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电影顺风车好看吗

2022-03-06 20:22 作者:毒舌电影 围观:

昨天,半年没见过大银幕的Sir有了新盼头——

香港国际电影节重启!

宣布将于8月18日开幕,为期14天。

诚盼带来环球精彩电影以飨影迷,让他们重拾大银幕观影无可替代的乐趣。

两个月后仍有变数,也不知道今年有多少电影能来。

但我们缺的是一场电影吗?(虽然真挺缺……)

在Sir看来。

当我们遇到关卡,陷于困顿和消沉中时,需要的不就是一股挣扎着向前的冲劲。

冲出低谷。

重新站在潮头。

今天我们常常怀念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港星如何引领风潮。

但要知道,过去的篇章不是一切都顺风顺水。

香港电影的夸张、生猛和灵活变通。

恰恰是从动荡和险阻中获得了反作用力。

Sir今天想来说三部片。

每一部看完。

都让你有种豁然打通关隘的感觉。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80年代,别看香港电影蒸蒸日上,但心里却是焦虑。

焦虑什么呢?

九七年,王家卫拍《春光乍泄》,去到了阿根廷取景,他解释说:“因为阿根廷是能够去的离香港最远的地方,充满放逐的感觉与怀旧的情绪。”

算是对一段时代心态的总结。

不知前途在哪。

不知身在何处。

既然漂泊不定,不如到更远的地方闯闯。

1989年有部港片同样跑了很远,到了旧金山。

《龙在天涯》。

片名就给人一种风尘仆仆的感觉。

今天看来这部电影有点神奇。

竟然同时聚集了26岁的李连杰,27岁的周星驰,28岁的利智。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 也是由这部电影,利智和李连杰相识

别看都是大牌。

但当年一个个都窘迫得很。

那是李连杰刚到美国学习的第一年。

他尝试走出国门,准备按照李小龙的套路,拍出一部自己的《猛龙过江》,再掀一波功夫风潮。

那也是周星驰的突破之年。

跟吴孟达搭档主演了《他来自江湖》的港剧,也终于在《龙在天涯》里,争取到了男二号。

这部片里的他,还没有搞笑戏份。

但在片头几分钟里,无厘头风格已经初见端倪。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李连杰饰演了一个被阿友(周星驰 饰)搭救后,隐藏在中国城的杂货铺里的国家武术队冠军,阿力。

看着是功夫片。

但《龙在天涯》更想表达的是——

中国人,路在何方。

阿力的师兄阿威,来到美国后,受到了巨大思想观念的冲击,谈及在国内的武术运动员身份,他说“有什么用”。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阿力说,即使当工人,也是很好的出路啊。

毕竟当年,进厂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但他的回答决绝而果断——

我不想一生都被人安排。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他非法滞留下来,杀人越货,最后惨死异乡。

是对是错。

都是他自己选的路,他走下去,走到了头。

所以《龙在天涯》没有告诉你,出去,就是标准答案。

而是反问——

出去了,然后呢?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人生地不熟的中国人,面对生活的困境和不公待遇,只有靠拳打脚踢,打出一片立足之地。

这才是功夫片最强有力的内核。

而在功夫之后。

香港电影又找到了更猛烈和热血的类型——

枪战片。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经典代表无疑是吴宇森。

《英雄本色》系列《喋血双雄》《纵横四海》……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到了90年代。

吴宇森式的暴力美学也出现了诟病:主角buff开到最大,枪里永远会有子弹;不论在何时何地,烘托气氛,都会有白鸽飞过。

观众看腻了。

他们在等待下一个开枪的理由。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但就是一种拍滥了,看腻了的类型,还怎么重振旗鼓?

杜琪峰。

1999年推出了自己风格奠定之作《枪火》。

在这之前,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这个类型还能拍出新意吗?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如何从那些只会打打杀杀的杀人工具里,将自己设定的人物脱颖而出?

杜琪峰想了另一种逆其道而行的方法——

生活化。

枪火只是一瞬。

但枪手的生活如流。

而杜琪峰是如何将这5个人串起来的?

靠一次“擦身而过”。

林雪饰演的阿肥,从游戏机厅里出来,路过一间发廊。

而发廊里戴鸭舌帽给顾客吹头发的,就是阿鬼。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走到另一条街。

吃着花生的阿肥背后,是代客泊车的阿Mike(张耀扬 饰)。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最后阿肥路过的一间酒吧。

突然,这间酒吧被一群警察闯入,为的,是找到辖管这个片区的黑社会老大。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这下,阿来(吴镇宇 饰),和他的马仔阿信(吕颂贤 饰)也都出现了。

一条路走下来。

五个角色就这样与观众见了面。

也在潜移默化地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宿命感。

短短几分钟,就让《枪火》有了不同于其他英雄主义的电影的特征。

细节。

才是把控电影的最佳手段。

再看一个细节。

在《枪火》里,在几场生死一线的枪战之下,他们五个人早已有了一种默契和羁绊。

任务结束后,他们准备吃顿散伙饭。

看他们之间的对话。

阿鬼,第一个提出“江湖再见”。

阿来,还是希望他们五兄弟能以后都在一起干票大事。

两个年轻人自然愿意。

但,阿鬼还是想回归平静生活,回到他的理发店里。

而阿肥,表面上圆滑、情商高,但其实敬重阿鬼。

阿鬼心生退意。

自然阿肥也不会在这场江湖里多呆。

阿肥说了一句片汤话——

友谊长存吧。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含糊,但也足够表明心迹。

这场兄弟之间的太极,在酒桌上打得极为漂亮。

虽然电影成本只有250万港币,在19个工作日里,一边拍一边写剧本,演员也不知道自己剧本是什么。

但《枪火》还是营造了一种冷色风格,酷,讲究开枪之前的对峙和仪式感。

但这种风格一部分原因是……没钱给逼的。

如何又省钱,又能把片长拉长?

杜琪峰想,如果站得越久,那这个片子是不是就越长了?时间长了那么多,空间还是那个空间。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这就是被人称道的多角度站位。

打破平面式的一对一枪战,将枪战场景拉大,长景深的站位,将画面的张力随之拉大。

从此,竟然成为杜琪峰的专属风格。

别说枪战片的时代过去了。

有人敢站出来,又是新的时代。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2009年。

这一幕可谓空前绝后——

在还没有完工的昂船洲大桥上,上演了一出飙车戏。

古天乐松开方向盘,踩紧了油门,在断桥处冲下了大海。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来自《窃听风云》。

看电影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桥才是这出戏的主角——

当时香港的昂船洲大桥合龙,准备通车。

大桥主跨长1018米,连引道全长为1596米,是全球第三长的双塔斜拉桥。

为了能在这座大桥拍摄,麦兆辉把最后故事的结局也改了。

因为这大桥,就像是摆在电影人前的现实——

是绝境,还是出路?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21世纪初,香港电影呈现颓势。

2003年,一部《无间道》挽救了电影行业。

但重复了无数次《无间道》式的故事模式,已然不再吸引观众。

正值香港股票市场的繁荣期,庄文强便想出了这样的一部戏。

三名警察在窃听金融罪犯的谈话时,得知股票利好消息,投身入股,最后惹来杀身之祸。

《窃听风云》的故事,好就好在它既有《无间道》式的悬疑,也有人们对科技高度发达下的“窃听”恐惧。

最后,还回归了港片铁三角的男人情谊。

港片的骨肉均在《窃听风云》之中,但香港电影市场的低迷,让这部电影找到了另一个突破口。

走进内地市场。

拿个数据对比吧。

《窃听风云》香港本土首映票房破百万。

成了港片难得的成绩。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而在内地上映时票房即破千万元,使其成为第一部在内地放映首日过千万的香港警匪片。

合拍片从开始的扭扭捏捏,进入北上狂飙的时代。

所以,第一步拉进内地观众距离,就是在电影本身做功夫。

《窃听风云1》里,古天乐饰演的月薪只有2万的香港警察,本来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拥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

但孩子白血病,自己又查出得了癌症,时日无多。

他慌了。

每一次他在害怕的时候,说的“没事”,都是普通话。

出离了熟悉的粤语,用普通话安慰自己,安慰孩子,反而显得更慌乱,紧张,害怕。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窃听风云3》里,女演员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花瓶,电影中周迅绝对是演技担当,把内地观众熟悉的味道带入了港片。

国片这一幕致敬,还是太超前了

看到了吧。

什么是“纯正”的港片?

其实从来没有定数。

因为港片就是因时而变,流水不腐,永远在适应和突破中,寻找新的生存法则。

这才是港片播撒到世界各地的秘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