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1釜山行,《釜山行》视频解说

2023-11-15 14:15 作者:岑岑 围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害怕接触灾难片。上一次看到是几年前。那是一部叫做《釜山行》的韩国电影。剧情对我来说已经像小学课本一样模糊了,但正是那次对人性复杂本质的观察,让我知道,在极端情况下,人是不能也不应该被道德评判的,无论是互助还是自助。

回到现实生活,我从来没有真正遇到过什么戏剧性的灾难场面。但在一些平凡的瞬间,我也仿佛看到了与电影相呼应的东西,触动人性的东西。

在上海的一个小区里关了32天,对人性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1破冰

我一直对社区事务不感兴趣,社区事务可能没有城市邻里那么冷。毕竟,没有哪个年轻人有时间、有经验、有能力去干预小区里每一盏居家灯背后的琐碎和纷杂。

但是当我们的社会空被压缩进社区墙的时候,年轻人站出来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早。

社区关闭的第五天,我加入了一个社区志愿者团体。团队庞大,很久没轮到我做什么事情了,很遗憾。当然,这是后话。但是我发现群里有不少年轻人。

我怎么判断?他们的微信头像大多是孩子的照片、风景或者旅途中的自己,与阿姨妈妈们爱用的鲜艳的花草大相径庭。

他们的绰号也远离了简单却沧桑的生活,比如“幸福生活”“平淡生活”。要知道,我的朋友圈里有六个人,都是刚刚被称为“幸福人生”的人,都是到了回首和评价人生的年纪了。

但即使不花这些心思,只观察群聊的内容,也能有所收获。

人们不喜欢参与不必要的讨论,也不怎么抱怨。他们只是分配任务,接受任务,不交朋友,不做批评者。显然,年轻人对社区的态度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发生根本改变。他们只是想在离开家的时候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预备志愿者,我第一次在社区端菜的时候终于派上了用场。我负责把一包肉和一包菜拼在一起,交给楼里的住户,然后让他们签字。

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社区里的特定人群。原来楼上一直住着7个合租青年。这几年,我被来自哪里的午夜笑声惊醒,我终于破案了。

我隔壁邻居是印尼人,一家四口。疫情发生前,他们每天准时播放一些异国情调的音乐,似乎还经常举办聚会。在门口脱下来的鞋子有时候会传到我家门口。

其实我也曾经想谈判,但是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语言障碍;其次,民间“外交”也是“外交”,靠的是聪明而不是蛮力。

与我的犹豫相比,“老外”要淡定得多。前两天他给了我一包鸡腿肉和白菜,理由是中国人可能更喜欢。我没什么可汇报的,又想到自己不能在“外交”上崩溃,就大方地还了他六个甜甜圈。

现在想来,我们都曾经笨拙地做过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吗?至少,我根本不需要那袋鸡腿肉。我想知道他对我节俭使用甜甜圈有什么看法。

但是,“以菜为媒”真的是一个社区破冰的最好机会。在我给每个人送食物的那天,我得到了很多真诚的感谢。虽然食物不是我付的钱,但是经过我的手,被他们收走了。我仿佛是善良的化身,浸泡在每一个陌生人温柔的目光里。

2储备

我们经常听到“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观点,但对于大多数生活在上海的居民来说,“哭”是底线,“矜持”是常态。

在我们被隔离的第20天,1302的住户终于伸不开身,在群里发出了求救声:“锅里没米了,有团购吗?”

社区团购在紧急情况下效果不大,下一次到货至少要等两天。402大妈拔剑相助,送来几斤大米,总算解决了一个暂时的燃眉之急。

这是发生在我们楼里的标志性事件。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谈论他们长期忍受的困难。

这才知道701住了五个装修工人,是小区封闭后的“滞留客”。房子已经装修到水电一级,除了水管电线,没有地板,没有油漆。

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睡觉的,但比睡觉更糟糕的是吃东西。其中一名工人说,自从小区的第一道菜吃完,他们就只能靠稀饭过活。

他们并没有那么缺钱,因为房间里没有冰箱,一包鸡腿当晚就得大吃大喝,旱涝不均。

第二次,大家一致决定把楼里两栋房子的蔬菜全部空给工人。隔壁702室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给他们备用冰箱空房间放食物。

工人们显然很受感动,在群里留下了一句话:以后你们家房子有什么需要维修的地方,就给我们打电话!语气诚恳,恨不得当场用锤子锯子挨家挨户兑现。

之后,大家就不再受欢迎,不再客气了。902买了一箱香蕉,吃不完,原价分给其他家庭。601在楼下用可乐换了一包锡纸,当晚做了烤鸡翅。

这几天的经历印证了一个我一直认同的观点——上海人活得有边界感。这个界限在于不到万不得已不给别人添麻烦,而不在于拒绝别人的麻烦。

我们的大楼在困境和麻烦中度过了难忘的32天。

3孤独

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理解我的舒适。当我兴致勃勃地给朋友们讲楼里的趣事时,有人说:那是因为你们楼里没有太阳。

阴阳分两个境界。水火不相容吗?我不争辩。我还听过一个有待证实的消息:有一个小区曾经坚持抱团取暖,居民们甚至还签了“倡议书”。然而,疫情一出现,即使是最亲密的“同盟”也被利益打败了。

5天前,我们小区一栋楼也有异常户。当事人没有顾虑,自愿承认。之后的故事并没有走向矛盾的结局。反而有人表示安慰,有人主动把抗原检测试剂借给有需要的人,以求安心。

好在经过最后的核酸复查,解除了那家的“嫌疑”。但是如果确诊了呢?我不能假设,就像人性不能被挑战一样。但我更愿意相信,现代城市的邻里关系可能缺少传统社会的亲近和包容,但也必然包含理性和秩序。

还是有点吐不出来的感觉。从昨天开始,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犹豫和孤独。其实我每天都和家人住在一起,忙着手头的工作,没有时间感到孤独。

但还是让我后背发凉,连工作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都变得扭曲不真实。

我想,也许是因为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我们每天下班后在地铁、公交遇到的那个陌生人,也许他一句话也没说,但他给了我们一种潜在的支持,让我们活得坚定自信。

此刻,我是多么怀念人群的力量,多么怀念繁忙繁华的上海。

延安路高架与南北高架交界处航拍。海沙尔摄

栏目编辑:周南文字编辑:杜标题来源:孟摄

来源:作者:迟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