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一个人的朝圣电影叫什么名字,一个人的朝圣电影剧照

2023-12-08 23:10 作者:岑岑 围观:

拿破仑曾说:“所谓信念,是根据自我暗示,在潜意识中被宣布或反复指出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位曾经的欧洲巨人以自己坚定的信念横扫千军,成就了震惊世界的伟业。

信仰本身是不分地位阶级的,每个人都可以固执地相信,固执地坚持;坚持不懈的行动,无怨无悔。而且坚持信仰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这一点在《一个人的朝圣》主人公哈罗德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完全被这部温暖的电影吸引住了,哈罗德非同寻常的“朝圣”感染了我,让我因为习惯性的放弃而对自己的失败感到羞愧。

哈罗德和他的妻子莫林过着枯燥的退休生活。两个人之间没有长久的爱情,但是几十年的陪伴让彼此都接受了对方的存在。然而,一封信打破了平静。这封信来自哈罗德的同事倪坤,他20多年前曾在一所教堂开办的疗养院工作。由于身患重病,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写信给哈罗德做最后的告别。读着信中黯淡无助的文字,哈罗德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奎恩做点什么。在给奎尼发回信的路上,哈罗德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箱,但他总觉得问候的回信无法表达他对奎尼离去的遗憾和惋惜。哈罗德决定走到奎尼身边,送上一封埋藏在心底多年、饱含深深歉意的感谢信。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从哈罗德住的王桥到奎恩尼住的贝里奇有600多英里(约1000公里),哈罗德缺乏日常锻炼,毫无准备地长途旅行。不管怎样,都是可笑的突发奇想。然而,哈罗德决心实现这个艰巨的目标。离开后,他反复给养老院护士打电话,让护士告诉奎尼,一定要等到他到来。同时,在行进的过程中,哈罗德不停地喊着口号,这不仅是对奎因尼的召唤,也是对自己的鼓舞。

就这样,我们看到了一个行动迟缓的老人独自行走在苍穹之下,或在高速公路上瑟瑟发抖,或在乡间丛林中跌跌撞撞。是信念支撑着哈罗德的飞星戴岳披荆斩棘。这种仓促的旅行,不是身心的释放,而是灵魂的救赎。

《一个人的朝圣》用倒叙式的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示了哈罗德真实的内心世界,无疑是混乱、阴郁、冷酷、悲伤的。哈罗德小时候,父亲酗酒,母亲离家出走,整个家庭支离破碎。到了中年,青春期的儿子叛逆暴躁,最后在酒精和毒品的摧残下上吊自杀。莫琳将儿子的死归咎于哈罗德,至此,恶感油然而生,夫妻关系名存实亡。所有这些都在吞噬着哈罗德的生命。当面对在她穷困潦倒时挺身而出自愿顶罪的奎尼被工厂解雇的事实时,她快要死了。哈罗德知道这是她最后一次尝试用实际行动改变的机会,所以他必须去那个遥远的地方兑现她的承诺。

一路上,哈罗德得到了热心人的帮助,其中一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他的千里之旅。哈罗德成了互联网专家,很多人仰慕他,跟他走。渐渐地,哈罗德的独唱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周围混杂的环境让他原本纯粹的心灵之旅变成了一场秀。哈罗德根本不想出名。他只想尽快见到奎尼,倾吐自己早已遗忘的悲伤思绪。

其实家里的莫琳也是苦不堪言。当哈罗德离家出走,莫琳的灵魂救赎也开始了。从愤怒、不解和抱怨到担忧、自省和忏悔,莫琳向哈罗德吐露了一个关于奎尼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可以同时打开他们的心扉。这个车厢里,莫琳紧张不安;另一方面,哈罗德一直犹豫不决。最后,哈罗德敲开养老院的门,走到昆尼的床前。已经奄奄一息的库尼等了哈罗德87天,这是生命的奇迹。

对此,我们只能理解信仰的力量,它不仅延续了奎尼的生命,也驱散了哈罗德心中的阴霾。影片结尾的场景极其感人:哈罗德在窗前为奎尼悬挂水晶球。水晶球被阳光折射后充满了色彩,美丽的光芒出现在每一个和哈罗德有过交集的人身上。这是爱的沐浴和传递。

《一个人的朝圣》改编自英国作家雷切尔·乔伊斯的小说。电影已经这么感人了,原著一定更感人。我会重复这个故事,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向往的是什么,但我也明白无奈的现实受制于什么,所以我只能在脑海里想象一个关于自己的“一个人的朝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