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澳大利亚好看吗

2022-03-10 08:39 作者:澳洲网 围观:
评论:闯荡中国市场,澳洲电影如何发力?

电影《遥遥月岩行》。(图/猫眼电影APP截图)

【澳洲网特约评论员骆亚】近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拉开帷幕,共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部影片报名参赛,最终15部全球佳作入围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其中有一部是澳洲电影《遥遥月岩行》。

这并非澳洲电影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的首次“发光”。2013年澳洲电影《少女洛荷》曾斩获“天坛奖”最佳导演奖,2014年的《火箭》、2017年的《奥托·布鲁姆的一生》也得过“天坛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澳洲电影同样表现不俗,2002年《鲻鱼》曾捧回“金爵奖”最佳导演奖。

澳洲电影人以及电影制作早就在全球享有盛名。1906年电影《凯利帮的故事》上映,标志着澳洲电影正式诞生。100多年来,澳洲向国际影坛输送了妮可·基德曼、凯特·布兰切特、休·杰克曼等演艺人才,培养出了彼得·威尔、乔治·米勒、吉莉安·阿姆斯特朗等国际大导演,拍摄出了《闪亮的风景》《疯狂的麦克斯》《红磨坊》《裁缝》等口碑颇佳的电影,并在摄影、后期制作、视觉效果等方面得到了好莱坞的认可。多年来,《无极》《七剑》《英雄》《十面埋伏》等中国电影也选择在澳洲制作后期。至今,澳洲电影已在奥斯卡奖上捧回了数十座小金人。

不过,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相比,澳洲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一直较低。提到外国电影,很多中国观众能叫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伦蒂诺等好莱坞导演的名字,也能对《泰坦尼克号》《狮子王》《哈利·波特》《指环王》《复仇者联盟》等好莱坞电影如数家珍。相比之下,澳洲电影不仅“现身”中国影院的次数较少,熟知澳洲电影或导演的中国观众也不多。

究其原委,主打科幻、犯罪、灾难、战争等好莱坞元素的商业大片已在中国打下了影迷基础,并影响了中国影迷的审美趣向和口味。好莱坞名导和电影,要么已是不少中国影迷眼中的金字招牌,要么寄托着不少中国影迷的童年回忆和情感,但凡是好莱坞出品,他们便愿意埋单。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动辄斩获数亿元(人民币,下同)票房,多达数十亿元的影片也不在少数。相比之下,澳洲电影在中国号召力整体较弱,2009年有着史诗大片之称的《澳洲乱世情》登陆中国院线后票房依旧不佳。

2019年中国市场电影总票房高达600多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对澳洲电影而言,中国市场显然是块大蛋糕。由于中国院线中外国影片基本被好莱坞电影“吃掉”,澳洲要想提高在中国市场能见度,可在三方面发力。

其一,更新宣发手段。一方面要将电影与动画、小说等娱乐产品联动结合,并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进行推广;一方面不能单靠院线一条腿走路,可以尝试与中国流媒体平台合作来提高自身曝光度。其二,洞察中国风向。近年,科幻类、推理类、动画类电影在中国市场叫好又叫座,澳洲电影要想赢得中国市场青睐,也须关照到中国影迷的口味。其三,深化电影合作。当年好莱坞在华曾借力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等中国明星。中国电影公司更熟悉中国市场环境,中国明星在本土更有号召力,澳洲电影闯荡中国市场,也可深化与中国电影产业的合作。(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