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济南府前街,济南府圩子墙墙内三和街(四)

2023-12-09 01:14 作者:岑岑 围观:

(鲁安忆旧系列之四十四)

文:鲁安

图:莲君

老街名巷今又在, 三和街内有乾坤

圩子墙上岱安门, 三和街内有乾坤;

古老街巷名犹在, 沧海桑田忆前人.

知道我在写三和街和济南二中的忆旧作文, 老校友宝宁兄, 前几天通过微信在济南二中老校友群里发给我一张清代光绪年间, 济南府南关附近, 包括岱安门, 三和街乃至正觉寺街的老地图. 为了方便读者看的更为清晰, 笔者特地邀请远山先生手绘了这张地图的局部, 并请编辑部同仁做些微加工上色处理, 这样晚清后期的济南老城府南关一带, 尤其岱安门附近的街巷排列和座落在街巷上的建筑物,就更加清楚了起来, 这样也可以对建立于光绪年间(1903年)的三和街小学和位于正觉寺街上, 尔后成立的省立济南二中前身的来龙去脉, 应该说有了更进一步溯本求源的证据 , 同时也为三和街以及附近老街巷的名称来源有了更恰当的合理解释.

光绪年间三和街一带老地图

这张地图的全名是泉城广场, 泺源大街原址以及附近的老街巷[(清光绪年间《省府街巷全图》部分) (李和平提供)]. 清光绪年间, 具体时间为公元1875年到1908年, 光绪名载湉,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也就是倒数第二位皇帝), 执政34年, 君主其实是慈禧太后. 光绪和慈禧几乎同时去世, 后者只比光绪帝仅仅晚了一天西归, 这当然是另外的故事了.

根据光绪年间老地图重绘的局部示意图,更加清晰,方便读者阅读

在圩子墙上的岱安门的东西两侧, 等距离的有巳字台(东侧)和午字台(西侧). 岱安门的大门朝北之路, 与朝山街南端相衔. 如果以朝山街作为基准线, 可以把岱安门北向分为东西两部分. 在东侧区域, 南北向的街道分别是吉庆街, 北首是南营房街(东西向)(在往北为丁家场和十方院), 再往东, 就是佛山街. 佛山街以东, 在大厅后街和圩子墙之间,有一演武厅和大校(音jiao四声)场, 是训练勇兵习武搏斗的地方.

1930年三和街及相邻亍巷的地图及己有更改的亍巷名称

在朝山街以西区域, 南北向的街巷分别是紫坛巷, 三和街和券门巷(券, 音xuan 四声). 三和街和券门巷北端都止于正觉寺街, 而东西向的街巷为精忠街,凤凰街, 双庙街和窑窝街. 三和街和券门巷之间东西向的街巷有永胜街和毛家坟, 中间还有一条南北巷的短巷, 称为财神巷.

旧时圩子墙上的岱安门

现在我们来了解当时在岱安门之内的建筑物.

进入岱安门, 直接面对, 位于中心位置的是雷祖庙, 靠近雷祖庙的是星宿庙, 它位于朝山街西侧南首; 面对岱安门左手边, 在圩子墙以北, 和紫檀巷, 三和街两条街巷南首之间, 分别有天坛和地坛(天坛在紫檀巷南口, 地坛在三和街南首路东) . 由正觉寺街, 券门巷, 三和街和毛家坟四条街巷围起, 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地盘, 当时大门不是开在正觉寺街, 而是位于毛家坟, 这块地方称之为“育婴堂”, 此处就是后来(1930年济南府地图)的济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也就是我的母校山东省立济南第二中学的所在地, 只不过此时的毛家坟的街名, 改成了全胜街而已; 而三和街小学成立时, 尚是光绪时期, 具体位置,应该就是地坛和天坛的所在之处, 只不过1930年的地图, 可以看出, 当时的新育小学所占的面积更加扩大, 扩展到往南距圩子墙不远的地方, 这和目前山东实验小学所处位置是吻合的. 原来的紫檀巷更名为祭坛巷, 因为学校位置取代了天坛和地坛, 天坛和地坛都是祭祀的地方, 祭坛巷的街名应该应该由此而来, 再说, 从发音上看, “紫檀”和”祭坛”差别虽有,但是不大, 更重要的是, 时时提醒新育学校的学生, 别忘了祭祀天地和感恩恩师教诲, 寓意应该在此吧.

综合这些资料, 可以了解当时的这些庙宇及祀坛, 还是离不开这里的天地人三和.

现在三和亍及相邻亍巷的亍名标牌

正如老子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譬如, 雷祖庙和星宿庙,星宿四象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指青龙,白虎, 朱雀和玄武, 分别代表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 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 而每逢正月初三, 中元节, 寒食节等节日, 人们都要 给自己的祖先上坟祭祀,祭拜祖先. 在明清两代, 皇宫也有祭拜活动, 只不过他们除了祭拜祖宗, 还要祭天拜地, 而祭拜的场所就是天坛和地坛, 一方面表明“敬天畏地”的理念, 同时也期盼来年的“风调雨顺, 大地丰盈”. 无论祭天还是拜地, 都离不开人的祭祀, 所以就有了三和街的名称.

三和亍小学原是天坛和地坛的旧址,当时是进行祭天地和敬拜祖先的活动的地方

另外这里的精忠街, 南营房街, 券门巷, 全胜街, 永胜街, 基本上都应该与鼓励将士们英勇作战有关, 譬如精忠街, 鼓励将士们“精忠报国”, 演武厅附近的南营房街, 应该是守城门口士兵的兵营所在, 至于永胜和全胜, 寓意当然就不在话下了.

这里主要想解释一下券门巷.

在中国古代城墙的墙门或者砲台附近, 都有券门, 这是屯兵登城墙必经之地. 战事一旦发生, 士兵可以手持武器,通过券门穿过墙内甬道, 迅速登上砲塔或者城墙御敌. 这一点也得到老校友,居住在南券门巷多年的居民伟轩先生的证实, 他说原来南券门巷往南直通圩子墙,在圩子墙上就有拱形的券门, 这和笔者的推测相符. 故此, 这里的券门巷似乎与山水沟没有任何的关系, 券门源于山水沟拱型水坝的说法看起来应该是比较牵强.

吉庆亍是居民进出城的必经之路,这里有饭铺小食店,供民众用歺

券门巷, 南京, 成都, 北京, 或西安, 在有古老城墙的城市, 在城门或砲台附近,几乎都有券门或者以券门命名的老街巷.

除了券门,还有的老街巷, 称为“箭道街”, 这也与屯兵有关, 而且在城门附近. 譬如在济南府的老西门,旧军门巷两侧, 有两条小巷, 分别称为“东箭道”“西剪道”,就是如此. 它是古代储存弓箭的仓库所在地, 也兼有射箭比武的功能, 相当于岱安门内的演武厅小校场吧.

当然除了这些, 还有在岱安门附近的十方院,丁家场, 佛山院等, 这些估计都是道教的道场. 济南古城曾经是中国道教的活动中心, 是道教最为活跃的地方, 有这类院场命名街巷, 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说一进入岱安门就看到的右手边的吉庆街.

吉庆亍上也有马车休息店,供南山进城的民众喝大碗茶,吃干粮,稍作休息

笔者认为, 吉庆街为民众进出岱安门的必经之路, 这里应该是做买卖, 集中了吃饭打尖的饭铺和买些点心送礼的副食品商铺的一条街巷, 也是南山里进城里来的民众, 也在此休息, 喝口大碗茶吃干粮的地方. 大家聚在一起, 天南地北如一家人相聚, 和睦相处同贺吉庆有余,所以就有了“吉庆街”的街名, 当然商贾人家也是要赚些银两的, 故此几步路的功夫,迈步来到三和街, 往北, 就有财神庙巷啊.

任何时候, 凭着良心致富发财, 财神爷也会保佑的.

现在吉庆街还有街牌

光绪年间, 战火四起, 民不聊生, 弃婴遍地, 饿殍四处, 当时慈善机构就成立了育婴堂, 专门收养弃儿病残, 同时在岱安门外往东一点儿,(具体位置也就是原来的山东中医学院的地界)儿开辟了乱葬地(也称为万人坟), 使孤苦伶仃逝者也能入土为安.

早期三和街小学附近的聋哑学校和社会福利院, 安排残疾人士就业, 据笔者推测, 应该都与这些慈善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说, 三和街就是一条非比寻常的济南府老街巷; 随之而来的三和街小学也就更非比寻常了, 当然作为这个学校的毕业生, 就特别显得非比寻常了.

尚铁龙学长就是三和街小学非比寻常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国家一级导演,演员尚铁龙毕业于三和街小学和济南二中,巜山海情》正在热播

目前, 在中国正在热播的连续剧《山海情》, 非常叫座. 剧中有一位扮演老村支书的本色演员尚铁龙, 十分出彩, 其实铁龙先生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还是国家一级导演, 多次获得电影电视大奖. 今年已经67岁了, 但他接地气的表演, 毫不做作, 很接地气, 令人叫绝. 除了他自身的刻苦努力之外, 其实还是有艺术天份的, 这里的天赋, 应该是与家庭的环境熏陶有着密切相连.

读者朋友, 也是尚铁龙三和街小学的同学小伙伴回忆留言说, “ 记得小学的时候, 尚铁龙在节目中扮演雷锋的角色, 铁龙扮演的生龙活现, 大家都被他的演技所折服, 他从小就有表演的天赋.“

一代名导尚之四伉俪,照片拍于五十年代

然而青出于蓝。

今年正是铁龙的父亲尚之四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尚之四在山东戏曲乃至中国戏曲界的地位高山仰止. 尚之四导演代表了一个时代.革命现代样板戏, 文唱武打俱佳的《奇袭白虎团》就是尚之四老先生导演的杰作, 除此之外尚之四导演在山东地方戏曲走向世界大舞台的推动中功不可没. 山东吕剧, 过去只是在山区两三位演员, 靠驴子驼着道具走村串户的演出, 亦称“驴剧”,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齣《李二嫂改嫁》, 优美的唱腔, 感人的故事, 改编和导演正是尚之四老先生. 通过尚之四不断的挖掘, 推陈出新, 像柳子, 梆子等这些齐鲁地方剧种,一时响彻大江南北, 尚之四老导演也因此成就了一大批的年轻优秀演员, 如郎咸芬, 李岱江等. 而今在趵突泉公园, 或者泉城广场, 都可以听到或者看到老一代人在唱吕剧, 梆子, 柳子乡音, 人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缅怀尚之四老先生这位著名导演的德艺双馨. (详见笔者作文2020《一代名导尚之四老先生》)

尚之四老先生的女儿尚铁君是济南二中高我们几级的学长, 工作后在济南上新街小学任教, 桃李满天下. 学长非常的热心, 支持关怀后学小老弟. 铁君学长青少年时期, 曾经住在离三和街不远的祭坛巷(即原来的紫檀巷)姥姥姥爷家.

铁君学长告诉我, 住在三和街18号的刘士芸是她初中班里最要好的同学, 刘士芸是班上的文艺干事, 人非常热心能干, 而且人又漂亮,很有上官云珠的样子.

三和街上的老住户刘庆祥,被尊称为刘老爷子,曾任山东济南私立正谊中学教员

刘士芸的父亲刘庆祥, 在三和街上, 大家都尊称为 “刘老爷子”, 曾任济南正谊中学教师, 刘老爷子, 言语不多, 待人和善, 很有生活品味, 铁君学长说:“上初中时, 常常上他们家去串门, 老爷子每天听着广东音乐, 品着小茶, 或哼着京剧, 优哉游哉, 他的音容笑貌至今没忘.”

还有一位李老爷子, 李耀东老先生, 是刘士芸女士的丈夫李树森先生的父亲, 是老济南商埠的最早开拓者. 一张近百年前的照片, 典型的民国风范, 温文尔雅, 道骨仙风.

三和街的老住户李耀东,尊称李老爷子,曾是开发济南商埠的开拓者

他们都住在三和街, 是三和街深宅大院中的老居民.

非常感慨的是, 一篇三和街忆旧的文章, 使铁君学长和刘家的后代又联络上了. 刘士芸的儿子李兵表示: 他从来没有见过祖父, 家里祖父的照片也只有一张, 听父亲讲述家里的历史, 爷爷出身大户人家, 尤其刻得一手好印章. 后来家道中落, 经商为主, 曾经加入过青帮, 也掩护过共产党, 和现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是亲密好友. 爷爷乐善好施, 老人仙逝送葬, 一街筒子的人, 除了达官贵人, 文人雅士, 更多的是乞丐穷人,送葬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老学长尚鉄君老师和好友刘士芸(左)

三和街上的老住户就是这样, 无论多么困难重重, 大家乡里乡亲几乎都是相帮相衬.

当然也有人落井下石, 毕竟是少数, 是人性使然, 也有其难言之隐吧.

三和街上老住户李树森和刘士芸伉俪

曾经住在三和街27号邬家大院的程汝钊, 对那时候的困苦情况下乡亲们的相互帮衬记忆犹新. 他说, 困难时期虽然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但是一家做饭百家香, 尤其是孩子们到了饭时, 吃院里的“百家饭”是常态, 蹭饭也不过是一小块菜饼子, 或者是一小碗面汤, 但那是老邻居的一片心意, 连程先生结婚, 都是由邬家出面, 每家三角钱凑凑份子, 八户人家一共凑了两块多钱, 买了张棉布床单, 作为全院的贺礼,是人意, 也是仁义.

住在三和亍27号邬家大院程汝钊母亲孙继淑(右)东屋张林祥妻子张娘娘(左)合影,1968年在邬家北屋门前合影

乡里乡亲凑份子,为程汝钊结婚送床单

住在三和街24号的老居民,右起:刘士荃,刘士莘,刘士祺,照片中的刘士祺,现为中国书协会员、理事,书画作品遍及全球!

邬家是曾经的大户人家, 一九六八年的照片, 还可以看出来邬家大院的花草, 就是在困难时期, 都还是与众不同的.

与众不同的, 还有住在三和街上济南二中的郑霄汉老师, 郑霄汉老师教我们初十九级五班的音乐. 应该说, 我们从初中开始, 就开始换教室上课了, 音乐教室就是实例.

郑霄汉老师和尚铁君学长合影

济南二中的音乐教室, 位置在正觉寺街二中正门甬道的东侧, 传达室的后邻, 音乐教室的大门正对着小礼堂的东山墙, 从二中大门到操场, 有一个缓缓上坡的长长砖铺甬道. 若想进入音乐教室的门, 先要攀上木制的梯子, 宛如成为音乐家, 就要经过层层攀登一样, 因此这座教室就充满了神秘感. 我们每每期待着音乐课, 就是想探索音乐的奥妙, 听听郑老师弹的钢琴和她银铃般的嗓音, 期待有朝一日,攀登最高的音乐学术殿堂.

济南二中郑霄汉老师和二中文艺骨干合影并指导学生

郑老师的钢琴弹得极好, 嗓音也格外的甜美, 尤其耐心, 负责, 对孩子们有一片挚爱的心肠. 正如铁君学长描述, 郑霄汉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 不急不躁, 循循善诱, 以她特有音乐语言和手势, 令学生着迷.每年的元旦团拜, 一般是在民主台前进行, 团拜之后是在学校大礼堂节目表演, 或者是分级分班举行, 回想起这些往事的点点滴滴, 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德高望重的郑霄汉老师从二中退休之后, 经常参加济南市的艺术教育活动, 并多次到少年宫指导工作. 据铁君学长回忆, 郑老师的先生陈志光, 和铁君学长的六叔尚之六(尚之四名导的六弟) , 同为抗美援朝的战友, 加上尚铁龙, 尚铁凤和先生林玉清, 一大家子兄弟姊妹都是二中校友,又有同住在三和街以及祭坛巷的生活经历, 这种师生情,战友情, 校友情和老邻居的邻里之情, 使几十年的友谊更加的深厚.

老校友的情深谊厚, 还要谈及山医附小(那时还称为齐大附小)和济南二中老学长刘启超老先生. 启超学长今年已经81岁高龄, 1949年入齐大附小读四年级, 后来1952年入读济南二中 初八级, 高中为高九级一班. 刘老学长回忆道: 当时齐大附小常常和三和街小学联合举行队日活动, 而且小学升初中, 考入济南二中的考场就设在三和街小学有厦沿的教室里. 那时候不兴发录取通知书, 而是发榜, 榜示在济南二中正门外的西侧南墙上, 1956年初中扩招了16个班,张榜时密密麻麻的姓名让人看的眼花撩乱, 加上拥挤的人群, 真是学子踊跃读书的胜景.

刘老还介绍说, 当时三和街上北段路东, 有一家酱菜铺, 酱菜味道特别好, 酱菜铺店是高九级一班同班同学薛正安家所开, 薛老学长酷爱美术, 后在山东科技报任美编, 和韩美林老师交往甚密. 更为薛家自豪的是, 薛正安的儿子为驻外使节, 这也是从三和街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年轻校友的杰出代表. 三和街真是风水宝地, 人杰地灵.

在此也祝愿尚铁君,刘启超, 和薛正安三位老学长健康长寿.

啊, 三和老街名犹在, 人才辈出忆恩师.

难忘故乡泉城,难忘三和街小学,山医跗小和济南二中的老校友和恩师们!

虽然三和街小学已经更名, 济南二中原址建筑也被高耸的酒店所取代, 但三和街上的青石板路, 三和街小学影壁墙后的大操场, 还有那济南二中古色古香音乐教室, 大礼堂, 故乡泉城老街巷的一石一瓦, 一草一木, 山医附小, 三和街小学, 济南二中老校友们的情深谊长, 更重要的是恩师们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了莘莘学子心中.记忆刻骨铭心.

2021-3-8 初稿, 宅家作文, 3-10 又改. 3-11 根据尚学长, 玉海兄, LXL和静水深流资料补充和建议又改. 3-11 定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