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杀妻案朱晓东案原因,朱晓东死刑执行

2023-12-15 13:48 作者:岑岑 围观:

今年8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朱晓东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朱晓东不服上诉。今天上午10时,上海高院二审公开开庭审理此案,记者全程旁听。

12月13日凌晨,申城入冬后的寒意渐浓。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大门外,杨敢连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包烟,然后点燃...

这一天,“杀妻藏尸”案二审开庭,不同于一审前“一夜未眠”的状态。可能来自于对判决的信心。杨敢连告诉记者:“昨晚休息得很好。”

在法庭上,朱晓东否认故意杀害妻子,辩称这是“激情犯罪”。其辩护律师根据杨丽萍个人微博提交了11组新证据,控辩双方围绕“新证据”等争议焦点展开“口水战”,案件将择日宣判。

“我感觉我的人生毁了。”

“现在开庭,被告到庭!”上午10时,随着审判长手中的小木槌落下,朱晓东在两名法警的护送下缓缓步入法庭。

一寸板,灰色毛衣,耷拉着脑袋,表情有点谦让...

这是朱晓东第三次站上被告席,前两次分别是去年11月29日和今年8月23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

当时,市二中院判决:2015年12月31日,被告人朱晓东与被害人杨丽萍在上海市虹口区登记结婚后共同生活。2016年10月17日上午,在家中因故用手掐住杨丽萍的脖子,致杨机械性窒息死亡。后来,朱晓东把杨丽萍的尸体用被套包起来,藏在家里阳台的冰柜里。

市二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朱晓东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决后,朱晓东不服,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今天的二审庭审中,朱晓东陈述了上诉理由,称自己并非故意杀害妻子,只是因为感情上的争吵而杀人。

“吵架前我们刚从杭州旅行回来,但是因为住宿、高铁票等各种问题,这次旅行不是很如意。她一直在向我抱怨。”朱晓东说,事发当天,两人为此事吵了起来。愤怒之下,他们用手掐住妻子的脖子,最终导致杨玉平窒息死亡。“我只是想让她别说了,并不是真的想杀人。我们不吵架的时候也挺好的。”

朱晓东说话不快,所以他在这里停顿了一下。“杀了人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的人生毁了,没有希望了。”

三个月花了50多万

但面对这种“绝望”,朱晓东后来的举动令人震惊。

根据检察机关查明的事实,案发当天10点21分,也就是案发后短短几个小时,朱晓东从妻子杨丽萍的支付宝里转了4万元到自己的账户上,再把钱转到自己的银行卡里。而且根据证人的供述,那天晚上,朱晓东还邀请了一个朋友吃饭,饭后还泡了一个酒吧。

从作案到归案的三个多月里,朱晓东挥霍了50多万元。在此期间,朱晓东还用杨丽萍的钱、贷款和以杨丽萍名义借的身份证,在多地旅游,与异性约会。

为了掩盖杨丽萍已经死亡的事实,在此期间,朱晓东还冒充杨丽萍,通过微信与家人和朋友联系。11月22日,杨丽萍生日,她用杨丽萍的微信发了一条一起过生日的状态,制造杨丽萍还活着的假象。直到去年2月1日,杨丽萍的父亲杨敢连才过了60岁的生日。作为独生女,杨丽萍没有露面,引起了家人的怀疑。朱晓东知道自己无法隐瞒,于是和母亲一起投降了。

“面对这样一个结婚一年,餐饮不到半年的妻子,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事后你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异常。怎么解释呢?你想过如何偿还这些债务吗?”面对检察官的讯问,朱晓东称这只是为了麻痹自己。“我准备自杀,最后一次放纵,这钱我自杀后由家人偿还。”

死亡尸检是巧合吗?

在今天的二审庭审上,控辩双方对一审认定的证据进行了质证。

比如一审认定的证据中,朱晓东在杀人前曾以家人的名义购买过《死亡哲学》、《解剖台》等书籍,而书籍中恰好有冰柜中尸体的情节。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对此,朱晓东在法庭上承认,他确实买过这些书,但只是因为网站在搞活动,他从来没有看过。“那这些书为什么不去你和你妻子的居住地,而是去你父亲的?”对此,朱晓东解释说,“因为怕家里没人收。”

试用地点

杨丽萍家人的诉讼代理人认为,朱晓东之前在网上购买的这个巨型冰柜也是疑点。“你家里有四只冷血动物。按照你说的,冷血动物需要你一周喂一次冻鼠。冰箱有各种尺寸。这么大的为什么选202升?有这个必要吗?”朱晓东的回答是,冰箱还会为自己和妻子储存一些冷冻食品。

然而,面对这样的质疑,朱晓东的辩护律师认为,这些证据不可能与本案有关。作为补充,辩护律师还根据杨丽萍的个人微博提交了11组新证据,证明朱晓东是“激情犯罪”,杨丽萍生前有自杀倾向。

对此,公诉人当庭质证认为,这些所谓的证据均来自杨丽萍生前的个人微博截图,且杨丽萍死后其微博仍处于持续使用状态,因此对相关内容的增删、修改处于失控状态,尤其是在被告提交证据后至今天庭审,相关内容也有出入,因此本案中这些“电子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存在疑问。

两个半小时的“舌战”

“对犯罪的评价应该在于犯罪本身,而不在于道德层面。显然,原审的判决高估了杀妻者的道德,缺乏现实依据。”在朱晓东的辩护律师的辩护中,相比杀人后抛尸、肢解尸体的情节,朱晓东的主管并无恶意,对社会的危害性也较小。

“这是一个人生失败的男人,因为夫妻吵架,一时冲动杀了人。他杀了人之后,因为心理上缺乏疏导,及时吃喝玩乐只是一种作案后的疯狂。”辩护人认为,本案是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突发性犯罪。自首,认罪悔罪,建议对朱从轻处罚。

然而,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派出的检察官在法庭上履行职责,认为朱晓东的一系列行为完全违背了传统道德。“就在杀了妻子几个小时后,他非常清醒地转移了财产,把尸体放在冰柜里,订了7天后从上海到韩国的酒店机票。这些行为完全缺乏对死者最起码的尊重。”

检察官认为,正是朱晓东的行为触及了可接受的人际关系的底线,才导致了此案如此大的社会关注。“原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建议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杨丽萍家属的诉讼代理人在发表辩论意见时,也保持了要求二审维持原判的坚定态度。“纵观整个事件,从案件的准备,到案中的残忍,再到案后的冷漠,朱晓东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危害极大。在今天的庭审中,朱晓东用“不清楚”敷衍了许多重要内容。可见投降只是他寻求出路的一种方式,并不是真正的悔悟。”

受害者的律师

在最后陈述阶段,朱晓东起身在法庭前说了几句话:“我为我的妻子和家人感到羞耻,我愿意认罪悔罪。”凌晨12点23分,法庭宣布休庭,决定宣判。

案例回顾

2013年

杨丽萍和朱晓东经人介绍确立了恋爱关系。

2015年12月31日

杨丽萍和朱晓东接受了证书。

2016年5月

两人搬到犯罪现场居住。

2016年5月28日

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宴会。

2016年10月17日

和杨丽萍在家里发生了争执,然后他掐住杨丽萍的脖子,导致杨机械性窒息。杀死妻子后,朱晓东将杨丽萍的尸体用红布包好,放在家里的冰柜底部,在那里冷冻了105天。

2016年10月17日-2017年2月1日

在这105天里,朱晓东用杨丽萍的手机与外界联系,每个人扮演两个角色,制造杨丽萍还活着的假象。朱晓东不仅模仿杨丽萍的语气发朋友圈,还经常在微信上与妻子的亲朋好友进行文字互动。然而,对于语音聊天、电话呼叫等。,都是以手机有故障,无法语音通讯为由搪塞。当杨牧等人要求见面、探视时,朱晓东通常以杨丽萍的口吻回复说她“在外地出差,不能见面”。同时透支了杨丽萍的信用卡,挥霍了十几万元用于玩乐和旅游。

2017年2月1日

杨丽萍的父亲杨敢连今年60岁。作为独生女,杨丽萍长期不露面,引起了家人的怀疑。由于无处可藏,朱晓东在母亲的陪同下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2017年8月3日

朱晓东因犯故意杀人罪,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提起公诉。

2017年11月29日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此案。在当天的庭审中,法庭对被告人朱晓东的犯罪动机、作案手段、自首情节、被害人死亡原因等进行了调查,并对证据进行了质证,充分听取了公诉人、诉讼代理人、被告人及辩护人的意见。庭审四小时后,法官宣布将择日宣判。

2018年8月23日

一审8个月后,去年轰动上海的“杀妻藏尸冰柜”案,今天上午9: 30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法官一审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朱晓东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