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关于小菊电影剧情「简介」

2022-03-12 22:52 作者:电影烂番茄 围观:

文章来源电影烂番茄(ID:dylfc99)

老司机都知道,中国有一种极为特殊的类型片。

因为题材不健康、不科学,长期被监管机构严防死守,难出精品。

但是,它们又从不缺席任何档期的院线,孜孜不倦地给那些热恋中的情侣,制造情感升温的机会。

没错,番茄君说的,就是国产恐怖片。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年纪稍长的影迷会知道,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中国曾有过国产电影非常争气的时代。

文革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第五代导演开始扛旗。

这一群被文革耽误了几代的人才,因为恢复高考后突击复习,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他们都是人才中的人才,何止万里挑一,他们惜时如金,对知识渴求,对改变现状渴求。

这些人一旦有机会染指电影,马上爆发出罕见的力量,迫不及待地改变中国电影史。

他们沉湎于讲述中国的伤痕,拷问一整代人性被压抑的时代。

这种集体诉求使他们风格鲜明,活力四射,很快征服各大顶级电影节,在国际上拿奖无数。

尴尬的是,这些电影人商业表现变态欠奉,甚至根本不考虑票房。

指望这个群体满足普通观众的原始需求,实在不容易。

可是,这些人一旦一念回光,冒出一个想要拍观众马屁的人,出手就一定不俗。

1988年,北京电影学院年轻的老师梁明、穆德远得到了深圳影业的一个片约。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梁明、穆德远)

他们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学,就在上一年,张艺谋的《红高粱》获得了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红高粱)

同学中,陈凯歌、田壮壮、胡玫、李少红等一批人都成名已久,已经开始把名字刻在中国电影史上。

而这两位摄影系出身的78班精英还留在学校任教,工作很保险,但电影梦离他们越来越远。

尽管这次的机会是大部分78班同学不屑一顾的有辱斯文的——恐怖片。

他们还是决定,干了。

中国电影史上最好的恐怖片就这么诞生了。

《黑楼孤魂》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海报就能看出诚意,在没有PS技术的1989年,以黑色和绿色为背景的海报,嵌入一老一小两人不同的死亡模式,是花了心思的。

《黑楼孤魂》上映后,占据的各种第一比《速8》都多——

中国第一部吓死过人的恐怖片(当时的报纸有报道);

中国第一部杜比立体声恐怖片;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中国第一部被禁播的恐怖片;

中国第一部在海报上明确标识“儿童不宜”的恐怖片;

中国第一部电影里有实体鬼怪出现的恐怖片;

……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评分不算太高,但评论一边倒。

上映时,一票难求,风靡一时。

黑市的票价曾炒到6块钱(正常票价也就几毛钱),全国卖了将近400个拷贝,一个卖一万(影片的成本才70万人民币)。

看过的人都称其为“童年的阴影”、“八九十年代的噩梦”。

被吓到的实在不在少数。

即便是90后出生见过世面的小朋友在电脑上看本片,也有被吓得不敢去上厕所的。

本片在北京大华影院上映期间,由于一个祖母龄观众当场猝死,而被迫停映。

更多的人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恐怖片。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版本,有很多恐怖的情节和敏感的内容已被删剪。

据说,影片原版的结局还打上了一段字幕,大意是:

“作恶的人,冤魂不会放过你们的。”

最初在电影院上映的原版本是100分钟,现在大家能看到的版本是88分钟,删减12分钟。

说完就练,番茄君带大家开撸——《黑楼孤魂》。

电影的题材和故事放在今天既新鲜又老套——厉鬼索命。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故事讲的是十年动乱,一位老知识分子被批斗,惨遭不幸。

临终之前将自己的大笔财产和14岁的女儿小菊,托付给一个二十年交情的老友。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结果这个老友人面兽心,不仅侵吞了遗产,还杀死了小菊,把杀人现场伪装成了自杀假象。

许多年后,这个凶手堂而皇之地变成了某知名导演。

而小菊则化作厉鬼,回到了那栋黑楼,对凶手展开报复。

机缘巧合,作为导演的凶手对一次拍摄的音效不满,让录音师霍峰和女主于虹回到自家楼道里重新录音。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此时于虹发现自己有民间传说的“阴阳眼”(用现在话讲就是通灵人),能看到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

在领居家时,就看到邻居老头当年强奸小菊妈妈的影像。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而此时,霍峰也发现,录音里除了高跟鞋的声音,还有一些多余而奇怪的声响(哭声和凄厉声)。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导演通过一些设计,开始告诉观众,鬼要来了。

接着,强暴小菊妈妈的老头离奇摔死,偷小菊家金佛的小偷无故精神失常。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霍峰和于虹发现导演和自己“阴阳眼”看到的凶手很像,于是霍峰便提醒了他。

不过,经过小菊的鬼魂一系列精心设计,最后还是将凶手骗到黑楼索命。

而且死法和小菊当年一模一样。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如果分解来看,这部电影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番茄君恐怖点高,请勿比较)。

以现代的眼光看,有些道具的设计粗糙,甚至好笑。

比如小菊厉鬼附身的道具,是这么一个有点萌萌哒的洋娃娃。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可是本片的叙事能力,气氛渲染,戏剧冲突把控绝对是一流的。

番茄君曾经说过,恐怖片的拍摄,有三个层次和水准。

低一级的,靠视觉突袭,突然出现的可怖画面来吓人。

而这种类型的恐怖片,一般仅仅是停留在“吓人”的阶段,恐怖就谈不上了。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高一级,靠声音。

本片就全程没有鬼的形象,可是音响效果比鬼现身还恐怖。

更高一级,就是我们熟知的《午夜凶铃》、《招魂》等大咖,玩的是心理。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午夜凶铃)

心理恐怖,说白了就是联想诱导。

心理高手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观众联想,从而自我营造出一个超越电影的恐怖世界。

这种联想分为已知的和未知的。

比如《黑楼孤魂》中,把故事设定在一个破败的小楼里,无论是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这种破败的回忆。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那楼梯,那巷道,每个人的记忆都有这么一座。

在霍峰检查完地下室后,灯突然灭掉,门自动关上。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同样的场景,还出现在小菊复仇老头的情节上。

窗帘的异动,卫生间不同的声响,坏了的厕所门和自动冲水的马桶等等。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这些已知事物突然出现的变化和扭曲,导致正常认知的偏差,在心理学上来说,称为“恐怖谷效应”。

而后,已知便引出未知,俗话说,最大的恐怖是未知——未知的危险,未知的生物,未知的鬼。

邻居老头被索命这段,刚进卫生间,老头尚未发现有何异样。

此刻一个俯视镜头给到浴缸,先是一滴姨妈,镜头切一下再回去,一缸姨妈。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这种方法,几乎成了教科书级的范本,许多恐怖片都有类似桥段。

此刻在影院的八十年代观众已经吓得开始尿裤子了。

还没完,道具接着出现——镜子。

这种每个人每天都要看的东西,是导演最喜爱的恐怖道具,因为未知的联想。

果然,镜子门自动打开,道具现身,翻着白眼(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个道具有点萌)。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这一连串的剪辑和衔接,将恐怖氛围营造得刚刚好。

要知道,手法虽然无秘密可言,但效果能否打高分,那就看导演的能力了。

这些手法,现在仍然是考量电影人手艺的标准。

而这些手法,在一个八十年代不知名的青年导演手中,已经玩得炉火纯青。

三十年前,我们已经能生产出这样优秀的恐怖电影。

为什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国产恐怖片不进反退?

近几年,能拿得出手的国产恐怖片,恐怕也就只有一部完成度不高的《京城81号》了。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这部票房近5亿的“现象级“制作 ,距《黑楼孤魂》的艺术水准,相差实在太远。

线索基本靠瞅,杀人基本靠搂,镜头基本靠抖,吓人基本靠吼。

(国产恐怖片四大套路)

即便这样,已经是恐怖片的“大师”级作品了。

如果你看到《笔仙1》、《笔仙2》,《笔仙3》,你就信我的话了。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如果你觉得笔仙系列平均4分多的分数,感到丢人的话,请相信我,这已经是优等生了。

中国恐怖片单中,更多的是《床下有人1》、《床下有人2》、《床下有人3》这样成色的影片。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这个系列评分从没超过2.8分,却已经出品了3部,今年还要顽强地推出第4部。

3分是中国恐怖片的天花板,职业生涯作品不超过3分的导演是恐怖片行业的顶梁柱。

这种三十年之怪现状——

一方面,跟当今审查制度有关,电影审查机构尚未形成明确、具体、可公开的标准,恐怖片肯定会面对大量删减或者直接禁播的尴尬场面。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中国电影分级制度迟迟未落地,恐怖片甚至在剧本创作的起跑线上,就已经被戴上了镣铐。

一方面,从商业投资角度来讲,大投资商很少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再加上电影票房实在太好,极低成本的恐怖片挣钱太容易了。

这导致恐怖片的从业者们开始打“擦边球”,不研究剧本、不磨内功、不大力投入。

打着恐怖电影的旗号,通过非正当的手段骗取观影和票房,比如之前提到的“卖色”。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张震讲故事之合租屋)

至于这些从杀青后就应该丢到垃圾桶的作品,究竟怎样赚钱?

番茄君以后会专文解析,本文不赘述。

我们今天提到的《黑楼孤魂》其实是面对审查制度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影片结尾最后一个镜头是精神病院里的患者们(都是剧中演员)聚集在一起讲故事,这个镜头对全片进行了颠覆。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于虹也从女主变成了精神病人的医生。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原来,“黑楼孤魂”只是精神病人们的想象。

在电影创作追求“宏大命题、深刻反省”的年代,这种荒诞手法的运用非常罕见,现在却已成了定式。

如今太多恐怖片都“借用”这种手段“甩锅”给神经病,殊不知这种“甩锅”手段的开创者正是《黑楼孤魂》。

最后,影片定格在神经病吃的五颜六色的药丸上。

这部1989年的恐怖电影,才是中国国产恐怖片的鼻祖

也许,这部为“那十年”讳以及将药作为结尾,并不是巧合?

番茄君宁愿相信影片作者另有深意——说它虚构,正映衬了它的真实。

正因为它的真实,“黑楼孤魂”中的每一个人物最终都成了精神病。

导演想说,最可怕的不是厉鬼和凶手。

嗯,也只能这样收尾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