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平遥古城的招牌之一《又见平遥》,为什么这么火?答案就在这里

2023-11-19 22:07 作者:岑岑 围观:

王潮歌导演的现场体验剧《看见平遥》超震撼,大气,更动人!又见《平遥的故事》,是王潮歌在平遥搜集民歌后提炼挖掘出来的。它的背景是基于俄国的十月革命。在俄国做生意的平遥人受到很大影响,家被抄,人被杀。在这种情况下,平遥城票号的主人赵一硕,宁愿倾其所有,雇佣232名押运员随行,甚至不惜牺牲所有人的生命,也要保护一个王掌柜的血脉。结果七年来,赵一硕本人和232名押运护卫全部战死在途中,王氏家族的血脉得以延续。

自从《再见平遥》上演以来,剧院几乎满座。时间打造品牌,时间见证奇迹。诞生五年多,票房赚足、口碑爆棚的《又见平遥》显然深知这一点。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与其说是营销的成功,不如说是一场不断创新升级的革命。截至2018年4月13日,《看见平遥》总演出场次达3744场,接待观众超过239万人次,演出收入超过3.5亿元。作为国内景区第一部大型实景演艺剧,一般作为蓝筹股存在的《再看平遥》依然宏大,经久不衰。

“一部震撼的剧所带来的各种良性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明显。”谈及《再见平遥》这几年的成长,平遥印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孔玲娟准确说出了一系列数字:《再见平遥》第一年,观影人数26万;第二年35万人次;第三年40多万人次;第四年,56万人次;去年,60万人。对应的门票收入为:3400万元;4800万元;6500万元;8200万元,去年突破1亿元。她说,《又见平遥》看似只是一部剧,但其票房时好时坏,场次密集,却与平遥游玩人数的增加有着惊人的“巧合”。

事实上,平遥文化旅游产业区占地总面积达350亩。工业区分为三个板块,一是以看平遥剧场为主体的表演区,二是以停车场为主体的旅游服务功能配套区,三是以主题步行街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展示区。

《再看平遥》通过演艺把公园做起来,把所有的旅游元素都放进去,成为一个产业品牌。

五年的业绩证明,看平遥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收入,还能打造城市的文化品牌,还催生了文化产业链。如今,平遥到处都是旅馆、餐馆和商店。正如平遥票务中心副经理王平所说,“再看平遥形成了票房销售——拉动就业——带动旅游——商务服务——招商引资的产业链,既是文化产业创新的大戏,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标杆工程。”

整出戏,观众都参与其中,或为陪侍的村民,或为赵家的客人,或为观看的后人。贴近演员,代入感强,很快进入角色。选择自己的观看角度,可以看到各种演员的表演。光,声音,甚至风都围绕着你。感觉就像亲身经历一样,跟着剧情跌宕起伏,一个半小时一点感觉都没有。总之,最重要的是“参与感”,这是你坐在观众席里感受不到的,也不能不被王导的才华和人品所折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