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真假包拯被丞相识破,包拯真假皇子哪一集

2023-12-12 03:05 作者:岑岑 围观: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52岁的包拯重新回到了京城,被朝廷任命为"天章阁侍制,知谏院",终于成为国家重要官员。

在民间,百姓称包拯为"包侍制",其根源,就在于这个官职。

正当包拯准备挽起袖子大干一场时,他却被朝廷另派重任,去审理一个超级棘手的案件。

这个案件,是正史记载中的包拯审理的三个案件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著名的一个——"真假皇子案"。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四月,东京汴梁发生了一场惊天巨案,堪称北宋建国以来的第一案。

史料记载,当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冷青的小伙子,他在一个叫全大道的和尚陪伴下,在街头到处嚷嚷,要求进宫面圣,认祖归宗。

这个叫冷青的小伙子宣称——自己是流落民间的皇子。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冷青就是仁宗唯一的亲生儿子,将来有可能主宰大宋帝国。

如此劲爆的消息,立刻在开封城里炸开了花。按照《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医家子冷青自称皇子,言其母尝得幸掖廷,有娠而出,生青。都市聚观。"

在那个没有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消息完全靠一张嘴的时代里,能够得到一个"都市聚观"的结果,可见这件事情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若再不审理,就要出乱子了。

为了辨别真伪,开封府尹钱明逸抓捕了这一老一少,将冷青、全大道抓捕至开封府,他要亲自审理此事。

这个判案过程,在宋朝司法历史上成为一个笑话。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此案刚刚开始审理,主审钱明逸还未说话,冷青却反客为主,大喊一声∶"明逸,安得不起!"这个意思是说∶"你见了我,为何不站起来!"

当时,钱明逸被这么一吓,竟然糊里糊涂地站了起来。随后,钱明逸一琢磨,不对,你还不是皇子呢!我凭什么给你行礼,真是自掉身价。

钱明逸赶紧坐下,一拍惊堂木,大骂道∶"大胆刁民,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冷青不屑道∶"我乃皇子,为何要给你下跪。"

钱明逸大怒道∶"何人能证明你是皇子?我看你就是一个江湖骗子,赶快从实招来,不然让你饱受皮肉之苦!"

一旁的全大道出列道∶"启奏大人,冷青确实是皇子。他母亲是一个宫女,曾被皇帝临幸,可在怀孕期间,却被遣送出了宫。宫女回家后,生了冷青,所以他确实是皇子。如今,有宋仁宗临幸的龙凤绣抱肚为证。"

史料记载,收到了这个龙凤绣抱肚(当时皇帝临幸一个人,就给个东西以此来证明),钱明逸彻底卡壳了。他深知,此物干系重大,已经超出了自己的审理范围。他赶紧将此物交给皇帝,请求皇帝圣裁。

宋仁宗收到这个龙凤绣抱肚后,大吃一惊。对于这个皇帝而言,最缺的就是儿子,若自己真的临幸过冷青的母亲,那冷青就是一个皇子了。突然得到一个宝贝儿子,岂不是喜从天降的大事!于是,宋仁宗下令钱明逸严加审讯,务必审出一个子丑寅卯来。

皇帝让钱明逸严加审讯,钱明逸却不愿意管这件事情。或者是说,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审理此事!

钱明逸清楚地知道,单凭一个龙凤绣抱肚,并不能证明冷青的身份,但冷青又拿不出更多的证据。反之,证明冷青是一个冒牌货,钱明逸也拿不出合理的证据。所以这个案件,只能僵持下去。

这种情况下,本可以用重刑逼供,但是,万一冷青是一个真货,怎敢对未来的皇子用刑!光是想想这个后果,就足以让钱明逸心惊胆战。

于是,在钱明逸的审理下,这个案子被审成一团糨糊了。

钱明逸让冷青拿出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冷青却说没有其他证据,自己就是一个皇子!不仅如此,冷青还大闹公堂,辱骂钱明逸对他无礼。

最终,钱明逸被冷青弄得束手无策,但是,他隐约觉得,此人应该是一个"假货",若冷青是一个假货,就得按大逆罪处理,要斩首示众。这样的判罚,钱明逸又没胆判。

钱明逸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觉,最后琢磨出了一个绝招——判了冷青一个精神失常、扰乱社会秩序之罪,把他发配到汝州监管了起来。

钱明逸这种处理办法,让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大家认为,钱明逸这样处理,明显是推卸责任,判罚也不当。但是,宋仁宗也没有下令杀冷青。

开封府推官韩琦大胆建议,认为应对冷青调查,以免"惑众"。

宋仁宗也想把这个案件审明白,看看这个冷青,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孩子。那么,派谁去呢?

当时,钱明逸已经不能再审理这个案件了,对于这个"烫手山芋",其他大臣都躲之不及,不愿意接。当然了,即使有愿意接的臣子,宋仁宗也会认为他能力不足,不敢给。

最终,除了选中赵概,宋仁宗的目光定格在了一个人身上。在他的眼中,这个人是合格的人选,也只有这个人,能够审理好这个案件。事实证明,宋仁宗慧眼识人,选的人一点儿也不错。就这样,包拯临危受命,开始审理这个真假皇子案了。

在很短的时间内,包拯就把这个案件梳理了出来,并找出了几个关键点∶

第一,这个龙凤绣抱肚,是不是皇帝御赐之物?

第二,冷青的母亲,是不是一个被遣散出宫的宫女?

第三,宫女在出宫前,是不是被皇帝临幸过?这里面的原始记录、怀孕时间,是不是对得上?

这些关键点整明白了,冷青到底是不是皇帝的"龙种",也就迎刃而解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包拯分兵两路,他亲自入宫,去查阅皇帝的起居记录。与此同时,包拯派人去冷青的故乡,去核实冷青的身份。

没用多长时间,在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后,包拯就给出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结果∶

第一,这个龙凤绣抱肚,确实是皇帝御赐之物。

第二,冷青的母亲,确实是一个被遣散的宫女。

第三,冷青的母亲在出宫前,确实被皇帝临幸过。但是,冷青却不是宋仁宗的子嗣,他是一个假皇子。

原来,包拯的助手详细查询了一切与冷青相关的人,包括他的父母、邻居、长辈、朋友等。很快,大家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冷青母亲出宫后嫁给了名叫冷绪的人,在生冷青之前,还生过一个女儿,也就是说,冷青还有一个姐姐。

这条线索极其重要,也就是说,那宫女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如果说跟皇帝有关的话,也应该是那个女孩,而不是冷青。

因此,冷青跟宋仁宗之间,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骗子。整个事件,也是一个骗局。

当然,根据宫女怀孕、出宫的时间来计算,这个女孩,也跟皇帝没有一丁点的关系,是宫女嫁人后生出来的子嗣。

至此,在铁的事实面前,冷青终于伏法认罪。

那么,冷青编造的这个皇子案,是怎么一步步谋划的呢?

原来,冷青的母亲是一个宫女,一直在后宫服侍皇帝,有幸被皇帝临幸了,但因为肚子不争气,没有生出一儿半女。

后来,宫里爆发了一场大火,宋仁宗为了请求老天原谅,就把一批宫女遣送出宫了。就在这个时候,冷青的母亲被放出了皇宫。

冷青母亲出宫后,嫁给了一个叫冷绪的人为妻,生下了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冷青。

冷青长大后不愿意读书,天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就想一步登天。后来,冷青在东游西逛时,遇到了一个叫全大道的和尚。

在全大道的眼中,"出宫的宫女""空虚的东宫之位""一个流落民间的宫女后代",若将这些"资源"重新整合一番,将大有文章可做。于是,全大道孕育了一个欺骗皇帝的骗局,准备把冷青打造成一个"皇子",让他去皇宫认爹。

最终,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冷青终于被全大道说服了,决定干这件事情。于是,这哥俩开始了精心准备,好好地部署了一番。

在全大道的部署中,这个"认爹"的骗局,是分这么几步走的∶

第一步,对冷青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教他皇宫礼仪、各种宫廷规矩等,全大道还花费重金,好好地把冷青包装了一遍。在一番调教后,全大道让冷青脱胎换骨了,起码从外形气质上,看着像一个皇子了。第二步,把冷青送进宫,再把冷青的母亲也送进宫。

因为冷青的母亲确实是一个被皇帝临幸过的宫女,为了核实冷青的身份,皇帝必定召见冷青的母亲。冷青母亲风韵犹存,到时候,很有可能勾起皇帝的旧情……总之,如果冷青和他的母亲能入宫,这个事情就彻底成了。

第三步,如果冷青进不了宫,那就实施第二套方案,在开封的大街上散布谣言,引起皇帝的注意,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第四步,如果没法见到皇帝,且在审讯期间被人怀疑,或者是被人揭发,那就要想办法脱身。在这个方面,全大道给出的办法是——让冷青装疯卖傻、大闹公堂,让官府无法用刑,最终顶多判一个"疯癫之罪"。

如此之安排,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充分体现了全大道的谋划水平,他不愧是这方面的老手。

密谋好一切后,全大道和冷青开始依计行事,先结伴进入开封城,来到皇宫门口,准备进宫认父。但很快,他们就发现,皇宫戒备森严,这哥俩根本无法靠近,也没人让他们奏报此事。于是,这哥俩只能启动第二套方案,他们开始在大街上散布谣言,惊动了官府,并成功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至此,对于全大道和冷青而言,一切还按照他们的计划行事。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就跟他们的计划背道而驰了。

由于拿不出更有利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是一个皇子,或者是仁宗皇帝在暗中观察过冷青,觉得这个人不像自己的儿子(史书上有这样的说法),所以事情越往后,就越对冷青不利。

当钱明逸都开始怀疑冷青、对他恶语相向后,全大道就敏感地察觉到——再继续下去,只能被揭穿了。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赶紧跑路。

于是,全大道让冷青装疯卖傻,大闹开封府尹,最终以疯癫的罪名,被判到河南去了。

眼看这哥俩就要逃出生天,谁知遇到了包拯。包拯一出马,这哥俩的马脚再也藏不住了,只能乖乖认罪。至此,这个轰动一时的皇子案宣布告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