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各国战车数量,战后各国设计

2023-12-01 10:30 作者:岑岑 围观:

(图1)

北欧战士

冷战时期,位于欧洲北部的瑞典采取绝对中立的国防政策,既不加入北约集团,也不加入华约集团。但是,无论从政治体制还是地缘政治来看,瑞典都完全是一个西方国家。如果是军事防御,其防御方向与北约国家相同,主要针对东部的前苏联。瑞典人很清楚,一旦北约和华约真的爆发大规模地面战争,前苏联将出动庞大的坦克集群,迅速夺取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地区,否则其波罗的海舰队将被封锁在瑞典和丹麦以东,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瑞典人认为,为了抵御前苏联装甲集群的进攻,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装甲部队,作为防卫力量的骨干。上世纪50年代,由于亲西方的中立政策,瑞典从英国购买了“孙秋伦”中型坦克作为其装甲防御力量的核心。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的装甲部队已经完全换上了T-54、T-55等现代化坦克,而且由于配备了大量的工程保障车,苏军可以在8小时内突破瑞典东部的森林沼泽,只剩下很短的时间可以调动兵力。面对这种更加严峻的形势,原有的“孙秋伦”中型坦克显得力不从心,而英国新研制的装备105毫米步枪的“孙秋伦”MK10中型坦克由于过于笨重,无法在瑞典东部的森林沼泽地区使用。于是,瑞典军方提出利用自己的国防工业实力,研制一种新型主战坦克,配备105毫米膛线炮。瑞典著名军火公司Bofors接受了这一任务,成为新型坦克的研制承包商。

面对苏联庞大的北方进攻兵团,瑞典人认为只有依靠质量才能克服数量上的优势,尤其看重坦克的生存能力。为了追求良好的装甲防护、较低的外观和较轻的重量以适应森林沼泽地区,瑞典人首次采用了无炮塔和固定火炮的坦克设计方案。这样设计出来的“坦克”,与其说是坦克,不如说是新型坦克歼击车。只是在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环境下,瑞典军队把坦克歼击车作为装甲部队的主力,扮演着其他国家主战坦克的角色。这种设计思想的产物就是S型主战坦克。虽然瑞典把它定为主战坦克,但是按照正常的思维,它毕竟是坦克歼击车。

(图2 STRV103C型)

瑞典S型主战坦克的全称是Stry 1031系列坦克,其研制始于1957年。1961年,福伯斯完成了两辆原型车,1966年,正式装备部队。它被正式命名为Stridsvagn103,缩写为Strv103。因为它的车身略呈S形,所以这种坦克更被称为S形坦克。

S型坦克的整体布局很独特,因为没有炮塔,整车特别低。火炮固定安装在车体前部中央,像天线一样向前突出。车内布局采用发动机前置方案,发动机舱在前,战斗室在后,也有所不同。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布置,是因为设计师认为发动机前置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乘员前方的保护效果。一旦被击中,炮弹必须穿透前装甲和发动机舱才能击中战斗室,这将大大提高乘员的安全性。再加上坦克前端30°角的楔形实钢装甲,敌方坦克发射的穿甲弹大多会跳弹,防护能力自然更胜一筹。如果S型坦克在战斗中可以使用反斜位或者预先挖好的掩体,那么只有车体头部面积极小且有倾斜角度的装甲暴露在敌方坦克面前,一般情况下很难被摧毁。机舱后面是作战室。战斗室内的三名船员基本在同一高度。指挥在战斗室的右侧,也就是坦克的最高点。司机和炮手在左侧,后面是机电工程师。他们背靠背坐着。战斗舱内的车辆地板上有一扇安全门。车辆主要尺寸和重量为:战斗总重39.7吨/42.5吨(B/C型),整车长8.99米,车身长7.04米,车宽3.63米,车高2.14米,火线高度1.7米。

S型坦克的主炮是福伯斯公司的62口径L74型105毫米线膛炮。这种枪是英国著名的L7系列线膛炮的衍生品,但其枪管长度是口径的62倍,比L7A1等52口径型号长1.2米,因此威力更大,射程更远。与其他坦克,甚至大多数坦克歼击车不同,L74的炮管与车体是刚性连接的,没有高低挡和舵机。枪管中央有一个圆柱形发烟装置,可以发射穿甲弹、手榴弹和烟雾弹,也可以发射穿甲弹。它使用的穿甲弹初速1463米/秒,有效射程2000米;手榴弹的初速为730米/秒,有效射程为5000米..

如前所述,S型坦克的主炮与车体采用独特的刚性连接方式,使得瞄准射击只能依靠车体的转动和整车的瞄准射击。但读者可能会问,那么如何调整火炮的高低射角呢?在这一点上,瑞典的设计也非常独特。S型坦克采用油气悬挂系统,越野性能优异,能适应瑞典道路少、森林和沼泽茂密的环境。不同的是,油气悬挂系统还用于调整火炮的仰角。S型坦克采用中央控制油气悬挂系统的附加压力油箱和油泵,改变车辆承重轮的高度,实现火炮俯仰。也就是说,要使枪向上倾斜,把油抽到车身前部承重轮的液压千斤顶里,把油抽到车身后部承重轮的液压千斤顶里,举前降后把整个车身抬起来;如果你想让大炮低头,你可以反过来做。这种独特的设计可以说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用油气悬挂装置控制火炮俯仰虽然具有简化火炮结构、降低车体高度的优点,但美中不足的是难以边动边射和停射。这是因为油气悬挂系统在急停时会产生纵向抖动。对于传统的带炮塔的坦克,可以用高低稳来保持火炮视线,而S型坦克由于没有高低炮,无法消除这种影响。这也是采用这种独特设计所付出的代价。

(图3和图4 S坦克显示了油气悬挂来控制火炮俯仰)

s型坦克是最早拥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之一。由于它的坦克炮是固定的、刚性安装的,给自动装弹机的布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我们知道,自动装弹机最大的技术障碍是如何保证装弹机构能随枪尾俯仰转动。通常情况下,自动装弹机必须到固定的弹药舱去接弹药,然后塞进随机仰角的炮膛。直到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使得带炮塔坦克的自动装弹机不是绝对可靠的。而S型坦克的炮管对于车体来说是固定的,自动装弹机只需要从弹药舱抓取弹药,以固定的相对位置将弹药送入炮膛,这就使得装弹机的设计非常简单。S型坦克的后弹药舱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有5×5个弹架。通常右侧装备25发穿甲弹,左侧最上面一排装备5发烟幕弹,下面四排是20发手榴弹。装填弹药时,箱子底部的机构根据选择开关动作,使选中的弹药落入底部的弹药输送槽,然后由弹药支架上的抓弹横杆将弹药推入枪弹药支架,由液压弹药支架将弹药托起至枪尾,由顶杆将弹药推入弹药仓。这个装置可以让S型坦克的射速达到每分钟15发,在今天也是不错的水平。

S型坦克除主炮外,还有3挺7.62毫米口径机枪作为辅助武器,其中2挺并列机枪固定安装在车体左侧平台上,可与主炮交替使用,可遥控操作,另1挺L型高射机枪安装在指挥官指挥塔左侧,也可在车内瞄准射击。

S型坦克的动力系统也很有特色。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三种主战坦克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其中汽油机因易着火、安全性能差已被淘汰,燃气轮机在极少数国家使用。大多数国家的坦克使用柴油发动机。但瑞典的S型坦克采用的是柴油燃料组合动力方案,既配有柴油发动机,又配有燃气轮机。即使在今天,这种设计也是非常先进的。瑞典人这样设计是因为北欧天气很冷,正常行驶时可以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早期的B型使用490马力的波音533燃气轮机和K60柴油发动机,后期的C型用底特律柴油公司的D6V-53T柴油发动机替换了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为275马力。

在火控方面,早期的S型坦克采用光学瞄准镜,密集点瞄准,与当时其他西方国家的主战坦克相比,是落后的。20世纪60年代,随着激光测距仪的出现,S型坦克在车体上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其光路与观瞄装置相同。为了防止乘客的眼睛受到激光泄漏的伤害,博福斯公司封闭了一个双目瞄准器,使其光路可供激光测距仪使用。80年代后期的S型坦克换装了新的指挥仪式火控系统,射击精度和反应速度大幅提高。

(图5)

90年代,各国新型主战坦克性能发展迅速。为了跟上形势,瑞典军方将S型坦克从STRV13b升级到STRV103C,总共改进了200辆。除了安装指挥仪式火控系统和更换上面提到的新型发动机,改进还改变了传动系统:车体前部加装了附加装甲,侧面安装了侧裙,提高了防穿甲弹的能力;车体两侧加装了9个容积为22升的油箱,增加了战斗行程。本来瑞典陆军还想把S型坦克的火炮换成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但是这个计划取消了。因为随着冷战的结束,瑞典的国防政策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保卫前苏联变成了应对各种危机。奇特的S型坦克失去了过去的政治环境,车体老化,逐渐开始被淘汰。瑞典军队正在逐步用新购买的豹-2主战坦克取代这种奇特的S型无炮塔坦克。北欧雪夜的黑暗森林里,S型坦克低矮的身影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逐渐消失。

更多坦克资讯请登陆《坦克世界》官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