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彼得兔2电影剧情「解析」

2022-03-12 22:51 作者:夏日白兰 围观:

最近《彼得兔2:逃跑计划》上映,电影院因为彼得兔的到来多了许多欢声笑语。这部影片,在孩子看来,是彼得兔寻找兔生意义的一场搞笑“大冒险”;在父母看来,倒像是彼得兔洗白“坏孩子”之名的心酸的“心路旅程”,或者是彼得兔与“爸爸”托马斯之间的一场感人的“世纪大和解”。

《彼得兔2》|好好说话,别让“淘气包”真的变成“坏孩子”

《彼得兔2》中,美丽善良的女作家贝伊每天在农场悉心照顾几只小兔子,她和青年托马斯结婚了,于是贝伊和托马斯成了小兔子们的“爸爸”和“妈妈”。

这些小兔子中最调皮、最有想法的就是彼得兔了,为此年轻气盛的“爸爸”托马斯与彼得兔之间常有冲突和误解。不甘心被“爸爸”认定是“天生坏种”的彼得兔离家出走,结识黑帮兔子巴拿巴之后开始从事偷盗的勾当,发誓要寻找到“兔生意义”。后来,父子之间总算好好聊了一次天,终于和解,两人联手解救了被抓走的其他亲人,全家过上了平静又美好的生活。 除了搞笑,“爸爸”托马斯和彼得兔的和解着实让人感慨。

《彼得兔2》|好好说话,别让“淘气包”真的变成“坏孩子”

“爸爸”托马斯:你就是个“天生坏种”

托马斯是一个很有正义感、内心善良的青年,可惜初为人父的他与许多“新手爸爸”一样,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棉尾巴这种乖巧的兔宝宝还好,偏偏彼得兔这种相对成熟的、有想法的、又淘气的孩子,着实让托马斯头疼不已,也在无意中多次流露出对彼得兔的不满与不信任,敏感的彼得兔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很多时候甚至也默认自己是“坏孩子”。

托马斯最喜欢西红柿,整个农场所有的蔬菜水果随便小兔子们吃,唯独不让小兔子们碰他的西红柿。有一天棕熊偷了许多西红柿,被彼得兔发现了,彼得兔生气地让棕熊交还了所有的西红柿。偏偏这时托马斯正好看到彼得兔手里拿着一堆刚抢回来的西红柿,以为彼得兔偷摘了那么多西红柿玩,生气地批评了彼得兔。彼得兔本想解释,想了想什么也没有说出口。

贝伊写小兔子们的故事受到出版商喜爱,出版商给每只小兔子设定了“人设”,其中给彼得兔定了“天生坏种”这个人设。彼得兔很不高兴,要求改换,可是托马斯却当着所有人的面拍手叫好,觉得“天生坏种”这个人设非常适合彼得兔。

托马斯每次外出都很担心小兔子们,时常会临走叮嘱它们在家“别惹麻烦”。彼得兔敏感地觉得这一定是爸爸在特意叮嘱他的,小兔本杰明刚想安慰彼得兔这是爸爸对所有人说的话时,托马斯又大声强调了一遍:“彼得,说的就是你,别给我惹麻烦!”两只小兔子一起陷入沉默。

《彼得兔2》|好好说话,别让“淘气包”真的变成“坏孩子”

彼得兔:只有巴拿巴最懂我

每天被爸爸误会,妈妈又忙于工作,彼得兔游走在街上闷闷不乐。他认识了别有心思的老江湖兔子巴拿巴。巴拿巴看中了彼得兔的聪明和胆识,教唆彼得兔和自己一起入室盗窃,后来甚至引诱彼得兔带来农场同伴入伙,集体成功抢劫了农场,卷走了农民们辛苦用来交换的粮食,最后还害得彼得兔的同伴们全部被抓进了宠物店。

然而这么坏的巴拿巴,聪明的彼得兔却到了同伴们全被抓走时才看清它的真面目。在这之前,彼得兔非常崇拜和喜欢巴拿巴,认为“他是最懂我的人”。

其实根本不是巴拿巴“懂”彼得兔,巴拿巴只是在利用彼得兔不被家人认可、渴望证明自己的心理,故意顺着彼得兔的想法去讨好他,以此让聪明胆大的彼得兔帮助他干坏事。

在彼得兔这里,父母没有办法给他认可、关注和理解,他的内心很孤独、委屈,迫切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在家里得不到的东西,自然会到家外去寻找,这时深谙人性的坏人就趁机钻了空子。

《彼得兔2》|好好说话,别让“淘气包”真的变成“坏孩子”

父子齐心拯救家人:化解矛盾

好在,彼得兔很聪明也很善良,当它发现自己带来的家人全被抓了起来,巴拿巴以利益诱惑时,它终于醒悟了,下定决心要和爸爸托马斯一起救回所有的家人,于是父子二人开始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救援大冒险。

救援过程中,父子二人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托马斯坦言,自己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没有经验,做得不好,希望彼得兔可以给他多一点时间。彼得兔也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希望爸爸可以相信它不是“天生坏种”。托马斯笑了笑,直言自己并没有那个意思,并且以后会更加信任彼得兔。父子二人终于放下了由来已久的成见,达成了和解,并下定决心一起救回所有的家人。

从始至终,彼得兔都不是“天生坏种”,托马斯也绝不是“坏爸爸”。他们之间从不愿意“好好说话”,把对彼此的误会深埋心底。若不是这次冒险给父子二人提供了一个独处的机会,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和解。

《彼得兔2》|好好说话,别让“淘气包”真的变成“坏孩子”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和孩子也不在少数。从未想过坐下来好好沟通,交流彼此内心的想法。总是先入为主地以为,对方一定不会听进自己的想法,还不如不说。于是每一次本该认真的交流就变成了“不好好说话”,甚至吵架、打架,亲子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父母和孩子之间,总要有一个人愿意先站出来,促成两人的和解。孩子太小想不到那么深,那么只有我们父母愿意放下所谓的“权威”,“蹲下来”和孩子“好好说话”,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在父母这里得不到的情感支持,一定会从外界寻找,万一被坏人钻了空子,那就后悔终生了。

《彼得兔2》|好好说话,别让“淘气包”真的变成“坏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