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知否改编太多,知否小说改编

2023-11-26 09:45 作者:岑岑 围观:

原著小说想要拍成电视剧,为了凸显人物性格和剧情需要,总是要做一些改变。

不过,对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说,电视剧这“六处”的改编,比原著更有人情味!

爱子情深的顾廷烨,四处寻找昌哥

原著中,顾廷烨在迎娶明兰前,原本的计划是让明兰收养昌哥。可是,曼娘不肯。所以,在顾廷烨承袭爵位后,曼娘求顾廷烨把昌哥接回侯府,顾廷烨对曼娘说:

“我要过他的,你忘了么。娶盛氏前,我与你好声好气商量过,我把昌儿接来。明兰会好好待他,我也会好好教他。是你自己抵死不肯,这你也忘了?”

因为,要把昌哥留给曼娘,顾廷烨怕昌哥长大后,受人蛊惑,将来威胁自己的嫡子,就提前将做了安排:

顾廷烨非但未将昌哥儿写入族谱,还找郑大将军和段成潜陪同作保(这两人比较稳重靠谱),到宗人府出具了文书,言明他的确有个外室之子,不过是年少妄为,其母卑贱,顾廷烨不堪宗族受辱,已将母子二人做了妥善安排,让他们衣食无忧。

而且,昌哥儿将来不得以顾氏子孙自居,也不能分到侯府和父亲的半分产业——类似于提早逐出家门。

而且,明兰从宁远侯府把蓉姐接回来时,顾廷烨并没有让明兰照顾蓉姐,反而把蓉姐交给秋香,让她们一起住在蔻香苑。

对于这样的安排,顾廷烨还对明兰解释道:

“倘若以后叫她眼睁睁的瞧着你我的孩儿,想来更是难受。而且,我必会疼爱你后生之子胜于她,这是料定的,又何必装模作样呢。”

电视剧对这部分内容修改后,顾廷烨变成了一个爱子情深的好父亲。不仅把蓉姐放在明兰身边抚养,还为了寻找昌哥,带着蓉姐浪迹天涯。

甚至,在成婚当天晚上,顾廷烨就对明兰说:

“你嫁给了我,不是高攀,是委屈了你。我还有个儿子叫昌哥,还没找到。不过,昌哥是我的儿子,不管天涯海角我都要找回来。”

电视剧版本的这样修改,立刻把侯府贵公子顾廷烨变的有血有肉。而不像原著里,把所有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

明兰为救夫婿,敲了登闻鼓

原著中,顾廷烨是真的去打仗了。只是,在打仗的时候,传来与英国公一组的顾廷烨,因为冒进抢功,不仅折损了几员大将,还败退至和营山求涪岭。

是曼娘跑出来,恳求明兰去官场上寻些助力,为顾廷烨求情。不要因为此次兵败,让皇帝杀了顾廷烨。

对于把戏文当真的曼娘,明兰大笑着对她说:

其一,如今大军倾巢而出,哪里还有旁的军队?其二,西北重镇,军国大事,轻易连文官也打听不得,何况我一个妇道人家?其三,迄今为止,圣上并未有任何旨意下来,连御史都未开口,我求哪门子的情是没祸惹祸罢!

电视剧则将此片段修改为:顾廷烨被小秦氏和王家陷害入了狱,为了营救顾廷烨,明兰对顾廷烨开展了一系列的营救:

扮成张大娘子的丫鬟,进宫为顾廷烨求情;让皇家看在自己冒死送诏书,顾廷烨拼死勤王救驾的情分上,饶过顾廷烨;敲登闻鼓,为顾廷烨喊冤。

可见,明兰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为——关心则乱!

王大娘子千里护明兰

原著里,大娘子被康姨母撺掇给盛老太太下毒后,就去了宥阳家庙,乖乖的为盛老太太祈福。

就连长栋的小媳妇绣巧都在心里嘀咕:婆婆王大娘子,长年待在老家家庙中,替体弱的老太太祈福。很诡异的说法。

电视剧对此情节进行了修改:康姨母过世,王家和小秦氏状告顾廷烨杀害命妇康姨母。于是,皇帝把顾廷烨送去吃牢饭了。

被送到宥阳的王大娘子,百般求盛紘和盛老太太来看明兰,见到明兰的第一句就是:“明丫头,如今你究竟是怎么想的啊?”

然后诚恳向明兰道歉,并说了自己的想法:

“这一路上我细细打算了,万一顾廷烨被夺爵后和离,那团哥就是罪臣之子了。”

王大娘子知道这样说不稳妥,但是还是对明兰说,做了母亲,就该多为孩子考虑:

“眼下顾廷烨还没有获罪,此时和离,住到家里去,你还是盛家女,孩子也还是盛家子,将来孩子有亲舅舅的庇护,谁也不敢说他半个字。”

还劝明兰说,等风头了,明兰还能与顾廷烨再续前缘。而明兰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俩孩子,顾廷烨会理解的。

王大娘子的一番话,虽然有些“逆耳”。可是,句句都良言。而且,这样一番操作,不仅符合王大娘子耿直的性格,还彰显了正室主母,在大是大非前的气派。

如果换做林姨娘,恐怕会扔出一封“与盛明兰断绝关系”的声明来。

顾廷炜依旧是顾廷烨的忠实粉丝

原著中,顾廷炜受母亲小秦氏的撺掇,也有了夺嫡的心思。于是,在京城第二次大乱时,带着一伙人来强攻侯府。失败后,刘大人的妻子向明兰说了原委:

“他爹审了几堂,就都招了。贼人说,他们原是城外的山贼,俩月前受了这笔买卖。去接头的是个老头,而那夜领他们来这儿却个年轻人,听他们老大叫什么‘三爷’的。又细细说了形貌,那年轻的可不是你家老三么?他爹立马领人把你家太夫人的宅子给围了,你家老三果然不在家,倒从地窖里捉出个姓鲁的管事,拉出来一认,哈,正是那接头的老头!”

顾廷炜为在第一波清剿乱军时,就被乱箭射死了。

电视剧里,顾廷烨是顾廷烨的忠实粉丝。知道母亲小秦氏一直针对顾廷烨,他还会维护顾廷烨,和母亲闹别扭。

在小秦氏第二次火烧明兰时,顾廷烨杀回京后,顾廷炜高兴的跟母亲小秦氏说:“二哥他没死,他没死!”

小秦氏知道后,崩溃不已,顾廷炜继续对小秦氏说:

“母亲,我也说二哥哥好来着,又不是我让您和二哥哥作对的,再者说我也没让您替我图谋什么啊。”

在电视剧的结尾,顾廷炜和顾廷烨一起在祠堂里,描匾额。

邵氏没有负明兰

原著中,小秦氏第二次火烧明兰时,邵氏用一对镯子收买了明兰身边的碧丝,问出了团哥的藏身处。然后,她带着娴姐去找了团哥。

甚至,蓉姐受伤,团哥受惊后,邵氏还在心里盘算:

想着弟妹素来脾气好,就算心里还有气,当众人的面也会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吧。

电视剧版本中,对于小秦氏第二次火烧明兰时,邵氏虽然没有出手相救。但是,也没有伤害团哥性命。

所以,在大团圆的画面里,邵氏在逗弄团哥,也算一家和睦了。而且,对于顾廷烨和顾廷煜的所有恩算,也算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赚足泪水的英国公救女

原著中,张大娘子生产时,的确喊出了——爹,女儿尽孝了!

不过,英国公没有把女儿带回家。只是病了几日,就恢复了工作。并且,在皇帝想安慰他时,他却抢先一步说:

“陛下乃天下之主,便是要张家血战沙场,以命死搏,儿郎们哪个又会皱下眉头?!无论何时,陛下意之所向,老臣剑锋指向,本是臣子应尽的本份。何况区区儿女婚嫁之事,陛下莫要为妇人哭啼所扰。”

短短几句话,将后宅儿女恩怨上升为国事:

将女儿嫁给沈国舅,张家本来是不愿意的。女儿嫁过去后,被一个小妾欺负,也只能忍着。因为,张家人在尽忠!和亲是皇帝的意思,沈家也同意了。可是,沈家处处优待妾室,慢待张氏。这是对圣意不满,私下报仇!

于是,沈国舅受圣旨申斥,罚俸一年,并闭门思过三个月。不过,小邹氏没有被赶出去,只是被长了嘴,关了一段时间。

不过,为了家族,英国公夫人还是对刚刚生产过的张氏说:

“你和姑爷这般冷着,也不是个法子。你又脸皮薄,不肯低身下气,我得给你这次是个极好的机缘,不但除了一半祸患。姑爷此刻必对你心存歉疚,这回他再来瞧你时,你可不许再给冷脸子瞧。为着孩子,你也得服软,该哭就哭,该说委屈就说委屈,该柔弱就柔弱,把人给我拢住了,听见没有!”

对于此处,电视剧版本中,在张氏喊出“爹,女儿尽孝了!”后,英国公先是不知所措。紧接着,这位铁骨铮铮,只流血不流泪的沙场老将,因为爱女心情,竟然直直的跪了下去。

在屋里传来“生了,生了 ”,他知道女儿闯过女人最难的生产一关。他又站起来,哈哈大笑。然后,对着沈国舅说:“把小邹氏赶出门去”。

可是,沈国舅依旧为小邹氏求情。英国公只能让沈国舅出具和离书。然后,抱着女儿离开了。

沈国舅自然不能让英国公离开,爱女心切的英国公对沈国舅说:

“你拦我一步,我就慢一步,我慢一步,芬儿就会受颠簸一步,疼一步。”

一字一句都透露着英国公的爱女心切,更是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事后,英国公怕受了委屈的女儿,不愿意再和沈国舅过下去,还跟她说:“女儿啊,你若是不想回去,我们就去禀明官家。”

编后语:很多热度很高的小说作品,被改为电视剧后,不仅会因为剧情需要,对大篇幅的内容进行删减,甚至,还有改变一些剧情,让内容看起来很不连贯。

而电视剧版本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仅对小说内容做了合理改动,还让整个剧情更有人情味了。

对此,小仙儿不得不说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真是良心剧组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