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力勇横讲电影剧情「梳理」

2022-03-13 09:57 作者:二狗刘 围观:

本色英雄吴宇森

摘要:1986年,《英雄本色》票房大卖成为吴宇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正式奠定了他暴力美学的电影风格。也因为此片成就了本色英雄吴宇森! 本文主要从吴宇森早期的暴力美学风格进行阐述。

关键词:暴力美学;吴宇森;暴力;《英雄本色》

一、暴力美学与英雄片的有机结合。

吴宇森,中国香港导演、编剧、监制、演员,被尊为暴力美学大师。1986年执导《英雄本色》一炮而红,而且奠定了其独特的暴力美学风格。《英雄本色》中,周润发在枫林阁酒家内手持双枪与仇家火拼一幕,是吴宇森电影中最经典的枪战场面之一。整个场面以慢镜拍摄,小马哥单刀赴会,在乐曲声中搂着一个舞女漫步,黑色风衣,嘴叼牙签,在走廊的花盆中藏下一支又一支的手枪!当他微笑着将舞女送走后,拉开旁边房间的日式纸门,手执双枪扫射,弹无虚发,能把枪战戏拍得如此浪漫、随意,恐怕是后人难以超越的吧。

二、暴力美学的人物塑造

在吴宇森的电影中,主人公并不是上流社会的权势贵族,也不是叱咤风云的名人,他所选择的都是小人物,如《英雄本色》的小马。这人物有血有肉,让人难忘。②除了演员的演技出色外,导演对剧情的掌控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枪林弹雨中的形象美

“暴力”必然有释放者与承受对象,承受对象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但释放者肯定是人。所以,人物形象美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题材来看,吴宇森青睐于警匪片,那么警察和黑社会自然是其塑造的主要人物。吴宇森电影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无疑是那些令影迷难以忘怀的英雄人物。

四、中国传统侠义精神在暴力美学的注入

暴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手段。在远古时期,人类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常常限于困境,于是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摆脱困境,所以对暴力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早期的图腾崇拜多以强大的肉食动物为主,由此可见一斑。

五、正义战胜邪恶的人性美

学界常常用正邪双方火拼场面的宏大、壮观来证明吴宇森动作影片的暴力美学,实则限制了暴力美学的真正内涵。吴宇森从来就不是为了博得观众的眼球而故意使用暴力,这只是他阐释美学的手段。需要深究的是他在暴力中寄寓的深层内涵,尤其是人性美的张扬和反思。

第一,侠义美的讴歌。随着时代的改变,绿林好汉的场景与生活已经渐行渐远,但江湖侠义精神则以另一种形态传承了下来。吴宇森将展现侠义的场景由山寨大王搬入都市黑社会,由近距离身体格斗变成远距离的枪战。

《英雄本色》我看过不下三次,都是儿童或少年时期。情节基本淡忘,但场面总会记得。如今重看,更加深刻的不单单是动作场面,震撼来自贯彻全戏的兄弟情。 对男人而言,朋友之间的距离,无间的是感情,间隙的唯一是血缘。对朋友的期盼与幻想,“兄弟”二字止于口中,藏在心里头。《英雄本色》展现的是两段情。黑社会大哥宋子豪与亲弟弟阿杰的手足情,还有宋子豪与小马出生入死的“兄弟”情。英雄有风光之时,英雄也有落难之日。《英雄本色》里大篇幅刻画的是英雄末路之中表露出的兄弟情怀。 狄龙饰演的黑社会大哥为了弟弟甘愿推出江湖,不愿因为自己耽误弟弟的警察前程。弟弟的不理解、不接纳和朋友小马所受的屈辱,把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矛盾身心淋漓展现。从戏分上看,狄龙是主角及故事的主线人物。当年周润发饰演的小马哥,只属配戏角色。多年之后,我们记忆最深的,还是这个配戏人物。狄龙的大哥形象内敛,周润发的小马哥形象每次出场都具备积压已久的爆发力。这个角色背后,似乎看到两个人。

当年的吴宇琛,导演生涯走到低谷。曾经有三年,连拍戏的机会都失去。后来,被迫去到台湾拍无聊的喜剧。郁郁不得志的人,将积压心里多年的感情一次过宣泄,创作出《英雄本色》。找来同样郁郁不得志的周润发,其时他正被称为“票房毒药”。吴宇琛通过几篇报纸报道得知,真实生活里的周润发时常将自己拍片赚来的钱,捐献给孤儿院的小朋友和资助朋友生活。吴宇琛认为,这个深具义气的人,饰演重情重义的小马哥角色再好不过,于是,有了《英雄本色》的组合。话说《英雄本色》是一部黑帮警匪片,不如说这是部激情荡漾不甘为人后的励志片。更有甚之我认为,在人情淡薄诚信危机的今日,《英雄本色》更可担当起宣扬友情、亲情以及为人处事应重信守义的主旋律影片。

[参考文献]

[1] 郝建.“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04).

[2] 吴宇森,贾磊磊,许力勇.用电影传播中国文化的精神——吴宇森导演访谈录[J].当代电影,2010(10).

[3] 徐钢.枪林弹雨中的孩子:吴宇森和全球情感电影[J].文艺研究,2011(02).

[4] 贾磊磊.暴力美学:吴宇森电影中的原罪与赎罪[J].艺术评论,2004(03).

本色英雄吴宇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