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女朋友艾可电影剧情「解析」

2022-03-13 06:00 作者:艾可读书笔记 围观:

年纪越大,人生的包袱也越来越重。这个看似稳定运行的系统,有时往往不堪一击。

马丽在香港拍戏时曾经遭遇事业和情感的双重打击,患上了抑郁症。独在异乡,无人倾诉,她一度觉得人生即将坍塌:为什么老天会这样对我?为什么我是那个最可怜的人?

最终,医生为她开的药,马丽一瓶也没有吃。我们不知道她最终是靠什么方法熬过了这段至暗时刻。也许单单靠忍,也许是邂逅了一段新的缘分,也许是事业上的柳暗花明……也许是突然“想开了”,与内心的自我达成和解。

马丽自曝曾患抑郁症。成年人的压力,最终只有自己能够和解与疗愈

孔子云:三十而立。这句话的本意,是自我人格与价值观的独立。但现在它已完全被曲解为三十代焦虑:你都三十了,有房了吗,有车了吗,成家了吗,事业稳定了吗?正因为人们一生都在追求后者——外界框架的成功,所以往往忽视了对前者——内心世界的关注。

我国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资深心理咨询师张沛超在多年从业的过程中目睹过无数与自己“较劲”而不自知、深陷痛苦与焦虑的人,他在《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中指出:“我们一生的际遇,除了受外部条件影响外,更多是由我们所不知道的自己选择和创造的。看到并坦然面对真正的自己,才不会在多年后经历后悔。”

这本书从“重新认识自己”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出:如何从关系入手观察自我、如何从情绪入手读懂自我、如何从标签入手澄清自我,从而实现勇敢面对真我、重新为自己的人生掌舵的目的。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内心深处藏着一座花园,一旦我们愿意打开那扇门,它将回馈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安定。

马丽自曝曾患抑郁症。成年人的压力,最终只有自己能够和解与疗愈

以他人为镜,了解自己的真实轮廓

正如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的自我系统有一套守恒法则,《我的内在无穷大》中称之为“配重理论”,它既是我们了解人际关系的一把钥匙,也是反过来认知自我的一条捷径。

知名导演姜文从“导”到“演”可谓是无一不精,却在被问到“你遇到最重要的失败是什么”时,犹豫了一下道:“那就太多了,比如我跟我妈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

他考上中戏后拿通知书给母亲看,他母亲瞥了眼就丢到一边,让他去洗衣服。成名后,他给母亲买了套新房,可并没有感到母亲有多高兴。甚至于,他母亲根本不去住,宁可守着淋一场雨可能就会塌的老房子。姜文对母亲的评价是:一辈子牛,走(去世)了也非常牛,“不啰嗦,走了”。

马丽自曝曾患抑郁症。成年人的压力,最终只有自己能够和解与疗愈

拿“牛气”的母亲没办法的姜文,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却也没少犯“牛”,比如自导自演《让子弹飞》时,他就曾把制片人气得火冒三丈。那场周润发、葛优、姜文三大影帝大摆鸿门宴的戏眼吸引了无数酒商递来橄榄枝,最终基本谈妥了三个价值数千万的植入广告,姜文却在拍摄时把酒的商标都撕了,原因是怕观众出戏。最终事实证明他这次的“牛”,得大于失,这场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经典。

像姜文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自己身上其实也多有发生。比如我们常常会觉得父母在群里转发土味儿养生文章很荒唐可笑,但实际上自己到了一定年纪也会开始注意调养,只不过双方的交际圈不同、吸收的知识来源不一,导致呈现形式有所差异,但本质而言,你和父母其实都是“注重养生”的人。

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一书中,张沛超认为我们的内心世界总保持着一种平衡:意识在为无意识配重,显性的人格在为隐性的人格配重。从亲子关系、伴侣关系到更复杂的家庭、家族关系、企业里的人际关系,再到社会上其他更抽象的关系,其实都处于这种动态平衡的配重系统中。

因此,尽管人的本能是追逐单一型关系,排斥复杂型关系;亲近“充电型”关系,厌恶“耗电型”关系,但其实凡是在我们关系圈里的人,无论关系好与坏,都会对我们的内在产生“配重”影响。这种配重可能是一致性的,也可能是互补性的。所以当我们打算了解自己时,不妨先从身边的“镜子”入手,寻找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属于你自己的特质。

倾听情绪的声音,由内观到内稳

人最深处的本质,其实是想成全自己。但由于我们不够了解自己,所以内在的部分总会互相“打架”,《我的内在无穷大》中提到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我们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会受外在文化影响,隔离我们的真实情绪。

马丽自曝曾患抑郁症。成年人的压力,最终只有自己能够和解与疗愈

比如大众普遍更标榜积极、正能量,所以当防御机制感受到复杂、消极的情感时,往往会通过隔离、合理化或者将情绪投射到外界等方法来实现支撑和稳定。而一旦这种防御机制过于刻板,对内会导致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对外则会引发我们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烦恼。

真正的情绪认知能力应是包容与接纳,这首先需要我们建立一种平等的情绪观——脆弱和悲伤不等于懦弱,愤怒和胆怯不等于无能,一切消极的情绪同样是内心向我们发出的信号,需要我们搞清楚原因并加以疏导。

第二,我们需要学会像剥洋葱一样,从更容易感知的外围情绪逐步感知和接纳隐藏在最深处的核心情绪。比如作者通过无数临床观察发现,“烦”的背后往往是“怕”,“愤怒”的背后往往是“脆弱”,“指责”的背后往往是“绝望”,如果忽视核心情绪,那么我们很容易错过一颗解决烦恼的真正解药。

第三,当遇到逆境时,比如临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我们的脑海中往往会同时充斥大量杂念:“烦死了,为什么要找我?我要是做不好怎么办?他们会不会嘲笑我?我不行……”这种时候,我们可以试着为自己植入一个自动思维:闻杂念则喜。

具体做法是,尽可能多地抓住杂念,追溯该杂念最初发生的情景:是谁,说了什么,让你认为做不好这件事会受到耻笑?他当时为什么要那么说、那么做?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打开心结,获得释然。

总而言之,每种情绪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只有当我们愿意投入足够的耐心进行解读,它们才会像一朵花儿一般绽放、露出花蕊。真正健康的内心状态,是内在各部门可以充分、透明、及时地交换信息,这种动态化的内部稳定才能让我们拥有更灵活的舒适区,创造更自由快乐的人生。

撕下所有标签,你究竟是谁?

最近引发网友激烈探讨的电影《我的姐姐》中,成长于重男轻女家庭环境的安然,是父母的“女儿”;在父母车祸离世后,她成了面临抚养幼弟难题的“姐姐”;此外,她是男友的“女朋友”、姑妈的“侄女”、肇事司机的“苦主”;而最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梦想的“人”。

整部电影可以有多种解读,放到这篇文章中,电影抛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议题:我们到底是谁?我们究竟是为谁而活?

马丽自曝曾患抑郁症。成年人的压力,最终只有自己能够和解与疗愈

这实在是很难回答。生活中束缚我们的东西林林总总,每个人都由一系列的标签组成,这些标签会不断地干扰我们的判断,让我们无法看清真实的自己。针对这个问题,《我的内在无穷大》中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撕标签思想实验。具体分为以下三步:

1.在一张纸上罗列你身上的所有标签,包括外在身份标签(如家庭、工作、社会……)与自我认知标签(如我是个冲动的人/自卑的人/胆小的人……)

2.依次对每个标签说“我不是”,用心体会说出这句话时的感受,将可以割舍掉的标签划掉。

3.审视这张纸上最终留下的标签,并借此机会反思,这个标签对你而言究竟重要在哪里?尤其对于最核心的几个标签,我们可以观察它们之间的配重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实现平衡的。

在生活的外力强行撕下我们的标签前,我们可以先在精神层面上进行修炼。那些最无法割舍的标签,或许就是我们的三观与底线;而其他标签,则往往是生活、社会等外力赋予给我们的东西,不妨重新调整一下它们的重要性。只有区分不同阶段下各个标签的轻重缓急,并有所倾斜和取舍,才能让我们作为“自己”的标签更为丰满。

马丽自曝曾患抑郁症。成年人的压力,最终只有自己能够和解与疗愈

韩剧《像蝴蝶一样飞》中,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人这样描绘自己年轻时的梦想:

“我这一辈子都在卖船,结果没建造一艘自己的船就老了。我曾经梦想过驾驶着自己的船前往广阔的大海,当我穿越海浪,乘着海风被浸透的时候,说不定就会遇上鲸鱼,然后我就尾随着鲸鱼,往海的尽头前进……”

但他为了养家糊口,就那么忙忙碌碌地度过了几十年,到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也正是这位爷爷的梦碎,让另一位七十岁的爷爷鼓起勇气,重拾自己的芭蕾之梦。

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群体往往处于自信的高峰,但过了70岁,自信又会开始下降。细思背后,这其实也是与我们的标签息息相关——可以说,当今社会上普遍的现象是,每个人真真正正为自己而活的岁月,也就只有短暂的十多年。

但是,如果能够更早地看到、并坦然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是否能更早一点将人生地图把握在自己的手上?

我想是有机会的吧。毕竟,世间这万物,唯独心灵与选择只属于我们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