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父子电影剧情解析「梳理」

2022-03-13 21:44 作者:正意说说 围观:

《美国》是卡夫卡的早期作品,在反映作者作为“子”的真实情感诉求、心理认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这一作品常常被研究者有意或无意地忽略,究其原因在于其笼罩着多重阴影。因此,揭开《美国》所谓“狄更斯式”的面纱,对其进行溯源性的审视,有利于探究作品本身存在的价值。同时,从《美国》文本的研读出发,分析文本中父子冲突主题的原型以及作者个体精神的寄托,来探寻卡夫卡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文学性创造,进一步揭示隐含于其中的原型无意识影响与作者身上所处时代的烙印,才能更好地客观而全面地理解作品中复杂的父子关系、多重的矛盾冲突以及深刻的哲学思考。

卡夫卡《美国》父子冲突心理中的精神源流、文学意义与时代内涵

卡夫卡

一、父子冲突主题及原型

父子关系是人类生活中最古老、最恒常的关系之一,故此,古今中外许多文学名著大都对父子关系问题有所涉及。并且,众多作品所描述的父子关系普遍存在一种对立性,甚至有水火不容之势。弗洛伊德曾提出一个著名观点,认为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有着一眼父子斗争的泉源,而这一冲突又赋予了文学源源不断的创造内涵。文学长河流动至21世纪,父子冲突主题仍占据十分重要地位。我们以著名现代派文学大师卡夫的卡早期小说《美国》作为分析素材,着重对主人公卡尔及其父亲之间的各个层面的矛盾进行溯源性审视和现实性探究,力求做出综合而客观的评价。

卡夫卡《美国》父子冲突心理中的精神源流、文学意义与时代内涵

《变形计》中不乏因长期父子冲突而造成叛逆的青少年

(一)父子冲突内容与表现

1.永恒的父子冲突

《美国》中所展现的父与子之间的冲突,实际上具有普世性与恒定性。我们知道,当双方或多方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即会演变为冲突,这种冲突往往是不可逆的和不可调和的,它常常会贯穿人的一生。推而广之,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我们所看到的同样也是如此。自人类有历史以来,父子关系即成为人类生活中最为普遍、恒常的关系之一,而父子冲突则是这一关系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面。不难发现,父子冲突不仅为古今中外众多作品所普遍涉及,而且历时长、范围广、影响深远。最早的希腊神话就描写了新旧奥林普斯神系中乌拉诺斯和克洛诺斯,克洛诺斯和宙斯三代神王之间的冲突斗争。其后,还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所描述的一位王子被神谕诅咒,“杀父娶母”的故事。可见,人与“神”都存在这一固有关系问题。“父子冲突”经过历史的代代积淀,凝聚而成整个人类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之一,因此,创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有意或是无意地将其引入自己笔下,而这显然符合人类整体思想意识并为我们所普遍认同。

另一方面,《美国》中贯穿作品始终的父子冲突,其实早已深植于卡夫卡内心。卡夫卡的包括《美国》在内的父子冲突系列小说,使得难以计数的人为之感同身受,读者在阅览这些作品时往往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震撼。翻阅《美国》,从卡尔的犯错之后得不到父亲的谅解到,因年少失足而被父亲放逐,再到书中后面提到的父亲对于家庭、儿子的种种特权,无一不触碰到我们记忆深处的敏感神经。尽管我们或许并未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书中的主人公卡尔,乃至于卡夫卡本人,早从降生之日起即已处在无法逃避的命运之轮上面,只能带着各种挣脱不得的痛苦继续向前。这种前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现实中种种“强权”所推动,而另一方面却也是卡夫卡内心的由挣扎变为了妥协。但是,其落于笔下的,仍是一种有一丝孤傲意味的孤独的难以得到他人理解的反抗,这同样也是卡夫卡内心力量的体现。

在《美国》中,每一处涉及或是隐含父子冲突的细节都表达着双方矛盾的不可消融。卡夫卡的作品中,父亲在儿子面前都拥有绝对的权威,更是想要掌控着儿子的一切。在本文所研究之卡夫卡早期作品《美国》中同样也是如此,作为儿子的卡尔·罗斯曼在年少无知之时没有能够逃离女仆施以诱惑的身体,并且女仆还为卡尔生下了一个孩子,这种远远超过父亲掌控的事情自然被视为一种对于绝对权威的挑衅,随后卡尔便被父亲放逐到了陌生的美国大陆。略加思考,这一描述不难勾起我们对于《圣经》的记忆,书中最早的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被上帝永远地逐离了伊甸园,两者何其相似。这里放逐犯了“原罪”的儿子的老卡尔·罗斯曼,显然是以上帝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关于这一点,在下面的原型分析中,会做进一步阐释。

2.心理的反抗与现实的重压

在《美国》的创作中,卡夫卡流露着的是内心对于现实世界重压的无声抗议。卡夫卡所处垄断资本主义初步形成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在短短数十年间就爆发了五次危机,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异化也开始出现并日趋严重。“地上和天上都是无名和平庸的的领域。上面一片沉,上帝的死留下了巨大的真空;下面的乌合之众已不成其为人,他们已经被异化的齿轮机构轧碎了。”生存环境的异化为文学个性化产生提供了现实土壤,也造成人的心理的反抗和现实的重压这一矛盾冲突。卡夫卡的《美国》即是在这一境况下创作的,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受到了其影响。

初时的卡尔,内心天然带着一种本能的不自觉的反抗。在《美国》的第一幕“司炉”中,此时的主人公卡尔,还处于一种尚未历世、意气风发、对于世事与未来抱有无限遐想的状态,拥有着凭借己力在美国这个未知的国度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的理想。作为一个被放逐的远离故土的热血青年,其内心自然而然地有着这么一种天然的叛逆。这一点,从卡尔能将视为精神慰藉的箱子随意地拜托他人保管的举动中,可以得到印证。其实,卡夫卡对于卡尔这一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是挖空心思,一方面要对其年少不知事的幼稚心态加以描绘,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卡尔出固有的可谓是原始性的单纯和善良。卡尔在为自己找雨伞的途中,竟然会不遗余力地为只有一面之缘的锅炉工争取所谓的“公正”,这种与父亲久经世事的利己主义格格不入的“正义”,会被其逐离家庭乃至周围生活环境,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当卡尔发现自己的想法似乎只是别人眼中的笑话时,内心是在恐惧与抗争中走向迷茫,这种难以抑制的反抗使得我们所看到的少年卡尔是一个热血的活生生的人。

历世之后的卡尔,身体、行为乃至那颗本该蓬勃的心灵都在经受着来自现实的重压。踏入美国这一全新的环境,卡尔以往的父子冲突不再是现实的,而是由具体变得抽象,向着内心的回忆世界转化,更像是卡尔自己与自己之间的矛盾冲突。更重要的是,原来的父子冲突扩大化了,整个社会以及其中的人、事、物似乎都成为了他的“父亲”,在掌控着他的生活。在渐渐懂得了一些社会交往法则之后,不论是在当电梯员时的损友还是欺骗了自己的乞丐,种种挫折与磨难似乎还在替远在大洋彼岸的父亲“惩罚”着这个不谙世事的儿子。这种历世中经受的磨难,奋斗道路上的挫折并没有真的击倒卡尔,一次次磕碰后的重整旗鼓、努力前行,是卡尔对生存的渴望,更是内心对于现实的不屈抗争。

其实,从总体上来说,卡尔本能的内心反抗和所受的现实的重压,使我们既有感同身受般的怜惜又充满着无限的遐想,怜惜的是卡尔与我们这些同样也在和生活现实抗争的人一样,摆脱不了铺天盖地的社会生存法则和生活规则,乃至被一次次无情的碾压和嘲弄,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反抗、适应以至于妥协甚至屈从,沦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奴隶”。遐想是由于小说的最后并未结束,卡尔在饱受磨难后再次踏上了寻求生活的道路,而无论这条路是否平坦,但未来毕竟已经存在于“山的那边”了。一座山如果压在了我们后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爬起来,但这座山在我们面前,即使再高再艰难也总会有人能翻越过去。我们的主人公卡尔或许可以在山的那边创造出另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得以自由呼吸。

(二)父子冲突的原型分析

《美国》中卡尔与父亲之间的冲突,是在老卡尔·罗斯曼的强权与现实压迫下,卡尔内心的本能的反抗。但这种父子冲突关系并非卡夫卡独有或是原创,它不仅存在有历史原型,还映现着现实借鉴的身影,更有着多重影响在卡夫卡心里的交织融合。

1.原型及原型分析的意义

关于《美国》中父子冲突主题原型,可以借用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加以分析。荣格的无意识理论中,原型是人类在代代相传中保留的普遍性精神技能,即整个人类群体的思想中都有着自己所不能控制的情感。这种无意识情感抒发和表达,使得人在时代中还能与历史衔接相承,作品中也就有了本能的原始倾向性。

作者的情感引申到或是隐身于作品中,是原型影响最直接的具体表现。卡夫卡不愿接受他所生活的世界,又无法摆脱它,于是,就像人类的祖先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产生畏惧感和依恋感一样,在另一个层面予以抒发和表达。上文分析到,卡夫卡《美国》中的主人公卡尔身上有着源自本能的内心反抗和不得不经受的来自现实的种种重压,生活中的经验和冲突也唤起了深藏在作者内心中的原始意象和传统意识,他以父亲为载体,表现了自己对外部权威世界的种种体验。卡夫卡的所有作品都是在父子冲突的意义上的扩展,父子冲突的代表在早中期创作中是父亲形象。而早期父亲形象的创造则是他“父亲情结”的无意识的有意外化,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结合《美国》中的具体情境来加以分析。

卡夫卡《美国》父子冲突心理中的精神源流、文学意义与时代内涵

卡尔·荣格心理学

2.原型的直接借鉴

《美国》作为卡夫卡创作早期的作品,其在内容设定、情节设计以及各个具体人物的塑造上,或多或许会有一定的现实的直接来源,父子冲突主题也不例外。以往研究中,有不少学者在评价《美国》时,普遍认同这是一部有意地刻板地去模仿甚至“抄袭”狄更斯的稚嫩的作品,但是我们深入文本本身做探究,可以看到虽然其中也有可被察觉的狄更斯所特有的现代主义气息,但是,这种模仿也仅限于一种创作前的直接借鉴,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早已被卡夫卡化了。

《美国》在整体上有对于狄更斯小说的借鉴,但在父子冲突的细节、脉络以至意图走向上显然是在进行一场自我追寻。在卡尔与其父亲的关系上,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模仿绝不是在人物、情节和思想内容上对狄更斯小说的简单照搬,而是把狄更斯在作品中的那种情随意发的表现方式深深印入脑中,又借由自己的内心在纸上肆意挥洒,最后融成一幅看似临摹实际进行了创造性转换的佳作。我们不能否认《美国》的结构形式与《大卫·科波菲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究其本源两者都是一脉相承于欧洲大陆所流行的流浪汉小说,这可以说是一种可看可察的直接的借鉴。但是,对于父子关系、父子冲突的展现,尤其是两者在整体叙述以及思想意识层面是截然不同的。卡夫卡以自己独特的精神追求与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赋予了书中的父子冲突以一种现代主义的丰富内涵与多层次的读法与难以言喻的迷茫。

3.神话、宗教原型与民族心理

《美国》中父子冲突的原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神话传说的一种无意识借鉴吸收,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冲突中的这一原型即为上帝,也可以说父亲即是上帝。众多研究表明,不仅人类本身生来就与“神”有一种本能联系,而且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许受到着包含故事在内的神话传说的影响,投射到脑海、话语以及文字中,为文学人物、情节、意象等提供了直接或是间接地源泉。《美国》的创作中,作为“异乡人”的卡夫卡更是如此,而他把这种情感投射到卡尔身上,不仅使卡尔本人天然带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性”,与世间种种格格不入。而且,卡夫卡自感游离于历史长河的各个“团伙”之外,越发向更为崇高也更为神秘的事物靠拢,他只有一个选择:看不见摸不着却掌管着世间一切的神——上帝。其实,在《美国》中,虽处大洋彼岸却仍在无形中仿佛影响着卡尔生活之全部的父亲,正是遥远而神秘的“神”的形象,这种源于人性本能的敬畏,除了受到神话传说的影响外,还与宗教及犹太民族心理密切相关。

宗教束缚为《美国》中父子冲突主题中的矛盾产生提供了土壤,即人的“原罪” 原型。需要指出的是,卡夫卡在于宗教信仰方面同样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但他的这种思想似乎更倾向于古老而神秘的犹太教教义。《圣经·旧约》中,普世天父——上帝,用大地上的泥土创造出人类的始祖亚当(与亚当骨肉相连的夏娃自然也包含在内),这种宗教上予以的归属,如同使赋予自己生命的父亲可以像提线木偶的操控师一样,与自己的一生都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旦木偶想脱离控制,这就是一种触犯禁忌的“原罪”。《美国》中,与《圣经》伊甸园的故事类似,主人公卡尔违背父亲的意志,逃离了父亲对其人生的掌控,受到女仆的引诱偷食禁果并且生下孩子,这种“原罪”是为父亲绝不能容忍的,父权的神圣受到侵犯,这种境况下,卡尔也被放逐,去品尝他自己种下的恶果。如此种种,是在这一父子冲突中,父亲行使了如同宗教中上帝一般的权力,这不仅加固了父亲的上帝形象,更由此给儿子卡尔定下了“原罪”。

卡夫卡《美国》父子冲突心理中的精神源流、文学意义与时代内涵

伊甸园

民族心理是《美国》中父子冲突的情感来源,暗藏着深印心中、无法剥离的犹太民族原型。在神话传说的影子、宗教束缚的枷锁之下,还有一个因素即民族心理不得不进行考虑与分析。人无法与周围环境相分割开来,自然,卡夫卡身上所流的犹太民族的血液、所生活的犹太人聚居环境乃至所接受的犹太文化洗礼,不但使卡夫卡想要得到的解脱或者逃离根本不可能实现,而且这种犹太民族心理还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并流露于作品之中,只是或许卡夫卡本身都还未意识到。《美国》中,卡尔与父亲之间的冲突,使之拒绝去回想故土所发生的一切,然而,不论是在为人处世中,还是对于美国这一陌生世界的探索中,都无时无刻不在以一个犹太人特有的心理去追寻和思考。更重要的是,卡尔把自己所经受的磨难,无形中理解为了一种“受难”,而这种心理恰恰是犹太民族典型的对自己苦难的血泪史的解读。

总之,《美国》中的父子冲突,是具有直接借鉴和多重原型的。以狄更斯小说为模仿、学习和借鉴的来源,加之卡夫卡本人所受神话、宗教影响与犹太民族心理的根深蒂固,使这种冲突借由文学模仿原型、上帝原型以及犹太原型的形式表现出来,其立体性情感跃然纸上,为现代主义文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父子冲突主题中的文学意蕴

《美国》是一部现代主义小说,其写法完全是“卡夫卡式”的。小说中或明或暗的父子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矛盾,不仅应追本溯源,结合卡夫卡所处时代、环境、心理等综合考量,更应该深入文本本身,探究书中所存在的文学世界。实际上,《美国》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学意蕴,这些超越文字本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文中父子冲突的特殊性和卡夫卡个体精神寄托两个方面。

(一)《美国》中父子冲突中的特殊性

《美国》中卡尔与父亲之间的冲突,带有将直接对抗转变为隐性对抗的特点,而且,这种隐性的相互对抗以卡尔的历世过程表现出来,具有神秘性与不确定性。以往有些学者在论及卡夫卡时,常常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的长篇小说《美国》,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部小说属于“最近似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的轨道”,是“对狄更斯的模仿”。然而,《美国》中的父子冲突,不仅在父亲形象的塑造上以典型权威展现,而且带有神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在看不见的父权之下,身处异乡的儿子卡尔却时时刻刻在无形中感受到这股力量的影响。由父子之间的对比,构成文中父子之间的特异化冲突。

父子冲突中的父亲形象强势且兼具神性。 在父亲对儿子的强势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卡夫卡将父亲的权威无限扩大的趋势,并且,这种无限扩大的权力,似乎就是无生俱来、不容否定的,宛若一个禁地之中拥有绝对权力的审判者。在父亲的权威上,卡尔曾经试图做出否定,但是无疑是失败了。无论从内心情感之中,在美国跟随舅舅的生活之中,还是最后即将踏入未知的远方中,父亲权威的影响始终如同影子般跟着自己,在独自一人特别是黑暗中这种感觉尤其强烈。这种天然的不可抗拒的本能,也是幼年童年记忆在卡尔脑海中的潜意识的保留,在卡尔还不能完全理解的少年时期,这种情感有着越发神秘化的倾向。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父亲的上帝属性是非常明显的,文中的父亲一虽然直没有露面,而且他只做了一件事情——放逐卡尔,但是这无上的绝对权力,使得二人在或现或隐的冲突时中处于明显不对等的位置。进一步来说,在卡尔被放逐于陌生大陆之后,父亲的代理人——社会,依旧在对犯了罪过的儿子进行无情的惩罚,这在卡尔心里或许是会加重父权存在的阴影感与神秘感,继而使他本就懦弱的心灵更加难以坚定。

儿子形象体现为自身极为弱势以及无条件接受惩罚,这与父亲形象形成鲜明对比。首先,从人物本身出发,主人公卡尔彼时还是一名年少无知的少年,他在父亲面前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被动的接受惩罚,这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我们不可能对于一个少年的处事方式、行为能力乃至心理素质过于强求,而且,文中的卡尔本身就偏于柔弱,他的心里有着别人难以体会的无奈。其次,就双方力量对比而言,卡尔与父亲之间处于明显的不对等位置。卡尔无条件的接受来自父亲的惩罚,并非他不想去谈条件,而是根本没有这一资格。卡尔犯错后的惩罚,没有人会去探寻他犯错误的原由,这显然不是凌驾于家庭之上的拥有绝对权威的父亲所需要考虑的事情,因此卡尔没有选择去哭求原谅,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与父亲之间的如同有着天壤之别的力量差距,以及父亲形象所带有的上帝光环,让卡尔“心甘情愿”地接受父亲的审判与惩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卡尔在形象上弱到了一个极端,然而他的思想和行动并未完全受父亲操控,对于他来说,自己还是可以靠头脑和身体去追寻未来世界,这种努力也使得我们看到的卡尔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人。

进一步来说,文中父子冲突的特殊性,在父与子之间天然差异、力量对比中,体现出了异化、神秘化与复杂化的特点。而在特殊性的背后,是卡夫卡在文学中的个体精神寄托,也正是这种寄托,构筑了《美国》极为丰富的意蕴世界。

(二)卡夫卡在父子冲突中的个体精神寄托

《美国》作为卡夫卡的早期作品,其中对于父子冲突的淋漓尽致的展现,是其独特内心感受的文学化反映,这是一种自觉意识。然而,在创作过程中,卡夫卡徜徉在文学海洋之中,又会或多或少的不自觉地受到历史、时代在其思维中的影响。卡夫卡的自觉意识与所受影响,凝聚了其对于生存、生活以及未来的思考,是人性、理性与神性的汇聚融合。尽管这种思考,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但绝不失为对于整个人类世界的有益的探索和追寻。

1.历史、现实与梦幻的时代交织

《美国》中的父子冲突,承接历史长河里人类对于自身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的关系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赎罪”之感。《美国》的开头,即是主人公卡尔被放逐,这无疑给了人们当头一棒:人生而有罪。对于卡尔所犯错误的开篇强调,有意地向我们传达出一种对于人类原罪的思考。在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神话、宗教影响与犹太民族对于“罪”的理解加诸于作者身上,这种与《圣经》心意相通的创作思路,正是卡夫卡无法回避也未曾逃避的内心情感。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之路,前人走过,我们依旧要踏上去,敢于直面历史留予人类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好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传承。

历史发展到某时某刻,就是真实存在的现实,现实社会的种种规则与无奈,正是犯有“原罪”的儿子所面临的困境。这里的儿子,不仅指文中的卡尔,也包括其父亲——与现实比较,老卡尔·罗斯曼同样也只能是一个长大了的“儿子”。《美国》中,开头给我们展现出的“过度使用权力”放逐卡尔父亲,与卡尔在美国大地经历种种现实磨难这一“父亲”,隐约有着暴君对生命的绝对主宰形象,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卡夫卡所处的时代——专制统治下奥匈帝国乃至封建社会日渐式微与资本主义社会渐强而充满各种社会矛盾的现实世界。在这种双重专制,即国家专制统治与父权家长制的束缚下,卡夫卡只有在现实中服从,在内心反抗。《美国》中的主人公卡尔,在现实中因女仆的引诱而遭到代表着绝对审判权力的父亲的放逐,血缘关系、亲情在权威遭到挑战的具有上帝属性的父亲眼中一文不值。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来到美国这一新大陆,现实的枷锁仍旧深深地禁锢着卡尔想要飞行的翅膀。身处社会现实的牢笼之中,或许卡尔只有在梦幻中可以飞翔。

卡尔是有梦的,历史留予的“原罪”、现实压抑的天性,使得饱受磨难的卡尔唯有寄希望于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去获取的理想世界。这也是卡夫卡在《美国》中,想而又不敢去想,更不敢让主人公去创造的世界——前方的路还是一片迷茫,梦幻中的美好只能加剧这种痛苦与失落,《美国》未曾完结的缘由有一部分也在于此。在一次次梦的破碎与对梦的找寻中,卡尔似乎已经渐渐淡忘了初来美国时候的那种对于父亲的矛盾心理,或者说,这种父子冲突已经化为卡尔与现实世界之间直接的矛盾冲突。此时的卡尔,已经早不再是那个内心天然带着无声反抗的无知少年,梦虽虚幻,但卡尔的努力行动却是真真实实的。由此,父子冲突及其异化共同构筑了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梦幻、梦幻与努力追寻之间的似真似幻的交织。

卡夫卡《美国》父子冲突心理中的精神源流、文学意义与时代内涵

《美国》

2.生存、生活与未来的社会纠葛

人的生存问题,是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会有生活和未来。在《美国》里面,父子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已经远远超出了生存问题本身,但是,若但就弱势一方的儿子卡尔而言,其生存不得不依赖于自己的父亲。这一点,文本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但以箱子这一意象表现了出来。《美国》中卡尔的箱子贯穿文本始终,它一方面代表着卡尔对父母的依赖,象征着他孩子气的弱小无用,或者说象征着他从欧洲带来的无能为力。另一方面,箱子也是卡尔与过去脆弱而又痛苦的联系,它使卡尔想起自己在家里的挫败,想起父亲的权威,想起母亲在父权制的家庭里以从属的地位对他的怜惜。父亲视他为无用之人,而他却从被驱逐的象征—箱子那儿寻找安慰。箱子是卡尔获得安全感的符号,当丢失它时,他会觉得空虚、缺乏安全感;当在身边时,他则感到充实、安全。

年少无知的卡尔,在一开始即表现出对于生存问题的不屑,他所想要的是属于他自己的生活。轮船上,即将抵达美国的卡尔,虽然有舅舅这一依靠,但对于在陌生环境中如何生存而不是生活下去的思考,着实少得可怜。不仅如此,为了仅有一面之缘的锅炉工,更确切地说是为了所谓的正义、公平,他不顾一切的大声疾呼、辩驳,拥护这个可怜的工人的权利。当然,这种力量无疑是单薄的、微不足道的,轮船上的“统治者”们或是疑惑、或是觉得可笑。但是,卡尔的表现,实际上是离开家乡故土,对于内心所渴望的生活的不遗余力地追求。踏入美国后的卡尔,对于生活的理解也是意识化而非现实化的,这一点从箱子没有在舅舅家再被提起可以得到印证。象征着父亲力量、家庭记忆同时也是卡尔潜意识中叛逆的箱子,在一路上不断丢失和送回,是否能保管好箱子是对于卡尔能力的考验,而是否还需要箱子,更是对卡尔是否能独立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评判。小说中,在舅舅和布鲁姐姐两处保护下,箱子都成为多余的存在;在卡尔需要依靠自己打拼的时候,箱子的作用却又一次次被卡尔自己和社会中父亲形象的代理人们无情地否定。因此说,卡尔在面对现实生活时,依旧是稚气未脱,他脑海中隐约浮现的只能称为是理想化的生活。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卡尔对于未来世界孜孜不倦的努力追求,是在一切主宰世界的权威面前对于自身理想和行为权力的捍卫,这种不舍内心本愿并甘于为之辛劳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生存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生活的质量取决于个人能力的大小、现实的馈赠以及所谓的运气等等,而即便一切不能如想象中的一样,我们也不能放弃对于未来的追求和希望。《美国》中,经过生存的考验、生活的历练,继而日臻成熟的卡尔不再需要箱子的安慰,并且他也能够学会去保护属于自己的“箱子”了。这种与父亲权威、社会残酷的较量中还能不舍初心的精神,在父子冲突乃至与社会的冲突中显得尤为可贵。一次次失败给卡尔带来的不仅是迷茫和无措,更是在悲剧之后对于希望的追求和探索,直至小说最后,我们也没有看到卡尔的结局,这是因为生活与未来本就没有结局。我们或许无法战胜权威,但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信仰和行动的自由,正是这种努力使得带给卡尔恶梦的世界被抛在后面,崭新的世界或许就在远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卡尔与父亲的直接冲突或者以箱子为代表的间接冲突中,不仅有着生存的无奈、有着对于能让生活变好的行动,更在内心深处充满着对未来的无限向往。由此,生存的基本需求、生活的努力追求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探索,在卡尔并不成熟的内心进行纠葛,也使父子冲突由历史恒定性回归了现实社会性,继而在精神层面又现波澜。

3.人性、理性与神性的精神融合

人之所以与其他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人性,这是与生俱来的,可以受到外界的影响,却无法改变其本质。在客观认识人的人性这一存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放眼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的繁衍生息体现出弱肉强食的特点,社会的前行与进步更是上一代人在与下一代人的矛盾、斗争、冲突中得到更迭。而且,自人类文明演进到父系社会以来,男权一直支配着家庭、社会乃至影响下一代的发展,也正是由于此,下一代中男权的代表——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父子冲突会贯穿于历史的始终也就不难理解了。更重要的是,代与代之间,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两代人思想的相异、地位的高低、权力的不等,不仅使矛盾冲突不可避免,而且这种冲突通常会以儿子的妥协作为第一个节点。但是,儿子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即使被牢牢掌控,内心的无声的反抗却是压抑不住的。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父子冲突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美国》中卡尔与父亲之间的冲突,所代表的既是现实中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碰撞,同时也是深层意识在文学中的释放与表现。总而言之,作品中的人性被隐喻式的表现,又在其中凸显出卡夫卡独特的非理性与理性相融合的思考。

《美国》中对于父子冲突的描写和表达,并非是艺术的偏激和内心不满情绪的发泄,恰恰相反,卡夫卡一直在以理性的目光看待父与子之间的不同世界。首先,从现实情况考虑,卡夫卡生活于新旧世纪交替时期,社会动荡、思想混乱、理想之境一再被无情否定,许多人开始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声斥笔伐,卡夫卡在这种境况下以敏锐的眼光和视角展开表现主义的艺术创作,《美国》即使其早期作品。但是,卡夫卡并未局限于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而是将父亲的权威与人生乃至整个社会、国家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这种理性审视与思考,在所谓的社会年青先锋者中是极为难得的。其次,就文本本身而言,《美国》中的父亲,具有上帝属性和独裁者权威双重形象,既是对于卡尔罪过予以惩罚又对于其天性本能的反抗无情压制,但卡夫卡的思考没有停滞于此。在作品中,他描绘出一个更为丰富、复杂也更为激烈的矛盾冲突——人与社会之间的碰撞,这种超越自我本身情感,对于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关系的思考,无疑需要冷静的态度和理性的目光。此外,卡尔对于父亲的权威还存在矛盾态度,一方面卡尔的心中父亲有着人性的形象,是古老的上帝、保护者原型意象的延伸;另一方面,父亲又以其权威压制着卡尔的天性与自由,这种依恋与反抗心理的交织,被卡夫卡在作品中以理性的态度用悖论复杂的父子情感关系和卡尔不确定性的未来之路展现出来,是其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的交融。

《美国》中的父子冲突,还有一个因素不应被人们所忽略,即在人性和理性之外,还包含着一种更为复杂的神性。具体而言,神性存在两个层面,一是卡夫卡所受神话、宗教、民族心理影响在其情感上的回归原始天性,二是卡夫卡对于未来世界所持的不确定态度颇有命运的意味。细细品味小说中对于主人公卡尔经历的描写,不难发现卡尔一直对于现实世界充满着陌生感,仿佛他是游离于世界之外的孤独者,一次次被人们扔出门外,在这种境况下卡尔深陷迷途、饱受磨难,对于他来说社会生活可能已经不再重要,能生存下去变为了内心最深处的想法。这与人类原始社会初期一切以“天”的意志作为生存的最基本法则,是不谋而合的。而另一方面,卡尔作为有意识的主体,还是在生存的基础上有着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只是这种未来卡尔或者说是卡夫卡是不敢去想象的,命运之轮充满着不确定性,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总之,卡尔与父亲之间的矛盾纠纷与冲突,体现出复杂化、神秘化和异化的特点。作品中的独特父子关系背后,蕴含着卡夫卡的个体精神寄托。卡夫卡将历史、现实与梦幻般的未来在作品中交织,谱写了一曲生存的渴望与生活的向往互相纠葛的时代鸣奏,饱含着对于人性、理性乃至神性理解与思考,既是历史的追溯、时代的疾呼,也有对人类社会将何去何从的间接审问。

卡夫卡《美国》父子冲突心理中的精神源流、文学意义与时代内涵

三、卡夫卡的追溯与回归

父子关系问题是西方文学的传统母题,西方文学历史上始终能看到或是隐约观察到这一身影。父子关系问题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父亲是权威的代表,承担着养育并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但总是会想将子女的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愿自己的权威受到一丝侵犯;而以儿子为代表的下一代人,虽然从一开始便在父权的影响和支配下,但他们同样也是独立的主体,必然会有人的本能的抗争,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的进步总是以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而向前发展,父子冲突即使其中的重要一环。卡夫卡着眼于普遍存在的父子冲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与感受,以独特的理性视角审视这一问题,突破个人的、家庭的狭窄藩篱,继而对历史存在、社会现实及未来发展进行追寻和思考。在这之中,卡夫卡既有对弱势的子一方的综合考量,更对现代人如何走出生存困境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弱者”的自我放逐

在卡夫卡《美国》中,卡尔始终以一个弱者的形象出现,而这不单是迫于权威和生活的无奈,更有对于自我、自由与解放的深层次认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并且应当认识到,在实际情况中,卡尔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与父亲相抗衡的。这种不可抗性,不仅因为双方之间力量的巨大差距,以及以父权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大,其实,可以看到,卡尔本身就是不成熟的,即使心理有着再强烈的反抗意识也无法把它落实到与父亲的抗争之中,更何况卡尔内心本就是怀有对父亲的依恋和对权威的恐惧,使得正面冲突只能是以失败告终。

正面的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虽然年少无知的卡尔还未曾总结这个道理,但现实中被父亲放逐还是让他感受到了双方差距的悬殊。此时,这种流放,在卡尔眼中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件幸事,仿佛放逐让他获得了新生。的确,刚经历了放逐的卡尔,在还没有抵达美国新世界的轮船上,就表现出了对于自己所追求的自由的渴望,他不顾一切地想秉持自己心中的正义,以致让人觉得有些好笑。其实,正是这种“弱者”与“强者”之间的看似滑稽的转换,将卡尔的弱者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种对于自由的追寻与求而不得,同样也是作为弱势一方的卡尔经历的自我惩罚,在自我放逐之中渐渐幼稚变为成熟,以能够知道如何在社会生存和生活。

卡夫卡《美国》父子冲突心理中的精神源流、文学意义与时代内涵

(二)人与家庭、社会关系的前进方向

1.人的主体意识的重塑

我是谁?这既是人类对自我身份的拷问,也是人类主体意识产生的标志之一。这一意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神性到人性再到与理性的深层次融合,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人。而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即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当时的人没有对于自身即是社会主体的思考,而是将整个世界的创造归到“神”的名下。这一点,无论是在东方文化的女娲以黄土造人,还是西方经典《圣经》中上帝用尘土造人,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印证。因此说,神性一直在人类的心中植根,对于人来自于神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在卡夫卡所生活的世纪之交,整个社会在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精神层面的空虚迷茫中动荡不安,传统信仰在工业文明的车轮中在碾压的支离破碎,人的主体意识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这种境况下,卡夫卡凭借敏锐的目光洞察着人类的生存困境,并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融入到自己作品之间以文学的形式予以了回答。作为一个被西方社会同化的不彻底的犹太人,卡夫卡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无论是种族信仰、社会职业和家庭身份,他都找不到归属感。这一切逼使他去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他的这一思考在其以“父子冲突”为主题的作品中也多有表现。卡夫卡在《美国》这一父子冲突小说中写到的“儿子”的无归属感,不仅仅属于他们自己,还属于那些同样处于精神危机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重压下的现代西方人。卡夫卡正是代表着他们发出了质询:“我是谁?”

2.现代生存困境中的探索

卡夫卡在《美国》中父子冲突,所展现的是在父权压抑下作为弱势一方的儿子只能被放逐和自我放逐的悲剧,并且融汇了对于以悲剧主人公卡尔为代表的下一代人将要何去何从的思考。人既是独立存在的社会主体,又与家庭、环境、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息息相关,特别就家庭与社会而言,矛盾冲突不能总是以弱势一方毫无保留的妥协或是接受惩罚来解决。卡夫卡在对权威的体验中不仅唤醒着对心中原始意象的思考,更有意识地探索如何在压迫中追寻生存自由。

死亡是一种解脱,却并非解决;逃避是暂时的脱离,却无法躲避整个社会的追捕,面对和绝对权威的父亲之间的斗争,不仅应始终坚守内心的不屈服,更需要在经历种种磨难中获得通向未来的力量。人类生来都是弱小的,被置于父母、家庭以及以此为中心的环境的保护之下,但是人毕竟是会成长的独立社会主体,想要突破权威控制的枷锁,寻求自己想要的自由和生活,必定需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去努力成长,当然,成长的代价是惨重的但也是必须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炼狱旅程,卡尔从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就不断经历父亲权威以及其代理人社会所给予的一系列苦难,但他最终会成长为一个全新的人,成为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合格的一员。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过程。

《美国》就其内涵来说,是一个现代人的精神朝圣历程,是一个寓意深刻的卡夫卡式寓言。卡尔的代理父亲——社会,乃卡夫卡本人的父亲,在文中都在以各种隐藏于深处的面目一次次出现,无论是带给了卡尔“新生”的舅舅雅各布,还是西方饭店中严厉苛刻的老板以及不由分说就解雇了卡尔的侍者总管,都父亲权威形象的另一种体现。正是在与这种种束缚和磨难的不断斗争中,卡尔在精神上下由迷茫不断向坚定前行,这是卡尔个人的精神历程,同时也是现代人面对家庭、环境及社会重压下的精神朝圣,正是对于不可确定的未来仍能有不懈追求的品质,才更好地在当代社会完成人的主体意识的重新塑造,人才之所以可以成为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卡夫卡在《美国》中对于父子冲突的最终走向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在执着地不断地去追寻着自己也不敢肯定想要得到的东西。“卡夫卡不相信世界,不相信人,甚至在理论上也不相信幸福与和谐幸福与和谐的可能性。”人难以超越时代,而且即便是精神超越了,也会受制于社会现实的种种束缚,但是,对于我们自身以及成长所面临的问题,并不能因为困难或者希望渺茫而放弃努力追求。恰恰相反,人类可以因无知或是失败而受到惩罚,却不能放弃心中对理想与自由的追寻,毕竟,比生存困境更可怕的是迷失本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