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喋血孤城讲的是什么之战,喋血孤城原型是谁

2023-11-15 00:19 作者:岑岑 围观:

这是2010年的一篇影评。弟弟说我的影评应该叫军评。虽然羞于见人,还是分享给网友吧。有许多全国著名的军人,但遗憾的是江先生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可惜关、王、杜、郑洞国、陈明仁这些名将,都辜负了这些“一年级生”,都是大兵团的人才。

前天晚上,我坐在电脑前看了常德的《死亡与荣耀》。毕竟常德之战的惨烈一直让我不安。在国民党打的22次战役中,有鄂西战役(以胡琏18军为主)和常德战役(以余程万57师为主),被国民党称为“东部斯大林格勒战役”,但这两次战役都没有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那么,谜题在哪里?

我一边看电影,一边评论,结合史实,考虑如果遇到苏联或者解放军怎么办。作者的话可以概括如下。

1.片面抗战

看看苏联电影《保卫莫斯科》或者解放军电影《大决战》,你就知道什么叫“人民战争”(德国称之为“全面战争”),就是几十万人,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没日没夜地修筑大规模环形工事,这就是“保卫莫斯科”;数万人,由地方党组织和军队动员,日夜构筑大规模纵深工事,这就是“坚守塔山”。但在《死亡与荣耀在常德》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修筑工事、战场救援,甚至是运送军需物资,都是74军57个师的8000个孩子在默默完成,没有常德的几十万人。

战争中需要的是发动群众。即使日本人在中国打仗,他们也可以强迫中国居民帮助修建铁路、公路、炮塔和防御工事。中国的军队真的只能依靠自己军队的力量在国内作战吗?套用《论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不动员军队,不号召民众,如何参加大规模战争?即使像苏联这样的工业强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仍然不忽视人民对战争的支持。我们的国民政府是否轻视“民心可用”?即使在英法,一战紧急动员巴黎出租车和私家车士兵增援马恩河,二战紧急动员私人舰船参加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是相信“国战”的伟大力量。

2、精英守城

看看苏联电影《斯大林格勒战役》或者《解放军大决战》,就知道精锐部队的珍贵。精锐部队只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只能作为战役储备甚至战略储备,而不是防御力量。坚守、阻击、骚扰等任务只能是派出二流、三流的部队,因为他们在战争中才能成长为一流的部队。一流的部队应该发挥他们作为拳头和尖刀的反击或突击作用。像18军、74军这样的一流部队作为驻军,真的是蒋先生“心甘情愿”的。再看苏联,统帅部直属的精锐部队往往与敌人殊死搏斗到最后一刻,而不是做出不必要的牺牲。在战争准备上,尤其是城市战,精锐部队和普通部队差别不大。看看东野的1、2、3、6纵,华野的1、4、6、9纵,中野的4、6纵。他们有没有当过「驻军」?如果是苏联,肯定会组建以18军、74军等一流部队为核心的合成军,作为统帅部的战略储备,在一线部队几乎被敌人消耗殆尽的时候突然加入战斗。

看看德国和苏联动用储备的情况。真的很神奇。德国的几个装甲集群可以来回调动增援。解放军只能组建战役预备队,不能组建战略预备队。一方面是军事指挥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是战略思维的差距。事实上,李世民的玄甲军和曹操的虎豹骑是战略预备队的原始状态。

3.城外消费

现代战争最可怕的战场不在野外,而在城市。所以德军禁止装甲部队参与城市战,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和俄军在格罗兹尼的噩梦也一再证明了城市战对于装备精良的部队来说是极其可怕的。五十七师只有八千官兵。面对三万日军的进攻,固守城郊工事只能延缓敌人的进攻,而不能真正守住常德。所以如果是苏联或者解放军来进行这场战役,他们会派出小部队在德山等地拖延日军的进攻,然后利用城市壁垒打一场艰苦的巷战。

“巷战不换钱,冲锋枪手榴弹都加”。现代装备的飞机、坦克、重炮在城市巷战中很难发挥作用,而守军可以不诉诸小战术不断进攻骚扰,只要与日军纠缠的常德起到消耗作用。但余程万直到全师仅剩2400人时才退入城内组织巷战,可见兵力不足。看看解放军解放上海,一次次消灭郊区敌人然后撤退,把敌人吸引出城然后消灭。这说明即使在1949年,解放军也害怕城市战。如果在兵力不少于6000人的情况下及时退入城内,那么艰苦的巷战确实能折磨日军的意志。

4、援军观望

如果说57师通过把日军困在设防城下,使国军取得了战役上的主动权,那么剩下的应该是组织大兵团在10天内完成对日军的反包围和对常德守军的军事支援(总部命令57师坚守10天)。然而,我们看到的是第57师坚守这座孤立的城市,而第43师的增援部队却迟迟没有到达。甚至援军已经到了德山,却不愿意帮助守军。国军的这种“观望”战术,几乎断送了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常德的五十七师,衡阳方先觉的十军,孟良崮张整编的七十四师。

国军军纪松懈,指挥不统一。怎样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对于那些静观其变的将军们来说,如何做到不被惩罚而服务大众?看看斯大林。即使是库里克、伏罗希洛夫、季莫申科、布季奥尼等铁杆支持者,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也屡屡失败。斯大林毫不犹豫地清除了所有指挥所,用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华西列夫斯基等“新人”取而代之。蒋先生可以彻底清除刘智、唐、顾、蒋等旧集团,启用涂、关、王等。

5.赏罚不明

蒋先生命令五十七师坚守常德十天,结果坚守了十六天。蒋先生承诺10天内援军到达,结果16日仍下落不明。然而,却被全师成功击败,被蒋先生判处死刑(后被释放)。余程万坚守孤城16天,不是死在日军手里,而是差点死在校长手里,而《从废墟中走出来》里的那些将军们却升职了。为什么蒋先生会以这种赏罚成就大事?

如果是秦穆公,他会说:“一个医生孤独一人有什么不好?”。如果是曹操,甚至是司马师,肯定会说:“将军何罪?我也有罪。”毛先生会说:“你是旗,回来就好。”这就是“录其功,忘其过”的宏大氛围。如果蒋先生为及残余势力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授予其右天白日勋章,晋升为军长,并完成57师,其示范作用只会促进全军积极抗日。

一场显然鼓舞人心的胜利被解读为一场失败。常德之战惨烈壮烈,可惜失去了一代大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