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花生电影好看吗

2022-03-10 13:23 作者:花生不做酱 围观:

电影《我的姐姐》上映大半个月,累计票房达到7.60亿。

对于一个情感类、相对小制作成本的电影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花生也买票去支持了,不过那些知乎博主还有各种评论家所说的“吹爆张子枫演技”“张子枫一开口我就要哭了”“这也太好看了吧”的感受,我通通都没有。

但不是说张小花的演技不好,也不是电影不好,那究竟是哪里不好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以下仅代表花生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前排评论区我们坐下来好好聊)

第一点,个人感觉,这个姐姐的角色对于张子枫的外形来说有点吃亏。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张子枫的演技毋庸置疑,在《唐山大地震》中那个满是尘埃的瘦小身影,让我心疼不已,在《唐探》第一部中最后一个眼神,差点没把我送走。

在《我的姐姐》中,不管是弟弟睡着了摸眉毛,还是弟弟捣乱时气得到处乱走,甚至因为生气而不受控地出现一些肢体动作,都很真实。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所以,作为姐姐这个角色身份来说,她是胜任的。

但有问题的是她的其他身份设定。比如,说她是大学毕业已经参加工作的护士。

张子枫官方年龄20岁,非官方身高160左右,再加上一张不惹尘世的娃娃脸,就像一个邻家妹妹,或者正在读书的学生。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加上在电影中,她的一些服饰都是以休闲为主,让人很难将她带入一个“大人”或者说“社会人”的身份。

再比如她的性格设定,独立、要强、执拗。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当张子枫饰演的安然在丧假后回医院上班,遇到同负责的医生在开药时剂量大了十倍,提醒后反而被嘲“这么有能耐怎么不当医生”,结果被一下子戳中了痛点,和对方起了冲突。

结果同为医生的男朋友劝慰“她的后台很硬”时,安然头也不抬狠狠地说了一声:“我命硬。”

这本应该是一场体现矛盾冲突的高潮点之一。毕竟安然的父母为了生个儿子,让安然装瘸,在高考后又把她填好的北京的临床医学专业改成了护理专业,而理由是,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早点赚钱养家。

所以当被人嘲讽“当不了医生”时,其实相当于被人戳痛唾面了。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但因为张子枫的面部线条太柔和了,哪怕她看起来真的很生气,但画面呈现出来的就像是同学吵架,或者是叛逆期孩子闹脾气。

在大家心目中,5岁开始拍广告,7岁开始拍戏的张子枫就是“童星。

受外形和年龄影响,近一段时间来,张子枫饰演的角色都是以学生为主。

但跟所有“童星”一样,张子枫也是想要摆脱观众对自己的固有印象。

像杨紫、吴磊、张一山等人,也都是凭借着年岁的堆积和阅历的增加,才慢慢撕掉身上的标签。而张子枫正处于这样一个过渡阶段。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但所谓“相由心生”,虽然花生不是看相的,张子枫目前的外形塑造、以及整体感官,看起来真的不像是那种脾气又臭又硬的人。

所以有些画面,只能说张子枫演得很好,但张子枫并没有办法成为安然。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或许应该再找找其他更合适的角色,或者就专心磨炼演技,相信总有一天可以神形合一。

第二,就是这部电影中,一些情节逻辑上有些尴尬。

比如,安然不愿意在父母死后抚养弟弟,理由是,养了他就相当于毁了自己一生。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可能因为花生自己是一个容易母爱泛滥的人,生了娃以后更甚。所以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有些不能理解。

知道导演可能想表达的是,安然要专心准备考研,带着孩子就没有办法好好复习,更没有办法去北京。而且,这个孩子不是安然让父母要的,所以他们死后,抚养的责任不能因为她是姐姐,就自然而然落在她身上。

关于安然工作后才打算考研这个事情,电影中是有解释的,大概是:“......到了护理专业,我想着我就好好学,但是当我真的开始工作时,发现大家都不尊重护理专业,我越来越讨厌这里,所以我要考研,我要去北京。”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但如果安然的性格设定是独立自强的话,这段逻辑就有点行不通了。

因为护理专业在毕业前都是有实习的,而且实习的时候不会比正式工作时轻松,如果受不了护理的话,在工作前就可以感受到并且改变,不需要等到工作后才考研。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我有一个同学,高考没有考好,想学医但是最后变成了某医药大学的二本专业,还是英语。但这并不能阻挡她学医的脚步,她大一就开始努力,从英语专业转到了临床医学,大学毕业成了我们省的优秀毕业生,直接上某大硕博连读。

这才是我眼里的独立和自强。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还有,为什么带了孩子就是毁了一生?

这让一些独自带娃打拼的单亲妈妈,有些受伤,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一生已经被孩子毁了。

虽然姐姐和妈妈不一样,毕竟孩子是从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而姐姐是提前掉下来的另一块肉。再加上安然上大学后弟弟出生,没有朝夕相处,感情不深。

但毕竟是血浓于水,一定程度上来说,长姐如母。有时候家庭中的亲情,是通过责任来维系的。既然是姐姐,就需要承担作为姐姐的责任。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所以带弟弟,姐姐需要牺牲,比如在嫁娶这一方面,可能会受影响,但不至于毁了一生。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而且如果真的够拼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想挤还是有的。毕竟弟弟已经上了幼儿园,还有姑姑和舅舅照应,哪怕不靠谱也能搭把手。

最后一点,导演想表达的立意,究竟是什么?

花生觉得一部受欢迎的情感类电影,需要引起观影者的情绪。

可能是感同身受,比如《前任》系列;可能是引发同情和感慨,比如《熔炉》《婚纱》《滚蛋吧肿瘤君》;可能是引发共鸣,比如《老父亲》《暖春》《你好,李焕英》。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所以在看完《我的姐姐》后,花生觉得,可能会小范围的火,因为都是演技派,但不至于像《你好,李焕英》那样大火,因为电影中想表达的情绪有些过重。

如果换成平凡家庭的姐弟关系,如《请回答1988》类似题材,或许会更受欢迎。

感觉这部电影想探讨的东西太多,又太深,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因为没有经历过,很难做到情感带入。

姐姐的社会意义?姐姐的家庭责任?重男轻女的现实演变?还是女性在社会中的价值取舍?

姐姐也好,妈妈也好,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就像电影中所说的套娃一样,是否一定要套在同一个套子里?

如果仅是从姐姐的身份映射出的重男轻女扭曲现象,那可能很难有共鸣。

花生观影:在《我的姐姐》里看出张子枫想转型的野心,但失败了

花生生活在一个算是一二线的城市里,文明和幸福是这个城市的代名词,虽然不能说这个城市里的性别已经平等,但是对于生男生女,已经没有那么扭曲。

再对标安然,回望自己那个时代,也不是普遍存在需要牺牲女儿换取二胎机会的情况,一儿一女的家庭也不至于闹得如此水火不容。

当然有肯定是有的,但是应该是极少数,并且很不典型。

如果问我看出了什么,我觉得我更想探讨关于女性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或者看看这部电影中,男性所充当的角色身份。

因为,女性一直在变,而男性则是以不变应万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