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艾略特荒原四月的意象分析,艾略特 荒原 四月英文

2023-11-21 08:13 作者:岑岑 围观:

我两者都不是

活着,没死,我什么都不知道,

看着光的中心,一片寂静。

——艾略特的《荒原》

生于美国,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后转学至牛津大学。毕业后,他做过编辑和老师。20岁开始写作,因“革新现代诗歌”获诺贝尔文学奖。

加入英国国籍的美国人T.S .艾略特被英美两国视为“自己国家的诗人”。

艾略特的长诗《荒原》比他本人更有名。

这首诗的名字叫《荒废的土地》,在英语中是浪费和无用的意思。废土的本义是“没有文明的荒凉之地”。

但是无用和荒凉是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的。事实上,这片土地并没有“用于任何目的”,它是“一片无法开化或驯化的土地”。

庄子看到因为“无用”而免于被砍倒的树,感慨道: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有用的,但不知道什么是无用的。

也许在艾略特那里,“荒原”的“无用”抵制了技术化和功利化,守护了人心。

恐惧和死亡在荒原中死亡和毁灭的场景中,恐惧无处不在。

场景可以描述,情感只能传达。

诗中的“我”小时候就沉浸在恐惧中。

我感觉糟透了。他说,玛丽,

玛丽,抓紧了。我们会冲下去。

在山上,你感到自由。

我小时候的这种恐惧一直伴随着我。害怕死在水里。我看到成群的人在转圈。

我们对恐惧如此熟悉,以至于当恐惧升起时,我们很少去关注恐惧是什么。我们处于恐惧之中,没有观察到周围的事情是如何引起我们的恐惧的。

艾略特对恐惧的描述可谓精辟。恐惧是我们的每一次呼吸空呼吸,是夜晚升起的阴影,它如影随形。

更多时候,恐惧是没有对象的,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恐惧”,而不是有特定原因的“恐惧”。

死神敲门,恐惧等于一切。

荒原上到处都是死亡的图像。

开场是《死者的葬礼》。

就算你没听说过荒原,你也一定听说过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四月是最残酷的一个月”。

这是《荒原》的经典开头。

四月是北半球的春天,“紫丁香”、“春雨”、“根与芽”是生机勃勃的风景和象征。

然而,“丁香”生长在“荒原”上,“混合着回忆和欲望”,“根芽”是春雨催发的“慢”根芽。

相反,冬天让我们保持温暖。

艾略特用天才的想象力将《四月草长莺飞》与残酷的死亡联系起来,残酷地揭开了万物复苏后冬天依然会到来的现实。

死亡无处不在,不会被春天覆盖。

我不喜欢现代文学研究理论中常用的“创伤”这个词。看来《荒原》传达的情绪是一战后的创伤,一点悲伤或者“负面”的情绪就是“创伤”。

其实死亡、恐惧、抑郁、不知所措、无聊都是人类的正常情绪。正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说,情感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总是有情绪的。发呆空也是一种心情。

《荒原》写下来已经将近一个世纪了。然而,并不是只有经历过一战的读者才能理解。废土的空空虚、信仰缺失、失序,并不遥远,在今天仍有相当的震撼力和常识。

这不仅得益于《荒原》中所描写的意象,更得益于它的传达方式,艾略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赞为“革新了现代诗歌”。

时间与空荒原是一首“混沌”的诗。

说“混沌”,是因为没有传统诗歌的“秩序”,可以是时间的、空或语言的。

而《荒原》则像是穿越时空的电影蒙太奇空,展现了千百年来万里的形象。

基督徒和佛教徒出现在第三部,第五部充满印度教元素。

不仅在宗教方面,在历史方面,它涵盖了古希腊、亚洲和许多其他地方的传统和历史,尽管这些历史并不是同时发生的。

人的年龄和地点没关系。重要的是它们传达给读者的意识,以及人类的共同感受。这样的历史出现在二十世纪,甚至二十一世纪。

艾略特以这种方式解构了传统的线性时间,创造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环境。

在《荒原》中,历史与现实“共存”,罗马时代的事迹、古希腊神话传说、圣经故事、禅宗教义都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彻底打破了过去与现在的界限。

可爱的时光,轻轻地流淌,当我唱完。

河上不再有空瓶,有肉有面包的纸巾。

丝绸手帕,硬纸箱,烟头

或者其他夏夜的证据。仙女们已经走了。

在泰晤士河的影像中,我们既能看到古典的泰晤士河,也能看到时尚之都的现代场景,不同时代的画面交织在一起。

伦敦桥不仅是现代城市的象征,也是但丁《神曲》中的地狱之桥,真实与想象交织在一起。

这样做的好处是完全打破了过去-现在-未来的叙事时间。

人们通常用“时间线”来说明时间是一条有方向、有重点的“线”,叙事在文学中就是朝着这条线发展的。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早已注定,所有的发展和趋势都遵循这个“时间线”最终完成这个神谕。

这种时间被受柏格森启发的德勒兹称为“顺序时间”。即使叙述者用倒叙、插值的方式将其打乱,依然可以还原成一条“时间线”。

然而,在《荒原》中,过去、现在和未来是重合的,或者说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的记忆在现在绽放,一起奔向未来。人经历的是现在的情绪夹杂着过去的情绪。

叙事目的不是时间的目的,而是时间本身,是当下人的情感,是为了解决某个谜题,推动某个情节。

这种情感不仅穿插在不同的时代,空,也穿插在不同的语言中。

伦敦桥倒塌了,倒塌了,倒塌了。

然后他被藏在考验他们的火里。

什么时候我能像一只燕子——啊,燕子,燕子,

阿基坦王子毁在塔里。

这段话是用不同的语言写的,意大利语,拉丁语,法语。最后-空的勾兑达到顶峰。

《碎片》和《希望荒原》被认为是艾略特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自己文学理想的实践。

艾略特一直认为情感和经历在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比情节和人物更重要。

《荒原》诞生于混乱之中,是艾略特对自己脆弱而无序的经历的传递。

的确,这是一首令人费解的长诗。

艾略特相当欣赏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对童话的运用,他也在诗中多处运用了典故。他自己加了几十条注释。很难想象一首诗的注释能与一篇学术论文相媲美...

但是,太复杂了,不同的人读《荒原》会有不同的体验。

《荒原》以三个“和平”结尾,回味无穷。

原文中的Shantih是梵文,音译为Shanti,意为宁静和平。

练瑜伽的朋友可能都有老师把大家的手握在一起,在练习前唱OM的经历。

梵语中OM的发音象征着宇宙自身能量的声音。

瑜伽练习结束时,老师还会带着大家唱三遍“Shantih”,意为平和地接受“我”、“你”、“我们”,祝愿万物与人和平相处,人类和平友好,传递爱与慈悲。

荒原里不仅有战后的恐惧,还有希望。

个人无法抵挡技术的汹涌浪潮,甚至有悲观论调认为人只是一组基因,根本没有任何属于“人”的东西。

且不说这种观点能否得到证实,用“人是什么”的观点来定义人是不全面的。

个体是无法定义的,因为作为个体,总有定义之外的丰富性和可能性。

就像《荒原》的最后一段,每个人都有“零零碎碎”来“支撑自己不被毁灭”。(我用这些碎片支撑着我的废墟)

正是这些片段,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我”。

花一些“无用”的时间,找到这些碎片,抓住它们,继续下去。这是做人的尊严,是人的骄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