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唐代传统节日,唐朝节气

2023-12-02 17:17 作者:岑岑 围观:

作者:吕锦一(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沈(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节”和《礼记·月令》解释为节气。“节气”,即二十四节气,始于春秋战国,完备于西汉,被列入国历并延续至今。“时令”是古人十二月的政策,即与农事有关的政令都是根据季节来制定的。

中国古代属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季节气候对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促使古人重视节日。气候物候的变化除了指导农业,也触动人心,引起许多感触。文人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节日,节日与文学有关。正如沈约所说:“唱的东西,要从人民的诞生开始。”(《宋·谢舒·凌云传》)到了唐代,二十岁时文化逐渐繁荣,进一步促进了季节诗的发展。此时的节日诗既继承了以前咏唱气候物候的特点,又深刻地表现了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窥探唐代节日的民俗和宗教禁忌。

顺应天时,尊天祈福。

自然崇拜、灵魂崇拜、行业崇拜等原始信仰是新年季节的来源之一。中国古代有尊天、和天的传统,遵循“假装大事必和天”(《礼记正义》卷三十三)的原则。“为人夫者,与天地和谐,与日月和谐,与四时和谐,与鬼神和谐。自然与自然相悖,后天与自然相悖,但对人来说更糟!形势有鬼神在!”(《易经·文言传·干文言》)杜甫《左环山后寄三首诗》说:“千年熟,张素定。已经精心准备好了,送过来也挺晚的。”农作物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生长成熟,都有一个特定的时间,这是大自然决定的,人无法控制。只有及时培养,才会有所收获。正如《农桑集》所说:“天时有利,地利有利,少劳多得;若归道,则无所得。”

被称为天子的古代帝王,以服务天庭、受命于天的礼仪活动来强化政权的合理性。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是一年中阴阳变化的交汇点。“有了冬天的至日,神鬼都造成了。随夏至日,故示事于地”(《李周》卷八),“冬至日郊日节,百官献贺表”(《燕京年》)。历代皇帝都把祭天作为国家极其重要的祭祀仪式。元稹《二十四诗品·十一月中旬冬》云:“齐既生,周家过年。星星看北极,太阳照南方。拜金殿,好好玩。各民族的歌曲中有一句话叫“谁敢动边疆”,既表现了冬季至日特有的天文现象,又描述了木星运行到地球的最北,太阳运行到最南,阴阳交替,载歌载舞,开宴互庆,举行祭天大典的盛大节日场面。

9月9日秋收期间,古人也因崇拜天象而有祭天顺天的习俗。比如“重阳玉法应,万出。风起弦危,云开吐日。菊花浮酒,朱湘挂朽。欲多知恩图报,随波逐流,观秋果”(郑南金《丰和九星林为庭登高应作日字》),以重阳为背景,描写了当时的节日景象。诗中说到风度的出现,就要顺势而为,“顺”是古人对天奉献的体现。“翟寺常冠,官品各肩。骑在青丝上,露天切诗”(权德舆《酬丰江舟初秋江泰情》);“寡居德莲犁,顺时休拜公。你是否惜歌惜钟之乐,以为君臣同?要在亭子里,相得益彰。我不认识康屈雍,但我敬佩年的丰足”(施立《重阳节是事》),都是描写古人在千年之祭时,通过斋戒、祭天来祈求平安、温饱的活动,反映了古人顺应天时、尊天、祈福的社会心理。

驱除邪灵,祈求平安。

由于生产力低下和认知局限,古人往往无法对日月星辰的运行、自然气象的变化、生老病死做出科学的解释,认为灾难、死亡、疾病等等都是由神秘的非人类力量主导的。在古人的观念中,节日作为一年中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更多的可能是鬼邪作祟。因此,驱邪成为节日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由于传统道教文化的影响,唐代的驱魔驱邪活动尤为兴盛。比如元代就有放鞭炮、贴桃符等传统。“荆楚老时记云:元初一,庭前放鞭炮,以除山邪”;“新历只开半开,小庭仍积尘”(出自《早春》),描绘了过年时人们用竹筒在火上噼啪作响的习俗画面,以使山魈、恶鬼感到害怕,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装饰桃人,画桃梗,插桃树,写桃符的作用都差不多。桃树又叫“怕鬼木”。据《山海经》记载:“独朔山上有两个神,一个是申屠,一个是雷宇,通灵引鬼。恶鬼用芦苇吃老虎。”人们在门的两边挂上画有茶和雷宇两个神的红木板,以辟邪保平安。《年少时广记》说:“作桃板,落于一户,名为仙木,似雷宇山、桃树,皆鬼所畏。”李商隐在《昭苏三挽歌》中特别提到“桃木俑”的祭祀用品,说“海扇寻药使,献桃之人隔雪...叶散白露新”。当时人们认为鬼怕红木,就把它切成人形,以辟邪驱鬼。

盛夏五月的长江流域正值雨季,蒸汽闷热,虫蛾繁盛,容易染上瘟疫。《荆楚岁时年谱》记载:“五月俗称坏月,禁露床、荐席、建房。”殷的《午后三分天》说:“青春的节日更深情,但当你老了,你就会知道你会感到悲伤。没用,但祈福酒酒好。”虽然诗人因年事已高而感到力不从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奈和悲伤,但可以看出,端午挂艾草、驱邪、饮菖蒲酒已成为当时社会流行的时令习俗。“愿符天,五音夏君..传过去五天,万物称神。穴枕接气场,灯丝续生。”(李隆基《端午三堂宴》)其中“细丝”为彩色丝线,由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组成,象征五色龙。绑在手脚手腕上,可防五毒鬼,避瘟疫,保平安长寿,避剑士之灾。古时候又叫五彩长命缕,连命缕。《荆楚春秋》中有一句话:“王铁蔡斯之臂,谓之兵,非病也。”

消灭疫病,延年益寿。

趋利避害,敬畏死亡,珍惜生命,是人的本能。此外,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唐代人普遍珍爱生命,珍惜现实生活,向往和追求生命的长度。比如方干的《元日》中提到,辞旧迎新之日,有饮屠苏酒以除疾延年的习俗。”戴兴先捧着祝瑶的汤,才惊见镜中鬓霜。灯前偷香是个好主意,但不宜先尝”(成《元日》),然后他更详细地讲了喝酒的方法。喝酒的时候,他要遵循先年轻后年老的顺序。过年孩子大了,先喝了祝贺;老人过年的时候寿命在减,晚上喝了祝长寿。《荆楚岁月纪年》也说,“二十岁饮屠苏,少年先长,为少年拜年,为老年人祝寿”。除了喝屠苏酒,唐代人在元代还有喝柏树酒延年益寿的习俗。常绿松柏是道观中最常见的植物。“松柏百树长,守门人宽”(《史记》卷128)。松柏木性强,清香扑鼻。在古代,它们多被用作祭神的器皿。民间流传着吃柏树成仙的故事,柏树的叶子可以入药,也可以泡酒。“过年进花椒、柏树酒。花椒是玉树星的精华,让人老。白是仙药,可以留在里面治病。”(《四人月令》)恒力《元日赠柏叶应作》云:“轰轰烈烈,与心同在,直到少年。它能让人长寿,不仅仅是麝。”诗人把皇家柏叶当作长寿标志的喜悦表露无遗。

元稹曾感慨道:“不是说菊花是唯一的花,这花更是无花的。”在第一次霜冻的时候,所有的草药都枯萎了。只有在冷秋菊花独立的时候,菊花才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在古代,仙道方嘉将其视为“延寿客”和“嫩草”,用菊花祈福长寿成为重阳节的重要习俗。《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山茱萸,食帐饵,饮菊花酒,云使人长寿。”唐代有许多与重阳、寿庆有关的诗词实例,如“我采了一朵仙菊,荐寿庆重阳”(谢万《丰和九月九日赴吉安作浮图》)、《帝中重阳节,香园千里来。治邪山茱萸入霈,献长寿菊递杯。塔承天涌,门疑佛。瑞慈挂日月,长回杨照”(上官赵蓉《九月吉翁记,浮图上,群臣菊寿酒》)。

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节日和宗教信仰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其传承演变过程中,节日从最初简单的时间尺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民俗活动,其内涵日益丰富,并延续了数千年。每个节日中不同的风俗习惯,反映了唐人重视健康、珍爱生命的态度,以及顺应天气、驱灾辟邪、祈福的社会心理。唐代季节诗在表现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唐代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探索,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唐宋时期东亚文学接受调查与研究”(20AZW008)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