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20演出信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创作团队

2023-11-28 19:46 作者:岑岑 围观:

作者:方家军

当紧急的电报响起时,心在颤抖——这是舞剧《永不消逝的广播》带给观众的真实感受——广播声既遥远又接近,既陌生又熟悉,仿佛来自云端,又仿佛是历史长河中不褪色的生命的脉动。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反映了上世纪40年代我党秘密战线的真实故事。以李白烈士为代表的党的地下工作者,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无私无畏的贡献。他们经历过时事的艰难,内心的煎熬,但在他们心中,信念和信仰从未动摇,理想的光芒从未暗淡。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正是从这个角度,带领我们回望历史,再次走进共产党人的内心,体会他们博大而温暖的情怀。

由上海歌舞团推出的首部红色谍战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近日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叶陈良

去年冬天,当年轻导演韩震和周丽娅接受创作任务时,这两个在北方生活了多年的女孩对上海还知之甚少。他们从冬日暖阳中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出发,开始追溯上海红色基因的起源。一次次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一次次走过有文化印记的石库门巷窄巷。当年,没有硝烟的战场在他们的脑海中渐渐真实,创作目标也清晰起来。

让一个历史档案在舞台上“活”起来,这一切就从“真实”开始——我们今天在舞台上看到的每一个场景,从被上海人称为“矮凳”、“蒲扇”的道具,到铁栅栏折叠电梯门、阁楼里的木床,都是符合时代特征的“上海印象”,成为还原历史真实不可或缺的点滴。灯光通过巨大的移动场景投射在舞台上。虽然是写意式的表达,但营造出路灯昏暗,人物修长的效果,让人瞬间有代入感。他们带着对这座城市的深刻记忆,完成了与戏剧情节相关的情感体验。无论是雨天的街角,还是凌乱的写字楼,这些不仅仅是舞剧思想的“符号化”,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具有辨识度和真实感的戏剧氛围,让触摸的岁月变得感知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主创团队对时间符号和上海元素的运用,并不是“把篮子里的菜都抓起来”。配合剧中的市井场景,一曲《余》的出场简洁明快,让人觉得更贴切。与《上海之夜》相比,《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也是那个年代的老上海歌。《余》所表达的大众精神和进步意义更有资格“为时代发声”,这种选择也体现了创作团队的基本立场。

作为一名通过秘密电台与党中央保持联系的地下党员,主人公李霞身处险恶的环境中。他周围的人都很迷茫,难以分辨善恶。具体的剧情设定对于芭蕾来说无异于“极限挑战”。正是因为有了挑战,导演才摆脱了习惯性的“舞剧思维”,自觉地站在了戏剧思维的一边,以制造戏剧张力和推动剧情发展为核心任务,并由此引导了舞蹈观念,确立了舞蹈在全剧中的基本形态。李霞的公开身份是“报社文员”,多个场景甚至多个人物的纠葛都发生在报社甚至通往报社的电梯里。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戏剧必然先于舞蹈。编导通过戏剧化的肢体语言、转换角色的位置、频繁的舞台调度甚至演员微妙的表情变化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说舞蹈的本质是肢体语言,那么任何形式的肢体表达,无论是大是小,都没有脱离舞蹈的范畴。得知“小裁缝”倒在敌特枪口下保护信息传递,李霞也用最小的肢体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悲愤——发自内心的颤抖才是更准确、更真实的肢体语言,比从规定的情境中翻滚更有直达人心的力量。

站在戏剧的基础上,并不妨碍舞蹈意识的发散。在一个雨夜,打着黑色雨伞的男人穿梭在街道上。作为重要的渲染,这个场景在剧中多次出现,每次都有不同的戏剧任务。客观来说,这一幕没有太多的编排,肢体语言退位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黎明前的黑暗和敌特势力的聚集,让共产党人面临着极其危急的局面——戏剧和舞蹈通过急迫的节奏和压抑的情绪共同呈现这种氛围。此时此刻,戏剧和舞蹈所承担的任务是一样的,它们的功能也是一样的。其中主人公交出信息、躲避追踪等细节甚至达到了影片特写的效果,三者融合毫无违和感。血雨腥风的李霞回到了自己的“阁楼”,获得了片刻的安宁。他和妻子兰芬一起回忆往事。这个跨时间空叙事是通过同时呈现四对“二人转”来安排的。四对“二人转”并不是轮流跳舞,而是通过不断切换观点来推进叙事,把两人从假装夫妻到结成深厚友谊、共同坚守革命理想的故事清晰自然地表达出来。至此,观众已经完全抛开了是通过舞蹈来理解剧情,还是通过戏剧情节来看舞蹈。戏的最后,兰芬抱着烈士的遗孤缓缓走来。兰芬走的每一步都是对这部舞剧的准确选择,每一步都是情感的燃点。任何一个发散性的舞蹈都没有脱离戏剧的主体部分,这是这部舞剧最成功的实验。就像一棵大树,无论枝叶繁茂与否,人们总能看到最粗壮、最挺拔的树干。

观众表示,看这部舞剧“有看大片的感觉”。准确地说,是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天马行空,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增强了舞剧的叙事功能,拓展了舞者的表演领地。无论是戏剧还是电影,其实都和芭蕾没有血缘之分。30多年来,中国舞蹈界一直在讨论“什么是芭蕾”。今天这个话题有点“冷”。80后舞剧编导和编导的崛起,客观上形成了舞剧叙事意识的全线回归,使剧质更加扎实,与时代声音联系更加紧密。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发声,推动芭蕾舞从“派对化”、“花边化”回归戏剧大家庭。芭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意识最清晰,目标最坚定的一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提升了中国芭蕾的概念。(方家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