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北风来过》:借助空间场景,塑造正面形态的男性角色——李浩

2023-11-14 13:36 作者:岑岑 围观:

电影《北风来过》中,女主角杨慧被塑造成为漂亮、心思深沉的农村妇女形象。她一直在片中保持着冷静、沉稳的状态。

对于王琦的好意也是置之不理,似乎很不近人情,但是在她冷漠的外表下还有一颗柔软的心。

王琦拆穿她就是杀害李浩的凶手,话音刚落便遭到混混偷袭,杨慧本来趁机逃跑了,但是没多久又返回救下王琦,最终投案自首。因此,采用短发演员,显得利落,服饰以黑色为主,衬托她沉闷的性格。

李浩是宅心仁厚、乐于助人的爱家好男人形象,职业是工人,所以衣服的选择为工装,提前进行做旧处理。

赵西嗜赌成性、游手好闲的痞子形象,这对他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说话语气要求很高,需要很丰富,服装方面选择常见的迷彩棉衣。

财大气粗、追名逐利的中年男人形象,他是一家工厂的主任,家中有些小财,因此演员衣着选择一件灰色呢子外套,发型为背头,时常带着一个手包,戴着一副棕色的方框眼镜,显得稳重一些。

威廉尹迪克将电影中的人物类型进行总结归纳,称之为原型原始的影像,由人类共享的关系和影响组成。

他认为:虽然原型的外貌会改变,但原型背后的象征却千年不变,而且始终如一。

借鉴威廉尹迪克的分析,《北风来过》中王琦和李浩的人物形象更接近于阿尼姆斯原型,代表着正面形态的男性角色特征。

杨慧则偏向于女神原型,是正面形态的母亲角色;赵西和高主任便是阴影原型,他们表现出的是人格的黑暗面,带有一定的反面性。

人物造型中的视觉设计。电影中每一个人物的造型塑造都需要根据剧情进行透彻的研究,要结合演员自身的形象特征进行设计。

这一过程实质是文学形象的具体化,但是电影又与生活有所不同,若要塑造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人物除了服装、化妆等方式外,还需通过景别、色彩视觉设计进行艺术化的加工。

电影对景别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合理的运用,起到传递画面信息、使影片形成与其风格相契合的节奏感、给予观众情感的共鸣的作用,除此之外景别的运用还在无意识间将人物造型凸显出来。

在悬疑电影中特写镜头的运用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景别只选取景物或是人身体的局部,起到一定强调的作用或是表现人物表情的细微变化。

比如,画面中一个男人的手,手指间微微泛黄,由此可知这个男人有抽烟的习惯。

有时特写的运用会给人物带来神秘感,《这个杀手不太冷》开篇连续的大特写,从始至终男主的面容没有完整呈现,让观众充满好奇,又让男主形象神秘莫测。

悉德·菲尔德说“行动即人物”,人物的行动体现人物性格,人物行动的展现通过全景,交代人与环境关系,完整呈现人物造型。

近景使观众清晰的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也更加符合人们正常的视觉感受,同时交代人物关系。

庄文强导演的《无双》在影片开头,李问被带到办公室,警察在一旁分析案情,镜头透过女警官的肩膀拍摄李问,他慌张的转动着眼珠,双手拿杯,表现出他的害怕,甚至有些懦弱的性格。

在所有人物塑造的方式中,服饰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服饰色彩的搭配影响影片的色调、风格、人物性格,服饰色彩运用根据角色身份、职业、性格、情绪设定。

服饰色彩展现人物形象,营造惊险气氛

服饰作为一种符号标识,向观众传递着一定的信息。

在悬疑类型影片中人物服装色彩最常见的莫过于黑白红三种颜色,黑色庄严,白色纯净,红色热情同时又代表着鲜血。

在《无间道》中陈永仁的服装一直是黑色,他身为卧底需要用黑色进行自我封闭,黑色又作为黑道的象征,身处于危险之中。

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的《红色》不仅仅是女主角红色的衣服,整部影片都充斥着红色,隐喻影片博爱这一主题词。

服饰色彩的视觉冲击,深化主题。电影中运用对于服饰色彩的运用不仅仅停留于对生活的还原,还进行多层次的组合延伸,使画面更具可观性,赋予更深层的含义,从而深化影片主题。

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中红色多次出现,红色的衬衣、连衣裙、领带,鲜亮的红色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又有一种警戒的意味,所有具有暴力、抢劫等罪恶出现的地方都有红色出现,污秽不堪的环境导致男主愤怒而重拾暴力。

《暴裂无声》中有一个镜头充满寓意,张保民在镜头前景张贴寻人启事,身着绿色外套,镜头的后景是目睹张保民儿子死亡过程的小男孩。

正仰着头看着墙上的寻人启事,身着红色外套,一红一绿的色彩对比,四周环境萧瑟破旧,画面让人难以名状。

悬疑电影中的空间造型。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而空间造型是电影视觉造型语言最基本的特色元素之一。

同时是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最直观的视觉元素,空间造型是根据故事背景、情节、人物身份所搭建出来的场景,是对环境的还原。

又是故事展开、发展的空间,由形、光、色等元素组成,构成一个完整的影像画面。

悬疑电影是通过氛围的营造使得观众深陷其中,而空间造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场景的搭建、色彩、灯光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悬疑效果。

还影响着影片的风格,强化观影感受,所以说,空间造型对悬疑电影来说尤为重要。

具象空间造型。具象空间造型即剧中人所生活、生存的活动空间。场景空间的设计缩短了观众与电影的距离感,熟悉的生活化布局,能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产生同理心。

不同类型的电影其场景空间各有不同,比如,西部片场景以大漠戈壁、西部荒野为主,展现广阔荒凉的西部风情。

爱情片则是海边沙滩、公交车站、广场等轻松愉悦的场景,展开浪漫的爱情故事;警匪片多是在监狱、赌场、警局等场景警察与罪犯展开较量。

而悬疑电影中常见到的场景有破烂的工厂、偏远的旅店、荒凉的公路等,对于营造悬疑恐怖气氛有着重要的作用。场景搭建的悬疑气氛营造。

悬疑电影中为了突显阴森、神秘在场景上会下很多功夫,而场景的选取不仅与故事背景有关,还与人物身份、性格息息相关。

宁浩导演的《无人区》的场景为契合故事背景选择了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方圆几十里一望无际的黄土,人烟稀少,这种与世隔绝的场景让人产生恐惧之感。

为了增加悬疑气氛导演又设置一个破旧的加油站,店里的人行为古怪,会让观众不自觉地替剧中的角色担心可能遭遇不测。

《百年婚纱店》的故事背景是女主准备结婚挑选婚纱,不同的是,这个微电影的场景属于一个密闭空间,女主进入后无法出去,和外界断开了一切联系,幽闭状态对观众的内心形成无形的压力。

陈正道导演的《催眠大师》的场景设置主要与人物的身份、性格相关,男主是一名心理医生因此场景是干净、略带北欧风的办公室。

桌上摆放着一些小物件,地板上的彩色格子像极了平时看到的压力测试图,给人一种晕眩感,以强化视觉冲击力的方式渲染神秘气氛。

《北风来过》的场景布置根据人物的身份与性格。杨慧家的场景选择趋向于普通农村家庭风格。

客厅有一个简单的沙发,沙发后面的墙上由于年久已经有了裂纹,隐隐泛黄,有些破旧,这与他们缺少钱财的特点相契合。

赵西是一个嗜赌的痞子性格,穷困潦倒,于是他的家像是出租屋,简陋的一间房没有什么家具,除此之外还特意将屋内打乱,地上摆上酒瓶,灯光昏暗。

王琦属于在镇上上班的青年,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基于此要求将他家布置成有些简约的现代家庭,有一个书架,桌上摆着一台电脑,与杨慧、赵西的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了家中的场景还有一场在户外的草地上,选择草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是冬季树木都已经凋零,拍摄出来不够美观,这片草地的面积很大,远景拍摄出来的效果很好看。

二是,这场戏中李浩威胁高主任,通过场景为故事情节增添一些黑色元素,充满悬念。道具运用的深层次隐喻。

还原、搭建生活场景后,内部还需要道具的填充,道具的使用是影片的细节体现。影视作品中景物细节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有直接关联,并形成艺术形象的场景局部和物件。

道具的运用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更重要的是道具具备着深层次的隐喻功能。

将道具赋予深层内涵,使得悬疑电影更具观赏性、解读性,例如忻钰坤的《暴裂无声》,这部悬疑影片中细节处理独具匠心。

昌老板第一次出现在画面中时正吃着西红柿,红色象征这生命与鲜血,昌老板吃的太急,红色的汁水流到衣服上却怎么也擦不掉。

导演想要传达做坏事留下的痕迹不是轻易能够抹去的,影片中屠夫的儿子戴着一个奥特曼面具,这一道具代表着正义的化身,直至片尾才揭晓屠夫的儿子是张磊被杀的目击者。

《北风来过》涉及到的道具主要有以下三个:手机录音,影片开始高主任在杨慧家门口就是为了要回关乎自身命运的手机。

杨慧借此事将调查线索引到高主任身上,让王琦误以为凶手是高主任,手机录音在推进叙事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的献身》,这个道具只出现了一次但是具有一定的隐喻,王琦坐在家中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拿起衣服就往外跑。

镜头摇到书架上的《嫌疑人的献身》,预示着李浩的死亡却是并非意外,还透露出王琦平时观看的书籍的喜好,侧面解释他所具备的侦查能力。

钱,这个道具既真实存在又在人们的观念中,在片中钱代表着生命,李浩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钱财再用于救治女儿,这是生命的交换。

抽象空间造型

抽象空间造型是指通过灯光、色彩等造型元素。物质空间造型为电影塑造出场景,将现实生活再现。

而抽象空间造型更加注重表现影片风格、环境以及人物的思想意识层面的表达,将灯光、色彩融入到导演的创作之中,赋予造型更深的意义,才能从客观真实达到主观心灵的真实。

灯光照明的感染力塑造灯光是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正是由于光与影的变化赋予了画面层次感。

创作者通过对灯光的调节、转换,营造想要的影片氛围,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引发心灵共鸣。

明暗对比打造画面层次感。电影的每一个画面并非一幅平面图,而是一个真实的立体空间,有着明暗对比,调性高低之分,这需要通过光线去营造。

在室内戏的拍摄过程中自然光线起到的造型作用是十分微弱的,通常需要依赖人工打光,在悬疑电影中。

场景集中于灰暗、破旧的场景,利用布光分清场景主次,人物主次,关系主次,不仅能够突出主体,还使画面前后有明有暗,层次清晰,营造出悬疑气氛。

《沉默的羔羊》中史达林去会见汉尼拔,通向汉尼拔监室时灯光开始明亮,在通过一道红色的铁门之后灯光由亮变暗,红色具有警示的意味,表示史达林进入禁地,同时营造出一种危险的感觉。

导演还对二人谈话的监室内外灯光做了不同的处理,监室外史达林坐在椅子上,头顶是一盏灰色的吊灯,灯光主要照在她脸的左侧。

右侧有大部分阴影,而监室内灯光更加明亮,将汉尼拔整张脸打亮,顶光将人照得显示出凶狠之感,同时暗示两人话语主动权的所属。

灯光色调调动观众情绪。“科学调查表明,人的情绪与眼部接收的光线密切相关。”不同色调的灯光对观众的情绪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暖色调会让观众感觉祥和快乐,而冷色调带给人们的是凄惨、悲凉之感。

除此之外,影片影调的软硬同样会影响观众情绪,影调硬情绪会相对高涨,影调软情绪相对平缓。

悬疑类型电影是凶杀、犯罪的故事情节,因此灯光采用冷色调居多,不会人像暖色调一样带给观众柔和、舒适之感,而是充满危险意味,令人紧张。

比如《心迷宫》中宗耀与女友在树林幽会的情节,深蓝色的光线隐隐能够看清演员的脸,预示着两人的秘密关系以及即将发生一些意外事件。

电影《沉默的羔羊》的影片色调同样为冷色,史达林再次与汉尼拔会面时,影调偏硬,画面明暗反差较大,汉尼拔躲在黑暗中。

除了脸之的画面一片黑暗,并用俯拍镜头,汉尼拔微微上扬的嘴角,不禁让人心惊,惊恐之感油然而生。

在微电影《北风来过》拍摄过程中十分注重灯光的运用。拍摄男主家中的戏份时为了表现人物内心的烦躁。

将屋内整体的影调定为低调,在人物的由侧放置一盏灯,一是使人物面部造型更加立体,二是凸显人物的烦躁。

内心的阴影,男主身后一片漆黑,加上地上凌乱的文件,人物烦恼的状态呈现出来,昏暗的环境让人隐隐感觉事情的复杂性。

杨慧与李浩拥抱的戏是《北风来过》这部影片的一个情感高潮点,为了增强情绪感染力,同样是通过灯光的塑造,运用橘色暖光,降低亮度,塑造出阴沉感。

李浩在说完话之后就进屋关门,镜头会连带到屋内,里屋用蓝光模拟月光,使屋内洒满皎洁的月光。

内外灯光冷暖的对比象征光明与黑暗,可以理解为外面是有着温度的人间,而李浩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冰冷的世界。

赵西家内的灯光处理采用暖黄色的台灯,屋内整体呈现出深蓝色,暗色调,只有桌前的一盏灯散发出微弱的光,房子很空旷。

使用烟饼让屋内弥漫一些烟雾,配合灯光打出一定的层次感,有暖又冷,增添出一种阴森的效果。

色彩选择的时空分割。色彩为画面注入了灵魂,是电影画面重要的造型语言,演员的服装色彩、灯光色调、荧幕色彩均属于空间色彩的内容。

正是借助了色彩的能力拓展了电影的艺术表现空间,带来视觉盛宴,有效的激发观众的审美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