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日本电影剧情_社会「介绍」

2022-03-13 18:27 作者:小片片说大片 围观:

不得不承认,网飞是个特别喜欢整活儿的公司。

像我曾经讲过的《DP逃兵追缉令》,很狠狠地讽刺了一把韩国兵役制。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甜心女孩》虽然拉胯的不行,但也吐槽了美国药商。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这次,网飞的操作更是重量级。

它直接把矛头指向日本首相贪腐,而这部对一国元首下刀的剧作,就是:

新闻记者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对了,这部作品改编自19年日本同名电影。

不过,鉴于原作质量不太顶,加上网飞拍摄的剧版,修改了不少剧情人物。

咱们权且按下不表,直接进剧版情节。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话说日本女记者松田,一直在关注一起大案:

日本政府最近批了一块学校建设用地,而在这起土地交易中,首相似乎扮演了一个不那么光彩的角色。

因为,按照公开信息,这片土地的售价,只有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且首相夫人的名字,就赫然出现在校董名单中,并担任名誉校长。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如果我说这事儿“纯属巧合”,估计没人会相信。

所以似乎板上钉钉,就是首相跟财团搞利益输送。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对了,这里做个场外补充。

剧中这次“首相受贿案”,并非空穴来风。

它取材于曾经轰动日本的“森友学园案”,并且矛头直指咱们的老熟人安倍晋三。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关于这个案子,我放在最后聊,现在先回到剧情。

首相涉嫌贪腐,当即引起轰动。

而首相本人也在公开讲话中,各种赌咒发誓自证清白。

结果自不必多说,首相的信任危机加重,连国会都可能要倒台。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如此骇人听闻的惊天巨瓜,报社领导自然不会错过上热搜的机会。

可目前丑闻还在发酵,想拿到证据确凿的第一手素材谈何容易。

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日本政府。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这可是个遭遇核污染,都能面不改色的单位。

政府这边,当即开始纠集一众大臣高知,为首相各种前后矛盾的声明和黑料,做危机公关。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把舆论矛盾引向在野党、甩锅给校方称其硬蹭首相热度。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

按照首相那套不着四六的发言,修改土地批文的原文件。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日本政府忙的热火朝天,而松田却举步维艰。

她只是一个记者,别说挖出真相,连想做个首相夫人秘书的采访,都被对方拒绝。

不过,松田倒也不算全无收获。

她发现财政部一位叫铃木的老哥,有过异常调动。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而前文提到的负责修改政府文件的人,正是铃木。

但这也只是松田的怀疑,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于是,松田本着媒体人的原则,不厌其烦的参与首相出席的各种新闻发布会,并不厌其烦的提问。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正所谓言多必失,首相和幕僚团张口就来,难免有说错话的时候。

于是,铃木就只能奉命加班加点,根据首相最新的口嗨,临时篡改存档公文。

这种明显的犯罪行为,让铃木压力巨大,却又不得不干。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总之,相比较庞大的行政机器,松田一个人的力量还是不够。

更要命的是,由于松田不停在发布会上“找麻烦”,她本人上了内阁情报部的黑名单。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而记录黑名单的人,就是首相夫人秘书、如今情报部的探员村上。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就这样,几方势力的博弈陷入了僵局。

而随着上文提到的篡改文件问题不胫而走,和监察机关的全面介入,更是让事件越发混乱。

既然进入了僵局,那就需要有人出来破局。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内心煎熬的铃木,本想找松田坦白一切。

但因为恐惧,又再度闭口不谈此事。

最终,铃木在恐惧和忏悔中,留下一份原始文档拷贝后,选择了上吊自杀。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涉案的财政部有人自杀,这个新闻再度引爆社会舆论。

更重要的是,铃木的死加上官僚们画蛇添足的善后工作,触动了已经成为探员的村上。

更激怒了铃木的外甥、正好对松田报道很感兴趣的木下亮。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至此,涉案家属正式站到了松田这边。

很快,特搜队也进驻财务局,展开全面调查。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一切真相,似乎马上要水落石出。

五个月后,调查结果公布:对涉嫌篡改文件的所有财务部员工,全部免于起诉。

舆论风向,也很快就被带偏。

甭问,肯定是日本高层的干预。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想要调查真相的松田,再度陷入绝境。

不过话说回来,松田为什么非要玩命调查本次案件呢?

除了记者的职业修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松田的哥哥康平,举报过过一起关于人工智能骗补贴的案子,涉案金额高达100亿日元(合约人民币5.53亿)。

如今的康平,已经成了植物人。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而那位骗补贴的家伙丰田,也牵扯进了本次首相贪腐案。

但因为高层下令,本该入狱的丰田,如今依旧浪的飞起。

所以,松田既是给百姓以真相,也是还哥哥以公道。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结果日本政府直接反手将了松田的军:

他们把康平成为植物人的事公之于众,并不断向大众灌输,松田是因为哥哥的事,对政府不满,才不断找麻烦。

简单点说,就是松田在公报私仇、借题发挥。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想不到,松田最大的动力,变成了最大的阻力。

在这件事之后,案情的推进陷入僵局。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但康平事件却引起了本剧一位关键人物的注意,这就是前文提到的首相夫人前秘书,村上。

早年间,村上和康平交好,也受过不少康平的帮助提携。

如今老朋友不明不白的半死不活,村上开始借助自己的人脉,秘密调查康平事件。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此外,奉命调查财务局的搜查官,也对政府高层瞎搞的行为,抱有极大的意见。

与此同时,政府高层还在用一堆拙劣的手段,试图不顾民怨掩盖问题。

这一搞,松田看似无依无靠,但冥冥之中,已经有一大群人站在了松田背后。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不过这场攻防战并未结束,日本政府开始向村上施压。

松田则找到了铃木的上司,展开情感攻势。

对了,铃木临死前保留的所有证据,目前就在上司手中。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终于,上司交出了铃木保留的所有证据,并成功登上了报纸头条。

本案再度成为社会顶流热点。

但问题依旧没有完全解决,因为缺乏关键证据,目前松田根本无法打赢最后的诉讼官司。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这一等,就又是四个月,来到了2020年。

东京奥运会开幕在即和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日本政府急于甩掉这起案件的包袱。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于是,他们想出了最损的一招:

把首相夫人之前的所有行为,全部甩锅给村上。

政府非要逼良为娼,那村上来波逼上梁山,自然合情合理。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于是,在经过长时间心理斗争之后,村上决定跟松田联手,反了他娘的!

在有了村上这位首相官邸知情人的支持,丰田为代表的日本高层再也抵抗不住。

只得乖乖接受检察院的全面调查,而故事也到此戛然而止。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故事讲完,上总结。

前文我说过,本案取材于震惊日本的“森友学园案”。

由于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及其家族,一度深陷贪腐丑闻。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虽然这件事最终没有完全锁定安倍晋三贪腐,但确实引发了一场关于日本门阀政治的社会讨论。

而《新闻记者》这部剧,就根据这些材料,重新编排内容,搞了波再解构,试图用影射的方式,来暗示安倍政府不光彩。

应该说,背景格局还是蛮大的。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但是,在实际处理的时候,着实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个,就是日式风格的通病,背景格局极大,但内核又特容易贴地飞行。

相比较开头提到的《DP逃兵追缉令》,能从抓逃兵这件小事,映射韩国官僚体质的腐朽。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原以为,《新闻记者》高潮戏份会是硬刚日本门阀。

可结局却更像是松田和木下亮的复仇记,格局这块就小了。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此外,就是我基本没怎么提的木下亮这条线。

作为本片男二,他对于剧情的推动及其有限。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找工作和对感情戏。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按照我的理解,搞这么条线,可能是为了凸显民众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让木下亮的视角,来反应民间舆论,顺便吐槽一下御宅族不关心时政的问题。

可实际看完之后,真心感觉这条线没啥存在的意义。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所以,后面看到他,我都是直接快进。

反正,不看他也不会影响我收集剧情里的线索。

看了他,反而会拖慢我看清真相的节奏。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如果砍掉木下亮这条线,再精简成一部2小时的电影,2022版《新闻记者》,完全有能力全方位吊打2019版原作。

只能说,这一段的节奏确实有点影响观感,或者说要理清群像的人物关系,有点费脑子。

这收视冠军,把岛国丑闻全拍出来了

不过,还是推荐去看看原片,毕竟作品本身的完成度还是很高的,主线也还算精彩,拿来解闷绝对没问题。

那今天就先聊到这吧,还是日常求赞求在看环节,喜欢的小伙伴们记得点下在看。

对了,我把《新闻作者》做成视频,你们会看吗?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