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陈数演员女,陈数的剧

2023-11-18 20:58 作者:岑岑 围观: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先在抖音上刷到斯黛拉大杀四方的cut,然后知道这些片段来自《完美关系》。

其实她只是个副线角色,每集最多出现十分钟,甚至有时候一晚上都没她的镜头,可是一出场就能剪成预告片。

斯黛拉的扮演者是陈数,她第一个出圈的名场面是上门去会第三者。她从发现丈夫出轨开始就没打算挽回婚姻,此行的目的也不是威胁对方出局,而是探探虚实收集证据,从心态上就占据了高地。

陈数的处理是进屋后淡定坐下,翘起骄傲的二郎腿表明身份,全程都没有大声说话,只是在眼神和语气上加了淡淡的嘲讽,在对方的家里,反而她自如得像女主人一般。

被她的气场震蒙了的第三者无力反击,请她出去,她又放出致命杀招:这房子是我老公给你租的,我有一半使用权,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我的家而不是你的,我在自己的房子里,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哪儿轮得到你来赶我?

短短两分钟的戏,不吐脏字不丢体面,用神态就杀人于无形。

斯黛拉的设定,仿佛是个现代女性爽文大女主,在职场上她雷厉风行独当一面,是公关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住陆家嘴大平层豪宅。

老板身陷财务危机没交没代就遁了,让毫无经验的傻白甜女儿继位。她信不过新老板的能力,给佟丽娅演的少主施加了不小的压力,但从头到尾坦坦荡荡,就事论事,没有下过恶毒的黑手。

家事上她也果决干脆,除了前面写到的手撕第三者,对自己的渣男老公更是说踢就踢,不留情面。虽然她因此难受到独自喝酒一整夜,但醒来就能找到靠谱的朋友陪她去医院。

离婚期间遇到年下男,第一次被表白时还没从法律意义上恢复单身,所以拒绝得有礼有节不过界。

离婚后,又不矫情地勇敢尝试新感情,两个人在电影院通过爆米花桶牵手,说“晚安”时轻轻一吻,眼神里有羞涩有柔情,女强人也可以有性张力。

国产剧的女性角色总是因为落后于大众审美而被诟病,哪怕号称搞事业的女主遇到困难也总是等着男主来营救。但斯黛拉无论事业还是感情都牢牢掌握主动权,网友说她的戏份让全体观众都体验了一把萧亚轩的快乐,更多人感叹:女人还是要独立自强啊!

国产剧的女高管,大多数选择放弃性别特征,冷凶硬,演成了千篇一律的灭绝师太,女人看着累男人看着怕,仿佛女强人的铠甲24小时不需要脱下。斯黛拉的成功,说明观众需要更多面向的大女人角色,不要全是霸道总裁爱上我,也无须全是不懂爱的女霸总。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B站CP剪辑很爱给陈数拉“娘”,每演一部戏就和合作的演员多一个CP,配周冬雨的时候,是纯真妹妹 x 知性姐姐。

配焦俊艳是霸道女王收服叛逆少女。

在年下面前是御姐,但是碰到凯特布兰切特、俞飞鸿、王鸥(汪曼春X陈佳影)这些总攻,又变成了姬圈天菜团中的万年受,大概也是因为她集干练和娇媚于一身,可强可软。她也是少有的微博豆瓣虎扑都夸美的女演员,男女都能get。

和朋友讨论演员身上的职业感到底来源于什么。外在行头:挺括又合身的职业装、几十万一只的爱马仕、尖头细高跟,这三件套纵然有帮助,但是几乎已经是同类角色的标配,并不是穿上就管用的神器。

驾驭衣服的前提是纤秾合度的身段,每当镜头拍到斯黛拉的背影,不管是西服套装、半身裙还是睡裙,全都线条分明。

常年体型保持在20几岁的状态有多难只有女人才知道,陈数舞蹈演员出身,又练了20年瑜伽,每天不间断地30分钟。

不过气场仅仅靠外在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我是职场萌新,希望自己遇到的第一个领导是斯黛拉这样的,理性专业克制,一针见血,没有废话,跟着她既能受到职业历练,也能领悟处事哲学。古龙小说形容高手常用的一个词:稳定。他很少把这个高贵的,他珍视的词给女性,国产剧更是如此,剧中的女性,哪怕身居高位,也总是叽叽喳喳,动辄暴跳。但陈数的斯黛拉大多数时间都在笑,只不过有时候自信,有时候轻松,有时候轻蔑。

这种反着来的处理,反而显得人物淡定有底气,更立得住了。

不咋呼的演法看似动静小,实际上需要演员本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自信,能做到靠细节去带动观众而不是迎合观众的惯性思维。

陈数身上这种沉静的气质和她的性格有关。她是湖北人,外界对湖北女人的印象是泼辣,不过她却相反,很理性。这从她的感情经历就能看出来:艺术家做派的赵胤胤认识她十五天就跟她求婚了,她觉得婚姻大事应该慎重,没答应,而且告诉他:千万别在众人面前给我制造惊喜,我不喜欢。

因为理性,陈数一度被人劝说不适合做演员。不过她却认为,演员如果只有感性,反而会失去对角色的判断力,用理性去挑角色,再投入感性去演,才是最好的方式。

她的理性和审美让她总是选中那些复杂的、甚至有些超前的角色。在陈数的作品列表中,你很少看到同类型的人物,无法把她定义为某一种“专业户”,但是她演绎的那些女性又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股反叛不认命的劲,或者说都像她本人一样,有理性的、坚韧的一面,牵引着她们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哪怕软弱随波逐流如陈白露,也在自杀后用一段独白喊出了对命运的控诉。

B站有陈数和靳东版的《日出》,推荐对话剧感兴趣的读者去看。

陈数说过她最喜欢的的角色是《暗算》里的黄依依,被总理接见过的天才数学家,偏偏又是一个爱情至上的浪漫主义者,理智与情感兼备的奇妙女子。陈数本名叫陈澍,据说改名时选现在的数,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黄依依的喜欢。

她出场的时候自信、明媚,对男主角安在天一见钟情,主动要求参加他的考试,只是为了引起他的注意。

安在天想要带走她,去与世隔绝的701破译军事密码,她一开始不答应,最后决定跟安在天走的时候倔强地说:我是被一个男人带走的,不是被一台国家机器带走的。

到了701之后,她数次向安在天表白,但男主的身份要求他像个没有感情的破译机器,所以黄依依每次都碰壁。

在几次病倒甚至经历自杀之后,自尊被摧毁,最后变成植物人,这是一种隐喻:失去了自由的灵魂,只剩下一具躯壳。

《暗算》是15年前拍的,这种炽热的、主动的女性角色也是不常见的,视频网站的弹幕里不时飘过“作”、“不自爱”这样陈腐的评语,让人感叹人民两性观的进步远远赶不上GDP增长。我敢说放到现在,也没有几个女演员敢接并且接得住。

陈数不仅接了,还塑造得非常成功,虽然黄依依的戏份只有12集,却是观众眼中最大的亮点,豆瓣热门评论几乎每个都是关于她的,网友说她不是在演而是已经被黄依依附体,原著小说作者麦家说她的演绎和小说的塑造几乎没有差别。

应该很多人和我一样看过黄依依那张著名的剧照:她裙角飞扬,含情脉脉望着安在天,背景是萧瑟,这个女人即便死,也如秋叶静美。

她还演过一个和黄依依有相似性的角色,是《剧场》里的郁珠。

剧本是严歌苓写的,看过的人很少,但有观众评论说是严歌苓最好的电视剧本。陈数演一个话剧团的台柱子,也是一个在保守年代却作风率性的女性。不知道造型师怎么想的,把陈数的发型吹得像头狮子,但丝毫不影响她的美,让人很确信会有优秀的弟弟爱上她,剧情也是这么展开的。

不仅有年轻爱慕者,她还有一个未婚儿子,这在小团体里给她招致不少风言风语,但她毫不在乎,越多人议论她,她就越要把儿子从郊区接到身边来养。不过和黄依依不一样的是,郁珠虽然经历了坎坷,身边却总有欣赏她保护她的伙伴,所以得以率真到了最后。豆瓣上很多观众说因为陈数再多加一星,她的演技逆天了。

《新上海滩》中的方艳芸也是,她和李雪健的冯敬尧给这部剧加分,观众形容她有“低到尘埃却能开出花的美”,基本上陈数演的女性有个共性:无论境遇如何灰头土脸,都不会丧失美感。

这些玲珑易碎的女性也有她们的区别,《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不是个敢爱敢恨的人,她爱不起,找个长期饭票比爱情重要,所以她永远在权衡。

张爱玲的原著小说很短,从白流苏离婚回到娘家开始写起,电视剧为了扩充,把她第一段婚姻拍了二十多集,和小说重合的内容只有后面十几集。

在前面的剧情里,她在婆家被嫌弃太叛逆,总是闹事,但实际上,她的叛逆一直在一个有限的框里。第一任丈夫去世之后,徐太太和她家里人给她撮合过几个出路:回原来的婆家守活寡、和一个有点呆的报纸编辑结婚,她每次都为了自己那个摇摇欲坠的所谓名门之家,决定把自己卖了算了,非得在关键时刻被外力推一把,才走向另一条路。

白流苏和黄依依在表达方式上几乎完全相反。黄依依和安在天说话的时候永远是仰着头的,直勾勾盯着安在天看,眼睛里闪着光,带着一点挑衅,可白流苏就是中国式含蓄地低着头,默默地撩拨着范柳原,心里的小算盘在狂响。

白流苏第一次应邀去香港时,她想结婚,但范柳原只肯就这样混着,两个人彼此试探。

导演很爱拍幻想,每次白流苏和范柳原互相表明心迹,一晃神就发现是白流苏脑补的。这几场戏很能看出陈数表演上的细腻,表情几乎没变化,但情绪从期待到失落的过渡又让观众感受得真切。

但她也演得了不优雅不精英的女人,有一次我去《铁梨花》剧组探班,那天是陈数的戏,剧情是她从军阀家中逃走,脸上涂着锅灰从地道里探头,笑嘻嘻地满脸不在乎,卸妆时她取假发都是扯的,一点也没有优雅的影子。

在《铁梨花》之前,陈数演的角色其实已经足够不同,但是总是被人说本色出演,说她就是黄依依或者白流苏。其实这是因为她不爱用夸张的演法,所谓炸裂式的表演截个图就能看出来,但是通过举手投足设计细节来塑造人物,就并不那么显性,是让观众慢慢沦陷,初看不会一眼惊艳,到最后却觉得演员和角色早已经融为一体。

铁梨花算是陈数的转型之作,连导演郭靖宇都说,最初接触陈数时完全不相信她能演,但拍完就觉得没有人能比她演得更好。

这部戏也让陈数拿到了包括白玉兰、金鹰、华鼎奖在内的好几个视后,从此再也没有人说她本色出演了。

这么一盘就会发现,陈数演过不少大女主戏,都是叫好又叫座,但从没有人说过她玛丽苏,可见她选剧本的眼光一流,没有被市场环境追着走,反而在很多时候引领了观众的审美。

印象中似乎没有见过陈数演少女,但她身上也因此没有什么年龄流逝的感觉,一直是偏成熟女性的样子,只不过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对多面性角色的把控更强了。

生活中的陈数也活得像个大女主,人生的关键选择在外人看来常常有些随性甚至是任性:放着东方歌舞团的编制不要,去学表演;在2014年左右电视剧最红火的时候,激流勇退休息两年,为此错过了一部一说出来大家都知道的大制作戏,不过她可没让自己闲着,把精力投入生活,花时间读书、看电影、运动。

等到两年后再出来,我们见到的就是再度进化的陈数。比如《和平饭店》里的陈佳影,虽然美得不可方物,豆瓣网友说有费雯丽的味道,但却不是恋爱脑,一心只为传递情报。

陈数对她的理解是: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角色,戏的重点在事业上而不是感情上(来源:剧研社)。

不久前我们推荐过电影《长安道》,她在里面又换了新的形象,演一个反派,典型的蛇蝎美人,爱钱、出轨、脾气上来了就开枪,需要时就媚态横生,和范伟脸贴脸对坐,用气声说话挑逗他,引导他的手在自己身上游移,这场戏演她丈夫的范老师坐怀不乱,但在电影院观众席上的我都被撩到了。

看陈数的采访,对于那些或犀利或套路的问题,她总是能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比如为什么要去《择天记》里演一个配角?她说她纯粹就是好奇,想去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戏和演员。去了之后,她看到了青春的美好,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原话是:“那真的就是个青春王国,放眼望去真的很美好,生活中他们聊天打闹也很生动,青春之美真好,一定要欣赏它、珍惜它。”

上《金星秀》,金星问她别的艺人的三角关系绯闻,她可以说没看过、不了解,和她的性格也相符,但是她还是脱口而出评价了一句:我相信分手见人品。

采访她的记者曾经很直白地说比起别的演员,她喜欢讲观点多过说故事,这样有点危险:输出是有门槛的,稍有不慎就会惹来争议,不过也说明,陈数是愿意思考的。

前段时间很热门的那个话题:中生代女演员被市场亏待了。陈数没有加入抱怨的行列,而是说大环境的确不公,但个人无法左右,那么不如就做好自己的部分,在增加阅历的同时保持住状态,等到机会出现了,才能努力抓住,让观众看到更多可能性。

她也的确做到了,这几年,她在热闹的演艺圈过着上班族一般的生活,早睡早起,没有绯闻,没有抢角色争座位互相较劲的套路,在非宣传期隐形。

焦虑好像是伴随女演员一生的命题,20岁时焦虑太青涩机会少,30岁时焦虑卡在中间不上不下,40岁之后焦虑演不上女主,但陈数身上找不到焦虑感,她在每个年龄段都有值得说道的角色。她在同龄演员中身上标签最少的,但是却是面向最丰富的,每演一个角色,都能拿出不同的特质去与之匹配。

想起《动什么别动感情》里有一句台词,女主角醉后随口说的,但想想很励志:“我多大,全球女性的黄金年龄就多大。”希望每位女性都有这样的底气。

如果能做到把岁月当馈赠,任何年纪都是最好的时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