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幸福之路的感悟,幸福之路说说

2023-12-11 20:05 作者:岑岑 围观:

在研究生导师王教授的推荐下,我选择阅读了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索的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短文——《幸福之路》。和大家分享一些读书的感悟,希望能和你一起走向幸福之路。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伯特兰·罗素在书中提到:酒精帮助他们发泄总是被理智压抑的罪恶感。作为一个经常喝酒的人,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大多数男同胞喝酒和不喝酒的状态通常是不一样的。俗话说“借酒判断一个人的性格”,酒精一旦起作用,他还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不暴露隐私,不闹事等。,会被大家定义为“好酒”,在更高的层面上,他还会被称为“精明”、“隐形”,这种人在职场上很吃香。但也有很多人在酒后表现出一系列平日看不到的“宣泄”情况。这恰恰是他平日过度压抑,企图通过醉酒来麻痹自己,释放自己,倾诉内心的外在表现。这也是人到中年习惯用酒精帮助入睡的原因。这类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表现出软弱和悲伤,不快乐的感觉无处不在。

伯特兰·罗素在他的书中提到:各种不快乐来自于社会制度和个人心理。我个人认为,除了以上两点,地域民俗对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与现代社会制度的改善速度相比,民间习俗的演变是缓慢的,如美国的种族冲突、伊斯兰妇女的地位、中国的孝文化和婚姻习俗等。刻板印象根植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法律和制度。一旦与个人后天的生活经验和能力相违背,就相当容易造成个体的心理矛盾,从而降低幸福感。

大多数普通人很难通过改变社会制度和地域习俗来提高幸福感。通过改变个体来提高幸福感,结合罗素的说法,可以总结如下:

1.学会不要那么在意自己的缺点,把注意力放在外部事务上。那就是告别内卷,转移矛盾,比如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关注时事新闻。当今社会,微信朋友圈和评论区总是充斥着戾气。过分关注别人对你的看法只会让你焦虑、麻木、暴躁...不如把握当下,好好和自己相处。

2.对于那些无可救药地沉迷于自我的不幸的人来说,外在的约束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三种常见的自我放纵形式包括:自责、自恋和自大。

(1)自责源于出身家庭带来的“荒唐风俗”。这种人要幸福的第一步,应该是从自己早期的“信仰”和“情绪”中解放出来。实现思想解放,摆脱出身家庭,才是真正的成长。这里的分离不仅仅是物理环境,还有内心环境。如果一个人在身体上与原生家庭分离,但头脑中仍然有来自原生家庭的声音,仍然用过去的旧观念束缚自己,他就无法成长,他仍然活在自己版本的过去。

(2)自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悔恨的反义词。习惯了自我欣赏和仰慕,而忘记了做事的初衷。聪明的员工在企业工作的时候,总会思考事情做好之后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益,权衡利弊,领导批准不批准,职位能不能提升等等。其实并不是坏事,更多的是“有思想”,但他们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并不仅仅是阿谀奉承。要看你对职业相关的东西的真正兴趣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追求更多的关注和兴趣。

(3)傲慢,追求权力而不是魅力,要求别人害怕他而不是崇拜他。对权利的渴望本身并不是坏事。有时候,某种程度的傲慢或虚荣心其实可以作为一个人追求目标的动力,但它的膨胀或不切实际的想法会演变成悲剧,最终被对权利的渴望所控制。历史上横扫欧洲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在滑铁卢战争中或多或少因为过于自信而失利。他的野心激起了整个欧洲的反抗,他严重低估了英国总司令惠灵顿公爵的才能。最后,他被流放到一个大西洋岛屿,结束了他英雄的一生。

告别自责,自恋,自大,拥抱自己的幸福!

最后,罗素总结道,“不快乐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原因,但大多数不快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在年轻时被剥夺了一些正常的满足感。”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所以,如果你是父母,请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与财富无关,让他/她的出身家庭少一些荒诞,多一些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