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羽科技-解读点评影视小说作品

微信
手机版

风之谷是主流动画吗,《风之谷》为何能够稳坐日本动画经典之位呢

2023-11-10 10:37 作者:岑岑 围观:
敬畏自然,人定胜天?

从电影刚开始时,女主角娜乌西卡坐在王虫脱下的壳,享受着午后孢子飘落所产生的雪景来看,我们可以知道,那就是宫崎骏所想要传达的核心概念。他不认为人类只能被腐海、王虫或是自然吞没,但也不认为人类能够傲慢的主导自然。因此,面对自然,我们不用过度迷信化地把它人性化、灵性化或神化,它就是自然,自然而然的存在。

即使如此,《风之谷》中所揭示的警告,仍然适用于今日,甚至可以说更适用于这个处于全球气候变迁的当下。在《风之谷》所架构的世界,人们因为文明的过度发展导致土壤污染,腐海因而诞生,做为一个过滤清净机协助地球重生。由此,《风之谷》当中遥远的历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现在进行式,就存于那近在眼前的未来。吉卜力工作室后续也依序打造出相关主题的作品,例如《幽灵公主》、《天空之城》或是《百变狸猫》,也因此许多人都会把吉卜力或是宫崎骏套上环保主义这个大帽子,不过他们或许没有像我们想像得那么环保,至少不是大众所投射出的典型环保份子,强调的不是善恶对立,他们鄙弃单纯地把人类恶化,又或是过度把自然神圣化,重点在于与自然共存而非全然保护。

不过,针对该部电影所进行的环保议论与宗教探讨从上映至今,已经连载了36年,笔者也难以另辟观点去论述,网络上都能找到各路好者的投书,若对《风之谷》的环保议题有所好奇或共鸣,欢迎自行寻找阅读,在此就不再多加赘述。接下来,让我们稍微跳脱出环保的位置来看看,我们能够从那些方面来切口不同的想像与激荡。

首先,宫崎骏创造《风之谷》时的日本是一个怎么样的日本?

《风之谷》上映时间为西元1984年,漫画则于1982年开始连载,电影上映后两年,西元1986年,日本经济泡沫,陷入平成大萧条,进入著名的「失落十年」。对于日本人来说,经历经济萧条前,他们认为日本是没有极限的,经济实力大大高于同时期的苏联、美国、欧洲、中国、拉美与香港,甚至有研究指出,当时的日本财富可以买下美国,然后再把美国国土租借给美国政府,国内开始出现「日本世界第一」的口号,日本人相信自己的国家、经济、股票、房市不会有下跌的一天。由此可知,当时的日本社会,弥漫着一种唯我独尊的自信,残酷的是,社会群体不断地团体极化,过度强化日本人们保持自信这个立场与偏好,反而忽略潜藏的风险与饱和,后果,就是走向毁灭,经济泡沫化。

于此,或许宫崎骏与吉卜力所要传达的不只是自然与人类的对抗、拉扯或共存,而是想要形成一种当头棒喝,提醒日本社会过度膨胀的信心总会有失控的一天,过度傲慢地挥霍手上的金钱(武器:巨神兵),妄想使用金钱去收复因为二次大战(腐海)所失去的国际地位(国土),它总有一天会溃烂与泡沫,届时日本将会遍地白骨,遭遇恰似火之七日般的惨况。以此来说,女主角娜乌西卡所代表的就是当时日本社会的少数洞见者,他们与大众唱反调,苦口婆心地想要制止整体社会的征服野心,多鲁美奇亚的王女库夏娜则是那群妄想用金钱夺回世界的投机份子。

虽然现在看来,这是后见之明,但或许《风之谷》就是当时日本社会所需要可少有的洞见,这样的洞见看似在唱衰日本发展,却是一针见血。

遍及各处的战争元素

宫崎骏曾表示电影中虽然不断发生地争斗,但那不是他真正想要探讨或阐述的,对他来说,反战的提倡已经腻了,并不需要刻意去着墨或编排。然而,观影开始到结束,《风之谷》还是发生了各式大大小小的战役。

其中一幕,少年阿斯贝鲁驾驶着嫣红色的炮艇突击战舰的一幕就让人联想到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珍珠港事变,可以想像少年不要命地向着一艘又一艘大型舰队的突击,就像是当时日本对于西方列强的反动,神风式的攻击行为也符合当时二战日本已经变质的武士道精神,意即「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阿斯贝鲁作为少年却担任攻击驾驶这个高风险工作,也刚好可以呼应过去日本全国上下都追逐军国民族主义的历史,对于当时的日本儿童来说,从军就是人生最重要的成年礼,军服就是便服,从小就灌输着怎么样为了天皇***,而不是怎么样为了自己而活。对于军队来说,青少年也不是那么宝贵且不可失去的王牌驾驶员,反正只需要能够起飞冲撞美国舰艇,决心与忠诚相较于技术才是或不可缺的,真实世界中的神风特攻队,年纪也大多为14至17岁。

风,这个重要的元素也不断地在电影中被提及,元日战争中(对马战魂此款游戏的背景),元朝军队连续两次的入侵遭逢台风而失败,日本文化自此开始崇拜风这个生活元素,甚至认为击退元朝军队的风就是神明之灵魂,神风典故也从此出来,镶嵌到大和文化中与武士道融合为一,形成神风特攻队。对照到电影,我们也可以发现,风就是帮助《风之谷》驱走腐海毒素的关键,当然,在中西方文化中,风也有净化与流动的意涵存在,若以此角度来说,风就是自然的要素,战争之于风的关系,不过是人类的自作多情。尽管如此,「风」这个元素恰巧都出现在日本战争与电影中,两者之间的关连还是不禁让人有所遐想。

红与蓝,则是另外一个时常出现的隐喻符号,红色代表愤怒、暴力、鲜血、战争与复仇,蓝色则代表平静、中立、联系与疗愈。除此之外,红军与蓝军,在军事演习上也通常代表着两方势力,借此强化对立冲突感,提高电影张力以及意识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具体来说,《风之谷》中王虫的情绪就很简单地以红蓝来做区别,代表复仇的佩吉特也是以红色为衣服与船舰的主要色,巨神兵更是整只都是红通透的。当然,还是有例外,例如多鲁美奇亚就是以蓝色为主,但它却代表侵略,不过那个蓝色相较于娜乌西卡的亮蓝色,更靠近灰蓝色,座落于靠近黑色的彼端,好似在暗喻殖民时期中西方列强的黑船。

火之七日,更是赤裸地拿人们对于核子战争的想像来借镜,宫崎骏本人对于巨神兵的看法也如同科学家一般,核武器只是一种中立的存在,它或许具有威吓意涵,但终究只能听命行事,忠诚且精确地完成人类所赋予的任务。假若人类不能克制自我,军备竞赛的下场,如同爱因斯坦所述会变成一场核武器的对决,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也就只能也只剩拿木头与石头来作战这个选项,而这也完整地契合《风之谷》所呈现出的末日风景,甚至可以对照到宫崎骏对于核能的长期反对立场。当然,真实的参考具宫崎骏表示其实更受《地海》系列而影响,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很自然地把电影当中的画面与战争串连起来。

梳爬自此,我相信各位必定可以列举出在《风之谷》中所出现的更多战争要素,但这是怎么回事?宫崎骏不是说《风之谷》想要刻画的是人与自然的角力吗?这些战争元素为何而来?接续将以集体潜意识与迷因的概念来阐述其可能性。

综合来说,好像不管怎么去拆解或建构,探讨到权力与关系的角力时,不管是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总是无法脱离斗争的元素,这也使得每一块出现在《风之谷》中的暴力元素,都被拼凑成一幅战争全景,不管宫崎骏愿不愿意。

集体潜意识的作祟

正式开始讨论之前,请容许我做一些铺陈,请你跟着我一起跨出步伐,看看上面这张图,你感受到什么?焦虑、诡谲、疑惑、愤怒、安定、反抗、起义、激昂、正义?

图片中的女子戴着因《V字仇杀队》电影而著名的「盖伊·福克斯面具」,盖伊·福克斯为17世纪初策划火药阴谋的反叛首领,作为一个虔诚却激进的天主教信徒,他对于时任英国国王的詹姆士一世所执行的宗教政策与差别对待感到极大的不满,因而伙同有志之士预谋使用火药炸毁国会大厦,借此刺杀君主。虽然最终仍以失败收场,但是詹姆士国王为了纪念国家粉碎阴谋度过危机,下令每年11月5日焚烧象征盖伊·福克斯的假人,意即著名传统习俗篝火之夜,借此警惕、震慑、巩固且凝聚国家领导主权。

1982年出版的漫画,《V字仇杀队》的画师大卫·劳埃德以盖伊·福克斯为主要形象,夸大化设计出如今知名的「V字仇杀队面具」,联手作者艾伦·摩尔,两人将代表罪人与反叛的盖伊·福克斯「翻转」过来,成为一个追求社会正义的殉道者。2006年上映的电影则把这样的精神与火种,散播至全世界,后续,随着网络社群的兴起,相关影片的传送也导致精神火种成为一项刻骨迷因,不断地被社群所传递。

来到当今现代,该面具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示威游行中,著名的网络骇客组织匿名者即以该面具为象征,不只是因为其可以遮掩自己的真实身份,更是因为它代表着组织成员们的共同核心价值,反抗权威与不公。

透过上述例子与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不管你是否对于盖伊·福克斯、火药阴谋、篝火之夜或是V字仇杀队有所了解,你或许都感受得到那副面具的意涵,就好像烙印在你的基因中,刻画在你的潜意识上,勾出你本能般的见解与感受。

荣格心理学则以集体潜意识来形容这样的状况,表示人类在演化的过程,所传递不只是生理上的优良基因,更还有那些大千万众的心灵原型、传说、故事、情节与文化,生物科学界也提出「迷因论」来对照与呼应,理查德·道金斯将迷因称为文化的遗传单位,迷因,对照着基因而存在。所以,网络梗图是一种网络文化下的迷因,但梗图还不一定是迷因,必须是有内容且具备传播影响力的梗图才是迷因。

绕了这么一大圈,从日本跑到英国,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风之谷》中的非战之过来讨论。我们可以明白且理解宫崎骏本人并没有特别想要传递反战的元素,但是反战的元素已经很自然地变成在日本社会的影子,潜浮在每个日本人的心中,日本宪法中的和平宣示,包含放弃战争,不拥有正式军队,更被战胜国美国誉为和平宪法。由此可知,从上到下,日本社会贯彻着反战保和平的价值。换言之,宫崎骏身处在这巨大的社会洪流中,必定会受到影响,反战的精神价值早就转变成迷因刻画在《风之谷》中的一角一景一物,这并非在宫崎骏本人的意识层面下所发生的,而是因为集体潜意识所产生,迷因分为,「意识迷因」与「潜意识迷因」。

宫崎骏所遭遇到的处境,就是因应日本社会反战迷因下所产生的无意识作为。

然而,集体潜意识的推波助澜,也不仅仅只因为日本社会氛围而已,整个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之中扮演关键的反战迷因传递者,我们带着日本人应该要反战的期待去观赏《风之谷》。因此,电影中阐述暴力或对抗的情节,我们把它意向成战争嘲讽,不自觉下大脑自动化地去完形与投射反战这个想像与期待。然而,对于宫崎骏来说,那都是别人的期待与投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聚焦点,因此感到烦躁与厌烦,觉得这样的主题已经腻了!已经受够了!不想要活在社会大众对于日本或是自己所圈养出的想像期待中,他想要无边无际地去自由创作,不想踏着大众的影子来循规蹈矩。

不过很可惜,宫崎骏生于社会却也受限于社会,宫崎骏的处境与困扰很可能就是艺术创作者们必须共同背负终生的拉扯情节,毕竟创作者依赖大众的想象来创作,却又想要打破大众的想像,那只会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但也是因为这些对抗才有机会出激荡出不同以往的思维与世界。

《风之谷》中的宗教元素也是被人热切讨论的元素,但同样的,宫崎骏本人其实想要去除宗教化,可是娜乌西卡为了平息代表大地之主的王虫之怒气,她奉上自己的生命,加上后续的复生,如同基督耶稣的传奇事迹,很难叫人不做联想与猜测。所以,我想或许宗教这个迷因模组,相较战争,更无法从生活中剥除,因为它就是人们所共有的最大集体潜意识。

最后,或许就像罗兰巴特所述,「作者已死」,宫崎骏在完成作品的那一刻,就已经脱离作品本身,成为万千观影者中的一个读者,无法再握有绝对的诠释权,虽然还是能够阐述自身的认同,但也无法拘束他人对于《风之谷》的想像与投射。犹如当初设立篝火之夜的英国王室,也不会想到今天这个活动可能会被人们用来传递对于权威人士的不满,当初的叛徒甚至成为民族英雄。

某种程度,当日本作品涉及暴力与对抗时,不可讳言,反战就是承袭先人所无法摆脱的原罪,假若有一天,这个原罪消失获得救赎,那就是和平真正到来的时刻。

结语

本文之所以能够针对《风之谷》有上述的讨论与辩证,全都有赖于宫崎骏以及吉卜力,没有他们的创意与发想,过于单薄的故事与背景是无法禁得起考验与对话,我想《风之谷》之所以能够稳坐在日本动画经典这个位置,就是因为创作团队所描绘出的世界具有强烈的穿透力,能够引领观影者进行不同的想像与幻游。

相关文章