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山河锦绣》连载6:叶鳖娃卖女儿还道德绑架女儿,这样的爹配吗

2023-11-14 13:21 作者:岑岑 围观:

#影视图文连载计划#

欢迎朋友们回来。咱们一起解析《山河锦绣》这部剧中的精彩台词,精彩表演。

上篇连载5主要解析的内容是剧中的06-07两集。

我们一起解析了剧中出现的4个女性形象,她们代表着朴素农民女性中4个不同境况下的女人。但这绝不是单篇文章能讲完的,在剧中,她们面对脱贫致富的机遇,也会自身和生活都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她们还会一如既往地这样默认命运吗?后期剧情变化时,我们将一起解析她们的变化。

人的变化,生活的变化,其实就是时代的变革。《山河锦绣》的脱贫攻坚,就是以人表现时代。

《山河锦绣》连载5:解析剧中4个女性形象,哪个和你有些像?

上篇06-07的主要内容,我们看到了当赵书和,柳秋玲的婚事为契机,缓和化解了赵姓和柳姓百年恩怨,两姓人终于合为一村人。

这期间,有国文,柳大满等代表政府的努力,有赵书和柳秋玲结婚打破两姓祖训的勇敢,有三爷说出矛盾根源从宗族方向给与的支持,也有百姓们想要和谐生活的需求,各方努力终于化解矛盾。思想终于统一,接下来就是劲儿往一块使,努力脱贫致富了。

赵书和上完科学种田培训班之后,带领村民们一心侍弄土地。柳大满却带着村里一部分青壮去城里建筑工地打工挣钱。这两人的分工反映了人设,符合我们连载1中的分析。

赵书和柳秋玲的女儿雅琦出生。高校长的遗孤高枫被柳大满艳丽夫妇收养。这就预示着新村子的新一代开始成长了,从他们的名字,对比父辈们,爷辈们的名字,也能看出来村子迎来了新的变化,而且即将迎来更大的变化。

这是上篇连载5的内容。

本篇连载,我们一起分析《山河锦绣》中08-09两集内容。

因为06-07两集是前面的小高潮,矛盾集中爆发后,后面这几集是消化前面矛盾的结果,产生新矛盾的酝酿的剧情,处于承上启下阶段。剧情的几条线是交叉发展的,为了方便展示,我们来各自归纳起来分析。因此,本篇我们可以看看这两集中的3处伏笔,3处矛盾发展,2处历史背景介绍,和4处变化。

3处伏笔

高枫的伏笔

高枫被柳大满艳丽夫妇收养后,两人对娃是真的好。

娃让柳大满学熊叫,柳大满说叔没见过大狗熊,不会叫。艳丽说你叔会学驴叫,叫给你叫。柳大满就学驴叫。艳丽做的饭菜,吃的白面馍,还有肉菜。一方面说明村主任家生活水平好,一方面说明两人对高枫是真心好。

为什么村主任家有白面膜,有肉吃?因为村主任柳大满整天往城里跑,挣钱。他直接挣的是钱,所以直接有钱花。而其他人,比如赵书和是种地,为的是先吃饱吃好,才考虑有钱花。

柳大满在饭桌上对高枫说,他是吃村里百家饭长大的,以后要对村里好。这里是一处伏笔。

高枫的爸爸原来是外来户,在柳家坪小学当校长。之前下大雨时,高校长把高枫留在家里,自己出去发现雨水冲垮山坡,叫醒半山村的人,返回时被泥石流冲走没了。高枫便被全村人养着,是挨家挨户养一段日子。如今,是柳大满艳丽夫妇接手收养高枫。

这段告诫,也就为之后,一直吃百家饭长大才能知道村里大家伙多穷的高枫,去上学,然后返回村子做扶贫队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做铺垫。

柳小江的伏笔

上一集中,柳小江对石头村叶小秋的妹子叶英子很喜欢,而叶英子也喜欢他,两人偷偷约会。没想到,叶鳖娃开始给叶英子招亲。

叶英子找到柳小江,让他赶紧来提亲,定下来。而没了爹,没收入的柳小江知道自己没钱,只能先答应着。

在外面打工,捡破烂挣了钱的柳春田,率先拿着彩礼钱,找叶鳖娃提亲,顺利定了亲事。

叶英子找柳小江说了事情,而柳小江又没钱,只能要带着叶英子私奔。谁知,他在村口等了半天,叶英子收拾东西被她爹叶鳖娃看见,叶鳖娃道德绑架英子,最后叶英子还是没走,嫁给了柳春田。柳小江等不到人,目睹叶英子嫁入柳春田家,他悲愤不已,只能自己走了,去南方打工。

这其实也是一个伏笔。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穷。正因为穷,大家都要寻变,所以,不同的人,不用的情况,寻变的情况也不一样。

柳秋玲是考公办教师。赵书和是种地。柳大满带村民外出打工。柳春田是捡破烂。柳小江是去南方打工……每个人都在为了摆脱贫穷想办法。这是《山河锦绣》中后面剧情的集中伏笔。

厂子进村的伏笔

柳大满在麻将桌上故意给黄老板点炮,黄老板见他懂事,又会说话,便告诉他说,他们村有三个工厂,村里人不出门就把钱挣了。

柳大满很心动,于是就带着酒来和村里他带出来的打工农民们聊,说想要回村,引进厂子到村里来。

村民们有些人也想村子,想回去,有些人,以满囤满仓懒汉为代表的人不想回去,因为这里管吃住,风雨不愁,很好。

3处矛盾

柳大满和赵书和的矛盾

面对退耕还林,每年的粮食和钱的补贴,其他村普遍是多报。柳大满也虚报了十多亩坡地,却被赵书和一眼就发现。因为赵书和就是侍弄土地的,多少亩坡地,坡度够不够退耕还林的25度,他一清二楚。两人因此发生矛盾,柳大满只得重算。

国文给村里办了3万的种地贷款。柳大满想平均分配给所有人,这样的话,柳家他带出去的人虽然在外面挣钱,也能分到一部分贷款。而赵书和的办法是,种地的贷款,谁种地谁贷款。两人为此产生了矛盾。

为此柳大满在家气得吃不下饭,又去聂爱林跟前要辞职,被聂爱林训了一通。正好国文来电话,又被国文训了一顿,跑了。

赵书和找柳大满两人聊了一次,平息了内部矛盾,两人携手一起,要解决掉村里的贫穷问题。

国文修水坝的矛盾

国文继续为泥河上游修建水坝的事费心。当他测量完,去财政部门要资金支持时,又被推脱说没钱。但告诉他一条信息,说水利厅获得了一笔专项资金,他可以去试试。

国文去医院看望领导,要批项目最后一个红章。结果住院领导也是推来推去,这个让他先去另一个人处盖章,最后到自己这里来。而另一个人也是这样说的。

好不容易跑完了章子,带着项目到水利部,结果因为项目太多,还是得按流程一个一个来,不能把山南县的项目破格提到其他项目之前来。

项目一直不能落实,国文父亲又身体不好。他回家看望父亲时,说了自己修水坝的事,父亲建议他修个小的水坝。国文听取了建议,让水里专家把方案改成了小水坝的方案。

2处历史背景

民办教师的背景

柳家坪学校的孩子们终于多了起来,老师也有3名了。

柳秋玲想考试,试试转正。毕竟她还不算是老师,也只是个代课的,没有工资,只是每年秋粮会向她倾斜一点人情。

在劝其他老师也考试时,她说,不试一下怎么能知道呢。考上了工资有保障,还能给娃们争取更好的条件。这些台词凸显的性格,是十分符合柳秋玲的人设的。她就是这种凡事要争取,要力争做好的性格。

这种前后人设保持一贯,演员表演到位的剧作,是难能可贵的,足以凸显出《山河锦绣》的优秀之处。

这里有个背景需要给大家介绍,那就是国家关于民办教师的处理。

民办教师是从1957年,各地陆续出现的,最终在80年代末民办教师总人数已经有491万,各个省份陆续出台停止新民办教师任教的政策,有些是84年停止,有些是86年停止。即停止时间点之后不再允许有民办教师参与任教。

《山河锦绣》中第04集中,柳秋玲去乡政府大院找教育专员解决老师缺失问题时,乡长聂爱林问起原因,赵专员就说过一句台词,说,柳秋玲是从86年后任教的老师,按当时文件已经不能算作是“计划内的民办老师”,所以才说她只是代课的,连民办老师都算不上,更不可能有工资。

而国家在1997年正式出台 《关于解决民办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即国办发【1997】(32号),提出了关、招、转、辞、退“五字”解决方针,明确指出“要关住招收民办教师口子,今后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 也就是关停民办教师制度,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计划内民办教师”的“清零”。对仍在岗的“计划内民办教师”以考试的方式全部录用为公民教师。 自此,民办教师退出了中国教育的舞台,民办教师也成为了历史上的称谓。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柳秋玲要去直接考公民教师的资格。因为她还只是个代课的。这一点《山河锦绣》中没有过多交代背景,但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分析出来。

柳秋玲熬夜苦读,最终去考试,结果还是没考上。意外的是,考试还考英语。

在当时那个时代,乡村老师普遍英语不行,也算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但就是这样,她仍然没考上,可见考试的人有多少,竞争有多激烈。

赵书和很体贴,鼓励她不用怕,下次再努力。

没过几天,当柳秋玲正在上课时,乡上的赵专员来了。给她看文件,说她转公办教师了。

原来,政府根据教师教学成果,和教学年限,破格允许一批代课老师转公办,泥河乡就柳秋玲一个人获得了名额。

这就是,奋斗者付出必有回报。

柳秋玲还在赵专员的协助下,找乡长聂爱林,提了孩子们的桌椅板凳问题。聂爱林决定留意爱心企业捐赠时,协助一下。

农民进程务工的历史背景

柳大满带着村民们外出打工,又签订了新合同。但上一个合同的尾款还没有结算。

他把签合同的好消息告诉大家时,大家都很高兴。

这里我们要了结一下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历史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84 年,政策基本上是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城的。1957年12月13日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各单位从农村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各单位一律不得私自从农村中招工和私自录用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农业社和农村中的机关、团体也不得私自介绍农民到城市和工矿区找工作”。

1984年至1988年,允许农民流动。1984年,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民可以自带口粮落户城市。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允许国营企业招收农村劳动力。

4处变化

赵细妹的变化

叶小秋和赵细妹的儿子叫狗蛋。两人带着孩子回娘家,带了两只大公鸡。

他们一家,和赵书和柳秋玲,雅琦一家,加上柳秋玲的爹,一家人团圆,其乐融融。

饭桌上,雅琦劝弟弟狗蛋多吃点***做的饭。赵细妹夸奖雅琦董事。

不管是从喂饭的细节,还是大人之间的交流,或者夸奖孩子的言语,我们都可以看见,柳秋玲和赵细妹这两个女性的改变。

柳秋玲用自己的知识和勤劳维护着这个家的干净整洁,和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她变得越能干,越清楚知识改变一个人的力量,她更奉行这种力量的作用,想要考试,更有话语权去帮助孩子们,甚至乡亲们变化。

赵细妹嫁给叶小秋时,他还是农民。但细妹支持叶小秋的想法,并协助他成为石头村的村支书。而赵细妹也从勤劳的女孩变成操持家务的媳妇,现在是言行举止已经成熟的妈妈。

生活对人的改变可见一斑。

柳大满挣钱了的变化

柳大满家里有电视,能喝酒,能吃肉。

村委会有了收音机,电风扇。

家电那么多,为啥柳大满一开始买的是电视机呢?

因为电视机最具卖弄效果,一打开,电视剧啥的,村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牛气的地方。也是侧面能炫耀自己能力的地方。这依然符合他的人设,他的为人处事态度。这也证明他是有能力弄到钱的。

柳三喜的变化

柳三喜和媳妇在城里开了早点摊,买油条。城里人吃了饭不给钱,还凶恶。村民们要帮忙教训,被柳三喜劝退。他说,和气生财。

村民们都很不忿,但柳三喜说,人要变通,不变通没办法生存,和气生财么。

这其实就是农村人的单纯朴实,遇到城里人的花花肠子时,发生碰撞之下,不得不学会的变通。意味着,思想的变通依然是脱贫致富的先决条件之一。

赵书和种地的变化

赵书和带领村里剩余的赵姓人种地,在学了科学种地培训班之后,把科学知识用到种地里面。地里庄稼经营的不错。

前面有种地贷款的扶持,村民们能买优质种子,好的化肥。后面国文又带了两个种地的专家亲自来村里介绍给赵书和,帮忙研究种地,把赵书和高兴坏了。

在他眼里,土地才是农民最重要的东西。

但以前,他认为只要用心了,地就有好收成。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他学会了科学种田,知道什么营养,水分,化肥,种子,气候等等的因素和作用。这一切,都是他通过自己自己学习,自己先掌握,然后教给村民们。是一种切实的以身作则。

本篇《山河锦绣》08-09两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

咱们下篇接着解析《山河锦绣》这部优秀时代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