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我的大叔》:还原了韩国四十岁中年男人的生活压力与内心矛盾

2023-12-11 12:57 作者:岑岑 围观:

阅读文章前请点击“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报大家的支持,我会每天更新优质内容。

韩剧《我的叔叔》的突出特点就在于这种“生活化”的假设手法的运用。

“生活化”的假设,让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无限接近真实,真实却又与真实不同。以男女主角的形象为例:男主角朴东勋就像每一个普通的正在经历中年困境的韩国“大叔”一样。他默默的支撑着家庭,忍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在照顾家人和朋友中失去了重要的自己。

女主角李志安就像每一个没有经历过快乐童年,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年轻人一样,过早地看到了生活的黑暗,背负着挣扎求生的压力,在新的社会中迷失了方向。剧作家通过台词对比和细节真实塑造两个仿佛生活在身边现实生活中的主角,并模拟日常生活节奏安排事件,为人物创造动作空,使全剧具有艺术真实性。

然而,朴东勋和李志安的痛苦和压力被剧作家用假设的方法提炼和浓缩了。再比如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塑造:主人公早年丧父,独自照顾失业的大哥、弟弟和老母亲,妻子在婚姻中欺骗上司,被上司压制承担繁重危险的工作。

女主角年轻时失去父母,背负巨额高利贷债务。高中毕业后,她到处打零工照顾语言和行动不便的奶奶,还时不时被高利贷债主打。这样悲惨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同时集中在一两个人身上。男女主人公是剧作家将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坎坷经历的两代人聚集在一起的“影子”,通过赋予他们个性化的个性,使人物鲜活起来。

剧作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精心提炼,试图还原现实生活的视角,将韩国城市两代人的艰苦奋斗呈现在电视剧中,其所体现的艺术真实通过“活着”这种假设的方法来体现。

《我的叔叔》的创作背景及真实性韩国是一个面临严重老龄化的国家。老龄化人口持续增加,年轻人就业压力大。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是支撑国家的中坚力量。韩联社称,据韩国行政部门统计,“韩国总登记人口为51826059人,同比上升0.09%。各年龄段中,1971年出生的猪的人口最多,为942734人。各年龄段男性人口最多的是47岁。”

此外,据韩联社公布的调查结果,“成均馆大学医学院、江北三星医院全相元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23日表示,通过对2012年至2017年在该院进行体检的95356名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过去一年有3460人有自杀念头的结论。

结果显示,18-35岁和36-44岁的男性都认为,导致自杀冲动的主要职场压力来自于对工作要求和回报的缺乏。36岁至44岁的男性认为“工作不稳定”是第二大诱因。45岁以上的男性回答“工作不稳定”最多...中年男性的压力主要来自失业危机。"

《我的叔叔》播出时间是2018年,剧作家创作时间大致对应调查统计时间。剧作家选择讲述一个45岁左右中年大叔的生活,具有社会话题性和真实性。在剧中,主角朴东勋的家庭是三兄弟。大哥朴尚勋今年49岁,因辞职创业失败而背负巨额债务。弟弟朴吉勋今年43岁。他是一个在电影圈梦想了20年的低收入副导演,他们的父亲在他读朴东勋高中的时候就去世了。

因此,虽然朴东勋每月工资相当于人民币约2万至3万元,但为了照顾母亲和哥哥的生活,他每个月都要借短期贷款,甚至面对上司的不公平待遇,他选择默默忍受妻子与上司偷情的事实,保住自己的工作。1974年出生的剧作家朴东勋(Park Dong-hoon)试图通过牺牲自己的尊严和幸福来满足全家人的生活。他每天像“屠宰场”一样上班,生活失去了活力,像每个中年韩国大叔面临失业危机的缩影。

同时,剧中主人公两次面临无法承受的生活负担而想到自杀:一次是在公司聚餐上被身为大专生的上司公然打压,下属与上司大打出手泄愤,甚至在觉得自己应该离开公司的时候。还有一次,在我确认了老婆和老板是大专生的事实后,我的人生仿佛被老婆判了死刑,心里失衡了。韩剧《我的叔叔》出色地还原了当代韩国40岁以上中年大叔的现实生活压力和内心矛盾,营造了一个让观众信以为真的艺术现实。

《我叔叔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真实性》主题是编剧在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后,从获得的创作素材中挖掘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它既包含了作品中反映的生活本身的客观意义,也反映了作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知。“电视剧艺术中的主题思想是剧作家对生活和主题的思考和提炼,剧作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呈现出来,使观众最明显地感受到全剧的思想内核。

“中年困境”是每个人一生都可能面临的人生问题。身体机能各项指标逐渐下降,他的社会地位受到年轻一代的冲击,但他在家庭中的责任最重。当人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时,人类很容易陷入悲观消极的情绪中。韩剧《我的叔叔》以现阶段的中年男子为主角,势必会把主题中所讨论的思想和价值观上升到社会和人生的高度。

而且剧作家通过人物和情节传达的思想要被观众理解和接受,否则会被观众认为是“假的”,即不合逻辑,不符合社会现实,不地道。这就使得《舅舅》的思想内核注定与全剧的艺术真实性相辅相成:剧作家作品中人物思想的真实性对全剧艺术真实性的影响,而全剧呈现的艺术真实性反作用于观众对剧作家所表达的思想内核的信仰。

《我的叔叔》从主题概括的角度,讲述了人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剧作家从引导人物反思困境中的自我入手,通过人物的思考不断提出问题:人生中年所面临的困境是否一定比20岁时更艰难?经历过重大的失败和创伤后生活会幸福吗?人生值得活下去吗?什么是生命的“内力”?怎样才能走出困境,找到平安幸福的彼岸?……

同时,剧作家通过四十多岁的朴东勋巧妙地引导了二十岁的李志安,以及以朴东勋为代表的中年人,在“喝了三巡”后才向同伴吐露心声,表达了从自身角度给出的答案:任何时候,只要生命的“内力”强于实际的“外力”,就能度过艰难的困境,而生命的“内力”来自于内心的爱,爱自己,爱生活。人对生活现实的感受也取决于内心。内心充满爱和充实的人,能从生活中感受到快乐,而内心空空虚的人,则觉得生活无望,无力。

总的来说,韩剧《我的叔叔》通过运用“活着”这一假设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了精确的提炼和加工,创作出了一部典型的、真实的艺术作品,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真实体验,增强了整部剧故事的可信度,也更容易让观众接受作者个人的思考、引导和表达。在这里,电视剧的真实性在假设手法的运用和主题的呈现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研究韩剧《我的叔叔》中的主题呈现,就是研究这部剧在叙事中使用的“生活化”假设手法。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同样,影视剧也是人剧。没有‘人’这个核心,情节、冲突、观点等因素就会失去支撑。”所以分析一整部剧“生活化”的假想体现,要从人物入手。韩剧《我的叔叔》表面上是围绕两个人物展开的,42岁的男主角朴东勋和20岁的女主角李志安。虽然身份和年龄有差异,但两位主角在思想、性格等很多方面都很相似。

实际上,剧作家在对设计人物进行提炼和加工时,运用了镜像理论的概念,刻意让两个人物来自同一个“人物内核”,这个“人物内核”来自于对大多数普通人在生活中承担着社会和家庭的重任,努力工作却忽视自身幸福的某些特征的典型化。《我的叔叔》在人物塑造上的假设体现在典型化和镜像化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1。陈继祖,于宁。电影剧本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203

2.陈记德。影视编剧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70

3.顾中一。电影剧本理论与技巧[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308-309,311,29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