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1933年,23岁的曹禺就创作了《雷雨》,获得巨大的成功,曹禺是雷雨中谁的原型

2023-11-10 18:46 作者:岑岑 围观:

莎士比亚曾言,戏剧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

无论是古代经典剧作、还是现当代先锋潮流,纵观古今中外,《雷雨》都是中国话剧界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这部话剧中有继母和继子乱伦、兄妹乱伦、妻子出轨、始乱终弃、疯狂报复、最后死的死、疯的疯,结局非常悲惨,里面充满了旧社会的罪恶和人性疯癫。要知道,当时创作《雷雨》的曹禺年仅23岁,正是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大四的大学生。

说不完的曹禺和《雷雨》

你了解《雷雨》背后的故事人生和创作故事吗?其间有怎样的艺术创新和传承?今天一起来分享《雷雨》背后震撼人心的传奇故事和中西合璧的戏剧传承。

古希腊戏剧

这就可以合理解释——正当23岁桃李年华的曹禺,为何能够写出如此越轨罪恶的话剧经典、《雷雨》。

家世渊源,亲身经历:为《雷雨》提供故事框架

1910年,曹禺原名万家宝,出生在天津一个高官家庭,他的父亲万德尊曾留学日本,与阎锡山是同学,回国后在清政府任职。1916年,也就是曹禺6岁的时候,万德尊官至中华民国大总统里黎元洪的秘书。后来,黎元洪下野,万德尊赋闲在家。官场纷争和军阀混战让他十分失意,万德尊满腔抱负无法施展,有时候会把气撒在家人身上,这是不是很像周朴园呢?往后看,他还有更加“周朴园”的一面。

曹禺的父亲万德尊和曹禺故居

万德尊有过三任妻子,第一个妻子给他生下一儿一女,即曹禺的哥哥和姐姐,这个妻子很早就去世了;第二个妻子就是曹禺的妈妈,是个富家千金,万德尊很爱他,可是这个妻子在生下曹禺的第三天便得产褥热去世了,出于亡妻的爱和愧疚,万德尊对曹禺格外关爱,将亡妻的孪生妹妹薛咏南接来照顾小曹禺。照顾得久了,这个小姨子就成了万德尊的第三任妻子。

左为曹禺生母薛氏,右为曹禺继母薛咏南

曹禺的继母,也就是他亲生母亲的孪生妹妹对曹禺特别好,她自己没有生孩子,就把曹禺当成自己的孩子,并命令下人不要谈及曹禺的生母之事。

本来相安无事,可是有一天奶妈问继母要钱被拒绝了,奶妈就寻衅滋事,在家里大吵大闹,搞事情。奶妈嚷嚷着要报复曹禺的继母,就偷偷地把她并不是曹禺生母的事情告诉了曹禺:“你知道你的亲妈吗?这个妈不是你的亲妈?你的亲妈生你三天便得病死去了。”

曹禺故居

这对于五六岁的曹禺来说不啻于五雷轰顶,蜜罐里长大的他第一次品尝到了人生的孤独苦闷滋味。后来,随着年龄的长大,加上19岁时父亲万德尊的去世,这个打击更大。小小年纪,曹禺已体验了父母双逝的悲哀,这些越积越深的情感凝结成他对于生母命运的追寻,对于她所受冤屈的伸张,对父亲的爱恨交织,对旧家庭的无奈哀伤,这些都倾注在了对《雷雨》的构架当中。

曹禺在清华大学的毕业照

从家世渊源和亲身经历来看,曹禺具备了创作《雷雨》框架的条件,他的父亲就像周朴园,娶了三任妻子,而且他对待孩子特别专制苛刻,曾经把曹禺哥哥的腿打骨折了,简直就是暴君周朴园的原型。曹禺和哥哥完全是两种类型的人,一个性格开朗,一个循规蹈矩。这不就是周冲和周萍吗?曹禺对继母怀有深深的恨意,既对她无辜卷入这个家庭感到同情,又为她欺骗自己感情感到愤怒。这位继母就是蘩漪的原型,她很爱看戏,这影响了曹禺。

曹禺故居

那么继母蘩漪这样一个疯癫变态的复仇女神又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呢?

借鉴古希腊悲剧,《希波吕托斯》:继母被爱神诅咒爱上继子

除了源自原生家庭的基本故事框架,酷爱戏剧、并一直主演话剧的曹禺还借鉴了古希腊的经典悲剧,特别是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和《美狄亚》。

欧里庇得斯出生于公元前400多年,创作了诸多悲剧,最经典的就是《美狄亚》,和《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及《俄狄浦斯王》一起并称为古希腊的三大悲剧。

欧里庇得斯

首先来看《希波吕托斯》,其中继子希波吕托斯是雅典王忒休斯的儿子,他崇拜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因此招致了爱神阿芙洛狄忒的愤怒。于是爱神使用自己的魔法疯狂报复惩罚他,她让希波吕托斯的继母淮德拉对继子产生强烈的爱情。

继母中了魔法,阴错阳差向继子表白,自然遭到拒绝,继母羞愧难当愤然自杀,自杀前还写了一封信诬告继子对自己欲行不轨。父亲雅典王忒休斯回来之后,得知一切大为震怒,请求海神波塞冬拍大公牛撞倒儿子的马车,继子临终前,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将真相和盘托出。

希波吕托斯的拒绝

《希波吕托斯》中继母爱上继子并非出于爱情,而是爱神的诅咒,显示了希腊妇女在封建伦理道德压制下的不自由,欧里庇得斯对继母淮德拉的塑造非常成功,有爱的焦灼,被拒后的羞恨愤怒,陷害继子时的追悔等等,刻画得非常细致。

对于古希腊故事中这个继母爱上继子的母题,后世有作家也有塑造,如法国剧作家拉辛在公元1677年创作的剧作《费德尔》就是,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剧情,不用剧中的真名,还用身份来替代。

拉辛和《费德尔》

继母爱上了继子,她一直在掩饰这份带有罪恶感的爱,忍受着良心的折磨和痛苦。后来,传来了王国丈夫的死讯,她觉得绝处逢生,重新燃起了对继子的爱。继子得知继母的想法后,羞愧无比,慌忙逃避。实际上,他所爱的是被父亲囚禁起来的年轻少女阿丽丝,继母得知后妒火中烧,此时国王活着回来了,继母恶人先告状,说继子调戏自己,国王放逐儿子,儿子死去,继母悔恨交加,坦陈一切之后自杀。

《费德尔》

和《希波吕托斯》中继母爱上继子是爱神的诅咒不同,《费德尔》中,继母爱上继子是真爱,而继子并不爱继母,另有所爱,爱年轻美丽善良的阿丽丝。相对于古希腊的神话来说,《费德尔》更加现实主义,贴近生活,继母对继子的感情是爱恨交织,继母自私狠毒,为爱疯狂,更加深入人心。

源自古希腊悲剧《希波吕托斯》带来的灵感,结合自身的原生家庭体验,曹禺在《雷雨》中,塑造了一个爱上继子周萍的继母蘩漪的形象。她和周萍一度是真心相爱,可惜后来,周萍始乱终弃,爱上了家里的丫鬟四凤,这让蘩漪痛苦不堪,她同样自私狠毒,为爱疯狂,展开疯狂报复。

《希波吕托斯》中,继母因为爱神诅咒爱上继子,这个不自然;《费德尔》中,继母爱上继子,而继子拒绝接受,而且另有所爱。这两部剧中的继母和继子之爱都是单方面的,和《雷雨》中的继母和继子的双向奔赴并不相同;那么这种继母和继子的真爱以及爱恨交织又是源自哪里呢?

美国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继母继子因爱生恨疯狂报复

曹禺特别喜欢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戏剧。他是美国戏剧之父,代表作很多,有《琼斯皇》和《天边外》等。《雷雨》中继母和继子之间的爱恨交织则来源于奥尼尔创作于1924年的《榆树下的欲望》,这部剧被誉为“美国第一部伟大的悲剧”。

奥尼尔和《榆树下的欲望》

这部剧的背景虽然是新英格兰,实际上反应了一战后的美国,战争毁灭了人们的信仰和道德,整个社会充斥着对金钱和情欲的膜拜,这成为许多家庭唯一的“欲望”,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替代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所掩盖的剥削,把一切都变成了商品”。

《榆树下的欲望》中,爱碧出场时35岁,出生于社会底层,是个孤儿,丈夫是个酒鬼,丈夫死后她嫁给了76岁的农场主科伯特,成了他的第三任妻子。本来生活富足稳定,她应该恪守妇道,过上平凡的生活。可是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继子伊本,将世俗礼法抛诸脑后,以前被压制的情感好像火焰一般重新燃起来。

伊本是科伯特第二任子妻子的儿子,他对妻儿毫无感情,认为他们只是他积累财富的工具。伊本认为是父亲虐待母亲致死,还夺取了母亲的田庄,为了报复父亲,他竟然与父亲的第三任妻子爱碧通奸。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都源于对财产的占有欲。

爱碧对伊本的感情很复杂,其中既有情欲的成分,毕竟二人年纪相当。同时也有功利的成分,因为爱碧只有生一个孩子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将来才能继承财产。

后来,继母爱碧和继子伊本生下了一个孩子,继子原本以为继母是爱自己的,想明白后才知道她只是为了利用自己生下一个孩子,而继母这时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继子,为了表白自己是真爱,于是杀死了自己和继子的孩子。

《榆树下的欲望》当中,继母爱上了继子,和《雷雨》相似,继子也是为了报复暴力专制的父亲,也爱上了继母。相对于《希波吕托斯》和《费德尔》,继母和继子相爱的故事更有现实依据,也更加符合人性,也能表现出曹禺对封建旧家庭的批判,这是奥尼尔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是一脉相承的。

个人惨痛经历,对经典的学习借鉴,成就了不朽杰作《雷雨》

亲身经历,加上对中外经典戏剧的借鉴,让曹禺写出了中国话剧的不朽杰作《雷雨》。

对于话剧的借鉴,还有很多比如:

两兄弟同爱一女源于奥尼尔的《天边外》;

少爷勾引侍女源于易卜生的《群鬼》;

兄妹误恋源于易卜生的《群鬼》;

蘩漪的疯狂报复与美狄亚极为相似,源于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

蘩漪与卡捷琳娜极为相似,源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

周朴园与克劳迪斯非常相似,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这样的列举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曹禺非常痛恨继母欺骗自己,实际上,如果不是生母去世,如果不是继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也不会感到受了欺骗 。如果不是继母的照顾和对戏剧的爱好,曹禺或许找不到自己最喜爱的话剧道路。如果不是曹禺对戏剧的博览遍收,也创作不出不朽杰作《雷雨》。

俗话说,“江山不幸诗人幸”,其实就个人命运而言,不幸也是一笔财富,而不是一道无以弥补的伤疤。

笔者有两位朋友,一位是因为母亲的早年去世,一位是因为父亲的早年去世,耿耿于心,无法忘怀,不断书写对亲人的怀念。久而久之,二人都成了国内著名的编剧,用纸笔和故事以及幻想来弥补失去母亲和失去父亲的悲哀,当然后天的努力也格外重要,他们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的借鉴,最终成就了他们各自的编剧道路。

这或许是曹禺创作《雷雨》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当然这无疑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