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风味人间》上线,美食综艺井喷,但烤蚕蛹、老鼠也能是美食?

2023-11-30 17:20 作者:岑岑 围观:

上周日,《风味人间》第二集在腾讯视频上线。这个每周一次的美食节目一开播就吸引了美食纪录片爱好者的关注。

毕竟,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离开央视后的第一部作品。

纵观全年,国产美食纪录片的“江湖”,随着《风味人间》的播出,基本已经尘埃落定大局——

之后再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很小。

然而,2018年注定是美食纪录片多事之秋。

所有的旧习惯和新趋势也在这一年形成了分水岭。

作者|罗提

1.“网络争英雄”的战斗大幕拉开了,但参展的不止两方。

今年吃货们对开年的期待原本不是《风味人间》,而是开创了国产美食纪录片新时代的老IP回归。

大年初四,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出了一个大“惊喜”。

它过于注重器物、技艺以及从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却忽略了观众对美食纪录片“视觉盛宴”的渴望。

《舌尖上的中国》,前两部把培养感官和原创情感的恰当结合,在这部中被打破。

每一集从内容到主体“外松内紧”的有机联系也很难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此外,不时让观众生疑的“常识性错误”,以及家庭价值观、中医饮食等“有争议的传统话题”,都导致了舌尖3的毁灭。

它从王座上的跌落,在一年之内为所有国产美食纪录片树立了一个苦笑的“标杆”:

只要比《舌尖3》好,就有了“称霸”的资格,换句话说,就是胜利。

然而,到了夏天,电视台发现自己的“同桌对手”真的成了网络。

一方面,毕丽出品的《一串串人生》瞬间跃上9分大关,把豆瓣上同期的竞品全部扔进了烤箱。

选材的多样性,根据食客习惯对烧烤本身进行分类;文案既有网络言语的淡然和戏谑,又有江湖精神的凝练和淡然。

内容和主题兼顾了《夜市生活》的冷暖烟火,以及对食材如何吃的探索,强调吃和用重彩,像写小品一样写人。

谁也没想到,《哔哩哔哩》踢了二次元墙的第一脚,用年轻人的视角和真正吃货的心态,在不失传统内容输出的同时,重新定义了同类作品的标准。

直到10月25日,《风味人间》首映式上,观众“丢尽了脸”,问导演陈晓卿:你觉得《一串生命》怎么样?

纪录片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和综合艺术本身,不得不与网络短视频竞争。

从今日头条“西瓜视频”起家的“美食作家”王刚,凭借一个2-3分钟的“烹饪视频”走红。

火的原因之一是短视频没有镜头语言,不谈动文案,只是做饭,干货满满。

制作流程简洁,更新频率第二高。《土干货》让观众笑话:人家教你做饭,刚哥却教你开餐馆!

即使没有以美食取胜,来自哔哩哔哩的华农兄弟也凭借“花式吃竹鼠”走红网络。

本来是想天天种,天天吃。一度被视为搞笑视频,流量瞬间飙升。

竹鼠:你的乌龟真漂亮!不要抓我!

一场接一场的战斗,电视台的制作一直在节节败退,网络的轻重量和知名度与观众味蕾的连接路径更短。剩下的战争,似乎就是一场谁更快,谁的货更干的斗争。

这是未来网络美食视频的秘密吗?

可以连载几百期?

2,品牌化趋势突出,不比吃。

美食纪录片当然不能让热门的菜谱视频顶上。

用电影《一代宗师》的台词总结,“不比武功比思想”已经成为大型美食纪录片的新趋势。

尤其是网络纪录片,不必完美,可以专精,创意此起彼伏,是天然武器。

比如以单一的美食类目为主题。此前央视的《嘿,面》和《寻找顺德》都是聚焦重庆面与山城文化的结合,以及顺德美食背后的岭南乡村文化和家庭价值观。

在感官上令人耳目一新,它也完成了中国独特文化的轮廓。

一串串的生活,产生于网络,也是烧烤背后中国知名的地方。

只是在这里,表达方式更加多样:

旁白可以俏皮,主题不怕有一些“重口味”。不确定第二集的烤猪眼和现场烤海鲜能不能在电视上播出。

烤蚕蛹最“正常”。

在网络平台上,制片方有赌博的自由——无论观众是被视觉冲击吓跑,还是被特殊食材的味道抓住。

而当哔哩哔哩纪录片打响品牌,推出《历史上的那些事》的时候,第一集《论下一个东坡,一个吃货》还被拍成了美食片:

嗜吃东坡肉的五郎大叔,不,苏轼先生,走在柏油路上,突然发现饿了。

走进一家正宗的东坡肉店:“东坡肉,谢谢。”“还有别的吗?”“我不要。”

从片名到桥段,我都是抄袭哔哩哔哩自己的日剧动画,玩梗玩到我会飞。

我和儿子在朱江钓鱼,吃鱼虾,吃麋鹿。

取悦年轻观众的弹幕狂欢是哔哩哔哩纪录片品牌开拓前进道路的关键。

另一个品牌的食品纪录片取决于一个人的名字:陈晓卿。

相比前两季的《舌尖上的中国》,他似乎在《风味侠》的策划和拍摄上获得了更多的主动权。

一个“美食家”的魅力,成了一部纪录片的吸引人之处。

发现稀罕的东西就笑。

在这一点上,美食纪录片比赛的终极是创作者对美食的看法。

当“风味人”变成“舌尖上的地球”时,影片中“食字”的视觉与人类活动和食物的进化有关。

在第一集《山海之间》中,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人,都是根据自己生活的山川而吃饭,不自觉地生出相似又分离的微妙巧合,这也是创造的奇妙之处。

第二集《寻根》,以食材沿纬度的变化为主,后面几集仍会从食物的历史及其构成、生态、文化等方面展开和发散。

对食物形态的显微摄影也挑战了创作者在镜子中“托起人”的能力。

完成《双杀》的陈晓卿证明了《舌尖》系列的品牌价值来自于他。

甚至从《舌尖上的味道侠》和《舌尖上的中国3》的顾问名单就能看出风格差异的根源。

《舌尖》前两季的两位顾问美食家蔡澜和沈宏非,也是中国美食界的两位饕餮。

他们把食客视角的体验带入《风味世界》,所有的呈现都以吃本身为主——自然少不了大鱼大肉的视觉丰富性。

没有了陈晓卿、蔡澜、沈宏非的《舌尖上的中国3》,总美食顾问换成了鲁菜大师、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高炳义。

高老与央视合作多年,多次担任央视电视烹饪大赛评委。在“电视吃货”中也有一定名气。

但他所代表的厨师视角,更执着于技艺而非美食。

所以《舌尖上的中国3》出现厨具“章丘铁锅”和陕菜绝技“花拍四门”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观众并不买账:《花撞四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梦幻,只是一盘炒白菜。

人一换,牌子就被拿走了,观众开始用脚投票是很自然的事。

3.今年的产量井喷是孵化后的成熟吗?

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今年美食纪录片的量和产量都远高于2016年和2017年。

如果说,2016年央视《寻找顺德》、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第一季还是电视台出品的《最后的荣耀》,2017年几乎是悲剧。

除了一部中国早餐题材的《日出之食》(湖南台出品),几乎没有类似的有音量的作品诞生。

或许是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2》口碑略有下滑,带来了对“舌尖模式”可复制性的反思,让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回归理性。

同时,美食纪录片,从选材策划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拍摄范围,必然是耗时耗力,成本高昂,甚至难以承受。

但无论如何,现象级案件的巨大诱惑注定了热潮不会很快熄灭。

明白了路,踏上旅程,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但就是自然而然的成长。

唯一的外力可能是在线纪录片制作的兴起。

可以制作和播放的形式的丰富性可能不是主要原因。

无论如何,如果说前两年冷清,是这种类型的潜伏期,那么今年成绩的惊喜无疑是意料之外的。

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下一部国产美食纪录片就是江河日下的趋势。

毕竟,如果今年的高速发展意味着一个饱和期和一个“无所作为”的瓶颈期,那么下一波将会是辉煌的,何乐而不为再等两年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