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豆菽的意思,程民生:宋代菽豆的地位及功用丨202305-88(总第2362期)

2023-12-05 06:44 作者:岑岑 围观:

感谢程民生老师赐稿

原文载《中国农史》2023年第2期

引用时请注明出处

宋代菽豆的地位及功用

文丨程民生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简介]程民生(1956-),男,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宋史。

[摘要]菽豆种植在宋代得到大普及,还出现新品种蚕豆并引进西天绿豆,形成了北麦、南稻、全国豆的新格局。从而扩大了南方旱地山地的垦殖率,改善了粮食结构,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底层百姓的主粮。从日常饮食、饲料、烧饭取暖看来,菽豆是民众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官方对菽豆的需求量也很大,是宋代民众消费量最大也即产量最大的粮食。副食的功能更大,豆油、酱油的诞生、豆腐的命名、豆酱的必备,显示宋代对菽豆的进一步开发和更多依赖。在宋代社会经济史中,菽豆的作用不亚于稻麦,而在养地、治病防病和食品方面的作用超过其它所有农作物。宋人将其推向德配天地的文化高度。

[关键词]大豆;主粮;菽水;医药;宋代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最早驯化和种植大豆,目前可以认定的最早的大豆出土于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后来发展成为主要农作物之一,在社会历史中起到很大作用。学术界已充分认识到菽豆的特殊作用和历史地位,只是缺乏断代论证,尤其是对宋代的相关史实只有零星论述乃至直接略过,知之不多,菽豆史在系统、深入方面多有不详。[1]有农史学者指出,战国时期菽粟成为中原地区的主粮,汉代以后菽豆由主食变为副食。[2]实际上,宋代菽豆仍是多数底层民众的主食,副食的作用越来越多。笔者从史学的角度试对宋代菽豆作一粗浅探讨,或许有利于宋史、农作物史研究,谬误之处尚祈指教。

一、宋代菽豆的地域普及

先秦时,学者曾概括天下九州各有适合土地气候的农作物:扬州其谷宜稻,荆州其谷宜稻,豫州其谷宜五种:黍、稷、菽、麦、稻,青州其谷宜稻、麦,兖州其谷宜四种:黍、稷、稻、麦,雍州其谷宜黍、稷,幽州其谷宜三种:黍、稷、稻,冀州其谷宜黍、稷,并州其谷宜五种:黍、稷、菽、麦、稻。[3]如此,只有五谷具备的豫州、并州普遍种植豆菽。另有“东方多麦稻,西方多麻,北方多菽,中央多禾”,以及“汾水浊宜麻,济水和宜麦,河水调宜菽,洛水轻利宜禾,江水肥宜稻,渭水多力宜黍”[4]之说,意思是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多有豆菽,种植区域有限,连北方也未普及。但并不是说其他地方没有菽豆,只是不多。

汉唐以来,菽豆在北方广大地区逐渐普及。至宋朝,农作物地理在已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又有重大变化。北方地区菽豆成为秋粮的主力,生产发达。如京东路的徐州菽麦连作的耕作制度十分成熟,卓有成效,“地宜菽麦,一熟而饱数岁”,[5]一次丰收的豆、麦足够吃数年。河北路最肥沃的地区广种菽豆,如“德、博间地惟沃饶,菽粟易敛。”[6]表明德州、博州主要出产豆和谷子。又如河间县,“东家载豆如山岳,西舍割禾无处著。父老欢呼南陌头,打鼓吹箫相燕乐。今年不复似常年,斗米都无百十钱。”[7]菽豆获得大丰收。西北地区陕西的屯田,就是依照当地作业习俗,“夏田种麦,秋田种粟豆。”[8]元丰三年(1080),泾州、原州“粟、麻、荞麦、大豆等丰熟。”[9]邠州的荜豆即豌豆,甚至成为土贡特产,每年向皇帝进贡一石,[10]是除了药用巴豆以外唯一贡豆的地方。秦岭南麓的陕西丰阳县,北宋前期就已经“豆萁禾穗满青山”,[11]豆类是山地的主要作物。

最突出的是宋政府着力向广大南方地区推广菽豆。朝廷多次号召开展南北作物交流,要求各地官府积极引进外地作物,尤其强调南方广种豆麦等旱地作物。如淳化年间宋太宗即诏令:“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亦令就水广种粳稻,并免其租。”[12]官方提供粟、豆等旱地作物种子供南方农民种植,并一律免交租税。又具体诏令岭南诸州县:“劝民种四种豆及黍、粟、大麦、荞麦,以备水旱。官给种与之,仍免其税。”[13]首先提到的就是黄豆,黑豆、红豆,绿豆四种豆。至南宋,由于人口压力剧增,官方对旱地作物的推广更加迫切。如嘉定二年(1210),宋宁宗“命浙西诸州谕民种麦豆,毋督其租。”[14]嘉定八年,再次诏令两浙、江淮路“谕民杂种粟麦麻豆,有司毋收其赋,田主毋责其租。”[15]仍以免征租税的优惠来激励农民种植菽豆等旱地作物。由此可见,官方为推广菽豆颇下功夫,鼓励南方农民利用旱地,开辟新的生产领域。

宋政府的努力收到良好效果,南方地区甚至成为豆菽生产的主力军。两宋之际的常州人孙觌,有“豆熟连村雨叶黄,秔肥蘸水露莘香”诗句,[16]就是南方稻作区普遍种豆的真实写照。如“生大豆,有绿、褐、黑三种,亦有大、小两等。其大者出江、浙、湖南北,黑小者生他处。”[17]江南路、两浙路、荆湖路,成为黄豆、大黑豆、大绿豆、大褐豆主要产地。赤小豆,“关西、河北,京东、西多食之”,[18]意思是北方地区多种多食,但“今江淮间尤多种莳”,[19]南方地区更多。在苏州到无锡的运河两岸,陆游看到“皆长冈高垄,多陆种菽粟”,[20]淮南路黄州以西,“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21]在南宋江东路的江宁府,“豆田无数老鸦飞,枣熟菰香稻子垂。未说前年那有此,今年还似去年时。”[22]可见菽豆的种植规模。东南海隅的福建,当地人叶颙言:“闽中豆麦,皆土产所有”,[23] 豆是主要的旱地作物。

西南地区同样广为种植。熙宁八年(1075)因西南边境对外战争,朝廷在附近调拨军粮,其中包括“广南东路米五七万石、豆十万石”,[24]所调豆比米还多,可知军队需要大量的豆,以及广东产豆。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的广东罗浮山,“多有道人,倚嵚岩为室,仅可容膝。引泉贯其间,以供烹濯。凿山种豆,人不满二亩,可了岁计,油然自得也。”[25]菽豆乃是其最主要的生活资料来源,不足两亩的山地所产豆,足够一个人全年的食用,至少亩产两石(两季或三季?)。广西盛行豆腐酒:“广右诸处道旁率沽白酒,在静江尤盛,人以十四钱买一大白及豆腐羮,谓之豆腐酒。”[26]豆腐羮的流行反映着菽豆普遍。荆湖路西部的辰、沅、靖等州都在山区,可耕之地不多,当地居民生产方式落后,“皆焚山而耕,所种粟豆而已。”[27]菽豆是主要农作物。四川学者家铉翁指出:“今楚、蜀之地,豆有得霜而饱熟者”,[28]所言为荆湖、四川地区的晚豆。乾道三年(1167)四川发生大旱灾,“自春及夏,民情嗷嗷。比至六月下旬,乃始得雨,揆之农时,似不及事。得雨之后,但植晚豆,就令农熟,所得无几。”[29]看来至少有早晚两季菽豆。四川绵州彰明县赤水等四乡出产著名药材附子,“然秔稻之田五,菽粟之田三,而附子之田止居其二焉。”[30]菽豆农田至少占十分之一。四川北部的秦岭山区,“种畬多菽粟”,[31]山地以豆为主。旱地作物菽豆在南方的广泛种植,充分有效利用了旱地、山田,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

至此,可以说菽豆遍及宋朝全国各地。具体如大豆,“大豆黄卷及生大豆,生太山平泽,今处处有之”。[32]又如扁豆,“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人家多种于篱援间,蔓延而上,大叶细花,花有紫、白二色,荚生花下。其实亦有黑、白二种”。[33]两宋之际的太学生陈东,甚至有“休论斥卤与膏腴,豆藿连阡稻麦无”的夸张说辞。[34]经济大发展的宋代,形成了北麦、南稻、全国豆的新格局,强化了菽豆主粮的地位。

二、宋代菽豆的品种与价格

豆科植物有一大特点,就是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由于起源于本土,种类最为丰富。多数品种或直立丛生或攀缘,种子虽成分相似,但食用品质差异很大。宋人多有赞扬:“豆种最多”,[35]“菽,豆也。其类最多”。[36]可适宜于各类气候、地形和土壤,耐瘠、耐寒、耐旱,这是其广泛种植的先天因素。

南宋杭州出产豆类多种,分别为:“大黑、大紫、大白、大黄、大青、大褐、白扁、黑扁、白小、赤小、绿、小红、楼子绿、白江、青豌、白豌、白眼、刀、羊眼。”[37]多达十九种。绍兴府土产豆菽分两类,“其植者曰乌豆、白豆、青豆、褐豆、赤豆、绿豆、茶绿豆、赤小豆、白小豆、五月乌豆、豌豆、七日豆(一名毛豆)、三收豆。黑豆之小者,《广志》云重小豆,一岁三熟是也。其蔓生曰羊角豆、白扁豆,黑者曰白眼豆(一名鹊豆,言班驳似鹊),紫花者,结实而芽紫,曰紫眼豆,皆一种尔。其荚可蒸食。蚕豆、江豆、刀鞘豆,荚长尺余,豆颗大于棋子。”[38]农田种植12种豆,园圃种植6种豆,尤以一年可以三次种植收获的三收豆、豆粒大如棋子的刀鞘豆为优良品种。在江东路的徽州,16种豆类中不乏名优产品:“豆有大白、小白、大紫、小紫、大黑、小黑。褐豆大,青而黑者为豉极良,有油。绿豆视绿,豆尤小,宜为粉。有红斑沙豆,大如绿豆。羊角豆纤而长。扁豆者,大荚,实篱上豆也,实或白或黑。龙牙豆者,大如皁荚。又有豌豆、秋豆、尾秋豆。尾秋一名米豆,可杂秔为饭。”[39]黑豆制作的豆豉脂肪含量高,享誉全国,米豆混合秔米直接当饭。福建的福州,豆类“有黑者、紫者、白者、绿者、红者、羊角者、虎爪者、如钱片者。又有扁豆,种于篱落间;有蚕豆,蚕熟时有之。”[40]十分丰富。据此可知,各地都有诸多适宜本土的菽豆。

值得关注的是新品种。北宋时期,出现两个新品种。一个是蚕豆,最早的明确记载是在四川,初称佛豆,宋仁宗时士大夫宋祁载:“佛豆,粒甚大而坚重。农夫不常种,惟圃人莳以为利。以盐渍然后食之,小儿所嗜。赞曰:丰粒茂苗,豆别一类。秋种春敛,农不常莳。”[41]就是说蚕豆被当作蔬菜和零食,有着广阔的市场,受到菜农的重视。另一个是宋真宗皇帝下令引进的海外品种西天绿豆,“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西天中印土得绿豆种二石,不知今之绿豆是否?始植于后苑,秋成日宣近臣尝之,仍赐占稻及西天绿豆御诗。”[42]从中印度进口的绿豆结子多且大,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天禧三年(1019)十月,宋真宗在皇宫招来宗室和近臣观赏种植的西天绿豆,并作诗赐给群臣。[43]显然是实验种植成功的炫耀,之后的推广是不言而喻的。湖州则种植有“黄高丽豆、黑高丽豆、燕豆、豍豆、大豆类也。”[44]黄、黑高丽豆,始见于北魏的《齐民要术》,当是历史上引进的高丽国品种,宋代延续种植。

粮食价格涉及产量以及民众的生活质量。菽豆种植面积的扩大,总产量的增多,使菽豆长期处于五谷价格的中下游。宋初的河东路,官府和籴价格是“米每斗钱三十文,粟十六文,大豆二十二文”。[45]豆价低于大米高于小米。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河东“管内粟豆斗直十九钱。”[46]市场价格与小米持平。宋英宗治平末年,“长安钱多物贱,米麦斗不过百钱,粟豆半之”,[47]豆价仅是米、麦的一半。元祐六年(1091年),淮南、两浙发生自然灾害,流民即将进入颖州境内,官方准备出粜封椿库粮食,按当时市场价格估定为粳米每斗80文,小麦每斗60文,绿豆每斗55文,粟米每斗90文,豌豆每斗60文。[48]绿豆价格最低,其次是豌豆和小麦。大致是菽豆价格位于五谷的中下等,一般情况下贫民有能力购买。同时也说明菽豆产量大,供应充沛。

三、宋代菽豆的粮食地位

在古代粮食体系中,古人对作物种类有数字化的概括,分别有百谷、九谷、八谷、六米、五谷、三谷之说。所谓百谷,泛指所有粮食作物和蔬果。所谓九谷,实指稷、秫、黍、稻、麻、大豆、小豆、大麦、小麦,其中“菽,豆也。其类最多,故九谷之中居其二。”[49]所谓八谷,即“一稻、二黍、三大麦、四小麦、五大豆、六小豆、七粟、八麻。”[50]豆居其二。所谓六米,是黍、稷、稻、梁、苽、大豆,[51]豆居其一。所谓五谷,则是麻、黍、稷、麦、豆,豆居其一。所谓三谷,乃梁、稻、菽,“梁者黍稷之总名,稻者溉种之总名,菽者众豆之总名。”[52]属于分类,菽豆居三分之一。这些数据和粮食选择的差异,其实是因人因角度不同而成,但无论哪类都有菽豆。

宋代赋税结构反映了同样情况。每年的常规实物税赋由四类组成:谷、帛、金铁、物产,其中谷之品七、粟之品七、稻之品四、麦之品七、黍之品三、穄之品三,品种最多的是菽之品,凡十五:“曰豌豆、大豆、小豆、绿豆、红豆、白豆、赤豆、褐豆、茭豆、黄豆、胡豆、落豆、元豆、巢豆、杂豆。”[53]这一事实,说明豆类是宋代最主要的粮食之一,朝庭征收几乎所有的菽豆实物。大量征收的菽豆运往京师开封,如太平兴国六年(981),朝廷“始制汴河岁运江淮秔米三百万石,豆百万石,黄河粟五十万石、豆三十万石,惠民河粟四十万石、豆二十万石,广济河粟十二万石,凡五百五十万石”。[54]其中豆150万石,超过了粟102万石,在数量上位居第二,占总量的27%,主要来自于东南地区。与此相应的,是京师粮食储备配置的仓库,端拱初宋太宗诏:“以粳米、糯米为一仓,小麦、小绿豆为一仓,大豆、粟为一仓。”[55]六种粮食,豆菽两种,大约占三分之一粮仓。百余万石的官方漕运菽豆,实际上并不能满足京师的需要,还要号召民间输送。如天圣六年(1028),宋仁宗敕:“许客旅于在京入中大豆三十万硕,粟二十万硕,己入中到大豆二十七万七千余硕,粟万五千余硕。”[56]说明朝廷和京师对菽豆的需求量巨大。

地方仓库中,菽豆是必须的主要储备品。如河北沧州,州仓储备有大量大豆和小豆。景祐元年(1034)臣僚上言:“伏睹沧州粮仓白米数少,小豆万硕甚多。饥民就贱,多籴小豆。”[57]元丰二年(1079),知沧州张问报告:“民饥,至相食。今州仓大豆四万九千余石,可支五年,渐有陈腐。乞留二年外,斥共余以赐饥民,可活良民三万口。”[58]民间备荒的社仓,“每村立一社仓,逐户据户口数多少,仍约岁之丰耗,年年纳粟若干、豆若干、菽黍若干石斗,委上等户有年德者三两人主之,如遇饥馑,量口数支给。”[59]都是以豆、粟为主的杂粮。

具体到民间百姓生活,菽豆乃是主粮、主食。

农家日常饭食多为豆。如秋季的农村,“禾黍巳登场,垄菽叶亦稀。天晴日气暖,稚子负薪归。妇姑具饷出,饭豆菜叶肥。”[60]农闲时食豆饭。夏季农忙时节,往田地给农夫送饭,还是豆饭:“麦秋场圃面颜光,蚕月丝车茧水黄。豆饭饷田薅鼓住,田塍收水妇翁忙。”[61]这就是常见的“芋羮豆饭,早晩馈田”。[62]一日两餐、一年四季都是豆饭为主。有士子晚间路过福建南安县乡村,“投宿野人家,茅茨数椽”,老翁“进豆羹享客”。[63]连待客也是豆羹。四川民众日常都以豆为主食:“蜀人丰年乃得米食,平时但食豆芋等。”[64]至于佐餐的菜品,仍是菽豆。如白豆可“嫩者可作菜食,生食之亦佳”。[65]宋末元初的吴澄,“尝食于北方至贫者之家,不惟无饭,亦无粥。但以豆煮汤,每人所食约豆一掌所掬,杂以米一二十粒,煮汤一盂,揽起啜之而以疗饥。始悟古所谓啜菽盖如此。无蔬菜可羹,但熟煮白水饮之,故啜菽饮水为至贫者之家。”[66]“啜菽”是穷苦人家维持生命的状况。如此有限而单一的食物怎么能维持高强度劳作呢?原来,五谷中大豆营养最为丰富,蛋白质含量为35%-40%,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5%-30%,脂肪含量为15%-20%,其中蛋白质含量是肉、蛋、鱼的2倍左右,故而耐饥。赖大豆续命,才有穷人的生存和强壮的肌肉。

那么,各地农民种植的稻、麦干什么用了呢?且看陆游所说:“但令有米送官仓,豆饭藜羮甘似蜜。”[67]范成大也云:“百衲畬山青间红,粟茎成穗豆成丛。东屯平田秔米软,不到贫人饭甑中。“[68]原来细粮都用来交税纳租了,只剩下廉价的粗粮。“污田稻子输官粮,高田豆角初上场。”[69]稻区农民盼望的却是菽豆的收成。苏轼有词云:“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70]了解了上述情况,才能理解老农为什么只关心“豆叶几时黄”?因为豆才是赖以为生的日常口粮。

贫穷的士大夫日常饭食,也离不开豆。官员李复诗云:“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贮泉烹豆粥。太行苦雾朝塞门,相与持杯暖寒腹。”[71]河东路豆粥最为普遍。北宋后期的官员葛胜仲也言:“晨飱仅有醢豆,夜饮应无烛盘。”[72]南宋福建士大夫朱继芳,“客来只是家常饭,豆粥萍虀费咄嗟。”[73] 官员之间还互相馈送豆粥,如黄庭坚《答李任道谢分豆粥》诗云:“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74] 晚年在家乡绍兴府的陆游,“下床拥火暖有余,咸豆数粒粥一盂。”[75]豆酱或者咸豆就是副食菜肴。豆饭还是一般官员士人的家常便饭。皇宫饮食也离不开豆,如物料库“掌供尚食及内外膳羞米、面、饴、蜜、枣、豆百品之料。”[76]北宋后期,尚食局每年得到阳武林白小豆三石。[77]显然都是用于豆制品以及高档糕点。

非但如此,官吏的实物俸禄工钱,也多菽豆。宋太祖时,朝廷绫锦院“在院见管户头,逐人料钱七百文,粮三石五斗,口食米、豆六斗;各用女工三四人,每人月粮二石,米、豆又六斗。”[78]工头、女工的口粮、工钱都包括豆。大中祥符五年(1012)诏:“中牟牧羊群头、牧子所请月粮,如全带外群者,只支米豆二色,月给酱菜钱二百。”[79]在野外牧羊的役兵,月粮由米和豆组成。官员的俸禄中包括豆,北宋后期的毛滂官为从六品,“今月得俸三十千,米六石、麦豆半米之数以养”,[80]每月有三石的麦子、豆,其中大约有豆一石余。有官员出售“俸豆”来换钱。[81]庞大的官吏队伍,需要巨额菽豆来维持。

因而,菽豆成为粮食的主要代表。晁补之在一首考试的策问题中问:“人之生须,菽粟以食,布帛以衣,生理之所不能一朝阙”,“古者生财有大道,故菽粟布帛之出如流源”,“操菽粟布帛而贸者,适市见欺,十偿七八而售矣。”[82]菽粟显然是粮食的代表。程颢以自己的俸禄赡养家族,“家素清窭,僦居洛城。先生以禄养,族大食众,菽粟仅足,而老幼各尽其欢。”[83] 菽粟只是表示其清贫,并非不食米面。布帛菽粟一词,就成了穿衣吃饭的生活必需品,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还有比喻如治学“俟其入门,稍稍有见,则圣人宫墙内许多藴蓄,如千仓万庾菽粟之富,如千箱万箧布帛之厚,如千椟万匣金璧之美”,[84]都是珍贵物品储藏丰盛的形容。

菽甚至还是粮食的总称,有两个形容的专词。一个是半菽,即只有半颗豆。如两浙湖州为太湖之富饶地区,葛胜仲曾言“东南岁漕百五十万斛,而吴兴独无半菽之输,则土地不产米明矣。”[85]半菽在此实际是指稻米。洪迈诗云:“岁丰农犹饥,岁恶何可说。哀哉半菽氓,罪岁同一舌。”[86]半菽之民,意思是只有很少粮食的贫民。另一个是菽水,即豆与水,指所食只有豆、所饮只有水,形容清苦的生活。正如黄庭坚所言“半菽一瓢饮”。[87]戴栩诗云:“人生富贵亦何用,长年菽水胜万钟。”[88]宋理宗敕令云:“以菽水为乐者行必不污”。[89]统治者提倡官员俭苦清廉,菽水之乐是极致的表达。由此可见豆在粮食中的地位。

四、宋代菽豆的功用

菽豆种类最多,种植最普遍,关键是“菽于用甚多”,[90]全身都是宝。菽豆是贫民的主粮主食如豆饭、豆粥以外,还有诸多作用,尤其是豆制品花样百出,后代以至于有“副食之王”的美誉。[91]宋代将此发挥改善,且多有创新。主要有以下15个方面。

豆腐:史上最早的豆腐记载,来自于宋初陶谷:青阳县丞时戢简朴清廉,“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92]吃几块豆腐就相当于吃羊肉。而最早言豆腐为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是南宋朱熹的《豆腐(世传豆腐本乃淮南王术)》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93]事实上,在此以前史籍并未有豆腐的片言只语,学界多有讨论。[94]但至少可以说,豆腐一词是宋代命名的,并在各地普遍存在。宋孝宗时,有士子“遇村民售豆腐者,舍担敬揖”。[95]挑担四处卖豆腐者,是位专业商贩。杭州还有以卖“煎豆腐”为生的人家。[96]但对穷人来说仍属于不能随便吃的高档佳肴。刘宰有朋友来访,“余家贫,无延客具。时方凝寒,相与烧软火,烹豆腐,荐茅柴酒,连日欢甚。”[97]嘉兴老儒闻人滋,“喜留客食,然不过蔬豆而已”,自嘲“开豆腐羹店。”[98]招待客人才用豆腐。

豆油:传统大豆脂肪含量高,是良好的油料作物。但在相当长的时期没有发现或开发这一资源,豆油出现很晚,宋以前尚无记载。两宋之际的庄绰在《鸡肋编》遍述食用和灯油,唯独不言豆油。[99]但宋代确实出现了豆油。南宋罗愿在《新安志》中说:“凡菽、苎、菜、草子皆有膏油,但可照灼,至服食须麻膏。”[100]首举豆油,用做灯油照明,意思是不可食用。还有记载说“豆油可和桐油作艌船灰,妙。”[101]与桐油一起,充当油腻灰以防水,现代仍用作油漆。那么,宋代豆油究竟能否食用呢?据说是苏轼所云:“豆油煎豆腐有味。”[102]证实了民间小范围的豆油食用。随着榨油技术的提高,到明代遂列为上等的食用油:“凡油供馔食用者,胡麻、莱菔子、黄豆、菘菜子为上。”[103]豆油源头,始自于宋代。

糕点、零食:以豆制作的糕点、节日食品很多。北宋吕希哲《岁时杂记》载:“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是开封首要的“上元节食”。[104]开封等地至今有绿豆糊涂这一传统小吃。南宋杭州市场所售更多,除夕夜有“五色萁豆”[105]即五彩的豆子,更有糖豌豆、芽豆、糖豆粥、绿豆粥、甘豆汤、豆糕、豆沙馅,等等。[106]另有枕头豆袋、箕豆、法豆、山黄、褐青豆、盐豆儿、豆儿黄糖、豆团等等,[107]菽豆系列食品、用品琳琅满目。范纯仁去世后,幼年孙辈曾“至所居宅后门,见卖豆者,买食之。” [108]此豆当是熟吃的零食。

豆芽、豆苗:北宋开封市场上的诸色杂卖,每日有“发芽豆”。[109]七夕节前十天,居民还“以水渍绿豆或豌豆,日一二回易水,芽渐长。至五六寸许,其苗能自立,则置小盆中。至乞巧,可长尺许,谓之生花盆儿。亦可以为葅。”[110]主要是观赏,也可以加工为酸菜、腌菜食用。中药的大豆黄卷,就是发芽大豆经干燥的炮制加工品。田中剔出的豆苗是家常菜,吕本中在山中寺院居住时享用斋饭,“豆苗可瀹瓠可羮,僧厨早饭蒸香粳。道人得此清净供,下箸已胜肥羊烹。”[111]豆苗是出家人的美味。苏轼认为:“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因有诗云:“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汉东人以豌豆苗为菜,云蜀人以为漫头,号巢菜。以坡诗求之,良不诬。今临安人目之曰豆菜,连角子卖,则知豌豆苗荚,即巢菜也。”[112]豆苗尤其是豌豆苗,是大众喜爱的蔬菜,在南宋市场上成为商品。

豆豉:把豆蒸、煮熟,经过发酵制成的食品或调料谓之豉,在饮食生活中最为普遍。苏轼记载:“豆豉内用甜瓜头,生者晒干方可入,不然则烂了。晒时,以炉灰糁之,不引蝇子。”[113]一般用黄豆或黑豆,但“江南人作豆䜴,自有一种刀豆,甚佳。”[114]优质的豆豉,被当作礼品馈送友人。如王洋“以豆豉送谹父”,并以此为题赋诗一首:“莼丝煮菜无消息,盐豉聊供旧使君。”[115]江西人杨万里在外地时,曾有“江西一士求见”,杨万里写信告诉他“闻公自江西来,配盐幽菽,欲求少许。”所谓“配盐幽菽”就是豆豉。[116]

豆酱:豆酱是用豆类发酵制成的调味品。陆游有“折莲酿作酰,采豆治作酱”之句。[117]湖州“小大豆可为酱豉,山田尤多种。”[118]多类豆都可以作酱。黄庭坚离开戎州后与友人书信,言“主簿家豌豆酱甚美,可为乞一斤。烦作三分乳酱为路粮。”[119] 将豌豆酱视为美味,希望用来配佐路途的干粮。宋初陶谷就把酱当作“八珍主人也,”[120]意思是菜肴的味道主要靠酱调和。到南宋杭州,“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醤醋茶”,[121]最早将豆酱列为日常生活必需物品,排位在醋、茶之前。说明宋代豆酱的普及和地位上升,像油盐一样成为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品。

酱油:在前代酱清、豉汁等基础上,宋代予以更新,推出酱油。酱油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林洪的多次记载,如:“韭菜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能利小水,治淋闭”;“春采笋、蕨之嫩者……用汤泡裹蒸熟,入酱油、麻(油),盐,研胡椒拌和,以粉皮盛覆,各和于二盏内蒸熟。”[122]作为家常日用调味品,大豆有了更多的应用天地。

豆浆:豆浆古已有之,《说文》:“灏,豆汁也”。[123]宋徽宗朝名妓李师师,“汴京东二厢永庆坊染局匠王寅之女也。寅妻既产女而卒,寅以菽浆代乳乳之,得不死。”[124]靠着豆浆将李师师哺养成人。苏轼曾“煮豆作乳脂为酥,髙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125]也是把豆浆视作乳。南方直接称豆乳。政和年间,福州“北门卖豆乳人家,猪夜生七子。”[126]以卖豆乳为职业。淳熙年间,杭州有门卫报告主人:“今早启户未几,有卖豆乳者来,数女妇从宅出就买,谓之曰:‘汝少须于此,当持钱以还。’久而不出,不知谁人。敢以告。”怀疑是姑子神,“遂往视其祠,豆乳正在香几上。大光即命烹熟以荐,而代偿所值。”[127]应当是生豆浆一类。这两例都是商品豆乳,都在南方。

饮料:以豆为原料的饮料,有豆荚汤:“豆荚汤,所以当茶。”[128]另有豆皮饮子,由“真绿豆皮、白菊花、真榖精草”煮成。[129]南宋杭州杂货场前有“甘豆汤”、中瓦子前有“张家豆儿水。”[130]还有“绿豆水”出售,[131]都是商品饮料。

酒:以豆酿酒,主要是豆曲,“曲用豆亦佳。神农氏赤小豆饮汁愈酒病。酒有热,得豆为良,但硬薄少藴藉耳。”[132]宋代有豆花曲,原料包括“白面(五斗)、赤豆(七升)”。[133]宋代在广大地区实行榷酒制度,严禁民间私酿,法律规定:“诸私有曲(谓小麦面曲。其连麸曲二斤,大麦、米、豆曲二斤半,杂物造成,但可造酒者,三斤并比一斤)禁地内一两笞四十,一斤加一等,十斤徒一年”。[134]在榷酒地区,豆曲不准私有。常用的是绿豆。陆游“家酿倾醇碧,园蔬摘矮黄(小槽用绿豆曲。矮黄,吴中菜名)。”[135]是其在老家绍兴自酿。荆州士大夫家“喜作绿豆曲酒,与米瓷同色,然使人饮之,心兴轰轰,害人食眠,所谓清而薄、辛而螫者也。”[136]色如青瓷,度数较高,口感较苦,后劲较大。

饲料:以豆为饲料主要是养马,所谓“人粮马豆”,[137]通常是黑豆。宋高宗曾诏御前马院:“见管御马,令户部行下勘给官司,每疋每日添次黑豆二升,就草料历内批勘”,[138]每匹马每天添加黑豆两升。而据岳飞言:“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139]则是每匹日食以斗计。北宋中期“在京岁支马料豆麦约六十万石”。[140] 其次是喂牛。南宋卾州屯田,“去岁夏秋两料收五万余硕,其黑豆喂牛,大麦、稻榖充马料”,[141]以黑豆喂牛。民间还用豆来饲养家禽。如养蛋鸭,沿袭传统办法:“取雌鸭,无令杂雄,足其粟豆,常令肥饱,一鸭可生百子。”[142] 豆是养鸭的主要饲料之一。说明的是菽豆产量很大,粒豆狼戾,惠及禽畜。当然,豆秸历来也是优良饲料。

肥料:菽豆为肥,包括两个层面。最突出的是作物本身的生理层面,豆类作物具有肥田养地的功能。汉代的农学家发现“豆有膏”,“膏,肥也。”[143]现代科学证明,大豆的根瘤有生物固氧作用,为生物养地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农田土壤氮素平衡的重要途径。每亩豆类作物,可以使土壤中增加氮素5至10公斤,相当于15或30公斤硝酸铵的含氮量[144]。这是其他作物所不具备的优良品质。具体实例如在王安石大兴农田水利法时,济州南李堰、濮州马陵泊等处,“久为积水所占,昨已疏治,修复良田约四千二百余顷。昨来夏秋民间耕种,所取菽、麦约三二百万余硕”。[145]且将“三二百万余硕”以250万硕(石)计,亩产约5.9石。尽管菽、麦连作不能一年两收而是两年三收,也属于宋代最高的亩产量之一。因为大豆产量不高,当代也不过200余斤,宋代最多亩产两石,所以提高的产量体现在麦子上,约达4石之高。前文所言徐州地区“地宜菽麦,一熟而饱数岁”,正是豆麦连作的优势,一年丰收可供数年消费。人工的直接层面是用豆、豆饼施肥。榨油剩下的豆饼,富含残脂和氨基酸,宋以来是主要的高档肥料。鹿亭翁载:“或麻肤,或豆饼,或生豆,皆以浸水,俟臭过用之。或用豆末泡熟入坛,亦俟臭过可用。此皆肥水,可代粪者也。”[146]所言为兰花养植的肥料,用之于农田当然更可贵。榨油的豆饼更是优良肥料。

燃料:豆秸棵大,易燃耐烧,是烹饪和取暖的良好燃料。如绍兴人陆游言:“巷月鸣衣杵,庖烟㸑豆箕”,[147]用于烧饭;“土榻围炉豆秸暖,荻帘当户布机鸣”,[148]用于取暖;他曾到农家避雨,“土釡暖汤先濯足,豆秸吹火旋烘衣。”[149]用于烘烤。台州诗人戴复古也是“豆萁然火度寒宵”。[150] 日常烧饭、冬季取暖、烘干衣服等,都离不开豆秸。这些史料全在南宋的两浙路,又可知当地菽豆种植的普遍。

医药:豆类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频繁见于宋代药方。在海盐县澉水镇志中,赤小豆、白匾豆直接列入药类,而不在杂粮类。[151]豆豉也是一味中药,“古今方书用豉治病最多。”[152]如治风牙、蛀牙、一切疼痛,就需要“豆豉七个”。[153]黑豆应用广泛,“黑神散”主要就是“黑豆炒半升去皮”。[154]丹溪先生解疮毒药,主要是黑豆、赤小豆。[155]小赤豆、黑豆、绿豆、甘草节治幼儿出痘,“上水煎煮熟,任儿食之七日,自不发。”[156]菽豆营养丰富,更多地用于食疗。如有多种针对老年病的食疗验方:食治老人消渴热中、饮水无度、常若不足的《青豆方》,食治老人水气胀闷、手足浮肿、气急烦满的《赤豆方》,食治老人水气胀满、手足俱肿、心烦闷无力的《大豆方》,食治老人淋、烦热、小便茎中痛、涩少不快利的《青豆方》,食治老人卒中风、口噤、身体及张不语的《大豆酒方》,食治老人中风热毒、心闷气壅惛倒的《甘草豆方》,等等。[157]绿豆不但是解毒的内科良药,还是治疗箭伤的外科药:“箭头所伤,箭头在内,外贴,每日吃少许烂绿豆,箭头自出。”[158]至于以豆为名的药方,也有大豆汤、附子绿豆汤、[159]商陆赤小豆汤[160]等。现代医学证明,大豆富含异黄酮等物质,其中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影响到激素分泌、代谢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合成、生长因子活性,而且是天然的癌症化学预防剂。赤小豆则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的功效。

防疫:中医讲究治未病,总结出一套防病防疫药方,菽豆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如:“岁旦服赤小豆二七粒,向东以虀汁下,可终岁无疾,家人悉令饮之。”[161]有的地方要求不尽相同,“正月七日上会日,可斋戒,早起,男吞小豆七粒,女二七粒,一年不病。”[162]全家都在规定时间按规定的要求服食赤小豆,实际上就是全民的风俗习惯。在苏州等地,均沿袭形成节日,范成大专作《口数粥行》诗云:“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163]以豆米合煮的粥,人人都要吃,目的是防疫。北宋末年开封发生瘟疫,太学生死亡三分之一,靠着黑豆得以解救:“自春初在学者才七百人,今物故者三之一,亦可骇也。后病疫发肿者,往往只以豆汤取效,由是一学盛传,服之者无不愈,疑其神人呪水之异。故黑豆汤方似亦可广传于世,因录方于后。黑豆二合、(炒令香熟。)甘草二寸、(炒黄色。)右二味以水二盏,煮一盏,时时服之,自愈。”[164]是简单有效的验方,力图推广传播。中医认为黑豆可活血、解毒、去风。赤小豆、黑豆神化的精神激励加以实际疗效,防疫作用不可小觑。

概况而言,菽豆的功用除了主食、副食等饮食以外,肥田、饲料、医疗、燃料的功用之大,值得特别重视。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有以下认识。

经历数千年的演进发展,以大豆为主的菽豆在宋代得到空前普及,农作物地理形成北麦、南稻、全国豆的新格局。从而扩大了南方旱地、山地的垦殖率,促进了农业发展,改善了粮食结构,菽豆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粮食的总称。菽豆贵贱共享,老少咸宜,人畜依赖。从日常饮食、饲料、烧饭取暖看来,菽豆是宋代民众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最低生活保障。

无论南北地区,菽豆都是大多数底层农村百姓的基本口粮,也是广大官吏的俸粮之一,还有牛马以及家禽饲养的料豆消费等等,而所有人都消费不同类型的豆制品。由此可以认为,菽豆是宋代民众消费量最多的粮食,换言之也应当是宋代产量最多的粮食。

宋代还是对菽豆加工开发最有成就的时代。豆油、酱油的诞生,豆腐一词的出现,豆酱成为必备,显示宋代对豆制品的更多享用,提升了饮食生活品质。在宋代社会经济史中,菽豆的作用不亚于稻麦,而在养地和副食品、医药方面的作用超过其它所有农作物。特别是在补充农田的氮素、提高改善农民等身体素质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故而,在文化领域,宋人将其推向更高的地位。如蔡卞论道:“菽,谓之荏菽,祀天地。盖菽有收敛之意,而亦人所先也。稻粱,加膳也;粟菽,常膳也。君子制而不为异,亦蹈其常而已。故菽亦谓喻君子之德。‘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言德足以养人者,天下之所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