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专家肯定《我本是高山》艺术价值:“塑造了可信可亲可爱的张桂梅形象”

2023-12-06 06:31 作者:岑岑 围观:

电影《我是一座山》由郑大胜、金扬执导,克里斯蒂娜主演,根据“七一”奖章获得者、时代楷模、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张贵梅的感人故事改编。11月28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我是山》专家观摩研讨会,探讨电影的艺术创新表达。

影片主题积极向上,充满女性关怀。

张贵梅的事迹广为人知。2008年,她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一所免费高中,面向贫困家庭的女孩。建校至今,已有2000多名大山里的姑娘从这里考上大学,开始在各行各业焕发光彩。为此而努力的张贵梅,身体每况愈下,饱受各种疾病的折磨。

“看完电影我很感动。影片完成度很高,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可亲可爱的张贵梅形象。”中国电影评论协会会长饶曙光激动地说,“其实我自己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所以看这部电影特别感同身受。”他认为,影片生动地表达了张贵梅“女子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的信念,也向观众展示了偏远地区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支持,需要更多的自我努力和奋斗,才能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部电影充满了温度、高度、深度和广度."

饶曙光说,虽然电影呈现了很多艰辛和困难,但创作者仍然塑造了“一个不断奋斗和奋进的中国形象”。“这样的电影可以在国际传播中提升国家形象;同时,这部电影除了催人奋进,也让我们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发展更加饱满均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红也认为,这部电影塑造了一个“仁者无敌”的张贵梅。“她的善良和慷慨感动了每一个人。全片主题积极向上,充满女性关怀。”

将纪实内容与诗意表达相结合。

1996年8月,张贵梅的丈夫因病去世,悲痛欲绝的张贵梅主动要求调到偏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教书。她也谈到了之前的纪录片中丈夫的去世对自己的巨大打击。在电影中,每当张贵梅感到困难时,记忆中就会出现她和丈夫在一起的温馨画面,这也成为她继续前行的精神支柱之一。但在一些观众看来,这些片段“太过深情,对剧情发展帮助不大。”

“这是艺术家的选择。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可,但我们必须捍卫电影创作者自由表达的权利。”尹红说。他认为电影中的这些片段都是以诗意的方式表达的,而郑大胜和金扬之前的作品大多以艺术片为主。即使是《我是一座山》这样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在一些片段中用虚构的手段来表现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塑造人物,表达情感。”

尹红认为,电影中有许多类似的表达方式。例如,张贵梅带领学生爬山,让他们看到山外不一样的世界。“创作者可以选择一种他们认为更合适的表达方式。要说创新,影片中纪录片内容与诗意表达的结合,是两位导演做出的创新探索。”

克里斯蒂娜在他的表演上下了很大功夫。

“演好张贵梅更难。”尹红认为,作为一名职业演员,克里斯蒂娜在电影中与一大群非职业演员一起表演有很大困难。“总的来说,克里斯蒂娜无论是角色的造型还是行为都做了非常相似的模仿,更好的还原了角色的姿态和状态,让角色被观众接受和相信,可见下了很大的功夫。”

然而,尹红也承认,尽管张贵梅在现实中身体虚弱,但她的力量感却很强。相比之下,克里斯蒂娜这个角色为了强化自己的“悲伤形象”就有点过分了。

希望影评回归电影本身。

“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尊重电影,尊重艺术家的创作。”饶曙光表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举办此次研讨会,是希望“我们的电影评论能够回归电影本身,按照电影的逻辑和艺术表达来进行,同时不辜负观众的期待和市场的推动,为艺术家的创新探索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空空间,对于营造更加健康优化的电影发展生态文明环境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