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黑色电影、女性主义、家庭伦理,全面解析好莱坞经典《欲海情魔》

2023-12-02 10:08 作者:岑岑 围观:

文字:夜来香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流行伦理电影在好莱坞很受欢迎。二战后的经济增长和中产阶级家庭数量的增加创造了长期消费低迷后的反弹。勤俭朴素的价值观已经被傲慢虚荣的消费观念所取代。这种价值观的变化反映在代际差异和年轻人道德标准的变化上。不难理解为什么“大众伦理片”(中产阶级家庭的道德冲突)风靡一时。传统家庭伦理在消费主义冲击下逐渐瓦解过程中的焦虑,是当时观众普遍心理的投射。

1945年,迈克尔·柯蒂斯导演的电影《大海之恋》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并获得第1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凭借《卡萨布兰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后,迈克尔·柯蒂斯达到了创作生涯的巅峰,他驾驭各种类型电影的能力使他在当时的评论界享有很高的评价。

电影《大海之恋》是将黑色电影和大众伦理电影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悬疑元素的运用和女权主义思想也让影片具有十足的里程碑意义。

电影《米尔德里德·皮尔斯》原名米尔德里德·皮尔斯,主角的名字。米尔德里德·皮尔斯这个译名虽然一直饱受诟病,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原因值得思考。作为一部流行的关于家庭、代际、男女爱恨情仇的伦理片,“欲”“情”“魔”等词语虽然通俗,但却是一种通俗的意译方式。从张恨水的市民文学到琼瑶影视剧的流行,现代通俗文学作品的通俗化、大众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形式:黑色电影和悬疑元素

电影的成功在于成功运用了“黑色电影”和悬疑元素。熟悉好莱坞类型片的观众会明白,“黑色电影”的魅力无疑展现了光鲜城市的阴暗面和人性的深刻暴露——危险的街道,黑暗而隐秘的夜晚,滋生了邪恶和堕落。这种捉摸不透、神秘莫测、扑朔迷离的基调,是黑色电影的标准。

战时的“黑色电影”和战后的“大众伦理片”,对应的是观众心理的巧妙变化。在电影《对海的爱》中,黑色电影中常见的情感——战争的疲惫、人性的绝望、城市的迷茫——不过是大众伦理电影中战后新秩序环境下道德冲突、欲望膨胀失控而导致的伦理困境。

影片开头,海边别墅的幽静,封闭房间里百叶窗透射出的斑驳光影,冰冷的摄影以及高反差灯光下阴影的运用,都表明这是一个关于背叛、复仇、犯罪和情感纠葛的故事。

悬念的营造也是吸引眼球、一波三折的关键。

首先,是题目的“误导”。导演通过画面信息的“不完整”和“选择性呈现”,在开头抛出一个悬念:死者在死于枪机前高喊“米尔德里德”,而女主角米尔德里德一脸忧郁凝重,让观众误以为她就是凶手。

其次,是中段的“强化”。剧情的主要展开采用了女主角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女主角在庭审中供认了自己杀人的事实(实际上是为女儿掩盖罪行),更加坚定了当初刻意引导的错误判断。

最后,就是片尾的“反转”。女主人发言中的逻辑漏洞和前后矛盾的自述未能为女儿开脱。在结尾,导演解释了开头所有的犯罪现场,把悬念留到了结尾。

内容:性别反叛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如果说,过去的“黑色电影”(比如比利·怀尔德的《双弥》),愤世嫉俗的男主角(通常是侦探或私家侦探)和贪婪恶毒的蛇蝎美人是一套既定的公式;那么在电影《为海之恋》中,一个明显的反转和叛逆就是女主角成为电影的第一视角和主角,而男主角则成为被金钱和物欲吞噬的贪婪堕落者。

琼·克劳馥的形象气质硬朗强势,让这种违背传统性别秩序的角色划分令人信服。此后在《约翰尼吉他》中,她也成为了西方电影中男性主导的流派中不可多得的女强人。

女主人公米尔德里德的性格特征和行为风格具有超越时代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她独立坚强,和男人打交道,但不依附于任何男人。她的价值体系建立在对自我意志和个人意志的忠诚之上,她懂得按照自己的设计和安排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自己。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角色体现了某种“女权主义”的诉求。

对三个男性角色的态度,恰恰是对他们性格的提炼。为了给女儿争夺绝对的受教育权,谋求丰厚的物质条件,她与前夫波特离婚,独自抚养女儿。为了获得创业的资本,她懂得与爱她的瓦里合作,但她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始终游刃有余,没有沦为别人的附庸;为了获得体面的社会地位和威望,她把自己托付给了蒙迪,一个上流社会的富绅贵族,但她始终清楚这段关系的本质。

独立女性的审美价值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正因如此,琼·克劳福德在《圣玛丽的钟声》中击败英格丽·褒曼,获得了第18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职业女性形象在银幕上的频繁出现,与40年代的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二战迫使大量男性加入战争,而城市劳动力的缺失和正常秩序运作的需求给了女性自力更生、经济独立的机会。

主题:异常母女关系中的伦理困境

值得玩味的是,反抗男性主导话语,在男女关系中获得主导地位的米尔德里德,在母女关系的处理上陷入了另一种畸形。这种不正常的母女关系最终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简单来说,就是他作为母亲的教育观的缺陷,爱的方式的不合理。

她既没有教会女儿如何树立对金钱和物质生活的正确态度,也不知道如何培养女儿的独立人格。她所做的,是通过物质条件的满足和奢侈品的供应,来满足女儿膨胀的物欲和虚荣心。当无节制的愉悦和满足,就成了一种常态。对女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造成了毁灭性的伤害。我女儿已经失去了感恩和爱的能力。她只知道在无止境的需求中获得物质满足的快感。当她发现别人无法意识到她的物质主义和虚荣时,她开始歇斯底里,情绪低落。

母爱的方式也有一厢情愿的霸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控制欲。她对女儿的爱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她通过对女儿的物质攻击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却忽略了深层的沟通和思考。这种极度控制欲的爱,把母女关系扭曲异化成一种病态。

从更深层次来看,畸形的母女关系是消费主义价值观带来的普遍困境。

母亲对金钱的态度虽然是建立在自强自立的基础上,但内在缺乏足够的自信。这也是为什么她总是对上流社会那些养尊处优,淡定自若的世家子弟充满好感。

这种潜在的性格缺陷在女儿身上被放大了。女儿的控制欲比妈妈更甚。最可怕的是,她几乎丧失了自己所有的优秀品质,无论是传统的感恩、忠诚、善良,还是现代的独立、自强、自主。她对财富无节制的追求,对物欲的肆意膨胀,是消费主义盛行下的时代伤口。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经典时期盛行的类型电影中,无论是怪诞的“神经喜剧”、愤世嫉俗的“黑色电影”,还是战后的“流行伦理电影”,对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考占据了主题的绝对核心。

细究其本质,经历了工业社会对传统农村生活形态的冲击,经济萧条和战争对消费的抑制,物质文明对传统家庭价值观的瓦解。在充满利益冲突和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冷漠和疏离是人际关系的常态,利益导致精神世界的虚无。如何在消费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保持理性,是“大众伦理片”引发的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