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狂飙》12集封神,口碑远超《扫黑风暴》,张译用演技撑起了剧情

2023-11-16 22:13 作者:岑岑 围观:

1月末好剧连连,也都进展到了比较关键的情节。刘亦菲李现的《去有风的地方》,许红豆谢之遥异地恋,从感情线走向了成长的阶段。王鹤棣陈钰琪的《浮图缘》,福王也和肖铎走向了彻底对立的戏份。

《三体》几集过后,还原度高的标签已经宣传出去了。于和伟、张鲁一、王子文的演技都被认可,王传君略有质疑,但问题不大。剧情整体质量还可以,三体游戏的还原度也被夸了,热度口碑都在线,有望成为经典剧集。

内鬼竟然是曹闯,剧情燃起来了

在热度和口碑上,能和《三体》对打的也就是《狂飙》了。同期的其它剧都低了一个层次,完全不够看。

不客气的说,扫黑除恶这个题材,《狂飙》算是拍的最讨喜的。比起前一部大爆的《扫黑风暴》,《狂飙》也看不出来过度删改剧情的部分。

观众期待很久的《县委大院》,播出后反而口碑一般,就有剧情的问题。为了过审,太多的剧情被迫出现问题。

而《狂飙》选择了一个比较妙的切入角度,没有着眼在对抗和批判。《扫黑风暴》的剧情问题,在浮于表面的“尺度”。

所谓大官的小情人,开局就是人命,看似尺度很大。实则重点放在了反派的塑造上,深挖反派的人格魅力,几位重要警官和正面角色都拍成了工具人。剧情高开低走过于明显,空剩“尺度”,没有质量。

《狂飙》或许是吸取了教训,没有牵涉到太多的尺度问题。把视角缩小在了一些小警察和小人物身上,讲述他们二十年间的成长。

保护伞和黑老大的成长过程,不会因为尺度太大被删减。不会因为剧情过于写实和残忍被改动,也能保证剧情的质量。

安欣在表彰大会上,就要确认内鬼是谁了。观众跟着他的视角,一直以为会是孟安两位对他来说像是父亲一样的人。

观众看着安欣煎熬和挣扎,看着他顶着内心的压力去验证自己的猜测。结果,孟安出现在表彰大会上了?

真正的内鬼是曹闯,是安欣的师父,他无数次怀疑和推测之中最信任的人。

整个剧情在这一刻推进到了一个高潮,之前的推测被怀疑被推翻。却又因为内鬼是曹闯,让观众和安欣一起陷入无声的崩溃之中。

到底还有谁,能相信?

好坏没有界限,朴素的英雄主义永远让人心动

镜头、画面、台词、演技,所有的一切都在线,才有了这一刻剧情推进的恰到好处。连曹闯这样一个早早下线的角色,都塑造的足够丰满。

《扫黑风暴》,观众看徐英子和徐小山两个受害人的时候。不仅会被内鬼胡所气的心梗,也同样讨厌受害人。

因为这两个角色太工具化,徐小山太蠢,徐英子太“善良”。都是为了推进角色工具人,没有自己合理的行为逻辑。

而《狂飙》里曹闯的下线,个人认为算是第一次直接把剧情内核挑明给观众看。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黑白也从来都不分明。

观众站在安欣的视角看了这么多集,第一反应也是怀疑孟安两人,而不是一手带出安欣这样好徒弟的曹闯。

或许发现曹闯是内鬼后,有人事后诸葛亮说几句。剧情是有伏笔的,曹闯也是鱼市出来的,吃过没权没势的亏。所以才会越往上走,越抵不住权力的诱惑。

所谓屠龙者终成恶龙,这样对比才能显露出安欣的可贵。

曹闯临死之前,还叮嘱李响拿他的死去换一个好前程。也算是一心为徒弟着想,用自己的死给徒弟谋一个好处。

一心爱权势的好师父的形象,立刻就鲜明起来了。

其实也是侧面说明了保护伞为什么那么难抓。安欣经历了那么多事,做了好几手安排,才勉强确认一个小内鬼。

结果这个内鬼是他的师父,他不仅要先说服李响跟他一起维护正义,确认内鬼。还要迅速整理心情,把师父当成敌人开始对抗。

剧情里,安欣永远拥有朴素的英雄主义。现实中,有几个小人物能立刻转变思维,去对抗带自己成长的师父?

换句话说,有几个人,能把自己的上司拉下马?

很多人看了《狂飙》之后拿它和《沉默的真相》比,并列为自己的心头好。其实都是因为,这两部剧里总有一个人,为了心里的正义,吃尽苦头,做一个朴素的英雄。

这是国产剧少有的好演员遇上了好剧本的小概率事件

同样的对比线,《狂飙》里高启强是个被迫成黑老大的带感角色,安欣和曹闯是普通人面对权势诱惑的对比。安欣有自己完整的故事线和角色行为逻辑,比起其他两个角色也不缺少人格魅力。

这是多方面成就的,张译演技在线,没把安欣演成喊口号的傻白甜。曹闯演技在线,演出了那种坏人和好人中间线的状态。最重要的还是剧情,给了安欣足够的剧情和台词,让这个角色有血有肉。

同样的对比线,在《扫黑风暴》里,刘奕君和孙红雷的对比。孙红雷被迫离开警察系统,为兄弟情成为黑白之间的人物。刘奕君就没有安欣这么丰满,完全是个工具人模板。一帆风顺的正义警察。

林浩和孙兴,这是开播之前很多观众期待的双生兄弟对比线。原型是同父同母的兄弟,结果林浩跟着爸爸成了优秀刑警,孙兴跟着妈妈成了黑老大。无论是讨论度还是剧情内核,拍出来都很有可看性。

结果剧里不仅把林浩改成了受害警察的儿子,还删改了很多林浩的剧情。而且还是在第一次送审后,把张艺兴叫回长沙补拍的新剧情,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审核问题才会删改。

改之后林浩也成了工具人,还和江疏影演的记者成了情侣。和受害者徐英子是同学,纯纯的推剧情工具人。最后正面角色只剩下贺局,孙兴的妈妈。

完全避开了正面这一派的深挖,一直着重塑造反派。当时看剧,还有人嗑孙兴和徐英子的CP,以为是为了热度才迎合市场喜好,着重塑造带感的反面角色。

现在对比《狂飙》来看,很有可能就是《扫黑风暴》因为浮于表面的“尺度大”。导致深挖正面势力中的一些剧情不得不删改了。

不止是《扫黑风暴》的高开低走和剧情删改让人遗憾。其实《县委大院》阵容超强,拍出来口碑也一般。

《风吹半夏》实时追剧的时候,也感叹有些原著情节没法拍出来的遗憾。文艺作品限制太多,终究不是好事。

希望《狂飙》的播出会是一个好现象,后续的影视作品有越来越多的新内容。

图片均来自网络,图源见水印,有版权问题可私信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