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郭德纲和不老男神,郭德纲老底

2023-12-11 17:52 作者:岑岑 围观:

1973年,郭德纲出生在相声发源地之一的天津。七岁随天津评书艺术家高向凯学习评书,从小就开始学习艺术,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可以说,郭德纲先生把他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艺术。

在郭德纲成名之前,他也被称为“天天不做”、“地不灵”。曾经去过北京三次,现在拿起来还是觉得老郭不容易。

郭德纲的早期照片

1988年,老郭在北京中华全国文联艺术团打杂,但一直没有找到登台的机会,于是沮丧地回到了家乡。这是老郭第一次来北京。第二次是在1990年,老郭带着仅有的100元钱匆匆进入北京,拜访了北京著名的相声艺术家。他被拒绝的理由是同行是朋友,根本没人搭理他。

1995年秋天,郭德纲被天津文化中心开除,于是他决定第三次去北京谋生。第三次,郭德纲下定决心把他的随身物品(主要是书籍、资料等。)为了订单,直接在北京找了房子。在市区租不起房,只能住在大兴黄村的砖房里。即便如此,老郭仍然入不敷出,几次付不起房租。严重的时候房东堵着门骂大街,却只能装作屋里没人。吃的时候只能把面熬成糊状,然后把馒头蘸在蔬菜汤里吃,有时候一天。

郭德纲

最难的是,有一次他给丰台一个小平西剧团唱了两个月,最后老板一分钱都没给。有一天,看完歌剧已经是半夜了,没有末班车了。老郭没有钱乘出租车,所以他不得不从南二环步行到他在大兴的家,路程有22公里。在路上,老郭用他仅有的2元钱买了包子来补充体力。后来,我再也走不动了。老郭试图拦住一辆黑色汽车,想用他的手表换一笔车费,但黑色汽车开走了。终于,我踏上了西红门大桥,卡车呼啸而过。老郭只能手扶着栏杆走来走去。多年后,老郭在舞台上为此编了一个笑话,“为什么我不能走二环?”下面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但他们不知道这是老郭的亲身经历。

左:郭德纲右:于谦

后来,郭德纲回忆起这件事,感慨地说:“为了在专业艺术团体里谋生,我恳求他们收留我。他们把我赶了出去,但有一个人说,‘让他来,留下来当信使。’我承认。"

“‘我洛阳良田二顷,安能培六国印’。我愿意为你做一只狗,但是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要赶我走。结果我变成了一条龙。”

左:郭德纲右:于谦

2000年是千禧年,也是老郭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老郭遇到了他现在的搭档于谦。虽然郭德纲和于谦在相声里是搭档,但因为于谦是编导里的演员,老郭最后还是亏本没有厚着脸皮请于谦来说相声。那时候的相声都是电视相声,没有人愿意花钱去现场听。一场相声下来,台下10个人,12个人站在舞台后面。后来郭想尽办法请观众入园,亏本做生意。

同年,老郭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王惠,他们同甘共苦。生活艰难的时候,王惠卖掉了自己的嫁妆补贴家用,甚至最后卖掉了父亲给的新李霞。老郭一直记得这份恩情,这份恩情让他念念不忘让妻子过上好日子。后来成立了德云社,王辉当主席,钱由妻子保管。直到2003年,老郭创办的京派相声大会更名为德云社,德云社才成立。那时候的招牌还没有隔壁的广告牌大,很不显眼。2004年,于谦正式加入德云社,成为郭德纲的正式合伙人。渐渐地,在郭德纲、于谦和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德云社蒸蒸日上,并逐渐赢得了声誉。然而,树大招风,郭德纲的繁荣引起了主流相声的愤怒。

早期德云社招牌

经历了这么多惊涛骇浪,郭德纲心里一直觉得自己很有骑士精神。人不攻我,我不攻;如果你攻击我,我会杀了你。这种复仇的态度让老郭树敌众多。但你不能这么说。如果不是那帮人迷惑,老郭可能会找个小剧团,也不会搞个德云社,成为相声大师。这些事情都有隐藏的因果。

德云社走红后,与主流相声矛盾不断。郭德纲在野外发了财。他早期讲“低俗”相声,连高雅的都可以,可是哪个观众愿意听呢?后来郭德纲说:“先搞笑,不然就太搞笑了。”是啊,如果没有通俗易懂的段子吸引观众,谁还会想听你的相声呢?

2006年,主流相声忍不住了,开了个大会,联合提出抵制三俗。会议结束后,郭德纲犹豫了一下,觉得自己无法解释自己去了哪里。说参加会议?我无法解释。说到洗头间,郭德纲觉得这很体面。为什么郭德纲会这样认为?当时相声在走下坡路,主流相声还是想把自己吊在庙堂之上,把观众赶出去。这不是相声复兴,分明是让相声和自己一起陪葬。几个月后,郭德纲写了新的相声《我要和三俗作斗争》,很有效果。

郭德纲

郭德纲意识到相声的本质,无非是一门手艺。剃头,修脚,卖菜,在非洲当皇帝,都是靠赚钱挣钱的行当。这也是郭德纲最终成功的原因,让相声重回剧场,让观众愿意买票听相声。

有一段时间我讨厌郭德纲,我尽量不去听他的相声。在网上到处找其他的“相声大师”节目,让我觉得很尴尬。最后,我舔舔脸,回来听郭德纲和于谦。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总结他对相声的贡献:他让不喜欢相声的人爱上了相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