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风吹半夏》大结局5大感动之处,难得一见如此浪漫又高级的结局

2023-11-14 20:09 作者:岑岑 围观:

《风吹半夏》我没敢仔细看33集、34集,没敢看35集,我选择直接看了第36集,我承认,我怕了,我担心自己看不到一个理想中的结局,我担心有太多情绪无处安放。

《风吹半夏》原著叫《不得往生》,曾经想叫《野蛮生长》,看完结局之后,我理解了这两个名字的意义,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许半夏跟童骁骑在一起终于面对了过去,也面对了未来,他们没有跟自己的爱人站在一起,却带给我一种很少能感受到的镜头中的浪漫。

我想这部剧,等待情绪平复之后,还是要仔细看看的,要好好品味一下剧中的那些台词,再听听90年代的流行音乐,再看看剧中体现出的时代的痕迹,不再是如这次这般,只是关注着角色们的命运。

说说我的感动吧,一些感受很想跟朋友们分享,因为年龄的原因,对故事中1996年-2002年这六年,我们的社会、企业和国家正在发生的事,记忆其实是很模糊的,对于这部剧中现实的那部分,和大格局要阐述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足够明晰的认知。

但这不妨碍我产生足够的感动。

感动1:许半夏在法庭上最后的陈述

1996年的冬天,我们五个人登上了去北边的火车......

出发之前,我们先详细了解了当时的各种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办事流程,从进口吨位、运输周期、资金需求、银行规定,甚至货到以后的市场价格都调查得一清二楚。

我们做钢铁生意,都是想开拓新的道路,想寻求新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是能对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

我们走的每一步也都是在遵守当时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去经营公司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各项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完善和规范,我们也过了那个摸索过河的时期。

但是我们这一代大部分的商人,都是沿着这条路走过来的,我们可以被审判,但不可以被误判。

我们恳请在对我们审判和清算的同时,也能给我们回望过去的机会,让我们反思,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错。

这一段话,让我感慨万千,那些年有过多少类似的故事呢?那些企业家还好吗?他们是否得到了一些机会,又是否受到了一些审判呢?我想知道,又不敢知道。

这种感动是源于对时代的回望,和对一些没有经历过的未知的恐惧,经历过的人也许会有更多的感动。

感动2:许半夏的绝不认罪

对于省二钢的问题,许半夏做出了让很多人钦佩的选择。

我跟伍总的钢厂合并时,确实不知道钢厂的设备不能随意损坏和变卖,我还是觉得我没有罪,所以我的原则不会变,我不选择认罪。

至于你们提出的第二个方案(让伍建设自己承担),我开不了这个口。

我认识伍总之前,就是一个收废钢的,没有他我不会有今天,我是踩着他的脚印走到现在的。虽说我如今已经超越了他,走在了他的前面。难道这就是让我丢下他吗?没有人可以永远一辈子走在其他人的前面......

我和伍总、裘总,我们几个人争抢了这么多年,我们得到了很多,但失去了更多。

我们几个,互相算计,互相出卖,为了做点生意撞得头破血流,最终什么也没捞着。

现在想想,我挺怀念我们一起拼命生存的样子,他们还是很挺可爱的一群人。

虽说商人重利轻离别,但是我不想做一个在商言商的商人,我还是选择做一个重情义的商人,我要对得起伍建设,要对得起自己......

感动,我觉得这是格局吧,如果许半夏动了心思开口让伍建设顶嘴,伍建设的个性绝对不会答应,这不是小事儿,谁想自己进去呢?

许半夏一直有一颗感恩之心,她确实曾经膨胀过,但是在关键的节点上,她始终是记得当初这些大哥对她的帮助和那么一点恩情,这种东西是最动人的。

一个企业家是需要格局的,我可能看剧不够仔细,也没去翻原著,不知道许半夏大学学得什么专业,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就毕业那么草率结婚,还做了收废钢的小生意,从1991年到2002年,十年的时间她的人生真的在翻天覆地。

许半夏身上有一种江湖气,一个敢于担责的企业家是让人感动的。

感动3:许半夏的主动认罪

进口废钢的事情解决了,钢厂资产的事情也解决了,但许半夏却要去为了当年污染滩涂的事情去主动认罪,并且是在钢厂还可能上市的前提下,我不理解,我甚至会觉得有点不真实。

那年,我为了建堆场和码头,选中了一片滩涂,最终是以不正当方式拿下的,那时候我还年轻,不知道命运所有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下价格。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我的内心一直受到强烈的谴责,我需要给受到伤害的每一个家庭,一个真诚的道歉,也给自己一次忏悔的机会。

公司未来要上市,我不希望因为我的过错,而让公司的未来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不管是个人、公司还是一个大企业,都要敢于承担责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任,才会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所以。我会去认罪自首。

何必呢?真的何必呢?就像大家看到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当年那片滩涂的事,是陈宇宙的主意,是童骁骑去执行的,许半夏并不知情,她还是在承担责任,她认为这件事是因自己而起,她是这个小集体的老大,不管知情与否,压力一直在她心里。

并且,这些年许半夏之所以能做大做强,也是仰仗了那片滩涂和最初的堆场、码头,那确实是她事业的起点。

是不是有点蒙圈了?故事症结好像都在1996年,为了废钢有地方放着,为了得到赵垒的支持,许半夏必须拿下滩涂的租约,这才有了倒黑油的极端手段,为了争夺钢厂的经营权,相互算计相互举报,才埋下了老钢厂带来的隐患。

我们站在第三视角,会有什么感受呢?一个看起来很成功的人,有些事情不是她有意做错的,但她还是要去承担这么重的责任,法理和情理让我们纠结而感慨。

感动4:伍建设的选择

刘威扮演的伍建设,演得真好,我是真的要给老演员竖起大拇指的,这样一个角色还有谁能演得这么好呢?不少找出第二个了。

剧中的表现手法很浪漫,伍建设回到自己的家,注视着墙上的照片,思绪回到了1996年,见到了当时的许半夏,那段对话让人细品更加伤感。

伍建设:半夏,你知道吗?未来你会办一个大公司,还要上市呢。

许半夏:真的假的?

伍建设:你知道未来你还会因为走私罪被起诉吗?

许半夏:大哥,你别吓唬我啊。

伍建设:北边那虽然好,遍地是黄金,我建议你还是别去了。

许半夏:放心,如果出了事,我会自己扛着。再说了,您是我们大哥,有您在,我们踏实。您一定会管我们的。

这样的呈现让我感动,伍建设心里是后悔的,如果可以的话,他不会让大家去那一趟。

伍建设选择去自首,在码头他跟许半夏有一段对话,而在这场对话中,许半夏一个字都没说,又好像说了很多话。

其实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你一步步走到现在,我没有想明白。后来想,又是什么让我一步步走到现在,还是没想明白。

你要是问我,当初咱们一起去北边儿的时候,我会不会想到今天,我真想不到。

我刚认识你的时候,我就觉得你是一个爽快、热情、仗义、一门心思想挣钱,将来可能是会干点儿事儿的女孩儿,我没想到你能成为企业家。还这么厉害。

人要是太自私了,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我自己的那些烂账......早认早解决,否则就会更烂。说白了,以前是我不敢面对,现在我轻松了。

许半夏,你有烂账吗?你没有烂账。记住,等我出来,你不许有烂账!

许半夏,给大哥个面子,等我出来那天,来接我......

伍建设给我一种大义凛然的感觉,省二钢的事情他说了自己有一部分原因是跟许半夏较劲,不想失去大哥的位置,这种争抢也害了他们,包括他违法排污,其实都是在给自己的错误买单,而他怂恿村长集体起诉许半夏......往事不堪回首,是许半夏终止了他们之间的继续坑害

对于好演员的演技,我还是很词穷的,在这一刻,我同情伍建设,我又心疼这个人,我感慨造化弄人,但我又觉得罪有应得,一个角色能让观众产生这么复杂的情感,真的值了。

感动5:结局的表达

在看完今晚的大结局之后,我又去尝试着看了一下原著的结局,我觉得是一种对原著的理解和升华,编剧有很多新的思考和表达,这部剧有了不同的味道。

故事停留在2022年的冬天,1996年也是冬天,雪应该是一种意象吧,我们可以有很多表达,它是纯洁纯粹的象征,象征着许半夏和童骁骑的内心已经再无纠结,他们都释然了。

就像写作文一样,最后的这段话,是最紧扣主题的。

我堆雪人好像上辈子的事,从前那个堆雪人的小孩儿,无惧无畏,星辰生花,心火燃烧,她烧光了所有的枯草,疯狂的梦想野蛮生长。她相信未来某一天梦想总会实现。

后来,小孩慢慢长大了,她的梦想实现了,但是她曾经做过的一些事留下了伤痛的痕迹。

她以为自己能像从前一样逃离,但走遍世界,却发现无处可逃、坠入深渊、不得往生。

现在,小孩儿不仅长大了也成长了,她把过去折叠起来收藏在记忆里。

如果人生有可能胜利的话,并不是我们打赢了时间,而是我们终于和记忆和解了:把所有遗憾折叠起来收好,不妄想,也不再感到痛苦。

就在这一刻,她终于可以坦然地面对当下,坦然地面对未来。

真的太美了,这段台词带给我一种既有冲击力的美感,赵丽颖独白出这段话的时候,每一句都会有剧情的回响,我仿佛也充满感情地走过这个小女孩的成长,也在感慨她在过程中的得失,也在计算着如果哪一步走得再好一点,就不会坠入深渊。

最后的这个结局,没有停留在一些我预想的场景中:

我预想过,是不是物流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获得更大的成功,许半夏的企业上市了。

我预想过,会不会她怀孕了,跟赵垒幸福地待在一起。

我预想过,会不会是她和冯遇、郭启东带着会讲话的裘毕正去接伍建设。

我预想过,会不会只是一个吃饭或者过年的场景,或者是一个生产忙碌的场景。

但跟现在的这个镜头比起来,我的那些预想显得很肤浅,这部剧的后半程,有些人说弃剧了,可惜了,我只是觉得可惜,后半程给出的视角让我有一丝震撼,让我对那个野蛮生长的时代有了一种敬畏,也对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企业家产生了很复杂的情愫。

如此,甚好,剧中的老歌很多,一首《大约在冬季》久久回响在耳边,这是一种美好的告别,怎么形容这个结局呢,我想用“浪漫又高级”表达一下,不尽然,因为还有很多话想说,也许会在未来的一些文字中跟大家分享。

能够坚持看完《风吹半夏》,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而我没有点开的35集,没有认真去看的33和34集,下一次终究在见面的,请允许我暂时逃离一种遗憾和一份悲情。

我们都需要平复一下思绪,对于赵丽颖,我也送上祝福,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台阶,所谓的85花,她不需要再与任何人进行比较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