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道德经上善若水第八章朗读,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翻译

2023-12-07 13:34 作者:岑岑 围观:

第八章: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字面理解

上善若水。

最好的善行是像水那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润万物而无声,却从不与万物相争。水做的事总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乃至于是被人嫌弃的事,但是,水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自然规律,所以水最接近“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有道的人就要学习“水”的德行,要善于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要心胸宽广、海纳百川,要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治理国家要有条不紊,做事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办得最好,要选择最合时宜的时候行动。

夫惟不争,故无尤。

要象水一样,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与万物都不争,所以也不会带来烦忧。

尤:过失。

1、通俗理解

最好的善行是像水那:为万物服务,而又不与万物相争。水总是无声无息的孕育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相争。水总是悄无声息、默默无闻的做着那些不显山不露水、微不足道的事情,乃至于是被人嫌弃的事情。但是,水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自然规律,所以水的一切行为都最接近“道”。

有道的人就要学习“水”的德行:

要善于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环境能够造就英雄;

要心胸宽广,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要达到“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境界;

要大公无私、与人为善、乐善好施;

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治理国家要有条不紊,不能好大喜功,不能强加于民。

做事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办得最好,要量力而行,不能超乎能力而过激。

要选择最合时宜的时机行动,不能沉不住气,不能操之过急。

要象水一样,做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在自然规律的范围内顺其自然行事,所以自然也不会给他带来烦忧。

2、上善若水

人们常说“上善若水”,但是“上善若水”究竟代表了一个什么境界呢?老子用无形的水,来表达人的心境应该像水一样:它完全融入自然,始终从高处往低处流;它能屈能伸,能够融入任何环境,可以随着各种器物改变自己的形状;它大公无私,可以把自己变成甘露润万物而无声。但是,它也有刚强的气节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它刚强得可以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无孔不入;它强大得可以推动巨石、移山填海、掀翻巨轮。

人的思维也要像水一样冲破有形的禁锢,达到无形的境界。这就是所谓的“致阴致阳,致柔致刚”的道理。

3、深隐而待时

老子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诸葛亮,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依靠叔父诸葛玄过活。十六岁那年叔父也去世,于是在襄阳城西的隆中置了一点田产,盖了几问屋子,一面耕种,一面读书。 诸葛亮在隆中住了十年。这期间他读了大量经史和诸子百家的著作,获得了丰富的政治、军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他又注意研究当时的政治形势,逐步形成了一套政治见解。当刘备体现出三顾之诚以后,一篇《隆中对》就使他脱颖而出了。

十六国时代的王猛,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能够远离乱世,隐居于西岳华山,静候风云之变而后动。穆帝永和十年(354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北伐,击败苻健,驻军灞上。王猛身穿麻布短衣,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捉掐虱子,一面与桓温纵谈天下大事,受到桓温重用。王猛心想在士族盘踞的东晋朝廷里,自己很难有所作为;追随桓温则等于助其篡晋,势必玷污清名。于是,他便继续隐居读书。苻坚是十六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向尚书吕婆楼请教治国安邦之计时,吕力荐王猛。苻坚即派吕恳请王猛出山。苻坚与王猛一见面便如平生知交,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苻坚觉得就象刘备当年遇到诸葛亮似的,如鱼得水。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其实就是一种“上善若水”的表现,诸葛亮和王猛就是这样的人,天下大乱的乱世之秋,未遇明君的时候,他们“深隐而待时”隐居为天下谋,一旦遇到明君,他们马上就可以实施安邦定国的大计。

从古到今,那些大智慧的人,他们是不会做无谓的牺牲的,而是选择上善若水,避开风斗,深隐而待时。鬼谷子说:“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天地万物变化的始末,必然是从细微变化开始的。引申意义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有先兆,都是从细微的变化开始的。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用观察万事万物的开放或封闭(捭阖之术)来发现变化的先兆,能善用此道的人,就是圣人。圣人可以预先预知天地万物的变化。在没有制定出扭转乾坤的谋略时,就隐居起来等待时机。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号枫林。朱升幼年师从新安学派著名学者陈栎,重“华夷之分”,“严华夷之辨”,反对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因而不乐仕进。他46岁始登乡贡进士,50岁被授为池州路学正,但拖至52岁才赴任,三年后,便辞职还乡了,隐居于家乡石门山。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朱升“避兵奔窜,往往闭户著述不辍”,静观时局的变化。龙凤三年(1357年),朱元璋亲率大军出征浙东,道经徽州。他经邓愈的推荐,亲至石门向朱升请教夺取天下的计策。时朱元璋受小明王韩林儿节制,属北方红巾军系统。北方红巾军初起时,既谴责“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的不平等现象,又提出“复宋”的口号,符合新安士人的政治理想。加上为朱元璋亲顾茅庐、礼贤下士的态度所感动,朱升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他针对当时的斗争形势和朱元璋“地狭粮少”的实际情况,进献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朱元璋喜出望外,当即“命预帷幄密议”。朱升出山聘侍军门之后,朱元璋“令议礼乐征伐之事”。他“誓效智力以谋国,竭耿耿之丹衷”,成为朱元璋麾下一员辅佐重臣。

在功臣受封、加官晋爵的庆贺声中,朱升——这位追随朱元璋十四年,出谋划策的老元勋,却“众醉独醒”,头脑冷静。在朱元璋称帝后的次年三月,朱升即“请老归山”,要求重返林泉。朱元璋“欲赐以爵位”,朱升“固辞不受”。他说:“臣后人福薄,不敢叨天恩也!”朱元璋说:“卿子几何?即不受吾爵,独不使辅朕乎?”朱升“涕泣下,哽咽对曰:‘臣一子名同,事君之忠有余,保身之哲不足,臣所以不令其仕者,恐他日不得老死牖下也’!”朱元璋听了很不高兴,说:“朕与卿分则君臣,情同父子,何嫌何疑,而虑及此乎?”朱升答:“非臣过虑,数固然耳。但愿陛下哀念老臣,臣子不免,赐以完躯幸矣。”说罢,“涕数行下”。朱元璋见之,“亦为恻然,因与朱同免死券以慰之,驰驿送归”。

朱升的隐居是“深隐而待时”,表面上是教书先生,实则静观天下变化,待朱元璋亲临邀请的时候,朱升“则为之谋”,献上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定天下”大计。而建国以后,朱升急流勇退,不是“深隐而待时”而是“明哲保身”,他早早的就预见到朱元璋会诛杀功臣,所以,他得到了善终。比刘伯温、李善长、徐达等功臣的下场要好得多。但是,朱升为他的儿子讨得的“免死券”却没有保全他儿子的生命,朱升的智慧也保护不了他的儿子。

历史上的姜子牙、百里奚、张良、诸葛亮、王猛、刘伯温等大智慧者,他们都是被中国人公认了的大英雄。他们都是生在乱世之中,但他们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同流合污,而是隐居民间,静观时局变化,谋划扭转乾坤的大计,然后择明君而侍之,从而成就千秋伟业的。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个何等聪明的聪明人!他生在乱世之秋,走仕途时早早的就可以发现他所跟随的人不会有好结局,所以他能够急流勇退,退隐民间。就连前来劝他“重出江湖”的大英雄檀道济,也没有逃脱厄运,成为千古奇冤的受害者,发出了“自毁长城”的怒吼。陶渊明退避三舍,远离乱世,过着清寒的生活,虽然没有成就千秋伟业,却成就了他的文学辉煌。

4、普通人的深隐而待时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之所以我们是普通老百姓,就是我们没有干出像圣人一样的大事,但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圣人般的智慧。当我们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我们照样也可以“深隐而待时”。最简单的“深隐而待时”就是要“沉住气”。

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我们大型国有企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们的总工程师是国内著名的权威,但是在那个时代,他被扣上“反革命学术权威”的大帽子被打倒了,下放劳动改造。有一天,一个青年工人来找他,表示愿意“拜师学艺”。在那个时代,居然还有人愿意学技术,总工程师非常感动,就收下了这个“徒弟”。这个“孝顺”的徒弟,体现出了异常的勤奋,白天去上班,晚上就到“牛棚”去学艺。在帮助“老师”整理完一篇涉及到国内尖端技术的学术论文以后,就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他以自己的名义在我国某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这篇论文。一时间在业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国内如此尖端的技术难题,被一个三代贫农“根红苗壮”的青年工人给攻克了!他成了青年人学习的“典范”,被送到清华大学深造,成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他被破格提拔为“处长”。

而他的“老师”却没有任何怨言,即便是,招了这样一个“逆子”式的徒弟,他的劣行却帮了师傅的大忙。这个“逆子”实在是智商太低了,他也不好好想一想:师傅是“牛鬼蛇神”,在牛棚里搞研发也是违法的,更不要说发表了,像师傅这样的老知识分子,能让他的成果放在柜子里吗?一定会通过他的名字发表的,通过他让自己的成果迅速在社会上得到推广,而自己则只能选择“深隐而待时”。就是他的急功近利导致了自己的覆灭,改革开放了,在恢复正常生产的同时,我们还要引进先进技术,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知识分子的春天终于到来了,每个人都恨不得把一天当成两天用,以夺回当年荒废的岁月。总工程师又回到了他的岗位上,一项项科研成果公诸于世。可是这位“根红苗壮”新星,却恨不得挖一个坑把自己给埋了,因为他当年靠着“投机取巧”走红,抱着“造反有理”的心态去读书,还要“滥竽充数”的当官,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时代,怎么可能蒙混过关呢?于是他又变成了一个工人,时代再也不给他“投机取巧”的机会了。

我有一个在大型国有企业当总经理的好朋友,我们是同龄人,在一起交流起来自然就很顺畅,他告诉我,他也曾经经历过艰苦的抉择。在那个“北大教授不如卖红薯的老太太”的时代,他圈子里的“有识之士”纷纷都去当“弄潮儿”去了,眼睁睁的看到他们“开汽车”“住豪宅”,他却仍然在骑自行车,住职工宿舍,他也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于是没有出去“闯天下”的“有识之士”就组成了一个“顽固沙龙”,他们坚信国有企业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不可能竞争不过“个体户”;很多人才都走了,可以大大减少他们的竞争对手,这恰恰就是他们的机会,他们承诺:互相鼓励,相互帮助,不离不弃,决不离开。即便是在国有企业改制的时候,他们只能拿到生活费的艰难时期,他们也没有改变自己信念,他们经历了“深隐而待时”的考验。到如今他当上了总经理,当年的“顽固沙龙”成员,有当总工程师的,还有好几个处长。在他们的领导下,国有企业焕发了勃勃生机,原来几万人的企业,现在只有几千人了,产值却翻了几番。

曾国藩大彻大悟

曾国藩九江一战,被石达开打得大败,苦心经营的水师全军覆灭。曾国藩投湖自杀,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亲去世,曾国藩回家守孝。从此他一蹶不振,骨瘦如柴。

一天他的弟弟告诉他,有个老和尚看病很准,不妨一试。老和尚听说来人是曾国藩,连面都没见,写了一张纸条给他。曾国藩打开一看:“黄老治心病”。曾国藩回到荷叶塘,关起门来,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读着《道德经》。果然重读:似觉字字在心,句句入理,与过去所读时竟大不相同。

早年的曾国藩一心一意信仰孔孟学说,要以儒家思想来入世拯世。他遵奉的是“以天下为己任”。也正是靠的这种持身谨严,奋发向上,关心国事,留意民情,使得他赢得了君王和同僚的信赖,在官场上春风得意,扶摇直上。

咸丰二年间,正处于顺利向上攀援的礼部侍郎,坚决地相信“治乱世须用重典”的古训以及从严治军的必要性,遂由孔孟儒家弟子一变而转为申韩法家之徒。他认为自己奉皇上之命办团练,名正言顺,只要己身端正,就可以正压邪,什么事都能办得好。谁知大谬不然!这位金马门里的才子、六部堂官中的干吏,在严酷的现实中处处碰壁,事事不顺。

这一年多来,他曾无数次痛苦地回想过出山五年间的往事。他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不能见容于湘赣官场?为什么对皇上忠心耿耿,却招来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连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为什么处处遵循国法、事事秉公办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他心里充满着委屈,心情郁结不解,日积月累,终于酿成大病。

这些日子,在实实在在的民事军旅中亲身体验了许多次成功与失败的帮办团练大臣,通过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终于探得了这部道家经典的奥秘。这部貌似出世的书,其实全是谈的入世的道理。只不过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的方式去达到目的;申韩崇尚以强制强,老子则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这句话说得多么深刻!老子真是个把天下竞争之术揣摩得最为深透的大智者。

曾国藩想起在长沙与绿营的龃龉斗法,与湖南官场的凿枘不合,想起在南昌与陈启迈、恽光宸的争强斗胜,这一切都是采取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结果呢?表面上胜利了,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又如参清德、参陈启迈,越俎代庖、包揽干预种种情事,办理之时,固然痛快干脆,却没有想到锋芒毕露、刚烈太甚,伤害了清德、陈启迈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这些隐患与障碍,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在书斋里,在六部签押房里是无论如何也设想不到的,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大大地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

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不能行得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为什么不采用呢?少年时代记住的诸如“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话,过去一直似懂非懂,现在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些年来与官场内部以及与绿营的争斗,其实都是一种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他要做到全无形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柔弱,柔弱,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至柔克至刚。能克刚之柔,难道不是更刚吗?祖父“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的家训,自己竟片面理解了。曾国藩想到这里,兴奋地在《道德经》扉页上写下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他觉得胸中的郁结解开了许多。

曾国藩为自己的这个收获而高兴,并提起笔,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经过这番痛苦锻炼的曾国藩相信,他必能以更为圆熟的技巧、老到的工夫,在东南这块充满血与火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一幕迥异往昔的精彩之剧来。

大彻大悟的曾国藩,展现于世人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桀骜不驯、凶神恶煞的“曾剃头”了。为使自己的学生李鸿章更好的发挥才干,曾国藩宁愿让出自己的位置;为联络旷世奇才左宗棠,曾国藩情愿把自己比作“雌”把左宗棠比作“雄”。曾国藩是用“心”一举打败了洪秀全。打败洪秀全以后,曾国藩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

点评

后人都非常推崇曾国藩,曾国藩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好推崇的,推崇的是他“上善若水”的心境。道学崇尚“水”,崇尚“不争”,崇尚“柔弱”、崇尚“无为”,崇尚“无私”。听起来很深奥,从道学演变出来的“武学”,诸如“太极”、“八卦”等拳法就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是进攻的,全部是防守。在防守中寻找对方的弱点,再借攻击者的力量来攻击其弱点,以守为攻才是其奥妙所在。无论处人还是处事,要想把防守做到家,没有“上善若水”的心态,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道学是修炼心境的。

太 极 拳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没有充分史料可以证明太极拳是张三丰所创,当然也没有证据证明不是他所创。戚继光的32势长拳理论早于陈王廷,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原本也为陈式太极拳所缺欠。可见太极拳并非一人所创,而是前人不断开发、总结、整理、创新、发展而来的。纵观近、现代太极拳的发展就可见一斑,事物只有不断发展才具有生命力。这足以说明太极拳的前天、昨天和今天,也揭示了它的明天。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

点评

从太极拳的特点:“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我们可以看到“动”、“刚”、“力”都是对方的进攻,就是“矛”;“静”、“柔”、“借力”都是防守,就是“盾”。太极拳取胜的奥妙就是“以守为攻”。

太极拳,首先是修炼心境的,达到“上善若水”才是其最高境界;其次才是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消除百病,延年益寿;再次才是防身护身、攻击敌人,即便是短兵相接也不会主动进攻,在防守中寻找对方的弱点,再借攻击者的力量来攻击其弱点,以守为攻、借力打力才是其出奇制胜奥妙所在。

达到“上善若水”心境的高手,高手与高手过招时,最讲究的是“适可而止”,只要对方明白了,“点到为止”即可,双方的胜负都在无形中决出,只有过招的人心里明白。胜者不傲慢,败者有尊严,从此世上多了一对生死朋友,少了一对不共戴天的仇敌。那种把对手“杀得”落花流水的人,在众人面前趾高气昂,其实他“虽胜尤败”,因为他在内涵和修养上就已经输了,他绝不会成为高手的。

解放前,陈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陈发科,遇到天津跤王(摔跤)在大庭广众之下前来挑战,他婉言谢绝,跤王却不依不饶,非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比武,无论陈发科怎么推辞也不行。最后陈发科对跤王说:“我们先握握手,再比不迟。”跤王和陈发科只握了三秒钟手,心里就明白了,声如洪钟的说:“改日再比。”满脸欢笑的带着众弟子走了。

第二天跤王带着重礼前来拜访陈发科,感谢陈发科的高风亮节,跤王对陈发科的弟子说:“昨天,你们的师傅让了我三招。”弟子们都糊涂了,明明没有比武,怎么还让了三招呢?跤王接着说:“我们只握了三秒钟手,你们师傅就把我的所有力量全部化解了,我使不上劲,还能比武吗?所以,我要与你们的师傅拜把子成为生死之交。”

这就是高手过招,双方都达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适可而止是最佳选择,双方都可以捍卫尊严,同时还可以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