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顶级恐怖片推荐,顶级恐怖片

2023-11-30 04:09 作者:岑岑 围观:

影评人和观众的分歧是永恒的。

但像这部恐怖片所引起的讨(ma)论(zhan)并不多见。

烂番茄新鲜度89%,观众喜爱度44%。

Alternate Ending 影评人说——

(影片的精彩部分)几乎都是通过缺省和克制来表达的。

可对于观众,克制和保留,于一部“恐怖惊悚”电影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优点。

什么片这么神奇?就是这部——

《黑夜造访》

背景,末世。

开篇,一个老年人,背对着房门,整个房间潮湿阴冷,色调阴暗。

镜头慢慢回转过来,老年人胡子花白,右侧眼眶有伤口,身上长了奇怪的东西。

随他去吧,我们都知道这句话的意义,等同于放弃吧。

接着,一个戴着防毒面具的女人说了最后一句话:再见了,爸爸。

接着,在父亲和儿子的注视下,老人被枪杀,被掩埋,被焚烧,中间没有一次对话。

电影没有交代为什么老人必须死。但可以看出来是末世中那些无法医治且传染性极强的病毒,病毒对生命的威胁,亲情脆弱无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家三口赖以生存的房子第二天被闯入了。

闯入者名叫威尔(克里斯托弗·阿波特 饰),他声称自己的妻子和儿子缺乏水源,自己是出来找水的。

以为屋子已经废弃才贸然闯入。

屋子的男主人保罗(乔尔·埃哲顿 饰)没有轻易相信。

他让妻子莎拉(卡门·艾乔戈 饰)和儿子特拉维斯(小凯文·哈里森 饰)待在屋子里,自己将威尔绑在树林里盘问。

威尔有食物,保罗有水源,在资源极度缺乏的末世中,他们达成和解,两个家庭互助极有可能活的更好。

真的是这样吗?生存的故事在两家人相遇后才刚刚开始。

作为一部惊悚恐怖电影,《黑夜造访》的场景局促——一间房子,七个人(开场就挂了一个),一辆车,一条狗。

比起《僵尸世界大战》和《釜山行》这样的末世片,《黑夜造访》看起来更讨巧。

导演特里·爱德华·沙尔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承认——

这部电影不依赖于那种廉价的恐惧,没有什么突然跳出来吓你。整部电影,都是由紧张累积的,就像你整整被勒了90分钟一样。

其实,影片前半段,导演已经作出了暗示。

一家人烧掉老人的尸体后,镜头将特写给了一幅画——《死神的胜利》。

勾起观众欲望的,是明知道以后这六个人都得死,却不知道他们的死法。

本片中,死亡不是一瞬间的血腥和残酷,而是一次长达90分钟的慢性屠杀。

整部电影都是冷色调,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吃饭生活。

黑夜,既指发生在黑夜的故事,比如杀死老人,比如威尔闯入,比如小狗失踪,比如房门被莫名其妙地打开。

也指影片的末世背景,病毒,及因病毒泯灭的人性。

如此小成本类型片,究竟哪里让影评人不吝溢美之词?

首先,角色设定非常惊艳。

七个人中,真正的主角,是儿子特拉维斯,十七岁的青春期少年。

他是一个善良,敏感,内向,纯真的少年。

青春的躁动和激情与末世的压抑和恐惧,这种凌厉的现实冲突,是导演愿意表现的。

在最该放飞的年龄,却亲眼看着外祖父被父亲杀死。

每天生活在牢房一样的屋子里,除了腐臭的味道,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没有具象化的灾异,梦境,是影片恐怖氛围营造的主要方式。

影片前半段,特拉维斯有三次做梦——

第一次,他梦到自己死去的外祖父坐在客厅,颤颤巍巍。

这是对死去亲人的怀念,也是少年内心的直观展示——整个青春期将被死亡和折磨笼罩。

第二次,他梦到自己和已经感染变异的威尔四目相对,这时恰逢威尔闯入到自己家来。

面对父亲不要相信其他人,只相信家人的忠告,特拉维斯心中良知在作斗争。

同时,第一次预示了威尔一家的结局。

第三次,威尔一家住进几天后。威尔妻子Kim的标致美丽,让特拉维斯春心萌动。

他梦到她跑到自己房间来,抱着他亲着亲着,满嘴吐血……

这第二次预示了威尔一家人的结局。

随着梦的数量增加,频率增加,少年的恐惧越来越接近吞噬他的精神和身体,以至于最后他分辨不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在梦中。

从做梦开始,剧情突然就有了动能,故事的发展开始高潮迭起。

观众仅仅给出5.8分。

导演并没有准备走恐怖片的老路,这让本片由廉价的恐怖沦为晦涩的悬疑。

没有血浆和僵尸,没有一惊一乍,却还十分烧脑,这让好这口的观众抱怨走错了房间。

这种开放性的叙事方式,对大多数观众来说,并不适应——不吓人还费脑子的恐怖片,有啥意思?

有太多情节没有铺垫没头没尾需要观众自己脑洞了,我们接着看:

当保罗和威尔第一次相遇,威尔被保罗盘问住处,他回答说:

住在弟弟家

达成和解以后,保罗开车去寻找威尔的妻儿,半路上遇到袭击,一老一少。

这中间,威尔深色慌张,责怪保罗打死了他们。

这时,保罗应该对威尔的话有所怀疑了。

当威尔一家住进来,保罗和威尔对饮时,威尔却说漏了嘴:

我是独子

知道说漏了嘴,威尔马上改口说,那是自己妻子的弟弟。

此时,保罗对威尔的信任已经全无,开始脑洞——那一老一少两个袭击者,很可能就是威尔的小舅子和父亲(老丈人)。

目的很简单:他们杀掉保罗一家可以得到他们所有的资源,水、枪,食物和汽车。

剧情发展到最后,也就是两家人分崩离析之初,起因是因为房间的门被打开。

见证者是特拉维斯,而当时全家人都在睡觉,虽然威尔的小儿子安德鲁在去世姥爷的房间里,但他的高度绝不可能打开门。

真的是外边有什么东西进来了吗?可门锁并没有坏。

仔细想想之前做梦的情况,打开门的应该是特拉维斯自己。

经常的噩梦和精神恍惚,他已经无法分清自己是现实中还是在梦游了,小狗的失踪又让他难过。

于是,他半夜梦游去找狗,将感染的狗带回来,自己上床重新睡去。

他碰了被感染的狗,染上了病毒,然后将安德鲁抱进威尔的房间,威尔一家也因此感染。

当然,除了这些动脑子能理清楚的剧情,更多的是开放式惊悚——

1、门外到底有什么,树林深处有什么

2、狗失踪前在树林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对着一直叫

3、如果是为了骗取保罗资源,带枪的威尔有一万个机会杀了保罗,为什么没动手?

4、英文名中的“it”到底指什么?

5、失踪的狗狗为什么会染病致死?

甚至还有——

为什么白人爸爸和拉美的妈妈生了一个黑的透亮的儿子?

制造悬疑的同时,导演还不忘用障眼法。

细心地观众会发现,影片有三种不同的画幅,

正常的(大约2.35:1)

梦境中的(2.55:1),

最终高潮(3:1)。

随着剧情的推动,画面变得越来越窄,

这也代表着,影片的氛围越来越压抑,人物的命运越来越悲惨,故事的结局越来越不会出乎意料。

逼仄的屏幕告诉我们,比起病毒,心魔才是末世最可怕的东西。

不论是病毒还是异形,不论是僵尸还是怪物,都没有人阴暗可怖。

影片中的那栋房子,暗喻末世中每个人的内心。

猩红色的房门紧闭,透光的部分被全部封死,只有一扇门可以出入,也就是说,人们的内心只容得下生存(或者亲人)一条通道。

不论之前是善良,还是淳朴,是年轻,还是天真。

当他感受到生存威胁而变得面目狰狞之时,他就已经变成了恐惧本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