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狂飙》大迷案:被导演“除名”,被演员内涵,张译到底怎么了?

2023-11-12 15:05 作者:岑岑 围观:

《狂飙》出实体书,我试读过一点,说实话,文笔真不咋样。

基本就是在剧本的基础上,稍加润色,语句经常不够简练流畅。

也难怪,让三个职业编剧去写小说,的确没有什么过高期待。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照样能畅销。

这也不重要,重要跟张译无关。

从《狂飙》开播以来,张译已经很多次被导演方“除名”了,此次出书,又没有他。

这种种操作,真是一大迷案,比剧中黄翠翠的死亡真相,还让人难以捉摸。

真是忍不住想问一句:张译到底怎么了?

01

最早的传言,来自于《狂飙》刚刚播完那会儿。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收官第二天,张译就删除了唯一一条关于《狂飙》的微博。

张译不是炒作流量型演员,辅助宣传的内容较少,这情有可原。

但要说演过之后就删,连个念想都不留,确实有点些反常。

所以很快就引起各种解读,总之就是,跟剧组方面产生了不愉快。

有人说,《狂飙》最初定的是杨洋演安欣,张译演高启强。

从角色设定来看,演高启强明显更富有挑战性。

从后期效果来看,也明显是高启强收获了更多关注。

以张译的演技和个性,这不是没可能的事。

有人说,原本张译是艺术总监的,直到杀青之时,仍然是。

可惜到了最终开播,这个头衔就没有了。

艺术总监可是个重要职位,他掌握着一部电视剧的调性。

以及诸多场景的设计。

可是,张译身为一名演员,能胜任得了导演层面的重任吗?

答案是肯定的,起码他有这方面的经验。

早在2020年播出的同类题材网剧《重生》,就是由他担任艺术总监。

即上图所示。

有人从拍摄花絮中,找到了张译参与《狂飙》道具设计的视频资料。

和亲自示范的视频资料。

还有张颂文也亲自证实,用警戒线逼退高启强的名场面,是张译想出来的。

而且令导演叫绝。

从这些蛛丝马迹也能看出来,张译的艺术总监,当得是称职的。

甚至是为整部剧添彩的。

但不知为什么,他并没有获得最终的署名权。

似乎,这里面充满了矛盾。

02

有位自称去探过班的人说,张译多次改戏。

还说他德不配艺。

但这很快遭到了别的网友反驳,说他们认识的张译,不是这种人。

而且,他身为艺术总监,有权利改戏,也有理由训人。

那是对工作的负责任。

那么,张译改戏这事靠谱吗?

靠谱,起码他有这个能力,和爱好。

其实张译本是编剧出身,是曾写过剧本的。

2013年,他还自曝早已拜高满堂为师。

高满堂是当今编剧界的泰斗级人物,《闯关东》《钢铁年代》《温州一家人》《大河儿女》《老农民》等都是他的作品。

他获得很多编剧大奖,曾担任第32届华鼎奖专家评委会主席,还是中国编剧协会的会长。

且不说张译是否真的行过拜师礼,上过编剧课,单这份认可,就足以说明,这小子有两下子。

与之搭戏的李一桐说张译帮她分析人物,分析剧情。

还有演曹闯的郝平,也说张译改过本子。

就连导演都说经常是自己才想到一,张译已经想到二和三了。

总之,张译就是个爱钻的演员,大概有着和安欣一样的轴。

这份轴,碰到一个同样轴的人时,问题就出来了。

谁也不让谁,各有各的坚持。

当然,这并不是坏事。

正所谓碰撞出火花。

张译的轴,是一贯的。

这些年来,曾和很多人发生不和传闻。

不难看出,对方们,也都是有想法有坚持的主。

此次的徐纪周导演同样如此。

于是就有了闹翻天的传闻。

吵破嘴,是对事,而撕破脸,是对人。

终归不好。

03

当然,这些都并未得到当事人确认。

剧组方面也发了以下声明:

然而这年头,很多声明的那张白纸,就只是一张白纸。

尤其在娱乐圈,早已屡见不鲜了。

这前边说没有,后边可能很快就被打脸。

所以网友根本不买账,还是继续探挖。

正在这时,有一个女演员,又往这一堆扑朔迷离上,洒了一把烟雾。

这个女演员叫刘若清,在剧中扮演安欣的徒弟。

当有人爆料说,某人演戏一直压着,让人没发挥空间时,让若清直接手动点赞。

她还说,自己在剧的戏份,被人家说删就删了。

如果说这还不够明显,那么请继续往下看。

当有人开玩笑让她嫁给安欣,她说怕伺候不了。

当有人问她跟张译老师合作是不是感觉很好时,她说是一辈子不想见的那种好。

她还暗讽张译人品不好,表里不一。

在电视剧播完时,他感谢了一堆人,包括导演,包括张颂文,唯独没有剧中的师父。

这似乎,也有点不是很正常。

这一系列操作,又引了不少争议。

事后,刘若清重新发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称“张译老师真棒”。

同时也说“他对年轻演员要求有多严格你们见过吗?”

这听起来,总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你若被绑架了你就眨眨眼的感觉。

04

此事之所以被一传再传,就在于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边徒弟吐槽师父的事还没完,那边实体书又出幺蛾子了。

在《狂飙》中,鉴于身份问题,无论高启强多么抢眼,安欣都是必须排在第一位。

这本是不可改变的。

没想到在实体书出版时,就改变了。

不仅改变了,而且改没了。

电视剧热播,实体书出版时,需要印上几位主角,借势一下,这很正常。

可不正常的是,第一个是高启强,第二个是孟钰,压根就没有安欣。

如果堂而皇之将一名反派排在首位,还真是前所未见。

安欣呢,去哪了?

并且,在实体书中,安欣所代表的,其实是张译。

张译是明星,有号召力,能为发行销售做贡献。

可是,出版方为什么偏偏要放着这么大的招牌而不用呢?

大概并不是印刷错误吧?

一本书的推出,有着严格的流程,起码得经过三审三校。

要说中间会有错别字,这属于正常,但出现如此明显的问题,除非是盗版。

否则,都不可能会送出印刷厂。

蒙羽还真希望,这些没有张译的实体书,都是盗版的。

因为那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在解释为虚惊一场了。

05

到这里,不管是虚是实,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们的电视剧创作,需要不要集体的力量,需要不需要这样的争吵?

张译这种“喧宾夺主”的参与方式,要不要得?

以我来看,这是绝对要得的。

艺术创作,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既然要争鸣,就难免会鸣出不同声音。

而这些所谓不同的声音,往往都金光闪闪、弥足珍贵。

当然,“张译们”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因为坚持是种原则,而沟通则是一门学问。

硬刚硬轴,往往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这是一种交际能力的缺陷。

话又说回来,与张译(疑似)发生不愉快的,也许并不是导演方。

毕竟,这么大一个制作,终归还得钱说了算。

明星、名人、名利场;

猎奇、八卦、说书坊。

关注“蒙羽其艺”,给你新鲜好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