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百部经典与流行影片纵横谈之五:看《爱乐之城》,解读美国文化

2023-12-10 20:51 作者:岑岑 围观:

《啦啦土地》是一部相当不同的电影。我们知道电影一般注重故事线和人物塑造,而音乐剧则比较奇怪,这在其他国家很少见。如果把它看做一部故事片,看它的剧情设计和人物塑造,很难体会到它的审美价值。

为什么美国会有这么奇怪的电影音乐剧?如果你是歌剧,我们就带着看歌剧的心情去看歌剧,没问题。芭蕾也是。但是唯一一部有对话有剧情的音乐剧,中间又唱了一遍。这不都是假的吗?一点真实感都没有。奇怪的是我们不容易理解。

这涉及到美国文化。很多海外华人都有一个培养孩子的想法,就是融入西方主流社会。那么什么是融入西方主流社会呢?是不是上学后找了工作,有了白人朋友圈子,就叫融入主流社会了?以前我们脑子里没有概念。很多人以为这是融入主流社会,其实不是。

举几个例子就能看出这种文化差异。比如年轻人和中年人,主要是年轻人,周末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酒吧里。我们怀疑她们是处女闺蜜,还是聊天聊天。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想法。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然,交流是需要的,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目的的。例如,今晚我邀请了一些好朋友去酒吧。我们在中国都交流过你的工作经验或者分享过你的快乐,聊过这些事情。相反,他们只是一起喝酒,看电视,看球赛或其他比赛,然后听音乐,像摇滚乐和爵士乐,等等。他们就是想要这种大家都在一起的氛围。我们不理解这种生活状态,也不知道为什么。

另外在一些大型商业活动的日子,或者各种节日的时候,会邀请一些乐队,比如摇滚乐队,爵士乐队。在一些相对开放的公共场所,主办方会简单搭建一个平台,这些乐队会随着一些肢体动作载歌载舞。下面中国人对它很困惑。当然是有节奏的,好听的,但是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开朗,那么入迷,拿着一杯啤酒几个小时。有时候,摇滚乐队在一些城市巡回演出时,人们买票,导致道路拥堵,这是我们中国人不理解的。这里已经有和音乐剧电影非常相似的因素了。

好莱坞定期出一些音乐片,一出来就拿奖。比如音乐之声,芝加哥,红磨坊。如果你看看我们这次看的电影《爱乐之城》的网上评论,它会告诉你里面有多少场景,向之前的音乐剧致敬,它告诉了你很多。但对我们来说,如果你向他们致敬呢?我们认为那些电影不怎么样。但这些致敬梗对美国观众很有吸引力,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这其实和美国历史有关。我们知道美国建国较晚,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当时美国南部有一个大港口——新奥尔良,吸引了大量外国移民,包括西班牙人、德国人、爱尔兰人、拉丁美洲人等等,尤其是黑人。这些人来到这片土地后,工作很累,语言也不懂。休息的时候,他们通过唱歌跳舞来发泄和交流。爵士乐开始在这里兴起。

爵士乐以非洲传统音乐为背景,融合了各国的音乐元素,成为这些移民的交流手段。后来他们还创造了一种独立的语言,不是英语,也不是其他任何国家的语言,而是和各个国家的语言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后来美国政府要求推广英语,遇到了很多麻烦,遭到了当地人的抵制。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

爵士乐一方面节奏感强,另一方面其本质是即兴创作。因为移民没有共同语言,需要通过唱歌来交流,就像中国古代和其他国家最古老的诗歌兴起的时候,很多都是即兴创作的。这种形式便于情感交流,很受欢迎。后来,一种叫做“布鲁斯”的爵士乐演变成了摇滚乐,成为当今西方世界最流行的流行音乐。

所以当我们知道了这些背景信息,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爵士乐和摇滚乐在美国人当中如此受欢迎,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互动,有新的信息在里面,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有一些因素。它不同于固定的音乐会,在音乐会上,你静静地欣赏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它是新的,并与此直接相关。这种文化习俗已经渗透到了整个人的精神世界。

回到爱乐之城,这个故事很简单。你可以称之为个人奋斗的励志故事。我同意你的看法,它很美。有些画面很美很梦幻,这是真的。

但是因为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一定要在影片中找到特定的剧情设计和人物塑造,这很棒。本来我们很认真的看了它的剧情,准备继续前进。它一唱就变假了。怎么可能在生活中唱出来?所以我们无法接受。只能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也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知道了它的背景信息,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

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建国晚,历史短的国家,这些都是他们的文化。我们现在说的是恢复传统文化。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都很自豪。我们都认真地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他们也是。但对我们来说,我们要学习几千年的文化,古人的智慧延续至今。但他们没有那么多,只有一两百年。

这样,他们就会在整个文化创造中,包括日常教育中,反复再现这些传统的东西。不仅是文化传统,还有建国史和重大政治事件。比如奴隶制,白人和黑人的种族关系,各种族的融合,都是其文化创作的重要主题,仅此而已。所以我们看美国电影,定期看的就是这些内容。

另外,我们知道美国是以商业起家的,一切都是先衡量其商业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谈创造。尤其是其大片的制作,全部采用流水线生产。好莱坞有一个庞大的剧情模板库,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调用各种桥段,然后电脑自动演绎组合成一个故事。如果经常看它的片子,会发现真正有创意的内容并不多,背后都是商业利益。

从我们所讨论的可以看出,一方面西方人受科技影响,思维是科技化的,走的是那条路。同时,他还受到宗教的影响,这使他具有浪漫和神圣的东西。但是大部分文化作品都是快餐式的作品,一笑而过。

还有一个因素影响人们对作品的欣赏。即使在中国,人们的生活其实也不容易。即使你有工作,你也会岌岌可危。即使是一个白领也会在一夜之间生病。我们身边看到的一些癌症患者,做了手术,做了一点化疗,走了几个城市,这就是几百万。什么样的家庭能承受这样的打击?也就是说,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看起来光鲜亮丽,能挣多少钱,但背后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如果一个西方人有工作,这个时候,无论是买房、供车还是旅游,各种福利都是国家整体提供的。即使对于没有工作的人,国家也有一系列的保障体系。所以西方人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削尖脑袋赚钱。当他没有烦恼的时候,他处于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即西方人对文化作品的需求类型不同。他们去电影院只是为了放松,吃点爆米花,喝点饮料,开心放松一下。这就降低了对电影作品的要求。再加上这种商业模式,就是恶性循环。你给他的好东西越少,他的审美标准就会越低。

就像在美国流行了十年的《老友记》一样,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其实它的内涵并不是很丰富,笑点也很低,但是对于美国观众来说,已经能够很好的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了。并不是他们真的文化水平差,而是人们的生活状态不同,有这样的影响。

现在知道了美国的文化背景,从这个角度看音乐剧电影,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100部经典和流行电影之一:从你的名字开始

新海诚PK宫崎骏其人,100部经典和流行电影的第二部,错过的不止一条街!

经典与流行电影100强(三):横向比较提升洞察力和审美能力(一)

第四讲百部经典与通俗电影:横向比较提升洞察力和审美能力(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