸骨相拥不可分,分即化为灰烬的时候,很是为之感动——卡西莫多应该是守着艾斯美拉达的尸体,直到饿死!这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忍不住随着剧情落泪。

只有在死亡之后,你才能忘记活着的时候的痛苦与煎熬,当你在艾斯美拉达的尸体旁躺下的时候,你是幸福的吧?卡西莫多……

和心爱的人安息在一处,这是极尽浪漫主义最好的结局。

可你最终跟她睡在一起就得到她的心了吗?不是的,大家都明白,你只是在赎罪。卡西莫多和艾斯美拉达之间根本不存在两心相悦的爱情,只是卡西莫多的单相思而已。

但也许,雨果认为,只有这样,他们两个才可以在一起。

这一刻,人们会对爱与命运有着最为深致的认识——那不是两个个别人物的遭遇,而是所有人所有时代的所有心灵认知层面的遭遇。

现实的巴黎圣母院遭遇火灾,那些你以为永远不朽的,也许忽然之间就荡然无存。然而重温这部电影,岁月痕迹和时代特点依然在,感动还是不减,真是精品佳作。我也告诉自己,必须记住这一刻我所有一切所思所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