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无人区和外国一部电影剧情一样「简介」

2022-03-13 21:51 作者:文学私秘 围观:
《雪暴》的主题与《无人区》惊人相似,只因为两部影片编剧是一人

《雪暴》虽然挂着“森林警察”这样似乎带着主旋律风格的主题指向,但它本质上仍然烙印着影片编导崔斯韦的一些风格特征。

实际上,“森林警察”这样的正能量主题的强调,正可以看出编导崔斯韦的一种内心矛盾。

因为《雪暴》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把重心聚集到“森林警察”这个角度上来,它更多的注重于表现在一个封闭环境中的人性的彻底暴露问题。

如果剔除掉《雪暴》中的对“森林警察”这一身份的强调,可能更符合整个电影所要表达的带着黑暗、阴森、险恶的主题意境。

但崔斯韦在《雪暴》高标起“森林警察”的主题定调,或许受到《无人区》拍摄后一直难以通过的前车之鉴的影响。

崔斯韦是《无人区》的编剧之一。他在该片的排名列于第三。《无人区》的编剧人员如下:述平、邢爱娜、崔斯韦、王红卫、尚可、宁浩。

可以看出,《无人区》的编剧风格深刻地影响到了崔斯韦的《雪暴》这一部电影的创作。

《雪暴》的主题与《无人区》惊人相似,只因为两部影片编剧是一人

崔斯韦与宁浩关系密切,导致他的电影也深刻地烙印上宁浩电影的风格。早在宁浩编导处女作影片《疯狂的石头》的时候,崔斯韦就参与了剧本与电影的创作。后来他参与编剧的影片还包括宁浩的《疯狂的赛车》。

崔斯韦独立编剧的影片有《钢琴木马》,而这部影片里崔斯韦里还挂着联合导演的职衔。在这部带着打斗片风格的电影中,可以看到宁浩的一些电影元素,同样也开启了崔斯韦在《雪暴》中惯用的一些镜头技巧,如汽车冲撞这样的动作模式。

而《雪暴》应该算作是崔斯韦独立执导的处女作电影。

《雪暴》与《无人区》的相似度,其实比对一下,非常的惊人。

——首先两片的封闭式的环境非常相似。两片都设置出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环境。《无人区》里,在长达四百多公里的无人区里,没有外来的人员,从而给予影片里的人物以肆意忘为的可能,也让人性在一个失去束缚与压束的空间里得以拥有自由展演的机会,以达到电影所要强调的主题的目的。

而《雪暴》同样设置了一个大雪封山的封闭环境,影片里一直强调西伯利亚暴风雪将至,人员进山困难,形成了一个与外界割裂的真空环境,以此来达到电影所想表达的凸显“社会真空”状态下的人性的真实秘境。

《雪暴》的主题与《无人区》惊人相似,只因为两部影片编剧是一人

——导致两个环境里人物血拼的都是利益的博弈。《无人区》里是价值百万的珍贵动物鹰隼引发了一连串的逐利之争,而《雪暴》则是金矿里的丢失的黄金。有意思的是,宁浩的处女作电影《疯狂的石头》也是为追逐宝石的利益而展开了疯狂的角逐,这一主题思路,一直在宁浩的创作团队里滚雪球般地转个不停,到了《雪暴》里,崔斯韦将它放大成“金块”这个更具诱惑力的标的,并揭示了由此所带来的人性的变异与裂变。

——人物粗暴的表达方式完全一样。《无人区》里,因为电影设计了一个人迹罕至的法律真空区,所以,影片里的人物,都无视法律存在,直接用枪火为主体的暴力说话,一言不合,先开枪为强,而且开车撞人屡屡上演,成为电影里的视觉特色。《雪暴》同样如此,里面的人物,毫无预兆地开枪制服对手,使得电影里杀人如同儿戏。还有一些暴力细节,两片也极其雷同。两片中都有用汽油浇到人体上的情节,血腥味两片不相上下。

《雪暴》的主题与《无人区》惊人相似,只因为两部影片编剧是一人

——两片的人物设置雷同。《无人区》与《雪暴》打造的封闭的环境中,都有正方、坏人及人性丑恶的当地人三组人员,而这三组人员的活动场地,在一个封闭环境里不断地移动、分合、碰撞,展开三扯篷的相互角逐。正反的力量,均使用了离间计,导致恶人之间的内部倾轧。两片均以男人为主体,但都有一个女人的加盟,给影片带来了一丝温情。在《无人区》中,更秉承了女人是好人的理念,整个电影里,律师在最后唯一找到的正能量意义,就是救助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并成为电影里天经地义的正确的选择,好像女人是封闭式环境里,唯一代表价值的一个存在。相对而言,《雪暴》里因为有森林警察这一视角的存在,影片的正能量指向比《无人区》来得更为政治正确一些,不像《无人区》的价值观那般暧昧与含糊。

——对白台词一样。《无人区》里,恶人对律师说:“我们是一样的人。”律师对此作了反驳,说:“我觉得我们还是不一样,你不是人。”最后恶人也承认:“你是吃素的,我是吃肉的”。

《雪暴》的主题与《无人区》惊人相似,只因为两部影片编剧是一人

这段台词,可以说是影片的核心主题定调,反映出正方与恶人之间的本质上的差异所在。在《雪暴》里,也再现这样的比对,影片里的廖凡扮演的恶人老大,面色狰狞地对女医生说:我们是一样的人。而女医生则断然拒绝了这样的认定:我们是不一样的人。

——两片的漏洞都如出一辙。《雪暴》里的最大的不可信的地方,就是总是偷袭成功,很多镜头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角色会被身边突然出现的对手袭击,其实在雪落荒原寂无声的自然环境下,身边的风吹草动必定会引来人物的警觉,但电影里却对此视而不见,严重违背了真实合理性。这固然会给影片带来惊声尖叫,但却让影片失却了应有的真实感。《无人区》里也有这样的情况,往往在突然之间,就发生撞车、殴打,毫无先兆,在天旷地远的西部地区,竟然如此高密度地发生碰撞,也给人一种不可思议之感。可见两部电影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的惊奇,故意让人物处于失聪状态,效果却给人一种不可信的感觉。

《雪暴》的主题与《无人区》惊人相似,只因为两部影片编剧是一人

《雪暴》作为崔斯韦的处女作导演作品,还是显示出他有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但也可以看出,导演处理镜头时,往往难以产生一所呵成的力度,镜头不够连贯及镜头跳切,都给整体叙事的酣畅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总体来说,导演注重视觉效果的努力,还是给予了电影一种宏大的气势与地老天荒的震撼力。尤其是整个电影一直置于大雪将至的自然压力的掌控之下,更给电影贯穿了一种内在的紧张感。

而电影最大的问题,是编剧崔斯韦在导演作品的时候,却没有给予人物更多的符合真实情境的流畅的对话,电影里的对话风格,过分沉吟,人物都是一字一吟地道出台词,使得人物的对白相当的生冷,很多应该有的反应情境,人物却处于面无表情的状态。这与好莱坞警匪片人物一直处于对白与动作交相推动的表现方式相比,显得过度单调,这使得影片里的人物塑造不够清晰,很多人物都难以捕捉到他们的鲜明的个性。

《雪暴》的主题与《无人区》惊人相似,只因为两部影片编剧是一人

而在人物设置上,电影里虽然与《无人区》一样,采用了分分合合的方式,让人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时聚时散,给予他们在各个空间时间点上充分对撞的机会,但是如此众多的人物所带来的无法兼顾的问题却很突出。人物的命运,不是让他们自己在空间里呈现出来,而是由编导人为地操纵他们,会给人一种不可信的感觉。比如,老大与手下在避难点相会的时候,一言不合,互杀对方,就缺少充足的铺垫因为大难当头,他们之间即使有矛盾,也不会立刻翻脸不认人。

尤其是影片开始的时候,名为晓松的警察过早地被打死,后来的戏份一点没有参与感,让电影警察这条冲突线显得异常的单薄。如果电影重新设计一下,让晓松不死,最后在王警官命悬一线的时候,再次来到冲突交织点,在这里让他们以情敌的身份却把生的权利让给对方,从而展演一出更为激烈的情感冲突戏,可能会使电影的情节架构更为发育充分一些。现在电影里王警察与女医生之间的爱情线索完全处于一种顺理成章的自由发展阶段,没有一种外来情敌势力的争夺与考验,也造成了这一段情感线索缺乏内在力度。

《雪暴》的主题与《无人区》惊人相似,只因为两部影片编剧是一人

现在我们恰恰可以看到,整个电影里的三组人物即警察、匪帮、当地人之间的内在冲突,都显得较为粗疏。警察三角恋关系,过早地拆掉了一角,致使冲突锐减。匪帮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没有深入地进行刻画。而当地人的人性恶,在电影里也是带着固定的概念化的标签,与《无人区》里当地人不问情由的穷凶极恶的概念化、妖魔化的设定如出一辙。

《雪暴》的主题与《无人区》惊人相似,只因为两部影片编剧是一人

这也使得《雪暴》与《无人区》都带着同样的毛病,就是电影表达了人性恶在一个失去社会制约的空间里,如入无人之境地凶猛爆发,但这样的电影,很难说能够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在这样的电影里,观众只是承担了一种冷眼旁观的角度,而却不会去融入到电影所提供的情境中,获得情感的互动。

相比之下,《复仇者联盟4》里,虽然也是一场针对恶人的联手行动,但影片里塑造了英雄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空间,所以,这样一部打打杀杀的影片,面对着,《复仇者联盟4》的长驱直入败下阵来,就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差距,最本质的关键还是情感方式稍逊一筹。

《雪暴》的主题与《无人区》惊人相似,只因为两部影片编剧是一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