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为什么会投入猪胎,成了猪八戒?

2023-12-01 10:21 作者:岑岑 围观: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供后世读者探索。猪八戒作为唐僧团队的主要角色之一,因其自私贪婪的性格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小说中也有不少场景。由于猪八戒的形象问题,许多文学爱好者对其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得出了许多结论。但是,很多朋友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田鹏元帅被降世为猪而不是其他怪物?要知道,西游记里的妖精都是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被降职为妖的也不少见。但是田鹏元帅变成猪妖的形象让许多人感到难以理解。

田鹏元帅在《西游记》原著和道教传统神话中都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在小说中,田鹏元帅是掌管天河的将军,他的地位非常高,有八万天兵在天河巡逻。在道教神话中,他是北极驱魔院的头号元帅,统率36万神兵,排名在真武大帝之上,是魏紫大帝手下最得力的将军。在唐初的上清道教中,田鹏元帅是北帝教之神,北极四圣之首。宋代沈啸学派兴起后,北帝学派也包括在内。魏紫皇帝成了沈啸教的主神,而田鹏元帅的位置还是九天,非常崇高。

如此崇高的道神形象,在《西游记》中是非常不堪的。不仅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还成了猪八戒的形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有人认为西游记作者把田鹏元帅写成猪八戒,是心血来潮创作的,并没有孙武空和唐僧那么深厚的渊源。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小说作者心思缜密,在塑造每一个角色时都有很多考虑。猪八戒作为故事中极其重要的角色,不可能心血来潮就草草了事,而是经过各方面综合考虑后设计的。这种设计既包含了宗教的含义,也反映了他对明朝政治的态度。

根据原始记录,田鹏元帅在嫦娥喝醉了酒误入月宫后猥亵了他,并因为巡天的灵官会发现而打了一架。田鹏元帅大显神威,不仅打倒了灵官将军,还用酒精打翻了斗牛宫,闯入太后后花园,吃了上品灵芝。整个过程对天宫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伤到了包括二十八宿在内的天庭将领,但他们在天宫造成的浩劫规模仅次于孙武空。于是,玉皇大帝下诏将田鹏元帅贬到凡间,并亲自用两千把锤子打他作为惩罚。田鹏元帅下凡,误投猪胎,成公猪精。猪八戒在母猪出生后不久就杀了它,并把妻子许配给了涪陵山詹韵洞的鸡蛋二姐,成了西藏乌苏国有名的神仙。

从这些情节设计来看,田鹏元帅转世成为猪精似乎是一个意料之外的现象,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但如果从佛道神话出发,结合明朝的一些民间传说,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意味深长的内容。首先,从西游记故事的起源来看,猪八戒的诞生并不是吴承恩的首创,在他之前的《西游记故事》中就已经有猪八戒了。元代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有猪八戒,但他的原型不是田鹏元帅,而是森喜朗部下的大将,是一个猪头的形象。从历史发展来看,这个形象应该是猪八戒诞生的最早来源之一。

这个猪头神的形象不是杨敬贤发明的,而是来自印度古代婆罗门教的神。在古代婆罗门教中,莫日天是猪头中的光明女神,是可以隐身和解决问题的保护神。佛教诞生于古代婆罗门教,被吸收为二十四天道之一,也是毗卢禅那佛的化身。在佛教造像中,这位大神是以女神的身份存在的,头上顶着一朵莲花和一座宝塔,坐在一只金猪上,周围是一群猪。她的行程是由一群猪拉的,于是这些猪就成了御车将军,也就是猪头之神。元朝是一个佛教兴盛的朝代,尤其是藏秘在贵族中非常流行,所以莫里之天的形象深入人心。

事实上,元代的西游记混日子迎合了蒙古贵族的利益,所以猪八戒在《莫里之天》中以御车将军的身份出现,在这里有了猪头的雏形。明朝以后,蒙元退守北方草原,藏秘也随之衰落,猪八戒的形象也就走不上“莫力智天”的神话路线了。有意思的是,全真教兴起于明代,搞三教合一的理念,吸收了很多佛教的内容,森田就是其中之一。在全真教神话中,莫里之天的形象和豆捞袁俊的形象合二为一,成为神话故事中数一数二的女神。在这些故事中,豆捞袁俊有九个儿子,长子和次子是四皇中的勾陈皇帝和魏紫皇帝,其他七个儿子是北斗七星。

田鹏元帅恰好与全真教中的魏紫皇帝和北斗七星都有关系,这对猪八戒形象的延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时的田鹏元帅延续了唐宋时期的道长地位,继续为北极四圣之首,是魏紫皇帝的第一将军之位。同时认为他是北斗七星中的碎星,还说他前世是鲁国大夫卞庄子。这个卞庄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强人。卞庄子刺虎的故事由来已久,连孔子都非常推崇。同时,卞庄子也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剑术始祖。明代五大剑法中,卞庄子的缠法位列第一。道家借用边庄子和田鹏元帅在武术和军事上的地位来联系他们。

因为莫里之天和多姆袁俊的形象合二为一,多姆袁俊也使用了猪头车这种出行工具。拉车的七只金猪是魏紫皇帝坐过的北斗七星。因为田鹏元帅是北斗七星中的碎星,所以他成了猪头的形象。猪八戒因为田鹏元帅非礼嫦娥而被贬下凡,自然是延续猪头的个人形象。

这也符合一个隐藏在童话里的道理。天兵降世之后,必然会露出前生的原型,而猪头就是田鹏元帅的原型。但这种写法只是西游记在宗教层面上对猪八戒来源的设计和延伸。从原小说来看,作者选择这一描写反映了他的政治态度。

《西游记》故事里有一段关于猪八戒的著名描写,叫做“长嘴、宽颈、硬蹄、壮体”,表面上是描写猪八戒的身体形象,实际上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作者用“猪肥”来映射朱标,实际上是表达了对明朝朝廷的不满。猪八戒的前身田鹏元帅是北极四圣之首,是魏紫皇帝位上的第一将军,正好对应朱元璋时代朱彪的地位。朱元璋被人们认为是紫微星的转世,相当于神话中的魏紫皇帝。同时,朱与猪又有谐音关系,所以作者对王朝进行了讽刺,以表达他对当时官场政治的不满。

有意思的是,在西游记故事的暗战中,田鹏元帅被打落凡间,成为猪八戒,失去了天庭元帅的地位。孙武空闹天宫剧情中的真武将军相处的不错。在唐僧取经的过程中,他已经升级为真武大帝,被称为九天游荡妖的创始人。真武将军只是在北极驱魔院排名第四,在兄弟中与明朝始祖朱迪平起平坐,而朱迪只是被认为是民间神话中真武大帝的转世。这么多巧合显然不是偶然,实际上是作者有意设计的情节。很明显,他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小说好看。毕竟他暗中讽刺朝廷和皇室,这是大罪。

前几篇提到,作者写西游记的本质不是宗教与妖精打架,而是暗中揭露明朝官场的腐败堕落。小说中所有的勾心斗角,都隐含着明朝官场勾心斗角的套路。作者在猪八戒的人事上画出与明帝有关的线索,明显是有意为之,也是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中国传统小说通过讽刺过去,表达自己的意志,充分体现了作者,这也让这部小说有了更深的价值。作者用猪八戒讽刺了朱明皇室和朝廷,用自己的缺点揭露了明朝的政治现状,也是对官场政治腐败的揭露和抨击。

可以说,我读过猪八戒,理解了作者对明中叶朝廷和皇室的看法和态度。猪八戒反映出的贪婪、吝啬等不良现象,是明朝官员和贵族的指标。猪八戒在唐僧西天取经过程中的恶劣行径,也反映了明代官员贵族的腐败和明代的社会风气。

作者从宗教和政治两个层面刻画了猪八戒这一角色形象,既反映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又利用宗教和神话来保护自己。如果没有宗教和神话的外衣,影射明朝政治的《西游记》小说就很难流传下来,更谈不上成为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所以,从这些文学手法中,也可以看出作者高明的政治眼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